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经济学家杨帆披露,改革以来,我国的国有资产流失已达5000亿元以上,平均每天损失1个亿。姑且不论这个数字的权威性,但国有资产在流失是个不争的事实。而在流失的渠道中,产权交易的暗箱操作不可小视。为了堵住这个缺口,1996年,中央决定国有资产的产权转让要经产权交易市场运作。中国的产权交易市场由此逐步发展起来。7年后的今天,当中纪委明令“产权交易必须进场”,新近挂牌的国资委也将对国有资产进一步加强监控之时,作为产权交易的大市场,是否能担起如此重任呢?  相似文献   

2.
高山 《老人天地》2013,(2):20-21
茅于轼,中国当前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最具贡献的十位经济学家之一和“当代中国最有道德修养和良知的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3.
在近日举行的“21世纪蒙迪欧一致胜财富论坛”上,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表示,全球经济正进入“低增长、高通胀”时代,而随着未来由于通胀带来的加息预期,新兴国家房价和股价的上扬很可能面临“破灭”,而中国应对之道唯有“改革”两字。  相似文献   

4.
赵胜营  王慧 《职业时空》2005,(24):22-23
在我国国有股权经营管理的探索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始终是国有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现有的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律制度无一不将其作为重要的调整内容,然而非常遗憾的是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彻底根除国有资产严重流失这一社会现象。随着“民进国退”经济政策的明确,国有资产流失有愈演愈烈之势。如果以保护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2月11日举行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坦言,中国的改革存在不少重大的缺陷,而由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行政腐败扩散等造成的社会矛盾也日益加剧,并已引起了公众的强烈不满。为此,他呼吁在中国改革发展的崭新阶段,要认真反思过去,慎重细致地规划未来。其实,现行经济体制改革存在重大缺陷,甚至某些领域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2004年8月,由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教授郎咸平博士搅起的一场旋风不仅震荡了中国的经济学界,更重要的是,其深层还波及到理论层面。这场旋风缘起于国企产权改革。郎博士的基本看法是:“中国国有企业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不是所有者缺位,而是缺乏职业经理人的信托责任。”他的立论依据是,国企产权的私有化进程正在被大多数企业所利用,并成为那些企业经营者侵吞国有资产的捷径。郎博士揭示了有人正在利用私有化大肆侵吞国有资产.这样的行径.  相似文献   

7.
声音     
“仇视富人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前途的社会。”——经济学家茅于轼说,改革以前,越穷越革命,越正确。一个人沾上一点富,立刻就倒霉。结果是中国变成了一个穷人国,绝对没有一个富人,而这样的社会是没有前途的,要鼓励富人,致富光荣,帮助大家致富,这才有前途。  相似文献   

8.
何帆 《中外书摘》2011,(5):24-26
第二代改革的“生死时速” 中国在过去二十年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么快,经济体制改革如此成功?新古典经济学家给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开出来的药方通常被称为“华盛顿共识”。“华盛顿共识”包括: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价格自由化、私有化、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等。如果说“华盛顿共识”是老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那么中国就像一个从来不做作业的学生,但每次到考试的时候都比别的学生考得好。那些听话的学生,比如俄罗斯、拉美的一些国家,增长绩效远远不如中国,甚至还出现过严重的倒退。  相似文献   

9.
2013年3月1日,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厉以宁出现在两会会场,一条蓝色大围巾,一顶黑呢子小帽,微笑着向每一位认出他的工作人员点头致意。虽然已年过八旬,但是其演讲常常配合有力的手势,气势凌厉不下年轻人,他在不同场合呼吁“创造”,阐述了科技与“改革红利”的关联,重申对中国经济“有信心”。  相似文献   

10.
米尔顿·弗里德曼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是“反凯恩斯主义”的先锋,也是自由经济理论的一代宗师和货币主义理论的伟大创始人。在本文中,弗里德曼讲述了他与妻子罗斯在1980年中国之行的经历,读者可以从他的笔触中了解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在西方经济学家眼中的状态,以及他对中国当时走势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明眸 《当代老年》2014,(7):20-21
茅于轼是中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享有“当代中国最有道德修养和良知的经济学家”之美誉。然而,让茅老最为自豪的还是他当年那桩门当户对的姻缘。他曾多次对人说:“我一生最值得写的就是我的夫人,她是我幸福的第一源泉,我现在大概能看到自己活到什么时候了,但我想再活60年,陪夫人一起享受迟来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2.
媒体最近披露的几桩国企改制腐败案件,再次引起公众对国企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广泛关注。通过解剖“黄岩房产”这样的“麻雀”可以发现,代表国有资产管理方的改制领导小组成页职务犯罪问题,是造成国企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最大闸门。  相似文献   

13.
一份新近的报告显示:2003年全国可能只有山东和福建电网能勉强维持供求平衡略有输出余量,其余电网几乎家家缺电。经济学家吴敬琏预期:“2004年全国缺电情况将更为严重。”缺电将给中国经济蒙上阴影。据有关专家称,造成全国性电荒的原因之一是“电力体制改革的仓促”,“体制改革框架初建,但功效不彰”。由此不难证明体制改革推进之难。本期讨论的问题是发电、电网、售电三块打破垄断过程中,售电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的冰山一角。  相似文献   

14.
信息集锦     
中国拟三年构建新的国资管理体制框架我国将用三年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构建起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重点解决国有资产出资人到位和有效监管的问题。其思路:一是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法制建设。二是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步伐,推进国有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支持具备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重组上市、中外合资等多种形式,实现股份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中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三是积极推进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和战略性的调整,以适应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按照有进有退,…  相似文献   

15.
灰社会理论:一个初步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灰社会”的概念有两个灵感来源。一个是十余年前某些经济学家提出的“灰市场”概念(樊钢,1988),另一个则是社会学中本来就有的“黑社会”概念。经济学中本来有“红市场”和“黑市场”两个概念,分别指称两种不同的市场形态。但经济学家们在研究处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时,却发现,在那里,存在着一种从许多方面看既不能用“红市场”、也不能用“黑市场”概念来简单地加以描述和理解的、介于二者之间的特殊市场形态,他们遂发明了“灰市场”这个概念来指称这种特殊的市场形态。多年后,我们在研究处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中国乡村基层社会…  相似文献   

16.
王健 《现代交际》2014,(3):125-125
随着第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关于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问题也逐渐提出来,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与否,则是发展国有企业的重要因素。所以,探讨怎样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如何来让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步伐加快,对企业改革的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加快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日,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做客“岭南大讲坛·公众论坛”作《国富国穷——制度和中国的经济改革》的演讲,就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得失作了一系列评论,茅先生的演讲博得了现场听众多达31次的掌声,却也在网上得到了几乎是一边倒的骂声。而媒体报道引用最多、网友抨击也最多的,是茅先生关于大学学费应该涨价的论断:“如果降低高校学费,是让不穷的人,有能力支付高学费的人搭了这个便车。  相似文献   

18.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克·布劳格认为,现代经济学已出现了“病态”,日益成为一种为自身而存在的智力游戏,而不是为了实践的结果。布劳格认为主流经济学家已经逐渐把这个学科变成了某种社会数学。他套用英国一首流行音乐的标题调侃这种经济学:“请不要和我谈论现实,我们是经济学家!”布劳格正确指出了现代经济学发展中所出现的一种病态趋向:越来越数理化和模型化,缺少现实的人文关怀。西方“经济人”思想的演进现代经济学的这一病态发展,源自它的“经济人”假说。虽然亚当·斯密没有明确提出“经济人”的说法,但后来的经济学家都公认“经济人”…  相似文献   

19.
杨峥  王栋 《城市》2012,(8):25-29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把“中国的城市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并称为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但随着经济与城市化的发展,环境质量越来越被人重视,且二者之间是何种关系,需要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20.
数字     
《职业》2014,(25):40-41
6成专家把“就业稳定”作为经济亮点的首选在较大的下行压力面前,我国经济保持在合理的运行区间,“新常态”正在风险的化解中砥砺。人民网财经频道和人民网财经研究院发布的经济学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近6成的经济学家认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最突出的亮点是就业总体稳定。具体来看,56%的经济学家认为就业总体稳定;20%的经济学家认为物价形势总体稳定;8%的经济学家认为结构调整在稳步推进,有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