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央已经在十三届三中全会的文件中明确,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是明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是不可分割的,是相辅相成的。要治理经济环境就必须整顿经济秩序,只有整顿经济秩序才能治理好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就是要整顿新旧体制中转换出现的的各种混乱现象。目前,在新旧体制的转换  相似文献   

2.
十年改革,已使我国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则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宏观管理转型和微观基础再造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为国民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家实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然而,也出现经济环境恶化、经济秩序混乱局面。本文试从综合治理经济环境与建立商品经济新秩序的关系谈些看法,作些探讨。当前的经济环境需要综合治理经济环境是指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的外部条件,通常可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经济环境。就广义而言,它包括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程度,一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及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的制度框架及经济体制、经济秩序、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状态以及由此决定的社会通货水平。就狭义而言,主要指可治理的环境,如经济体制,社会总供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改革从农村经济体制起步,取得了初步成功之后,又把改革扩大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这两大步都是抓经济,因为经济是整个社会的基础,经济体制对生产力的发展作用最直接,经济体制改革在整个体制改革中处于中心地位。但是,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政治体制,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和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能忽视的。因此,当经济体制改革步步深化之时,党的十三大及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由于十三大提出的这一任务还没有在实践中落实,以致子在商品经济发展中出现了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严重紊乱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确定,我国今明两年改革建设的重点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保持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更是财政经济工作的长期任务。经济发展中的混乱现象,许多问题出在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合理上。财政分配作为国民收入分配的主导,其合理与否,对能否建立起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关系极大。因此,在当前贯彻中央治理、整顿方针中,务必重视研究和改造财政分配及财政体制形式。  相似文献   

5.
搞好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深化改革、健全经营机制、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必然要求。在当前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和深化改革中,如何进一步搞好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以适应深层改革的需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企业内部分配形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全面改革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动力。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深入探索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规律,全面把握政治体制改革的运行要素。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基本运行要素包括:必须正确处理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关系,为政治体制改革创造坚实的经济改革基础;必须大力加强民主政治文化建设,为政治体制改革构建强有力的政治文化支撑;必须积极沟通各政治机体之间的联系,为政治体制改革提供有利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十年改革的经验,清醒地看到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要使这一决策得以实施,必须有法律手段与之配合。当前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混乱有多种原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至今仍忽视法律对经济运行的指导、保障、调节、规范和约束的作用。共主要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同时确定了近两年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应着重放在整顿治理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上。那么作为税务部门就必须适应新形势和改革的需要,坚持以法治税、整顿税收秩序。 怎样才能整顿好当前的税收秩序呢?我认为以法治税是整顿税收秩序的必要条件,而有法可依又是以法治税的首要前提。税法是我国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法纳税  相似文献   

9.
“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是中央提出的作为今后几年经济改革的重要任务,而“治理、整顿”的最后实现,在相当大程度上体现于消费领域。消费经济学在我国兴起不久,但其研究却硕果累累,这对促进我国消费结构的改善起了重大作用。笔者最近就当前我国的消费状况、消费发展趋势与“治理、整顿”的关系等问题,走访了湘潭大学消费经济研究所尹世杰教授。  相似文献   

10.
增强企业活力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围绕着增强企业活力,有洞察力的学者和企业家开始深入研究企业改革的深层结构——企业的文化层面,从微观上寻找到企业活力的生长点。目前正在进行的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无疑又是一次宏观、中观的文化重塑。笔者拟就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就企业的文化管理方法谈几点浅薄之见,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并突出地把明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放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一精神,坚持在“治理和整顿”中深化改革,摆正“治理”和“整顿”同深化改革的关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把为农村商品经济服务的潜力发挥出来。县供销合作联社对全县基层供销社负有直接指导的责任,对全县开发性生产和经营事业有直接组织的责任,是城乡商品流通的  相似文献   

12.
20 0 2年 ,为顺应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解决企业所得税制实践运行中所反映的主要矛盾 ,进一步完善企业所得税制度 ,我国在预算体制上实行了中央、地方各 5 0 %分成的预算体制。所得税财政体制的改革对地方税收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企业所得税税权关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企业所得税税权关系这方面涉及的问题较多 ,从我国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和与企业所得税立法紧密相关的问题来看 ,应注意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区别税收和公共财政支出之间的不同职能…  相似文献   

13.
前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一些地方出现了“有禁不止、有令不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不良现象,直接影响了改革的深入乃至政权的巩固。我认为,这种不良现象的产生和发展,与领导者的权威意识淡薄,没有正确运用权威有一定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要把改革和建设的重点放在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重大决策,各级党委和政府也相  相似文献   

14.
在深化所有制体制改革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好全民所有制经济与政府管理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现在有人或者认为可以脱离所有制来选择政府的经济职能,或者认为在处理全民所有制经济与政府的经济职能问题上也可以采取“政府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退出来”的改革方式,上述两种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政府的经济职能是由财产所有制性质决定的,不论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我国十几年改革的实践来看,还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看,都是不容争辩的事实。而在全民所有制经济体制中,由政府管理企业或者说政企合一则是财产公有制的基本特征。全民所有制企业采取承包制与股份制的经营方式,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政府与这些企业之间的关系。而政府与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放权和扩权的问题,虽然符合政府与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关系必须由所有制性质决定的原理,但仍然出现了容易导致两极化的情形。因此,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对政府与全民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作出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正>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我国正在进行一场广泛、深刻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继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工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吸收了农村改革中的成功经验,正在迅速向纵深发展,出现了好的势头,一个个改革的好典型冲破阻力涌现出来.目前我国出现的经济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的大好形势,一个重要原因是改革.进一步发展大好形势,仍然靠改革.赵紫阳总理在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地提出:"今后在经济工作中,要着重抓好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这两件大事."实践证明,党中央确定的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改革是实现四化的一条康庄大  相似文献   

16.
专业市场是在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商品生产有了较大发展的改革形势下应运而生的。由于它从“量”的意义上具有独特的流通规模优势,因而它一出现就引起了全社会的瞩目。从各地专业市场在经济活动中运行的实践来看,它属于流通中的一个较高层次,不仅对商品生产的深入发展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而且对流通体制改革本身也将产  相似文献   

17.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信息服务活动,是关系到市场经济能否健康运行的重要的基础工作。从经济管理角度来看,会计信息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企业微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从经济决策的角度来看,会计信息具有引导利益人进行经济决策、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的重要作用;从法律角度来看,会计信息还具有促使企业履行法律义务,维护正常经济秩序的功能。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失真的、低劣的会计信息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对此,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并提出把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同加强和改善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纪律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五管齐下,进行宏观调控。对于行政和经济手段,以及纪律和思想政治工作手段是比较熟悉,而对于法律手段则比较陌生。因此,试就如何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宏观经济调控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法律是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经济体制改革以后,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国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间接管理和控制,引导企业的  相似文献   

19.
"摸着石头过河"与中国渐进政治改革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自 1978年以来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变革过程。 2 0多年的改革进程已经形成了中国渐进政治改革的特有模式。不管人们对这种改革的模式认同与否 ,渐进政治改革已经使中国的政治和政府运行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改革主要是在政治领导人的主张与推动下进行的 ,改革领导人关于政治改革的思想为中国政治改革确定了基本的原则和限度 ,并对这场改革的政策内容和过程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概括起来 ,这些思想包括了为政治改革设定的基本原则 ,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 ,政治改革的基本内容和推进政治改革的…  相似文献   

20.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也是经济法制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互动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明显的历程阶段性、变革节奏性和发展上升性。经济法制建设对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积极的能动作用,但长期表现出体制跟随性,每当经济体制发生性质上和重大结构上的变化,经济法制建设的目标与重点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进入新时代后,法治与改革的关系发生了积极的变化,经济法制建设的目标也由为经济体制改革保驾护航转变为规范和引领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