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50年代以来,对传统戏剧遗产的发掘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尤其在今天戏剧面临危机的特殊情境中,对传统戏剧及其理论的探讨,更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这一研究领域,国内已经出版了不少人物、流派和段代史的著述。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读来使人为之一振。作者姚文放专攻美学理论,已出版著述多种,此次涉猎中国传统戏剧美学,是他近年潜心钻研的新成果。作者匠心独运,在整理中国戏剧美学丰富理论文献的基础上,勾勒了中国戏剧美学的历史发展、内在文化意蕴和本体特征。该书不拘泥一家一派,而是着眼于传统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在作者看来,中国传统戏剧研究虽已有不少成果,但终有缺憾,尚缺乏“一种以审美理想为中心、联系哲学、文化学、心理学来把握问题的更深入的戏剧美学研究”。作者正是依据这样的见识和胆识,进入传统戏剧美学领域并作具有积极意义的开拓性探索,这一探索透露出鲜明的戏剧美学研究建设意向和“文化阐释的转向”。  相似文献   

2.
“趣”同“意境”、“风神”、“科诨”、“本色”、“声律”等一样,是中国古代对戏剧作品所提出的审美要求,构成中国古典戏剧审美理论的一个部分。一任何一种美学观点都是人类审美创造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抽象的结果。“趣”这一审美概念在戏剧领域的产生、发展,也有一个过程。“趣”在元曲中已充分表露,在明代传奇中得到了进一步发挥,经过长期酝酿,才被升华为审美观念。在戏剧专著中最早提出“趣”的审美观点的,当推元代的钟嗣成。他在《录鬼簿》里,称王守中“制作清雅不俗,难以形容其妙趣”。这种“妙趣”,后来贾仲明用“画中诗,诗中画”来概括。贾仲明认为能得“间中趣,物外景”的戏剧乃上品,视“趣”为衡量戏剧作品艺术的重要标准。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是戏剧美学专著,从戏剧风格学的角度,提出了“趣”的审美概念。所谓“气劲趣高”即风骨道劲有力,趣味高尚浓厚之意。朱权不仅提出了“趣高”的美学主  相似文献   

3.
为了回应后学的“理论终结说”与“戏剧衰退论”,伊瑟尔在文学人类学视阈下,重述虚构与想象在文本游戏中的相互作用,并且绘制其历史流变的美学图谱,进而搭建主体间性交往诗学的理论框架。伊瑟尔藉由转换问题的提问方式,达到如下双重目的:一是阐释早期接受美学所遗存之“何为戏剧”与“戏剧何为”的不解之间,二是呈现公共观演空间中身心一体的戏剧交往。  相似文献   

4.
一中西方戏剧美学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重戏剧情节胜于重人物性格,把戏剧情节视为首要因素,而将人物性格的塑造统摄于戏剧情节的安排之下。戏剧情节在中国戏剧美学中历来被称为“头脑”或“主脑”,王骥德说:“红拂私奔,如姬窃符,皆本传大头脑”,“须重著精神,极力发挥使透”;李渔提出“立主脑”的命题,认为一本戏中无数陪宾须为一人而设,一人之身无限关目须为一事而设,“此一人—事,即作传奇之主脑也”,反对“但知为  相似文献   

5.
杰出的戏剧诗人曹禺 ,赋予其作品诗的情感内质、诗的显在体征和文体精神 ,这使他的戏剧创作从审美意义上真正具备了“剧之诗”与“诗之剧”的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6.
辽阔的东方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各自不同又相对稳定的民族文化,东方戏剧由于受不同文化体系的影响,缺乏趋同倾向,而处于一种流散的多元状态。因此要在种类繁多、色彩缤纷、语言各异的东方戏剧园地中,深入到戏剧发展史、戏剧文本、戏剧批评及戏剧表演的各个层面,摘取到戏剧艺术的美学之花,无疑是一项拓土维艰的工作。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孟昭毅教授的《东方戏剧美学》正是东方戏剧美学这一未开垦的处女地的开拓之作。1.确立探寻东方戏剧美的坐标系季羡林先生在《东方文化集成》丛书总序里坦言要坚持“文化多元主义”立场,弘扬东方文化,…  相似文献   

7.
西方历来重视悲剧。悲剧创作和理论都极发达。但在我国传统的戏剧美学理论中并没有如现今广泛使用的“悲剧”概念,也不曾用这种观念来研究整理我们的戏剧遗产。直到本世纪初,一些通晓中外戏剧史、美学的理论家才把西方悲剧论引入我国的戏剧研究,始在理论上接轨。但中国悲剧史的研究仍然进展缓慢,以致于近百年里还没有一部悲剧史。这无疑是我国戏剧史、戏剧美学研究中的一个缺陷。最近,由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青年学者谢柏梁撰写的《中国悲剧史纲》,既探讨了中国悲剧作品和理论观念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李渔生平思想概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大约在三百年前(公元1680年),我国杰出的戏剧理论家——李渔在杭州去世。李渔生前穷愁半世,常常自叹:“饥来驱人”,“伤哉,贫也”!然而,他却把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戏剧美学论著留给了人间,为我国古典戏剧美学宝库增添了一颗珍贵的明珠,这就是著名的《闲情偶寄》“词曲部”、“演习部”(后人辑为《李笠翁曲话》)。《闲情偶寄》是李渔六十岁的时候(即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付梓印行的。这部著作自问世以来,颇负盛名,常常为人们所称道,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有些戏剧论著,如清代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 2 0年代 ,部分西方戏剧家在戏剧创新的探索中 ,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戏剧中发现了许多符合其美学理想的因素 ,“东风西渐”激发了 2 0世纪西方戏剧改革的潮流 ,并对西方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喜剧”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美学的一种基本范畴,二是指艺术的一种形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喜剧”,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喜剧”是指戏剧中的喜剧、带有喜剧性的小说、诗歌、笑话、幽默故事以及曲艺、漫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狭义的“喜剧”仅指戏剧中的喜剧。本文探讨的对象,是作为美学基本范畴之一的“喜剧”。  相似文献   

11.
在现在社会,人们似乎很少再将戏剧作为诗来看待——“诗”,另有一批诗人用分行押韵的形式在写,但戏剧的诗本体并未从其美学地位中消失。现代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从美学哲学高度指出:  相似文献   

12.
中国戏剧美学与理学姚文放1从总体上说,中国戏剧美学主要是以反理学的姿态出现的。其中原因很多,最主要的一条则是宋明理学极端发展了儒学的伦理主义倾向,宣扬“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主张用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禁锢和灭绝人的情感欲望.这恰恰与戏...  相似文献   

13.
据根我省美学界的现状和条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组织地开展美学研究、教学和普及工作。当前要在“五讲”、“四美”活动中作出应有的贡献。具体设想如下:一、学术研究:1、学会内建立五个研究组:美学原理美学史组、文学美学组、戏剧(音乐、舞蹈)美学组、美术美学组、审美教育组。会员分别编入各组,分工协作,进行研究活  相似文献   

14.
熊佛西是中国话剧的拓荒者之一,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戏剧活动家、剧作家、导演和戏剧教育家,同时也是颇有建树的戏剧理论家。他在实践和理论上的开拓,不仅在当时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今日中国戏剧事业的发展也同样具有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熊佛西戏剧理论的核心是:戏剧是大众的艺术。围绕这个核心,他对戏剧作出全面考察,在戏剧本体上强调动作,在戏剧美学特征上倚重“趣味”和“单纯”,在戏剧功能上致力于社会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熊佛西的戏剧理论具有视野开阔、重实践、社会时代感强等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5.
现代美学的发展离不开试验与实证方法,实践美学也不例外。西方实验美学的三种理论模式与中国古典美学、中国当代美学的主要观点密切相关并相互对应:心理动力学模式—中国古代的“心动说”—高尔泰的主观论美学;行为主义的S→R模式—中国古代的“物动说”—蔡仪的客观论;完形心理学的“异质同构”模式—中国古代的“心物交融说”—朱光潜的主客观统一论。在此复杂的理论博弈中,实践美学不仅用“实践一元论”解决了哲学美学中长期以来纠缠不清的心物关系问题,而且用历史和逻辑、共时与历时相统一的方法将试验心理学与审美人类学结合起来,从而使自身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实证基础上。当前有必要重提实践美学的实证方法,以抵制美学玄学化的倾向,并对种种美学神秘主义观点进行祛魅。  相似文献   

16.
张玉能 《云梦学刊》2005,26(6):73-78
狄德罗是法国启蒙主义美学的最集中的代表者,他的美学思想是一个以“美在关系”为中心的,包括戏剧(诗学)美学的情境说和绘画美学的整体论及其相互融合的完整体系。他的美学思想体系不仅反映了资产阶级市民要登上世界历史舞台的强烈愿望,也具有了唯物辩证法的最初的表述形式,代表着18世纪西方美学的最高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流行的美学术语中,一涉及喜剧领域就流于各称其是的景况,这也说明有研究喜剧美学之必要。喜剧美学需要做不少开拓工作,其中一项就是对学科内基本范畴名称的清理和规范。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某些范畴在文艺理论和基础美学中的命名不是偏泛就是偏窄,一纳入喜剧美学加以推敲,立刻现出了破绽。例如“机智”(wit)这一通用(笔者也不例外)名称就引出了不少误解。阿凡提的“机智”当然是智慧机敏的表现,可是如果只围绕“智慧”、“机敏”发挥而忽略其语言基础,则“智取生辰纲”就成了“机智”的极政,那指义与作为范畴的内涵也就越去越远了。这正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难成。斟酌喜剧美学基木范畴的妥切命名看来势在必行。 在斟酌中有三点值得注意: 一、喜剧美学的许多范畴系借自基础美学和文学艺术理论,同一范畴在我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中国后现代戏剧的发展,体现了年轻一代戏剧家反叛与创新的实验姿态。其基本倾向是,90年代前半期偏向解构传统与反叛经典,剧本与文学的意义被解构,强调剧场演戏的感性直接性,乃至朝着排斥语言的形体演技、舞台综合发展,对现实人生的思考呈现出缺乏深度的“平面感”和“零散化”;90年代后半期主要走向大众文化和左派政治,其叙事、人物、语言等似乎在向传统回归,但实际上,后现代解构传统、反叛经典而重表演、轻文本的倾向仍然存在,又因为它将自己定位于“政治”或“娱乐”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人学”内涵,在相当程度上排斥了戏剧精神的现代性创造。后现代戏剧在某些方面丰富了中国戏剧艺术的可能性,然而,它强调剧场性和表演性而排斥文学、忽视人学,演剧流于叙事的表象化,则又突出地体现了它亟须以现代性为根本,从“人的戏剧”出发去建构其戏剧美学。  相似文献   

19.
(一) 元代戏剧美学是中国戏剧美学史上的第一次高潮,它脱离了先秦以来戏剧美学的稚嫩粗糙状态而跃上了新的台阶,开始进入了自觉的阶段。标志着元代戏剧美学的自觉性的有这样几方面:首先,涌现了一批从事专门的戏剧批评和戏剧研究的戏剧美学家;其次,形成了一批较系统的戏剧理论专著,如燕南芝庵的《唱论》专门研究演唱技巧,锺嗣成的《录鬼簿》和夏庭芝的《青楼集》记录了大量剧作家、演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1859年在《致斐廸南·拉萨尔》一文中说过:“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融合”。恩格斯认为这是德国戏剧的奋斗目标,是戏剧的“正路”,显然也是一切文艺作品的“正路”。此外,在这篇文章和另一篇文章中又曾提到从“美学和历史的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