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表明,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共决心通过使中共保持比较优势、使中国形成竞争优势、使社会主义获得存在优势,来全面展示自身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2.
竞争优势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竞争优势的取得必须配合适当的竞争战略 ,而在竞争战略的实施中 ,成本控制模式和观念显得十分重要。由于知识经济的出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世界经济一体化、顾客需求多样化等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成本控制观念也必须更新以配合竞争战略实施 ,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取得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后 ,我国凭借丰富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 ,取得了骄人的建设成就 ,但我国产业的竞争力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变比较优势为企业竞争优势 ,企业竞争优势再聚集成产业竞争优势 ,是迅速把我国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提升我国产业竞争优势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阐述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从对外贸易战略选择这一角度出发,指出了竞争优势更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我国情况,论述了实施比较优势战略在未来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不适应性以及从比较优势理论导向转为竞争优势理论导向的历史必然性,并就这种转变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比较成本学说和要素禀赋学说为核心的比较优势理论和以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竞争优势理论为核心的竞争优势理论 ,为分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形成及相互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在理论和实践上既相互分离 ,又相互联系 ,并在一定条件下实现转变。中国产业发展必须强化现有比较优势 ,加快引进新的比较优势 ,培养自主知识产权优势 ,加快实现新的战略调整 ,即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相似文献   

6.
竞争优势是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基础,其形成不仅受比较优势条件优劣的影响,更取决于整合的速度和效率。整合路径和创新制度构成竞争优势形成机制,制约着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进程。  相似文献   

7.
有的学者认为,比较优势理论是静态的理论,难以适应现代贸易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中需要从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但是,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并非是对立的理论,它们只是从不同的视角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进行分析和研究,两者既具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推动经济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中应充分发挥两种优势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饭店业的可持续竞争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素娟 《东岳论丛》2006,27(1):69-72
针对长期以来我国饭店业竞争市场混乱无序、发展低迷的特点,提出解决我国饭店业现存问题的战略对策是:在综合考察饭店的外部生存环境和竞争态势的基础上,由饭店的内部管理战略形成单体饭店竞争的点优势,并注意积极提升饭店业的整体竞争力,把饭店单一的点优势扩大到群优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饭店的持续竞争优势,最终使饭店业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持续、稳定、高效率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苏南模式"在国内享有比较优势时,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而当其比较优势弱化甚至丧失时,苏南地区的经济开始徘徊直至倒退,21世纪"新苏南模式"在更宽广的范围——世界范围获得了一定的比较优势,因而又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辉煌。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本积累: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统一的核心是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一方面作为要素投入用于生产活动,另一方面它具有正的外部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这种正的外部性是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统一的核心.只有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才能使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演变,最终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1.
制度竞争: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代经济学相关理论的一个暗含前提是把国际竞争的主体设为企业 ,对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分析强调微观的物质技术效率层面。本文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一国政府作为独立的国际竞争主体 ,在国际竞争中获得的宏观层次的制度优势是微观层次竞争优势的前提。国际竞争包含以政府为主体的宏观层次的制度竞争和以企业为主体的微观层次的物质技术效率竞争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 ,国际制度竞争在三个维度上进行 ,竞争绩效最终表现为三种制度优势的构建。在这种理论框架下 ,论文最后考察了中国的制度竞争态势  相似文献   

12.
持久竞争优势来自于环境与能力的协调平衡,取决于组织内外各种力量的和谐共生。竞争优势外生论和竞争优势内生论均没有正确理解竞争演变的复杂规律。只有建立在适度、和谐的中庸逻辑基础上的竞争战略,才能正确理解事物间复杂的对立统一和转化,正确把握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存在相互转化关系,才能创造和维持持久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区域发展战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从一般理论层面,提出了一个区域竞争力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共同决定的假说。作者认为,区域竞争力既决定于宏观层次的区域比较优势,即区域资源禀赋差异,又决定于微观层次的企业竞争优势,是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两种优势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由此形成了一个区域竞争力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作者根据区域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大小把区域发展战略分为4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14.
颜景高 《云梦学刊》2021,(3):104-1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立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国情,积极吸收西方社会成熟市场经济体制的成果,日益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道路的制度优势。一是突破市场经济的意识形态窠臼,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切实解决绝对贫困意义上的物质匮乏问题;二是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协同发展的显著优势,逐步消除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难题。唯有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体制优势,尤其要建构政府和市场良性互动的合作机制,才能真正支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开启的共富共享道路。  相似文献   

15.
关于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建强 《河北学刊》2002,22(4):38-42
我国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但缺乏竞争优势。在产业选择与产品定位基础上积极培育竞争优势 ,是农业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工作的着力点。农业的自然区域特性决定了农业应对加入世贸组织要分区而治 ,在这方面地方政府更可以有所作为。本文从地方政府的行为空间出发 ,探讨了我国农业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方略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中国贸易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理论前提和特点,研究了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阶段特征和条件,并对中国贸易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持续优势的构建一直是企业战略研究的中心议题.当前关于持续竞争优势来源的隔离逻辑与游击逻辑忽略了竞争优势的情境性.动态能力理论既认可隔离机制一定情形下的必要性,也强调游击逻辑的重要性,受到学术界与实践界的极大关注与热棒.然而,当前关于动态能力功效的实现机制研究尚不够深入.动态能力通过响应环境变化、超越路径依赖等主导逻辑不断创造竞争优势,使企业表现出一轮轮螺旋上升的暂时竞争优势,并实现优势的持续,从而打开了动态能力与持续优势关系的黑箱,为企业通过动态能力实现持续优势提供有益的方向与路径指导.  相似文献   

18.
持续竞争优势:企业能力与环境的融合进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企业能力的经济特性看,企业资源和能力的异质性、不可仿制性使其能够获得竞争优势,但具备这些条件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保持其竞争优势。只有在企业和外部环境相互依存、融合互动的过程中,寻求培育既有能力及构建动态能力之间的平衡,才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相似文献   

19.
对外直接投资主体比较优势与竞争力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比较优势及竞争方式,随生产力发展、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的发展而变化。本文主要考察和分析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外直接投资主体比较优势形成与发展过程,以及在不同竞争阶段如何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并提出比较优势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如何看待国际分工理论的回归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我国是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在国际贸易战略上,我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然而,比较优势不一定成为竞争优势。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视质量和效益的国际贸易不能停留在现有的比较优势上,而需要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