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文化对语言的渗透是全方位的,因而文化差异自然体现在词汇层面上,本文围绕几种动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同的文化内涵来说明文化差异、背景知识对翻译的影响,进而指出为了避免产生跨文化交际障碍而在文化交流中进行合理恰当的文化转换是翻译的使命。  相似文献   

2.
论影视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关的,各民族和国家之间存在着的文化差异必然反映在语言中。这种体现在语言中的文化差异给翻译造成了极大的障碍,因而一直为译者所关注。对于文化差异的处理,在翻译界一直有“归化”和“异化”之争。影视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一个分支,既与一般文学翻译有共同之处,又有着自身的特性和原则。本文结合影视节目的特点,提出了影视翻译处理文化差异时应遵循的三大原则及相应的翻译手段,并以大量的实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汉英语言各具特色,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中英文中表达颜色的词汇繁多,红色是所有语言中的基本颜色之一。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汉英中“红”在指称意义层次,内涵意义层次与联想意义层次对等三个层面上研究英汉互译。充分说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英汉互译是应追求文化内涵的对应,而非仅仅字面意义的对等,这一研究对跨文化交际及翻译实践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汉英语言各具特色,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中英文中表达颜色的词汇繁多.红色是所有语言中的基本颜色之一.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汉英中"红"在指称意义层次.内涵意义层次与联想意义层次对等三个层面上研究英汉互译.充分说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英汉互译是应追求文化内涵的对应,而非仅仅字面意义的对等,这一研究对跨文化交际及翻译实践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洁 《中州学刊》2006,(6):175-177
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也涉及两种文化的交流。译者不仅要了解译入语文化,而且还要深入了解本民族的文化,由于两种语言之间存在文化差异,文化比较也就成为翻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包蕴着丰富的文化理念,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对其中文化因素的英译处理,可以鲜明地体现出中西观念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语用翻译理论认为:译事(翻译)是一种包括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三元关系。英汉文化差异性的客观存在是导致其翻译可译性限度的一个更为根本的原因。文化差异不仅影响着语言本身的内涵,而且也制约着译者自身的翻译。解读英汉原作者异质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和提高译者的文化素养是缩小文化差异中可译性限度的两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汉英文化对翻译的影响——以《红楼梦》两种译本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英文化有其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一种语言都与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中英两种文化决定了中英两种语言存在差异的必然性.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是做好翻译工作的根本.本文从《红楼梦》两种译本的比喻翻译谈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以便能有效地指导翻译.  相似文献   

8.
中西翻译交际与文化错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建芳 《中州学刊》2005,(1):203-205
翻译交际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而民族文化差异是影响翻译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只有当交际双方了解彼此的社会历史知识及文化背景,翻译交际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因此,探讨造成翻译交际困难的文化差异以及形成这些差异的文化因素,对于不同语言群体借助翻译达到理解和交流的目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化差异常常会导致语言翻译失误,本文阐述了导致翻译失误的五种文化因素:社会历史背景、历史典故、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及日常交际礼仪中的文化因素。提出了克服文化差异、提高翻译质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杭州著名旅游景点名称"雷峰塔"中的"塔"字之英译作为切入点,列举了若干实例说明作为语言基本要素的词汇,除了具有概念意义之外,还具有文化意义,即文化内涵.翻译工作者只有充分注意文化差异,才能最大限度地传递原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并进而准确表达原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英汉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与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不同民族的语言使世界上的文化呈现出千姿百态。文化差异赋予同一动物词语不同的内涵 ,词汇反映了特定的社会文化 ,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差异造成了词汇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本文以动物词语为例 ,从同一动物词在英汉语言中具有的相同与相异的文化涵义 ,相同的文化内涵由不同的英汉动物词来表达 ,以及出现相应的文化内涵空缺现象等方面来进行动物词语与文化内涵异同的比较。通过比较 ,人们可以更清楚地感受到英汉文化在动物词语上留下的历史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2.
翻译作为语言的交流手段,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王佐良曾说过:"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因此,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本文主要从自谦心理、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审美心理四个方面,探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对语言翻译的影响及翻译转换过程中译文信息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语言差异及文化差异的存在,翻译过程中信息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翻译的可译性只是个限度的问题。本文作者在奈达翻译过程论述的基础上把原语文化语境分析和译入语文化语境分析引入到翻译过程中,从而使翻译过程细化,明确化。本文运用大量实例进一步探讨了文化语境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它的三个主要功能来实现可译度的提高:制约功能、解释功能以及补充功能。  相似文献   

14.
每个社会都具有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这与文化的民族特色有关。"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都注意到了源语和译入语的文化差异,但异化论主张直译,强调原文的语言形式及其背后的文化因子,归化论则注重地道的译语形式及相应的文化因子。与微观翻译策略不同,作为宏观翻译策略的归化、异化观照和反映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5.
文化负迁移与文化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文化渊源、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三个方面对英汉文化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分析,阐述了文化差异对语言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母语文化的负迁移这一主要交际障碍。旨在论证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翻译先于语言翻译的交际理念。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不同语言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语言形式上,而且还表现在文化特征上。因此,翻译不仅是语际间的转换,而且也是文化信息的传递。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翻译转换过程中容易造成文化信息的丢失。翻译工作者必须对两种文化的差异有充分的认识,依据功能对等的原则减少译文信息的丢失。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交叉的,也是相互渗透的。语言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承载文化信息的多方面内涵。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最主要的手段,是和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但是,由于差异所带来的可译性限度是难以避免的,即翻译中不可能不存在文化障碍。通过对英汉词汇、英语习语和汉语成语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加以分析,指出在翻译中如何跨越文化障碍,缩短由于缺乏理解而产生的距离,避免不必要的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也反映了社会文化,学习英语必须掌握词汇的社会文化内涵。本文他通过对英汉部分词汇不同的文化内涵的对照、比较和分析,揭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词汇的不同社会内涵,旨在说明只有把英汉两种语言放在其相应的文化系统中加以审视,才能正确把握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更好地学好语言,掌握语言和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19.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为语言间的转换提出了许多值得商榷的问题。本文从语言层面上的负迁移和非语言层面上的负迁移两个反面探讨了母语文化负迁移与翻译的关系,指出译者应从文化的角度看待翻译,从而避免负迁移的影响,使译文尽量准确、达意、传神。  相似文献   

20.
试论文化差异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作为语言的转换手段,不仅要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源语内容,而且还要实现源语与译语文化的互译。不同民族因其各异的发展,促使其文化在不同层面上存在差异,文化差异是影响翻译活动的障碍和难题。本文在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归纳了有效的翻译方法和策略,结合实际文本类型探讨了影响翻译策略的选择因素,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翻译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