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问题的提起一位大学教授将《格萨尔王传》的《世界公桑》之部译成了汉文,这是对兄弟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的一大贡献。对此,表示由衷地高兴。据说,在译文的“前言”里说:“史诗中屡次出现‘噶伦’字样,……而噶伦官职的设置,也自清朝初年开始。因此,我们的初步看法是,这部史诗成为完本的写作时期,当在十八世纪以后。”就我个人来讲,对《格萨尔王传》并没有研究过,《世界公桑》这部书究竟成书于  相似文献   

2.
丹珠昂奔 《中国藏学》2023,(5):133-142+217
形式基础是格萨尔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涉及史诗产生、发展、传播的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基础,渊源深长。格萨尔的形式集中于“两‘仲’、三要素、一模式”。仲与德乌、苯都是青藏高原古老的文化形式,当格萨尔作为史诗萌芽时,艺人们借用了他们最熟悉的“仲”的形式,形成了格萨尔王传的形式基础。深刻认识把握这一形式基础,既是认识格萨尔光辉存在的一把钥匙,也是传承、弘扬格萨尔史诗,汲取其精神精华的桥梁,有利于我们传承、研究、弘扬、开发、利用格萨尔的既有成果,确立文化自信,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3.
丹珠昂奔 《中国藏学》2024,(1):106-114+215
形式基础是格萨尔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涉及史诗产生、发展、传播的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基础,渊源深长。格萨尔的形式集中于“两‘仲’、三要素、一模式”。仲与德乌、苯都是青藏高原古老的文化形式,当格萨尔作为史诗萌芽时,艺人们借用了他们最熟悉的“仲”的形式,形成了格萨尔王传的形式基础。深刻认识把握这一形式基础,既是认识格萨尔光辉存在的一把钥匙,也是传承、弘扬格萨尔史诗,汲取其精神精华的桥梁,有利于我们传承、研究、弘扬、开发、利用格萨尔的既有成果,确立文化自信,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4.
本文拟简略介绍下列六个问题:1.格萨尔人名的意思现在藏族许多历史书籍中,对格萨尔王有叫格萨尔大勇者降敌雄狮珍宝、圣人格萨尔大王尊者,也有称威震三界的圣人格萨尔大王等。农牧区的说唱老人们称呼格萨尔王为阿尼格萨尔王,瞻部洲格萨尔王等。蒙古人称国王为汗或可汗,便称呼格萨尔为格萨尔汗或格萨尔可汗,不论有多少尊敬的称呼,事实上就是指紫党后裔的岭·格萨尔王。  相似文献   

5.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以她浩繁的卷帙、博大精深的内容和宏伟壮丽的场面 ,跻身于史诗之林 ,堪称“史诗之最”。然而 ,对史诗中主人公格萨尔的诞生地 ,学术界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看到同仁们各说其是 ,作为一名格萨尔研究工作者 ,有责任澄清这个问题。因此 ,去年仲夏季节到《格萨尔》遗物遗迹较多的青海玉树果洛和四川甘孜阿坝等重点地区进行了为期数日的考察 ,此记  相似文献   

6.
浅谈《格萨尔王传》中“宗”的内涵高宁《格萨尔王传》中称,主人公格萨尔一生曾降伏“十八大宗”、“十八小宗”以及不计其数的微小“宗”。同时,《格萨尔王传》的许多分部本都以“征服XX宗”或“夺取XX宗”等命名。那么,这里的“宗”(孪’)的确切含意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包括今甘肃南部、河西走廊、青海高原及四川西北的安木多地区,即国内外一些藏学家习称的东藏方言区,是与我国中原地区西北邻接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安木多一词,源于藏语.据藏文典籍《塔尔寺志》说,藏地传统上分为卫、康、安木多三区.安木多亦作阿垛,系“阿钦岗日伊甲日”和“垛拉仁摩”之合音.“阿钦岗日伊甲日”指今昆仑山脉中支的阿尼玛卿山,横亘甘、青、川三边;“垛拉仁摩”即今临夏州境之积石山脉.实际上,安木多表示的地域还要更广阔一些.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整理、翻译、出版《格萨尔王传》的工作得到了重视和加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有关省区出版社已出版发行《格萨尔王传》分部本达60余部。(其中含汉译本20余部)。可见,其数量之多,是十分可观的。 然而,《格萨尔王传》搜集、整理,尤其是翻译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某至出现了一些错误,对此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下面仅就《格萨尔王传》有关名词的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作一探讨,不妥之处,敬祈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
公元11世纪,青海省东部地区建立过唃斯罗政权。在这个政权传四代的近百年中,曾左右过河湟地区。关于这一政权,过去有过许多研讨,有人认为唃斯罗是藏族著名史诗中的格萨尔其人,理由是:二者生活的时间相近,都在11世纪,二者声誉、影响都很大,唃斯罗与格萨尔二者的名称读音相近,汉文古音  相似文献   

10.
藏族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我们曾把它分为分章本与分部本两种,就到现在各地广为搜集的情况来看,这种分法,可以成立。现在分部本最多,已可达200部左右,分章本却依然没有新的发现。据我们所知,有藏文的贵德分章本、拉达克本、达维德·尼尔的十三章本、藏文北京本、苏联收藏的稿本л 6,木里地区的《吕格萨尔》;蒙文的有《岭格萨尔》、北京本蒙文格萨尔、土族的《格萨尔传》、裕固族的《格萨尔传》、祝夏文本的《格萨尔王传等等。  相似文献   

11.
一、格萨尔的“困惑”《格萨尔王传》的族属问题,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禁区,许多人讳莫如深。假如将来真有什么“格萨尔学”产生的话,这一问题仍然会成为热点,甚至会障碍这一学科的发展。因为:1、无疑格萨尔是世界史诗的一个高峰,这一高峰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我曾如此预言:“将来——在未来的一个遥远世界,藏语甚至藏人或许会在  相似文献   

12.
越南古代汉文史书和文献中,常有文人雅士借用与越南语读音相同或相似的汉字对越南某些特有地名或物名进行注音,以保持其越语读音的措词现象。这些用中文注音的越语特有名词往往不能按中文字面进行理解。《大越史记全书》所记“鲳(鱼公)鱼”和“鯸鱼”即其中的一个例子。从历史语言学、音韵学、中国南方方言与越南语的关系等方面对该词进行考释,结果显示:就词义而言“鲳(鱼公)鱼”和“鯸鱼”即今日越南语之江豚或海豚;就语音而言,“鯸”有两个汉越音“hau”和“heo”,前者源于“”的古汉语读音,后者则源于客家方言“鯸”的读音。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少数民族的名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汉文史籍中有不同的汉字译名,这是不足为奇的。因为一方面汉字在各个时期、各个地方读音有差别;另一方面,一音多字,同一名称的音译,可能用不同的汉字。例如,维吾尔族,从突厥文、回鹘文文献看来,至少一千多年来始终未变,均为[uj?ur],而汉文就用过“回纥”、“回鹘”、“畏兀”、“畏兀尔”、“畏吾儿”等等,达斡尔族,自称[dαγur],汉文也有过“达胡尔”、“达呼尔”、“达  相似文献   

14.
朗吉 《西藏研究》2002,(4):5-10
去年 1 1月 2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 ,正式将中国著名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列入 2 0 0 2~ 2 0 0 3年的周年纪念名单。《格萨尔》史诗进一步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 ,这是中国文化事业的一件盛事 ,是值得纪念的喜庆节日。今天 ,我们在格萨尔的故乡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 (由西藏社会科学院组织召开“《格萨尔王传》千年纪念学术研讨会”) ,作为史诗的爱好者感到无比的兴奋和自豪。在这样隆重的纪念会上 ,我认为应该感谢以下两种人 :首先 ,感谢《格萨尔》史诗的演唱艺人 ,感谢他们把千年的《格萨尔》薪火传递到我们手中。历代…  相似文献   

15.
闲话壮文     
我们壮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但多通晓汉语,使用汉文,这是吸收先进民族文化的结果,是可喜的。但在目前,许多壮族地区(主要是广西),尤其是山区壮族,由于交通不便,又长期聚居,仍然不能普及汉语。这样,符合我们民族的壮文就在介绍外界事物、传播信息等方面起着汉文起不到的作用。在南宋时,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自己的“土俗字”,它是利用汉字的形声、意和上下边旁构成的方块字。如“田”字,壮语叫“那”,“土俗字”写成“(?)”字。这种“土俗字”一直用来写经文、契约和作为民间记帐用。广西柳州地区就收集到用“土俗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就清徐方言中的儿尾现象进行探讨,清徐方言中没有儿化现象,只有儿尾,并且儿尾自称音节,记作■,主要是受到儿字读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格萨尔王传》在藏族地区的传播,作为《格萨尔王传》中的格萨尔已为藏族人民家喻户晓。那么作为藏文史书中的格萨尔又是怎样呢?历史的格萨尔与艺术的格萨尔有什么关系呢?本文拟对这些问题发表一点管见,以求教于有关专家学者。据笔者所见,涉及格萨尔其人的藏文史书中,大约记载了十二种格萨尔,这十二种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就清徐方言中的儿尾现象进行探讨,清徐方言中没有儿化现象,只有儿尾,并且儿尾自称音节,记作■,主要是受到儿字读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乾隆《御制增订清文鉴·人类》中的满语Baisin,Bai读作白,又据《满汉字清文启蒙》记载,Sin“在联字中念身心俱可,单用仍念心。”因此,满文Baisin的音译汉文为白身,作白丁、百姓解。日人羽田享《满和字典》认为,Baisin是不务公务、悠闲生活的人,即白丁。清初编《康熙字典》引《管子乘马篇》列白徒,谓“白徒犹白身”;引《北史李敏传》列白丁;引《魏书食贷志》列白民。现查《辞源》白丁条有两种解释:一是平民,没有  相似文献   

20.
“丹玛”一词在藏文史籍和《格萨尔王传》中有三种不同的藏文形式:清代以来的汉文译名又作“邓柯”、“登科”等。作为地名,《九世达赖喇嘛隆朵嘉措传》中把丹玛定义为“多康下部的金沙江流域,以隆塘度母寺为中心的地区”。近代的地理区划中把丹玛分为东西或上下两部,以金沙江为界,江西为上丹玛(西邓柯),江东为下丹玛(东邓柯),西邓柯现属西藏自治区昌都专区江达县,东邓柯于宣统元年(1909年)经改上归流后设边北道邓科府,民国二年(1913年)政府为县,1978年撤县,并入四Ill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石渠县和德格县,即今石渠县的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