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悖论”未被消解前是存在的———略评张铁声的《悖论非存在说》[香港]黄展骥几位世界著名逻辑学家罗素(BRusel)塔尔斯基(ATarski)和哥德尔(kGodel)等都肯定悖论的存在。非但如此,集合论悖论还以罗素的名字来命名;塔尔斯基则从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如下三方面对塔尔斯基语言层次论进行分析和探讨:一、罗素分支类型的启示;二、塔尔斯基语言层次论的提出;三、塔尔斯基语言层次论的理论意义及其局限性。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论述,试图阐明塔尔斯基语言层次论在现代悖论学说史上具有的重要意义,指出其理论具有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逻辑实证主义“拒斥形而上学”思潮的巨大影响,使得人们夸张了分析哲学和传统哲学的差异,割断 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其具体表现就是忽视从本体论的角度观察分析哲学的发展,忽视研究分析哲学 所包含的本体论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斯特劳森(P.F.Strawson)和罗素(B.Russell)关于指称问题的争论的本体论旨趣 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也是事出有因。本世纪70年代以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经过德国资深哲 学家图根哈特(E.Tugendhat)和早逝的牛津哲学家埃文斯(G.Evans)的努力取得了重大的进展。①本文 拟在图根哈特的工作的基础上,从本体论研究的角度重述斯特劳森──罗素之争。  相似文献   

4.
芝诺运动悖论是古老的哲学疑难,两千多年来困扰了无数思想家;近代以来,黑格尔、柏格森和罗素的解答影响广泛。梳理和分析学术界围绕黑格尔、柏格森、罗素观点的主要争论,以及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的量子芝诺悖论,可以看到黑格尔、柏格森、罗素并没有合理地解决芝诺运动悖论,量子芝诺悖论的研究也没有开辟芝诺运动悖论研究的新途径。鉴于“位移运动的矛盾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的基础问题”,新时代“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对芝诺运动悖论进行重新解答;要尽快找出芝诺运动悖论存在的真正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论说谎者悖论和罗素悖论的辩证矛盾本质刘高岑人们公认悖论可以分为两类:语义悖论和逻辑———数学悖论。最典型最深刻的语义悖论是说谎者悖论;而罗素悖论则被认为是逻辑———数学悖论的典型代表。关于这两个悖论,国内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两个悖论都是“混...  相似文献   

6.
语言层次理论在现代逻辑和科学理论的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解决悖论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弗雷格区分不同语言层次的思想为后来语言层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启发。罗素悖论的发现充分说明了语言层次理论在语言分析中的重要作用。罗素关于引号在区分不同语言层次方面的作用、关于指称词组初现与再现的区别与论述以及关于逻辑类型论的阐述虽然与弗雷格区分不同语言层次的思想同出一辙,但比弗雷格的理论要详尽和深入得多。塔尔斯基的对象语言和元语言理论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语言层次理论,并且极大地促进了各种元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在更为广阔的意义上显示了语言层次理论在科学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悖论”的答复与补充──矛盾的形式与内容(香港)黄展骥悖论是逻辑、科学和哲学史上一个悠久的“大难题”(兼具“困难性”和“灾难性”)。它困扰古、今、中、外不少各方面的专家。特别是在20世纪初,由罗素发现并提出“集合论悻论”开始,使宁静的数学界和逻辑学界...  相似文献   

8.
半截子悖论命题虽然都能由其真推出其为假,但它们并不符合罗素说的“无意义”,没有所表示的内容无法判断真假;并且它们也不需要用塔尔斯基的“语言层次理论”来区分真假。在鲍契瓦的三值逻辑中,它们的值为假,而不像严格悖论的值是“悖谬的”。从克里普克的间隙论方案看,它们不像严格悖论命题是“无根基的”,处于真值间隙状态。用语境敏感方案来衡量,它们的值并不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从弗协调逻辑的观点看,它们并不像严格悖论语句那样“既真又假”。总之,与严格悖论命题不能简单地取真假二值中的任何一个不同,半截子悖论命题是“有根基的”,据其语义可析出其值为假。  相似文献   

9.
罗素的国家起源学说述评金太军李立锋(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南京210004)伯兰特·罗素(BertrandRusel1872-1970)是本世纪声誉最著,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他一生的主要贡献是在哲学和数理逻辑方面,同时在历史、教育、宗教...  相似文献   

10.
在莱布尼兹(G·W·Leibniz)的“理想语言计划”的指引下,逻辑学发展至弗雷格(G·Frege)已建立起一个初步自足的逻辑演算系统。其后,逻辑学家们致力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经典逻辑。罗素(B·Russell)、怀特海(A·N·Whitehead)对经典演算语法的研究,塔尔斯基(A·Tarski)和哥德尔(K·Godel)所作的元逻辑问题探讨,使经典逻辑系统进一步得到改进和完善。然而,由于数学基础研究的促动和对经典逻辑的哲学批判,导致了一些非经典逻辑系统,如模态逻辑、直觉主义逻辑、多值逻辑等等相继被建立起来。现代逻辑系统的这种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有关悖论的研究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开始,许多学者都进行过细致的研究和探讨。中世纪探讨悖论的卷帙更为浩繁慎密。但是,这些著述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人们一直以为悖论所假设的情况是根本不存在的,是毫无科学依据的;纯粹是一些无聊的语言游戏。本世纪初出现的罗素悖论彻底摧毁了这种观念,在科学理论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从前,人们认为逻辑是没有矛盾的、绝对稳固的,于是把数学乃至整个科学都建筑在逻辑基础之上。罗素悖论直接危及到了这个基石,它证明了作为普遍科学基础的逻辑也是不稳固的、充满着矛盾的。因此,我们就不能简单地把悖论斥之为胡言或不存在,如果说罗素悖论不存在岂不等于说整个科学理论都是不能成立的吗?人们这才感到问题的严重性,置之不理是绝对不行的,必须认真地对待悖论问题。科学家们因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究,提出了许多解决的方案,诸如罗素的类型论、塔斯基的语言分层论、克里普克的归纳真理论、赫茨贝格的朴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对罗素思想的误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对罗素思想的误解袁伟时著名哲学家罗素(BertrandRusel)在中国有过广泛影响。据笔者极其粗略的统计,1949年以前,他的著作有20种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时至今日,他的71种主要著作,已有35种有了中文译本,其中9种有两种以上的译本。以...  相似文献   

13.
《悖论本质之吾见》之吾见──复吕国忱同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悖论本质之吾见》之吾见──复吕国忱同志马佩,李振江(河南大学政治系)读了吕国忱同志《悖论本质之吾见——兼与马佩、李振江同志商榷》一文(以下简称“吕文”,载《中州学刊》1993年第2期)之后,觉得其中对问题的论述以及对拙作《论悖论的本质》(载《中州学...  相似文献   

14.
笔者读到赵总宽悖论专家的鸿文《从容纳悖论到扬弃悖论》①,认为它在广、深方面都很具权威性。该问题因为太广太深,笔者只借助赵文提供的丰富资料,略谈一些有关的观点和新进展,包括评析一些西方的悖论专家罗素和普利斯特,以就教于各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15.
集合论悖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1903年罗素悖论的发表动摇了数学的基础以来,各国学者经过100多年的艰辛努力,仍未找到导致罗素悖论等集合论悖论的逻辑原因,数学的大厦依然摇摇欲坠。本文力图通过对对立关系原则的精确定义,和对无限概念的深入阐释,有效地揭示并系统地论证导致集合论悖论的最终的逻辑根源,以将集合的层叠概念及其数学形式的展开系统奠定在牢固的哲学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6.
塔斯基真理论中的几个疑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塔斯基真理论中的若干基本观点,提出以下不同看法:(1)公式(T)仅对单义句成立,对多义句不成立;(2)由公式(T)到“说谎者悖论”之推导无效;(3)“说谎者悖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悖论;(4)适当的真理定义只应蕴涵任何单义句的(T)型等值式而不是必须蕴涵任何语句的(T)型等值式;(5)在语义上封闭的语言中真理未必不可定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研究法律系统,得出"法律完全性"是悖论,"法律漏洞"是这一悖论的现实表现这样的结论;塔尔斯基语言层次论解释了悖论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解悖的方法, 因而避免语言自涉是"法律漏洞"补足的逻輯依据;司法过程中,法律原则在规则穷尽前提下的适用是法院实现个案公平正义的必须,也是实现法律系统相对稳定的裁判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后现代”文化批评检视王岳川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西方的一种时髦的文化思潮,近三十年在西方整个。文化艺术界以独特的文化策略和价值颠覆产生了惊人的话语转型。后现代主义文化精神以多元性,边缘性、不确定性,悖论性,...  相似文献   

19.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对第一哲学的意义张晓林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是关于存在的科学,进一步说,是关于存在本体(substance)的科学.关于这一点,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导论性质的第四卷开宗明义地说:"第一哲学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beingasbein...  相似文献   

20.
蒯因的本体论陈波蒯因(W.V.Quine),曾被誉为继罗素和维特根斯坦之后“影响最大的在世哲学家”①,在整个学术生涯中他对本体论的关注是一贯的。他运用量化理论或一阶逻辑作工具,提出了“本体论承诺”这个新概念,并提出了“存在就是成为约束变项的值”、“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