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评李子伟的《诗经译注》张启成李子伟先生的《诗经泽注》(国风部份),由兰州大学出版社于1992年6月出版。建国以来,国内与港、台出版的《诗经》注译本,包括全注全译与选注选译,已不下数十种之多。但李先生的《诗经译注》,相比较而言,仍有自己的特色与价值。这...  相似文献   

2.
《仪礼》为“三礼”之一,汉代称为《礼》、《礼经》,又称《士礼》,孔子以诗、书、礼、乐、易、春秋教弟子的礼,即是此礼.但《仪礼》之名其实尚未使用,直到唐文宗开成年间石刻《九经》,以《周礼》、《礼记》、与《仪礼》并列为“三礼”,始正式有《仪礼》之名.《仪礼》以独特的形式记述了我国古代的礼仪制度和行为规范,分冠、婚、丧、祭、乡、射、朝、聘八项,包括从成年到死亡、从冠婚到丧祭,从交际到饮食、从聘问到朝觐的一系列礼节仪式.凡有可能原来生活实践中存在的风俗、仪节、规范等都有专篇,由孔子修起成书,从《春秋左传》中大量对礼仪的记叙及《论语》“不学礼,  相似文献   

3.
郭化若同志的《孙子译注》别出机杼,独树一帜。其注释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其译文力求“信、达、雅”,在保持原有风格、神采和丰韵上颇见功力。笔者编撰《孙子词典》,以《孙子译注》为蓝本;开设选修课,又以她为范本。多次研习,受益不浅,但也产生浅见迂论。今胪列于后,与郭化若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4.
《文心雕龙》是一千四百多年前出现的一部伟大的文艺理论专著。作者刘勰,原籍山东莒县,寄居江苏镇江,是儒家学说的信徒,也是佛教的信徒。他的思想有鲜明的唯物主义倾向,但不免有唯心主义的局限。为了批判地继承古典文艺理论方面的宝贵遗产,应该对《文心雕龙》作细致的  相似文献   

5.
《周易》问世之后,便带给读者层出不穷的疑惑.书中八卦、六十四卦符号,隐奥难解的卦爻辞,无不充满了奇幻神秘的色彩.以至象孔子这样的哲人,也得费“韦编三绝”(把编系书简的韦带磨断了三遍)的气力来读《易》.魏晋人将它视为“三玄”(《易》、《老》、《庄》)之首,正见它“玄奥”之甚.南宋的朱熹,更喟然慨叹说:“《易》难看,不比他书.《易》说一个物,非真是一个物,如说龙非真龙.”(《朱子语类》)  相似文献   

6.
《老子》五千言,其玄言微义,可以说人言人异,这也正是它的生命力的表现。冯先生达甫(别署“绥之”)的《老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版),“排除一切争论,直接玩索原书指趣”,用《老子》第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贯串天、地、人的大法则来解说《老子》精义,给我们交了一把进入“众妙之门”的金钥匙。具体地说,本书有如下特色:  相似文献   

7.
【作者简介】贾谊(公元前二00年至前一六八年)洛阳人户'一西汉法家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曾任博士、太中大失。、后圈给汉文帝提了些改革建议,受到保守势力的毁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来贾谊在任梁坏王太傅时,提出了削弱诸侯、重农积粮和抵御匈奴奴隶主侵扰的主张,对加强西汉嗜央集权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著有《新书》十卷和《陈时政疏))《论积贮疏》_等文章,'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研究历史悠久,若从颜延之《陶征士诔》算起,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六十五年。在这漫长的陶学发展里程上,高潮迭起,如唐代对陶诗的竞相祖述、宋代对陶公的推崇备至,清代于陶作的义理考据等等,都是异彩纷呈,蔚为壮观的盛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陶渊明研究更是历史上罕见的迅速发展时期,据有关资料统计,1997——1990年短短十四年,中国大陆出版陶学专著十六种,论文三百五十六篇,这确实是值得陶学同仁额手称庆的喜事。在上述专著中,就有魏正申同志的《陶渊明探稿》。承蒙作者惠赠,得以拜读大作,给我留下颇深印象。该著汇集十八篇文章,是作者一九六一年来研究陶渊明的大部分文稿,很多篇章均系在前人  相似文献   

9.
<正>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一九七九年修订本,以下简称《译注》)博采众家之长,读后深受教益。然而也有个别译注,似可商榷。今提出自己的一点浅见,仅供参考。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学而》) 《译注》译为:“孔子曰:‘后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房子,便  相似文献   

10.
【写作时间】《闲情赋》写于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386)。陶渊明22岁。据丁洁然先生“《闲情赋》当作于《五柳先生传》以前,即21岁到28岁之间”之论(见《闲情赋》新探,载《江海学刊)1987年6期)。  相似文献   

11.
《左氏春秋》是一部以鲁国记事为主体的编年体历史巨著。它的作者从春秋时代众多诸侯国间纷纭繁杂的现实出发,广泛地征引各侯国的公府史文和书告,精心搜集来自各国的传说和佚闻,在考察、把握错综复杂的社会诸关系中,对春秋时期二百五十年间某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和重大的历史事件作了精彩的记述和独到的评论。他不仅以大量的笔墨揭示了封建领主贵族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扩土掠财的战争,争权夺利的角逐,弑父杀母、上凶下效的  相似文献   

12.
厚积薄发颇具创见的佳作──评魏正申的《陶渊明集译注》吴云魏正申先生可谓陶学研究的多产学者。1990年12月他的第一部研陶专著《陶渊明探稿》问世;1992年冬,他的研陶新作《陶渊明集译注》发排,现已出版;1993年及,他的《陶渊明集索引》已完成,准备日...  相似文献   

13.
【写作时间】 本诗写于晋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年)。陶渊明20岁。据李文初先生《陶渊明论略&#183;陶渊明的思想分期与陶集诗文系年》所称:“当属出仕以前居田时期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参照《大正藏》僧肇译汉文本对俄藏Иив.No.46号西夏文刻本《宝藏论》进行翻译和校注,指出西夏文本应该是民间刻本或寺院刻本,可补汉文本之缺。  相似文献   

15.
儒家经典的传承与历代注疏文本紧密关联。杨伯峻面对新的时代,敏锐地作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嬗变和转型。其《论语译注》以尊重传统、实事求是、千虑一得的鲜明注释特点,积极探索当代译注体文本形态及注释方法。杨氏之实践及其成果,对于传统文化的价值挖掘与当代转型,对于今天的文化发展与文化繁荣,对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无疑具有启迪意义和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6.
《贤者喜宴》(■)译注(十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本译文上承译注(十四)。 这部分译文,主要叙述叶尔巴寺高僧拉隆贝吉多吉刺杀朗达玛(即达磨)的经过、拉隆贝多被追赶情况、以及他逃往多康地区等。此外,还叙述了朗达玛的所谓嫡系的争论。最后是记载朗达玛后裔约松及云丹时期吐蕃佛教的情况。 通过本译文和有关注释看,拉隆贝吉多吉是一名文武双全的高僧,他既出身行武(参见以前译文),又精于佛道,同时有胆有略,终于按计划刺杀了达磨赞普,这一切都是精心策划的结果。更使人重视的是,他还择机逃脱免于一死,而且成为多康一带的名僧,并为吐蕃后宏期培养了佛学人才。拉隆贝多一箭结束了达磨赞普之命,他出色地扮演了刺客的角色,由是成了吐蕃史上最后一位历史名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上承译注(五)。在本次译文中主要记载噶玛巴什死后转世为让迥多吉的情况,并叙述在大成就者乌坚巴的扶持下,让迥多吉幼年成长及学经的经过 噶玛巴什以黑帽派二世身份转世为第三世让迥多吉,其过程颇多神话虚构之词,无可取之处,但这件转世本身在藏传佛教制度上却有重要意义,即首次开创了活佛转世制度,以后流传下来并影响了黄教(黄帽派——格鲁派)亦采取此种转世  相似文献   

18.
本卷主要记述噶玛噶举教派历史,具体地说即记载该派中以都松钦巴为首的黑帽派和以扎巴僧格为首的红帽派的历史,时间是从宋代至明代。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该派通过其中许多著名人物的活动,使此派逐渐较早地发展成为藏传佛教中的大派之一。该派人物的活动范围相当辽阔,从康地的噶玛寺到卫地之堆垄粗浦寺,从南方的门城到北方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上承译注(四)。在本文中记载噶玛巴什诸弟子情况和马坚巴生平,但主要内容是后者。 噶玛巴什弟子中的益西旺久及仁钦贝值得一提。此二人是随噶玛巴什赴蒙古地区的忠实弟子,本文提到忽必烈曾误解噶玛巴什不忠,而对其降罪,令其师徒三人同遭火焚。从中可以看出益西旺久及仁钦贝当是其师的忠实弟子,本文将此二人列为诸徒之首不无原因。  相似文献   

20.
前言 本译文上承译注(十七)。本文主要记载阿底峡进藏前后的吐蕃社会、经济及佛教情况。而主要记载吐蕃奴隶起义后的佛教衰败情况,同时记载原作者对这些情况的评论。 从本译文看,吐蕃奴隶起义后的三大变化最为显著,一是阶级变化,原来的许多王室后裔沦为一般属民,而原来的奴隶或平民却扬眉吐气,作者如实地指出了这点,这是其它史书所不载者,反映了作者对政治变化的重视。另一大变化,就是奴隶起义后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