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9 毫秒
1.
针对境外抢注中国金融资源为基础的衍生品对中国境内市场的影响,提出监管目标是:发挥境外中国金融衍生品对我国资本市场补充的功能,有效防止其对我国境内现货市场的有害冲击。监管方针:跨境联合监管境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积极稳妥发展境内衍生品市场,整合监管力量,强化企业自我约束。  相似文献   

2.
针对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法律监管进行了探讨.首先论述金融衍生品监管的必要性,然后从五个方面分析了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存在的法律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论述了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存在的缺陷,最后提出了完善全球和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法律监管体系的思路,以期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由金融危机反思当前中外金融衍生品监管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衍生品市场以市场机构自律为主,缺乏有效的实质监管。次贷危机是其金融自由化和证券化走到极端的必然结果,使西方金融制度的弊端暴露无遗。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缺乏发达的基础市场、监管制度建设不健全,法律法规严重滞后,导致市场机制不成熟和监管无序并存。我国应从这次危机中吸取教训,立足国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信息披露责任制度、限制零和交易工具,避免过度投机。  相似文献   

4.
境外上市公司回归境内资本市场双重上市,已成为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令人瞩目的现象.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境内外市场的估值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境外上市公司必然具有强烈的择时动机,争取回归境内A股市场实现双重上市.研究结果证实,境外上市的H股公司在回归境内市场双重上市过程中存在着市场择时行为:当境内市场相对香港市场表现越好时,境内发行A股的H股公司越多.市场择时所带来的巨大资金效应,是吸引中国境外上市公司回归境内市场双重上市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监管者的监管目标,首先是为了促进衍生工具市场的公平竞争和保护投资者,其次是控制风险.笔者通过对国内外衍生品市场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我国衍生产品市场监管政策提出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6.
次贷危机爆发后,信用衍生品成为各方口诛笔伐的对象。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信用衍生品信用基础缺失、评级机构的信用控制失灵,法律监管则存在缺陷与漏洞。鉴于该教训,我国在发展信用衍生品市场过程中,应当强化市场准入的控制、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建构中介机构民事责任制度,并完善监管规范,选择适当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7.
全球期货市场崛起下的银行衍生品业务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以来,国际场内衍生品市场蓬勃发展,期货品种不断推陈出新,成交量与日俱增。由于国际OTC金融衍生品市场透明度极低、流动性不足和监管缺失的痼疾随着次级债危机的爆发而愈发明显,使得越来越多的国际商业银行将中间业务中衍生品业务的重点,由OTC市场传向了透明度更高、流动性更强,监管更加有力的交易所交易的场内金融衍生品市场。  相似文献   

8.
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是金融深化、金融创新、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探讨金融衍生品的含义、基本类型、特点和基本功能,分析了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迅猛发展的原因和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必要性和条件,是金融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论文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实施步骤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从一些金融衍生交易较发达的国家的场外金融衍生品监管理论和实践来看,对于场外衍生品的监管,呈现以场外衍生品监管方式场内化为主,并伴随着场外与场内监管方式融合为辅的发展趋势。场外金融衍生品监管场内化趋势又以场内化的中央对手方结算为主,兼采提高场外衍生品合约的标准化和交易的透明度来降低场外衍生品交易风险的监管目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额持续快速增长,本文在分析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和市场结构的基础上,对衍生品市场的演进特征进行了考察.传统意义上的交易所市场与场外交易市场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具体表现为两个市场在风险管理制度、管制模式和产品设计方面的趋同.金融衍生品市场演进的另一个特征是市场的持续集中趋势,尤其是交易机构的高度集中,但机构集中可能是金融衍生品市场区别于其他市场的固有特征.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汇率作为一种基础性的经济资源和金融资产价格,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和金融的重要因子,因而在境外金融市场上人民币外汇期货合约可谓是风生水起,但是国内的外汇期货市场建设却严重滞后。以境外金融市场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了在这些市场上交易的人民币外汇期货的演进历程与合约特征;阐述我国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合约的重大现实意义与战略价值,提出了在上海自贸区开展外汇期货试点、人民币外汇期货的合约要素设计、健全市场参与者的风险管控体系、加强政府对期货市场的监管力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分析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对外资银行监管经验,在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对外开放的情形下,对我国完善外资银行监管进行深入的思考,提出在对外资银行的监管中,应建立与其母国的信息交流机制,并在今后的立法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清末十年期间,清政府每年须时外偿付巨额借赔款,导致内地银两源源不断地流入上海外商银行手中.巨额银两的流动,既使国内金融市场银两流通量日趋匮乏.金融基础愈发脆弱;又增强了外商银行操控金融市场的实力.由于外商银行蓄意操纵或临阵收缩,加之其他种种复杂的因素.清末金融市场爆发了教次风潮;同时也正是因为外商银行拥资自重,厚此薄彼及牟利操纵等,又造成了上海金融市场具有一些异常复杂的变化特征.巨额银两流入外商银行与清末金融市场变迁之间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恶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日益增强。在此背景下,构建MS-VAR模型实证分析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稳定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1)由于我国资本账户仍处于较严格的管制状态,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对资本市场的直接影响较弱且不显著;(2)在间接影响机制中,短期跨境资本流动通过货币供给渠道的传导冲击作用较为强烈,而通过银行信贷和汇率变动渠道的传导作用较弱;(3)当受到外界突发事件冲击时,各变量波动性显著增加,并形成非对称效应。针对金融开放进程下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风险,应构建宏观审慎视角下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框架,并促进宏观经济政策、宏观审慎监管和结构性改革间的协调配合,从而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外资银行将获得在中国的市场准入 ,由此 ,我国的银行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而接受挑战的主体是国有商业银行。本文在分析比较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各自竞争优势的基础上 ,为我国商业银行入世后迎接挑战和提高竞争力提供政策建议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期货市场的创新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人们普遍认为都是衍生品惹的祸。事实上,由于美国金融市场上信用衍生品与信贷资产证券化这两个场外金融衍生品(OTC)创新失当,加之衍生品市场监管缺失,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期货市场在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冷静分析总结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与其金融衍生品市场上存在的问题,美国的金融创新适当地"踩刹车",而中国金融创新则应适当地"踩油门",积极发展我国的衍生品市场特别是期货市场,缩短与美国、英国、日本等金融列强之间的差距,争取早日成为世界金融强国。  相似文献   

17.
行为金融、噪声交易与中国证券市场主体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噪声交易的存在构成了金融产品交易的一部分 ,实证研究表明 ,中国证券市场主体的噪声交易过度问题相当严重 ,表现在机构投资者对股价的操纵、中小投资者的盲目跟庄等方面。中国证券市场主体过度噪声交易的原因是存在体制性缺陷。为此 ,应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 ,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噪声交易。  相似文献   

18.
证券市场监管究竟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在理论上存在着长期的争论,在目前,证券市场监管的有效性只能通过实证的方法来加以甄别。使用Hufst指数法检验中国证券市场的信息有效性,以此说明证券市场监管的现实目标的实现程度;运用非平稳变量的协整分析方法检验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说明资源配置效率,并以此表明证券市场监管的最终目标的实现程度。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是非信息有效的,证券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是很大,这说明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总体效率不高。  相似文献   

19.
关于证券市场监管的探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证券市场是所有金融市场中风险最大,最需要进行监管的市场。从证券市场的发展看,它同监管是密不可分的,即没有政府监管,就没有当今世界健康的证券市场。政府对证券市场的监管比对其它行业更有效。中国证券市场起步晚,发展快,由此,建立适合我国的证券监管体系是非常必要的。这一体系的目标模式应该是:在政府集中统一监管下,发挥市场自律组织的作用,即把政府监管与市场自律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间的联系日趋紧密,金融动荡或金融危机在全球市场间的传导也更加迅速,这对金融风险防范与审慎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互动与传染关系,剖析了金融传染发生的根源,重点梳理了金融传染的具体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