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民族文化是地域文化时代精神演变的结果,它包含着空间和时间演变的双重因素,民族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会受到来自自然环境、时代变迁、种族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云南文化的发展和演变离不开孕育它的独特地理环境。云南文化区域在区位上的边缘性特征蕴涵着朝主流发展的时代机缘,地理空间的相对封闭独立和温和舒适的气候所形成的民间文化原生态愉悦风格包含着现代文化的原创因子,多样性的民族分布促进了文化生态丰富性的形成。根源于地理环境因素的云南文化民间原生态理念的形成及其在当代地理情势中的进一步提高与转化,是本课题人类学艺术地理考察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2.
云南缅宁(今临沧市临翔区)籍人彭桂萼不仅是满园桃李的边疆教育实践家和著名的抗战诗人,也是云南地方历史文化的知名学者;多年来他在《西南边疆》发表的5篇论文内容涉及云南地方历史、经济、民族教育和民族文化等,其研究独树一帜,体现了文本研究与实地调查结合、以经世致用为宗旨以及深刻的思想性、超前的预见性等多方面特点.  相似文献   

3.
云南跨境民族多元历史文化与身份认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跨境民族具有多元的历史文化,与境外同一民族在族源历史、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有着共通点或差异.云南跨境民族的多元文化对其身份认同产生重要影响,处理好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认同问题,必须正确认识云南跨境民族的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既呈现文化多样性的特点,又使处于边缘地带的弱势文化经受冲击和挑战。在这一大背景下,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同时面临着纵向流传的断裂危险和横向交流的冲击两大问题。从历史的角度探析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构建简明的具有实践意义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模式,通过这个模式更清晰地分析现代化进程中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只有增强文化自信、着力培养少数民族文化传人,处理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才能既保留云南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醇味,保持其原汁原味的魅力,又能与时俱进,给文化传统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云南自秦汉以来就一直是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少数民族25个,其中多数是世居云南的土著民族。众多的民族、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云南丰富多姿的民族文化。在这座璀璨的文化宝库里,包含了云南各少数民族灿烂的物质文化和优秀的精神文化,传承至今的其物质载体的一部分构...  相似文献   

6.
明代云南刑法原则和刑罚手段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随着中央政权在云南统治的深入和云南与内地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联系的加强,明代云南刑法原则和刑罚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变化的原因是中央王朝对云南治理的加强,云南与内地各方面差距减少。  相似文献   

7.
宗教文化资源渗透在云南民族传统文化的物质、制度和精神之中,因此,云南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性质是宗教文化.云南宗教文化资源具有完整性、原发性和层次性,并以原始宗教文化资源为根本.因此,认识和定位云南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的性质,对云南保护、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和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民族民间音乐非常丰富,但近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交通的发达,原先封闭的地方开始向城市学习,大量的流行文化与音乐进入后冲击当地的民族民间音乐并与之混杂。云南绿春县民间歌乐舞就存在这种“同化与流行、失传与变异”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9.
对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的一般审美、内容、特性、风格及其继承与创造精神进行了论述 ,旨在使人们对民族民间文化加以重视 ,在保护和利用的基础上对其继承与创造 ,采取向外扩张与渗透的方式来对待这个文化艺术瑰宝 ,使其为云南的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也是乡村振兴彰显地域性和文化性双重价值的重要资源。在现代文化冲击下,民族地区文化振兴面临村寨建筑文化城市化、传统文化失传、乡土文化主体缺失、村寨公共文化空间萎缩等多重现代性困境。根据云南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禀赋,其乡村文化振兴应该以物质性文化、社会性文化和制度性文化为价值维度。云南民族地区文化振兴应该坚持以乡土性、选择性和公共性三位一体的价值选择为原则。  相似文献   

11.
制度创新或制度变迁是一定社会形态中经济体制高效运转的基本条件。在新形势下,云南经济体制改革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仍然是要进行经济体制的优化和制度的创新,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使云南在全面推进市场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实现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先秦时期 ,现在的云南地区尚处于原始社会 ,是我国较为落后的地区。但是 ,经过秦汉时期的开发 ,社会经济较以前有了一个飞跃性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秦汉时期对云南地区经济开发的一些措施以及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在目前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形势下 ,开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族民间宗教及其文化生态嵌入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场域之中,既有基于民族民间社会演化传承的信仰形态,也包括“五大宗教”民族化和民间化形成的信仰形态。明代云南民族民间宗教文化重构中有国家力量与社会情境的影响,形成了“国家—社会—民间”三者互动嵌构的动态过程。官方宗教民间化与民间宗教官方化,是解读宗教文化生态的两条主线,从中亦可折射明代云南地方社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走向近代的历史进程中,有两位伟大的先行者,那就是出生在云南的郑和与曾任云南姚安知府的李贽。郑和七下西洋,虽不像后来的西方航海家那样,完全是适应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为开辟海外市场的需要,但这一壮举,同样是建立在当时中国商品经济和手工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之上,反过来,又必然引发国内商品经济和手工业的加速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化,即由封建向近代的迈进。李贽反封建压迫反传统思想的人文主义的启蒙思想,撕开了当时虽日趋腐朽而仍层层叠叠的封建天幕的一道裂隙,为窒息的社会透进一丝阳光和清新空气,为中国社会由封建向近代迈进作了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5.
破解云南"三农"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与全国相比,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处于相对滞后的状况。要实现省委七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千方百计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键在农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必须进一步筑牢农业这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要筑牢这个基础,就必须破解云南的"三农"难题,认真分析、深入研究云南农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具有的优势和面临的困难,以新的思路和举措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6.
女性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为世人所认识,因而女子教育现已成为全球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云南近代的女子学校教育始于清朝末年,在民国年间获得初步发展,是云南近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云南教育史上处于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使地处僻远边疆的云南得到了一个大好的发展契机,云南社会风尚变化空前而深入。较前相比,抗战内迁时期云南社会风尚在进一步变化中有了新的内容,即云南趋新群体的规模扩大,城市新型风尚不断增多,且具有深层次性。特殊的内迁历史背景也使云南社会风尚在崇洋、崇尚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思想观念继续发展的过程中日渐转向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取向。  相似文献   

18.
独龙族居住在滇西北独龙江流域地区 ,文章对其 1910年前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作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19.
1910年滇越铁路的建成通车,开启了云南社会由传统向近代的过渡。滇越铁路是在半殖民半封建的语境下来表现云南近代化这一历史主题的。铁路管理权的丧失,不仅便利了帝国主义控制云南经济,使国人应得之利益大量流失;而且导致了云南社会的失衡和人的异化,使云南陷于经济发展失调、匪患严重的艰难境地。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反内战运动和云南社会是西南联大办学成功的三大环境。抗日战争使西南联大组成和解体,反内战使西南联大陷入困境,这两方面固然严重影响了教学,但又促使师生奋发努力,取得成果;云南社会为办学提供了必需的人文环境和生活条件,使西南联大的办学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