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46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H)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明确DTIH的易发因素,从而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目的。方法 对2005年至2009年收治的46例DTIH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46例,手术治疗32例,保守治疗14例;恢复正常22例,轻残10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5例,2例自动出院未随访。结论 伤后有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颅内多发血肿、呼吸困难、早期强烈脱水者易发生DTIH。对有以上易发因素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定期复查头颅CT,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并降低死亡率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提高创伤性迟发性脾破裂临床诊断率的措施。方法分析21例创伤性迟发性脾破裂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结果 21例患者经明确诊断后行脾切除术,均痊愈出院。结论创伤性迟发性脾破裂易误诊、漏诊,提高对本病诊治的认识在基层医院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早期诊断和预防脑血管疾病的方法。方法:对50例高血压病Ⅲ的病人进行脑极超,脑干听[秀发电位和头部CT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反应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脑彩超最敏感,其次是反应脑动能改变的脑干听觉的诱发电位,而反应脑器质改变的头部CT敏感性较差,结论:脑彩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作为早期诊断和预防脑血管病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彩超对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探查、分类,明确诊断,早期治疗。方法:采用美国惠普公司生产的HP7500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与美国GE公司生产的GE vivid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对2008-2010年临床疑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256例进行检查,检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10例。结果:检出室间隔缺损83例,占39.5%,室间隔膜部瘤并室缺15例,并房间隔缺损20例。②房间隔缺损55例,占26.1%,③动脉导管未闭38例,占18.9%,④法四15例,占0.07%;⑤心内膜垫缺损9例,占0.04%;⑥永存动脉干3例,占0.014%;⑦三尖瓣闭锁2例,占0.01%;⑧右室双出口2例,占0.01%;⑨原发性肺动脉高压2例,占0.005%;⑩右位心,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占0.005%。结论:彩超诊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准确并且无创,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术后评价提供了有价值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胸内结节病的平片与CT影像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31例结节病的影像学特征并随访其激素治疗后影像学表现。结果 :肺门淋巴结增大 ,CT显示 2 6例 ,平片显示 2 2例 ;纵隔淋巴结增大 ,CT显示 2 8例 ,平片显示 1l例 ;肺内病灶呈多形性表现 ,无特异性 ,以CT敏感度高 ;胸膜病变较少见。 3年随访发现 2 5例治疗有效 ,8例有反复。结论 :淋巴结增大是本病的主要影像学表现。X线结合CT检查在诊断胸内结节病、判断活动期、评价激素治疗效果方面 ,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老友》2007,(8)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血管破裂而造成的出血。因此,脑出血后必定在脑实质内形成一个血肿,从而导致脑水肿,甚至脑疝而死亡。脑出血的原因脑出血的原因,80%是高血压引起。是因高血压伴发脑的小动脉病变,当血压骤升使动脉破裂而致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主要探讨Wallenberg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以及CT与MRI等影像学检查对于疾病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wallenberg综合征患者16例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其临床资料特点,并探讨MRI与CT等影像学检查对于疾病诊断的优势和不足。结果 16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呕吐、眼球震颤、交叉性感觉障碍以及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等。影像学结果:10例患者经头颅CT检查,无一例发现延髓病变,小脑梗死2例,其他8例均未发现异常。16例患者行头颅MRI检查显示14例患者延髓背外侧有异常信号。结论不同的wallenberg患者临床发病特点不同。由于CT对后颅窝疾病的分辨率较低,故对该病的检出率低。相比CT,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无骨性伪影,可清楚显示脊髓、脑干和后颅窝的病变。  相似文献   

8.
罗兴中 《老友》2014,(4):60-60
正《老友》专家门诊:我今年68岁,前几年就有头晕症状,坐着、躺着不头晕,一走路就头晕。医师说我的头晕是由颈椎增生、动脉硬化、脑供血供氧不足等引起的。我曾服过多种药物治疗,但效果不明显。去年10月我做了头颅MRI平扫,结果显示:1.两额叶皮层下、两侧脑室旁白质多发小点状缺血梗塞灶;2.脑动脉硬化脱髓鞘改变;3.筛窦、两上颌窦、左额窦及蝶窦左份黏膜增厚。请问:像我这样的头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如何治疗?龙南县廖××廖××同志:你今年68岁,头晕已数年,经头磁共振检查脑有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二维超声和CT术前诊断阻塞性黄疸与术后病因病理诊断符合率,以判定二维超声与CT对阻塞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的阻塞性黄疸患者190例,按术前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超声组112例(术前行二维超声检查)和CT组78例(术前行CT检查),回顾性分析两组的诊断并与手术后病因病理诊断比较。结果超声组、CT组对结石诊断准确率(98.0%97.2%)、对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率(93.5%93.9%)、与术后病因病理诊断符合率(85.7%87.2%),经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也观察到二维超声与CT对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72.2%72.7%)均较低。结论二维超声对结石及大多数恶性肿瘤所致的阻塞性黄疸具有与CT同样重要的诊断价值,且费用低廉,应列为首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临床妊娠肺结核诊断延误情况。方法 :对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住院妊娠肺结核病人诊断延误原因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 :2 5例妊娠妇女因症就诊者 16例 (6 4 % ) ,有症状未就诊者 9例 (36 % ) ,延误诊断中位时间 6周。结论 :妊娠肺结核延误诊断的原因是顾虑胸部X线对胎儿的影响放弃检查 ;害怕药物治疗影响胎儿 ;结核病症状误为妊娠反应 ;及因肺外结核误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诊治;方法分析本文中6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病史、临床表现、治疗术式及治疗结果;结果有些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例的外伤史不明显,临床表现和体征无特异性,容易造成误诊,本组66例中无明显外伤史19例(29%),临床表现主要是意识障碍和精神异常,治疗术式为钻孔引流;结论在临床上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应作CT检查以排除或确诊;术后一般留置引流管,术中彻底冲洗。清除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是治疗该病和预防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磁共振检测脑出血的敏感性及梗死后T1高信号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磁共振序列检测脑出血的敏感性,鉴别及分析梗死后T1WI高信号病例。方法33位磁共振常规序列怀疑、不能除外脑出血的患者分别追加磁共振FFE T*2WI及CT扫描。判别不同磁共振序列及CT对脑出血的诊断价值。并且对梗死后短T1病例进行鉴别及分析。结果28例为经CT或病史确诊为脑出血,所有出血病例在FFE T*2WI上的表现为:血肿周围区呈现清晰的低信号带,5例为非出血病例,T1WI呈现高信号,FFE T*2WI无颅内出血的低信号表现,与CT结果一致。产生梗死后T1高信号的病变可包括:不完全性脑梗死和皮质层状坏死。结论FFE T*2WI可以敏感的检测到脑出血并排除T1高信号的假阳性出血病例,与常规磁共振序列组合可以进行较为正确的临床分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肝脓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0例肝脓肿患者,对其进行16层螺旋CT平扫、门静脉期及动脉期检查。结果患者病灶出现于肝脏左叶12例,肝脏右叶20例,多发8例。病灶呈略低密度影或低密度影,主要为类圆形,3例病灶内部呈现出气体影。结论16层螺旋CT扫描可以有效显示出肝脓肿的病理情况,为临床确诊提供了有效的影像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的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预后,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06年4月~2008年4月住院治疗的20例胼胝体梗死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80岁为该病高发年龄,其主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的病因。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语言障碍、共济失调、感觉障碍、智能障碍等。影像学显示梗死部位以膝部、体部多见,常累及基底节区、额叶、顶叶、颞叶、枕叶、脑干等部位。其中有6例行头MRA证实存在动脉狭窄或闭塞。经治疗后16例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好转,3例恶化出现意识障碍,1例无明显变化。有6例存在智能障碍,其中4例无变化或降低,2例轻度改善。结论胼胝体梗死因部不同临床表现不同,头MRI特别是DWI对胼胝体梗死定位诊断具有指导作用。肢体运动功能较高级神经功能预后好。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病,常由感染或(和)非感染因素引起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非感染因素中肺栓塞的患者越来越多,且早期常被误诊、漏诊,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延长住院时间。近年来其相关研究已成为医学界的研究热点。充分认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合并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时正确的诊断并选择规范的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情况相关性及临床意义,并分析脑钠肽水平对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入选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我院重症医学科(ICU) 135例脓毒症患者,分为脓毒症组50例,严重脓毒症组46例,脓毒性休克组39例,并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于入院确诊后第1天行脑钠肽、超声心动图、血乳酸等检查,行APACHEⅡ评分评估,并于4周后观察各组死亡率.分析4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乳酸、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并比较各组死亡率变化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①各组脑钠肽水平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脓毒症休克组脑钠肽水平、APACHEⅡ评分较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组高,严重脓毒症组较脓毒症组高,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脓毒症休克组LVEF较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组低,且乳酸水平较其他2组增高(均P<0.05),但严重脓毒症组与脓毒症组LVEF、乳酸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②Pearson相关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后脓毒症休克组脑钠肽与LVEF、乳酸呈正相关,与APACHEⅡ呈负相关(均P<0.05);严重脓毒症组脑钠肽与LVEF呈相关,与APACHEⅡ呈负相关(均P<0.05);脓毒症组脑钠肽与APACHEⅡ呈负相关(P<0.05).③4周内患者死亡率以脓毒症休克组患者最高(P<0.05),而脓毒症组与严重脓毒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亚组分析表明死亡组脑钠肽、LVEF、APACHEⅡ评分、乳酸均较存活组高(均P<0.05),但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显示BNP水平升高、APACHEⅡ评分增高、乳酸增高均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10、1.107、1.098,均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病情轻重、左心室收缩功能、早期预后有关,BNP水平的检测可以作为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早期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CT表现和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98例CT确诊脑梗死的患者,进行颅脑CT扫描确定脑部异常病变,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分值分为有无抑郁症状两组:卒中后抑郁组(PSD组,n=42)和对照组(n=56)。结果抑郁的发生率为42.8%。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受教育程度、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颅脑CT比较,结果显示PSD组损害更易发生于左侧半球、皮质、额叶和小脑。PSD组内抑郁量表分值与左侧半球、双侧皮质损害容积成正相关(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CT表现和临床特征有一定特点,额叶、皮质的损害可能是PSD发生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