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言的形而上学中,最值得关注的有三大基本原理:一、语言的自否定本质,语言本质上是辩证法的,它的“是”即蕴含着“不是”,任何“真话”都隐含着“谎言”,否则不成其为语言;二、语言的自欺功能,有意识的自欺或假扮游戏是语言的灵魂和生命,它基于人类自我意识的自欺结构,同时又给这种结构提供了现实的确证;三、语言的修辞学或诗学属性,一切语言都由诗性而发生,这也是语言中的语法和逻辑功能的起源。我所设想的“语言学之后”的形而上学所要探讨的正是语言的诗性功能和逻辑功能的关系,双方不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而且处于“自否定”的辩证进展中,这构成了“语言学之后”的最基本的原理。  相似文献   

2.
以德里达对西方传统哲学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在场的形而上学”和“语言中心主义”进行的颠覆性解构为逻辑视线,对其解构主义进行了解读,指出了它的贡献所在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中国学界把总括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之哲学思想的“ontologische Hermeneutik”翻译为“存在论诠释学”或“本体论诠释学”,其必然在汉语字面意义的阅读上构成误读的语言陷阱。事实上,西方诠释学源语理论被翻译为汉语译入语后,其中隐藏着多种不可通约的语言陷阱。在西方诠释学发展史上,拉丁文“Ontologia”是德意志学者路哈特于1597年至1606年之间“coined”(创制/杜撰)的一个崭新术语,其产生得相当晚。在印欧语系词源及其意义逻辑的追溯中,我们清理与分析“Ontologia”和“Metaphysica”的共同本质属性,是为了提示研究者们:海德格尔的诠释学在其解构与重构的形而上学的逻辑之间,存在着一脉通贯历史的概念结构及词源系谱,即诠释学与形而上学、存在论或本体论在学理的概念结构逻辑上是一脉相承的,前端是以巴门尼德的“Sein”为起始,后端是以海德格尔的“Dasein”为终结。我们通释这一词源系谱,更是为了拨开遮蔽于中国学界诠释学研究的误读性迷思。  相似文献   

4.
维特根斯坦和马克思都从各自的角度和方法深度解构并超越了传统形而上学,但维特根斯坦仅仅诉诸逻辑与语言分析,终归难逃形而上学的“樊笼”,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改良性质的哲学;而马克思从根本上改变了哲学的阶级基础,使哲学成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精神武器”,全面超越了近代与现当代西方哲学的阶级偏见与局限性.从价值论层面看,西方哲学危机其实是现实危机的表现,一味从逻辑与语言层面去消除哲学危机的企图,只不过是“精神贵族”自娱自乐的游戏而已,难以“改变世界”.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初,“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创立者索绪尔提出“语言本身是个系统”。但由于他排斥意义,仅限于声音、文字的语言表层。50年代美国乔姆斯基在其创立的“转换生成语言学”中提出“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理论,补充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所欠缺的另一半,使语言的系统性成为内外俱全的“完形”。但乔论着重“生成”,若把它转为“阐释”,还有待于“系统论”在语言中的运用。本文试图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解决古代语言上的“通摄”问题:对语言整体结构的形状提出“有形系统”与“无形系统”;对语言诸要素的存在状态提出“静态性存在”与“动态性存在”;然后再用“价值存在于关系中”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字、词、语句、篇章以及语音、音值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学是语言艺术各类别的统称,按照文学体裁“四分法”的分类方式,诗是与小说、散文和戏剧文学并列的一种文体,然而这一“并列”并非是平等的,诗的性质可以说是一切文学乃至艺术的精神蕴含.文学的诗性在于它是对语言实用目的的超越,是审美的超越而非本体性的超越.中国文论中的意境与西方文论中的典型都鲜明地体现了文学诗性的特征.除此,由于“语言转向”和“读”的文化向“看”的文化的更高层次的回归,设定与参与也就成为审美超越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7.
蒯因在当代形而上学的复兴事业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他采取从语义逻辑与整体论的角度来考察本体论问题的策略,从而使存在论问题从事实走向承诺,从经验证实走向语言使用。这种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它不仅体现在“促使他提出了整体主义知识观,并促使逻辑实证主义转变为逻辑实用主义”,更重要的是体现为对整个经验论基础的根本性摧毁。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人类不得不建立起新的思维方式,那应该是以“和而不同”的原理超越民族、国家、地域文明、宗教之间各种各样的对立,进而在文化方面突破20世纪帝国主义文化在中心和边缘二元对立的结构中的文化霸权主义。“东亚文化论”是从西方人以自己为中心的暴力性想象创造出来的虚构的东方走向实际的东方,是对西方话语为基础的现代化进行反思,试图脱离对西方的某种幻想。但我们不应该为了规定自己而重新歪曲文化的多样性与普遍性,即偏重于以东方中心的逻辑和语言而歪曲西方。  相似文献   

9.
中国“龙”与西方“dragon”文化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龙”和西方“dragon”在中西语言中具有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在中西文化中存在着差异性及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爱智慧”辨义——《西方形而上学史》导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西方世界的几个主要哲学概念如“智慧”、“爱智慧”、“形而上学”等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爱智慧”,对西方哲学史的性质进行论述,认为“哲学”一词原本是“爱智慧”的意思,但自亚里士多德之后,严格意义上的西方哲学史就是形而上学史  相似文献   

11.
从“拒斥形而上学”看逻辑实证主义的理论得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哲学史上,要求削弱甚至取消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即“形而上学”的思想由来已久,而在逻辑实证主义那里表现得最为充分。在本世纪前50年,英语国家哲学界最强劲的一股思潮就是“拒斥形而上学”,而哲学家的使命则只剩下一个:清除千百年来由于“语言的误用”而导致的“哲学废品”。这种极端的“反哲学”倾缶带来了双重的后果:一方面造成了传统哲学的支离破碎,并且取消了许多最有价值的精神劳作;另一方面又为哲学的继续存在和发展设定了某些可能的新路向。本文拟对逻辑实证主义的这种前所未有的破坏性理论活动进行考察,并揭示真正反两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试图超越旧的“形而上学”传统是胡塞尔一贯的观点。西方学者一般依据这一观点.认为胡塞尔的现象学主要是一种方法,因、而特别强调其现象学方法论研究。实际上,胡塞尔拒绝旧的“形而上学”,旨在建立其严密科学的现象学本体论。这种严密科学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特殊的“形而上学”,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主体性哲学,一种以“纯粹意识”,“纯粹自我”为基石的先验唯心论。  相似文献   

13.
继近代哲学认识论转向之后,本世纪初以来发生了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语言问题成为现代哲学对话的基础,透过各个哲学流派向语言转向的途径和方式,我们可以发现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内在逻辑,即分为"内容"转向和"意义"转向两个步骤完成的。  相似文献   

14.
塔斯基提出的真之定义T模式,引发了有关真之符合论和真之紧缩论的争论.从本质上看,T模式包含了对真之符合论核心主张的承诺.而真之紧缩论则被看成是T模式去引号后的结果.其实,紧缩论和符合论最大的区别在于各自的关注点不同.符合论关注“真”的实质,属于形而上学领域;紧缩论则关注“真”这个词,属于语用学领域.但同时,二者又能够基于T模式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15.
“情境性”使政治社会化的“内化”与“外化”两个阶段并不必然一致。这种“非对偶性”由于历史和现实制度性原因在当代中国农民中显现得尤为严重。科学分析“情境性”逻辑地成为破解“非对偶性”以提高农民政治社会化效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立足“伦理三分”并在辩证分析康德“德性论”的基础上,超越康德“两个世界”论的局限和麦金泰尔观点的西方想象,以“公共道德空间”的开拓为目标,以“实践与三个世界”的形成为旨归并在建构“新德性论”的过程中人类完全有可能推进自身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7.
“反对阐释”在桑塔格的批评思想中地位极为重要。中国学界从概念的界定、肯定和质疑等角度对“反对阐释”展开了研究。然而,揭示“反对阐释”的真相需要从无原则批判的角度出发,对它做出哲学批判。此批判从语言、思想和存在三个维度展开。桑塔格的“反对阐释”唱响了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批判,它虽然有局限性,但尚能对现实起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哲学层面对西方翻译的历史进行回顾与反思,指出西方传统翻译观的形而上学本质,以及后现代语境下传统译论解构的必然性。这种解构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译者主体获得了空前的解放,从长期遭受压制、屈服于各种外部权力话语,跃升至与作者和原文本平起平坐乃至超越后者的地位。西方翻译研究的这一发展趋势,与哲学思潮的演进有着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西方语言学的飞速发展,使得文体学(stylistics)成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独立学科。中国的文体学研究古已有之,"文体"指义多端,在文学上主要指文章的体裁或风格;而西方的"文体"则与语言学密切相关,多指"语体"。中国现今沿用的主流"文体"释义基础主要是古代"文体"涵义,在指称文章的体裁或风格的涵义上,又增添新的内涵——"语体"。这主要是受西方"文体",即"语体"学说影响。"文体"研究可以说是对对象最为全面的研究,必将成为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0.
西方环境伦理思想诉诸抽象的人性现念。以形而上学的人性论为其理论基础和立论依据。非人类中心论的人性预设是"自然人"。所谓"自然人"。指的是立足于人的自然性,在生物学或生态学意义上理解的"人"。"自然人"预设的逻辑悖谬表现为"德性"悖论、"利己"悖论和"歧视"悖论,其理论原因则是由于误解了生态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