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财产权制度是对已然存在的社会交往方式的确认,而商标法作为财产权制度的范畴,则是对已然存在的因商标而产生的商业社会交往方式的确认。商标权产生之前,以商标为中介而形成的商业交往方式呈现自发性、无序性、利益驱动性等特点。一种自律型商业交往方式的形成成为公权力干预以商标为核心的商业交往关系的结果,这种干预先后以封建特权和赋予财产权的方式出现。通过成文法明确商标权的财产属性则是自律型商业社会交往关系的定格。  相似文献   

2.
《社会科学辑刊》2007,(4):32-35
在批判近代主体主义理性实践观的过程中,哈贝马斯以"社会交往"、"对话"等概念为核心,建构了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本质的社会交往行动理论学说,在理性走向衰落的时代重铸了理性的权威。然而,这样一种理论却因为"纯粹理性"的理想,再次重蹈西方传统物性逻辑的覆辙,沦落为形而上学理性说教。  相似文献   

3.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后,产生了第一代学生。他们作为与科举时代士子、童生所不同的新式读书人,其所经历的学生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浙江是中国较早接受欧风美雨的地区之一,文章通过对其时浙江学生沈雁冰、蒋梦麟、钱均夫、马叙伦等人的历史回忆进行梳理分析,再现他们学习活动与社会交往等学生生活场景。而诸如这般的学生生活,也因为处于鼎革年代的特殊机缘,这些读书人的生活与交往都充满了历史的范式色彩。新式读书人的学习生活与社会交往,以转折时代困境突围,展现他们承前启后、与众不同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4.
网络交往已经成为信息化时代最活跃、最普遍的社会交往。同传统社会交往相比,网络交往的时间过程和空间存在都已发生了崭新变化,并对人际关系、群体形式、经验基础和社会秩序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网络交往以认同为核心,具有脱域性、流动性和无边界性,并因此形成了传递经验,成为当代社会的新经验基础。传递经验不仅使网络社会的运行与变迁获得了新的内容、规则,呈现新的趋势,而且还对社会的制度体系、运行规则、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等提出了尖锐的挑战。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出发,对网络交往的时空转变、传递经验和不确定性开展了讨论分析,试图推进新形势下应对社会风险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5.
魏涛 《兰州学刊》2012,(8):94-98
网络虚拟时代的到来,颠覆了传统的社会交往方式,以人与交往对象在空间上的分离为表征的虚拟化生活带给我们的不止是见方居所之内的日渐"宅化",而且伴随而来的是以游戏冲动为附载的走向审美化生存的当代困境。"宅化"的主体生存方式以对现实生动活泼的真实的游戏化,冲击抑或震颤着人们优雅、诗意、自由生活的现实生成,造成人们由对现实真实的依赖转变为对虚拟的真实的麻醉化沉浸,形成人们在虚拟秩序中人的生存困境。只有重构人的意义世界的评价体系,超越对象性思维方式,充分觉解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方可得解。  相似文献   

6.
信息方式是建立在语言学、符号学基础上的对以电子媒介为基础的社会交往或交流方式,以及时电子媒介时代的社会文化现象的描述和批判.信息方式概念之所以比照生产方式概念提出来,是因为在当代信息方式具有生产方式在19世纪同样的地位和功能.信息方式本身经历了三个历史形态,每一个历史形态都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对社会的构建功能.狭义的信息方式是指电子媒介信息方式,在批判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文化时波斯特是在狭义的意义上运用这一概念的.  相似文献   

7.
论开放社会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后,便从整体上、本质上进入了开放性社会,同时也就形成了与封闭社会完全不同的社会特征。开放性社会最根本的特征,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开放性的社会生产方式,即走向社会化的占有方式与扩大的商品经济,并由此决定和形成了开放性社会的其他特征:政治生活中以多数性、公开性与合法性为基本原则的民主政治;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各领域社会交往的经常化、国际化与普遍化;以人格独立为基础的人的发展的自主性与多元化。  相似文献   

8.
杨金勇  黄成亮 《理论界》2008,(9):160-161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内容和方式亟待创新,尤其是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从根本上改变着研究生的学习一科研方式、社会交往与人际互动方式。显然,教学与科研中的高效知识管理过程,成为推动信息时代研究生教育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新生长点,而培育学习化团队是推动该领域知识创造与共享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对发展中国家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扩大了发展中国家社会交往的范围 ,丰富了社会交往的内容 ,增加了社会交往的方式 ,提高了社会交往的强度。信息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社会分层的信息标准 ,强化了社会分层的知识标准 ,弱化了社会分层的权力标准 :信息化有助于发展中国家部分社会分层的平等化 ,强化了贫富方面的社会分层 ,颠倒了年龄方面的社会分层。信息化会强化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流动 ,导致农业劳动者直接向信息产业流动 ,遏止民众从弱势地区向强势地区流动的势头。  相似文献   

10.
社会交往是社会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和相互了解的过程。在交往过程中,交往主体(个人或群体)凭借一定的方式、手段或工具,与交往对象发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实现物质、能力、情感、信息的交换与沟通。社会交往是一个包含着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复杂系统。它既包括人际交往、群际交往、区际交往、族际交往和国际交往等不同层次,又区分为政治交往、经济交往和文化交往等不同方面。社会交往的多样性和广泛性,说明社会交往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社会交往跨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贯串古今历史的全部过程,渗透在一切社会关系之中  相似文献   

11.
《理论界》2016,(12)
哈贝马斯曾言:"世界的一切活动在于交往,交往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可见,社会交往对人类自身及整个社会的意义之重要已不言而喻。囿于机能受损、心理受挫和行动受限,残疾人社会交往在整体上处于低水平状态。基于残疾人社会交往水平低下的现实,本文以社会网络分析为视角,从广度、强度、深度和向度四个维度来考察残疾人社会交往的网络,并得出残疾人社会交往呈现出窄范围、低主动、强联结、内卷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所谓社会交往,系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之间发生的各种各样的联系和接触。社会交在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现象之人的社会交往,产生于人类维持生存的需要,并促成人类自身的稳固结合。正是它,把分散的、孤立的个体联合成为一个整体,而“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发挥属人的力量”,人类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产生了思维活动的交流和交流的工具——语言,在交流中受到极大的启迪和教育,发挥出了人类特有的诸种本质力量,不断赋予这些本质力量以新的内容,从而开始了以制造和使用工具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实践。可以说,社会实践必须以人类的社会交往为条件,否则社会实践的作用不可能产生。社会交往活动成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要素,又是每个社会成员具体的活动内容之一。总之,人类的社会交往活动,本是为了  相似文献   

13.
晚明特殊的社会环境,从软性资源和硬性资源两个方面为女性建立了相对宽松的文化生存空间。在这一空间中,知识女性展开多种多样的社会交往,其方式主要有外出游历、做闺塾师、参与政事、文学酬和等。这种交往成为中国女性独立进行社会交往的可贵开端,并沉淀成一种历史资源,由这种交往而沉淀的闺秀传统,形成代际传承,对后世清代才女、民国名媛的社会交往也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4.
社会交往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尤其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创建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人类历史中的生产活动和经济生活为依据,首次提出一种一般的社会交往理论,表述了“社会交往”的一系列概念,如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内部交往与外部交往、个人交往与普遍交往、地域交往与世界交往等。并且直接用交往方式、交往形式、交往关系等术语来表达后来使用的生产关系范畴,精辟地指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初步提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学视角解析虚拟社会交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网络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的社会互动方式 :虚拟社会交往。与实质社会互动相比 ,它具有间接性、超时空性、符号性、语言性、扩张性、模糊性和工具性七个特征。虚拟社会交往通过网络聊天、BBS、电子邮件和网络游戏实现交往的动机和目的。目前 ,互联网综合成瘾症、扭曲的网恋和交往中的不诚实行为是虚拟社会交往带来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曾国华 《南京社会科学》2022,(3):108-117+136
本研究以短视频平台为例,论述了数字时代公共价值的生成与转移机制。从较长时段的当前史视角来看,数字时代的公共价值,是在媒介技术演进机制、逐利的欲望机器与公众的社会交往机器三者之间的深度关联之后,所形成的大规模公众参与的数字文化实践中生成的;而它们三者之间的内在张力又使得大规模公众参与的数字文化实践随着技术媒介形式和媒介平台的更迭,不断以块茎式、游牧式的方式生成与转移,从而构成了数字时代不断延伸的公共价值“逃逸线”。在这个过程中,商业化因素对数字平台公共价值兼具构建性和耗散性效应,因而也是数字时代公共价值生成与转移的重要要素,对其复合作用的评价需要超出单纯的拒斥或赞誉这两种常见的态度。本研究通过对数字时代公共价值生成与转移机制的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大规模公众参与的人民性、公共性与社会建构性,从另一个侧面重申了公众参与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社会交往是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是社会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内容。从社会学的视野研究社会交往的形成与发展,特征与功能,社会交往与人的素质的关系,社会交往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对于提高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活力,培养劳动者的现代素质,完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推动改革和开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个不断走向开放的交往史。或者说,从封闭半封闭到开放是人类交往活动发展的轨迹。这种趋向本身是受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所制约的,而这种交往的性质又受生产关系所制约。现时代由于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国际间的联系、交流、合作越来越密切,整个社会处在不断的急剧变化之中。从封闭走向开放是当代社会交往的一个最重要的时代特征。一开放是当代社会交往的重要特征。这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其原因深蕴于社会自身发展的必然性之中。按照现代科学的观点,我们把物质系统以其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分为封闭系统和开放系  相似文献   

18.
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交往这一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虽然社会交往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涵盖了人类社会的一切交往活动,但从现实上看,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交往,无论在内容、方式、手段上,还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而,深入探讨现代社会交往的特点及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正>网络所构建的虚拟社会正在引起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等各方面的深刻变革。这是一种全新的人际交往形式,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的信息交流的需求,实现了人类交流的意愿。网络交往的重要特征是自主性和虚拟性,但它是从现实社会交往中分化出来  相似文献   

20.
从广义的文化角度看,现代金融,作为一种以经济信用关系为基础,以商品交换为依托的资金融通活动,作为一种以特定的组织形式、融通方式及其融通工具为表现形态的社会交往,在人类文化新形态的创建过程中,以其持续不断的创新而贡献出不可低估的成果。透过现代金融直接呈现的经济价值之帷幕,可以发现其蕴含着深层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