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地区聚居的蒙古族主要是厄鲁特蒙古和察哈尔蒙古。他们是我国蒙古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重要的一章。特别是厄鲁特蒙古,长期游牧、生息在地处中西交通要冲的新疆地区,他们的历史必然与中西亚史、蒙古史、两北地区民族关系史、早期中俄关系史和清史紧密相关,成为这些专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厄鲁特蒙古历史的研究,前人曾作过大量的工作。但自本世纪初以来,这一研究领域却显得相对沉寂。七十年代中以来,厄鲁特蒙古历史的研究重新受到重视。关于厄鲁特蒙  相似文献   

2.
在噶尔丹一生的政策中,客观上存在着一个东方政策。这个政策的核心是:“与满族争夺喀尔喀蒙古,企图利用各种势力,恢复其祖先的伟业,建立一个厄鲁特—蒙古族统治下的大帝国。本文拟历史地探讨这一政策。  相似文献   

3.
在厄鲁特蒙古的研究中,和硕特部的喇嘛僧咱雅班第达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历史人物。他一生不仅致力于喇嘛教的传播,而且积极地参予蒙古族各部的政治活动,在十七世纪厄鲁特民族史上起着显著的作用。但在中外文献中,关于他的生平鲜有记述。一九五九年蒙古人民共和国以蒙文出版的《咱雅班第达传》,为我们研究他的生平事迹提供了可贵的资料.本文拟以这本传记为基础,结合中外文献资料,对咱雅班第达一生的活动略加评述.  相似文献   

4.
厄鲁特营是清朝在新疆驻防军的一部分,自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厄鲁特营设置以来,直至1938年营制撤销,历时近200年。该营厄鲁特蒙古军民为西北边防的经济、国防建设做出了不朽的功绩。厄鲁特营的屯垦、经营牧厂是清朝在新疆屯垦等经济开发活动的一部分。文章通过探讨厄鲁特蒙古对西北边疆经济的开发,以揭示他们与新疆各族人民一道使新疆的经济从相对落后逐渐走向比较发达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5.
一土尔扈特部是我国西蒙古族的一支。即历史上所称“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十六世纪中叶,厄鲁特蒙古的游牧地,主要在新疆天山以北即准噶尔盆地边缘至乌鲁木齐一带和阿尔泰山地区。其土尔扈特部的游牧地在塔尔巴哈台一带。后来,随着畜牧经济的发展,其游牧地逐渐扩大到了额尔齐斯河中上游两岸辽阔的草原;特别是土尔扈特部的游牧地,到达了伊希姆河和托木河上游一带。到了十七世纪三十年代左右,四部之一的准噶尔部势力强大起来,逐渐吞并了其它各部,以和鄂尔勒克为首的一部分土尔扈特部,不愿受准噶尔部的兼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对厄鲁特四部之一的土尔扈特部,中外学者已作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在该部源流及东返祖国等方面已有数量可观的论文,也有几本专著,但对土尔扈特部返回祖国以后的发展情况,却很少有人论及,实为一件憾事。笔者认为土尔扈特蒙古作为现今新疆蒙古之大部,研究该部归国之后的发展,才更具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一尝试,谨就教于史学界前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史学工作者在清代厄鲁特蒙古史的研究中,对蒙古文的史料逐渐产生了兴趣。这些蒙古文的史料较为详尽地记载了清代厄鲁特蒙古以及蒙古其他各部的历史状况,对我们研究厄鲁特蒙古史和北方民族关系史有着重要参考价值。这里,仅就我们所了解到的有关蒙古托忒文的《咱雅班第达传》和三种《四卫拉特史》的情况,作一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8.
匈奴语试释     
关于匈奴语言,国内外学者探讨不少。但由于匈奴人没有文字,现时留下的匈奴语汇是两汉人用汉语音译保存下来的,其能依据文献探求语义的只有几十个,所以研究起来相当困难。不过,经过多年的讨论,一般认为匈奴语是阿尔泰语系中的一个语族,但究竟属蒙古语族,抑或属突厥语族,尚未定论。在国外,东方学者大多主蒙古语族说,与此相反,西方学者则大多主突厥语族说。在国内,也历来有蒙古语族和突厥语族两种说法。但是,从我所能  相似文献   

9.
最近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明实录>瓦剌资料摘编》,这是我国蒙古史研究、新疆地方史研究中的一项新成果。瓦剌是我国明代蒙古族的一支,在此以前称斡亦剌,明后称厄鲁特或卫拉特。元代聚居在今叶尼赛河流域,明代活动在准噶尔盆地周围。兴盛时曾西征中亚、北隶乞儿吉思,占据整个新疆。至清代,瓦剌在准噶尔部治下。今天,它的后裔大部分生  相似文献   

10.
前  言卡尔梅克族史称厄鲁特族 (卫拉特 ) ,史料载 ,12世纪末 13世纪初 ,卡尔梅克人的祖先就生活在“叶尼塞河的上游 ,吉尔吉斯人的北部。”就B .B .巴托尔德 (Бартольд)的观点 ,当时的厄鲁特语只是蒙古语的一个方言。①13世纪末厄鲁特人出现在东突厥斯坦 (我国的新疆———译者 )的准噶尔地区 ,后人就将此地作为他们的故乡。16-17世纪 ,部分离开准噶尔的厄鲁特人归服俄罗斯帝国 ,游牧于乌拉尔河与伏尔加河之间的广大地区 ,并逐渐形成新的社会共同体 ,获得新的名称“卡尔梅克”。②目前 (2 0世纪 70年代———译者 ) ,卡尔梅克人…  相似文献   

11.
蒙古族民歌审美谈哈斯朝鲁蒙古族民歌,是蒙古族社会活动的产物,是蒙古族审美领域里较早出现的艺术之一,有其自身的独特结构、形象风格和美学特征。在蒙古族早期文化中,歌谣、音乐、舞蹈三位一体地结合在一起。蒙古族歌舞起源于蒙古社会的初级阶段,是祖先在各种社会活...  相似文献   

12.
在蒙古史研究领域里,厄鲁特蒙古史研究是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门学科。据不完全统计,截止作者撰写本文之时,一九八四年度出版了专著二部、发表论文二十三篇、译文和资料十二篇(种)。现作评述如下。一我在  相似文献   

13.
土尔扈特蒙古回归祖国原因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清人及现代学者对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原因的误解,认为导致土尔扈特人回归的原因主要有 四个方面:即土尔扈特与厄鲁特其余诸部的联系是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的一个主要原因;共同信仰的藏传佛教起 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清政府对土尔扈特蒙古的关怀与施恩是促使土尔扈特人东归的决定性原因;沙皇俄国对 土尔扈特的欺凌与压迫是促使土尔扈特回归的直接原因。对此,我们不能否认清王朝的民族政策作用。  相似文献   

14.
1.清朝统一新疆之前的新疆的状况 清代对新疆是极为重要的时期。由于清朝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遏制了新疆从祖国分裂出去的阴谋,重新统一了新疆,故其意义十分重大。 十六世纪后期,在厄鲁特蒙古中逐渐分为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和土尔扈特的四个大部分,共同组成“丘尔干”(盟会),以和硕特部为首领。 十七世纪初,准部逐渐强大,四十年代准部取代和硕特为厄鲁特首领,准部贵族统治厄鲁特各族后,对清政府仍然保持着地方与中央的隶属关系。在噶尔丹(1670年掌权)统治初期,隶属关系进一步发展,准部贡使连绵不绝。1688年(清康熙27年)噶尔丹在沙俄煽动和支  相似文献   

15.
学术活动     
最近,新疆史学会在新疆大学历史系举办了一次蒙古史学术报告会。会上,新疆民研所的同志传达了去年八月中国蒙古史学会在呼和浩特成立,及今年八月中国蒙古史学会在海拉尔举行年会的情况。讲述了世界各国蒙古史研究的概况。对新疆史学界如何深入研究厄鲁特蒙古的历史,提出了见解。新疆大学历史系的  相似文献   

16.
17世纪青海蒙藏民族与内地贸易交往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朝前期是青海蒙藏民族与中原地区的贸易往来和经济交流的频繁时期。文章围绕漠西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与清政府的关系,着重论述了1642-1677年间青海蒙藏民族与中原的贸易往来。  相似文献   

17.
霍尔与土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一九五四年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成立后,土族族源或族属这个问题,便成为历史学者和民族学者们所探讨的一个新课题。《土族简史简志合编》这部有关土族的开创性的著作,初步归纳了这一阶段中有关土族族源探讨的成果,有:(一)源于蒙古族说;(二)源于吐谷浑族说;(三)源于沙陀突厥说等几种主张。其中蒙古人与当地霍尔人在婚媾后形成今日的土族一说,在该书中颇具倾向性,并在互助土族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关于匈奴语言系属问题,国内外学者一般认为匈奴语属于阿尔太语系,但对于匈奴语是属于阿尔太语系的蒙古语族,还是属于该语系的突厥语族,则尚未有定论。许多中外学者都用比较语言学的方法探求匈奴语言系属问题,惟因现时留下的匈奴语并不多,故对匈奴语究属于  相似文献   

19.
成吉思汗是中国人,同时又是中国境内的蒙古族和中国境外的蒙古族的共同祖先,是历史上蒙古民族的缔造者.当时的蒙古汗国并非独立于中华民族之外的一个国家,而是位于中国边疆地区的民族政权.成吉思汗是最伟大的军事实践家,同时又是打破东西方壁垒的千年伟人.  相似文献   

20.
清代 ,归喀尔喀蒙古三音诺颜部厄鲁特贝子旗管辖的唐努乌梁海人总数达 17佐领 ,该部乌梁海人在唐努乌梁海地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较系统地论述了该部乌梁海人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