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正由尼山圣源书院主导的、以山东曲阜市的泗水县圣水峪镇北东野村为先进典型的"乡村儒学"工程已经开展了近两年。一群学者定期走进乡村义务讲授孔子文化和儒学经典,他们希望通过儒家思想的传播和教化,重建乡村伦理秩序和文化生态。看到曲阜实施"乡村儒学"工程的报道,喜悦之情油然而生。一是因为社区教育的内容拓宽了,他们把道德教育和礼仪教育等内容纳入到农村社区教育之中;二是因为  相似文献   

2.
梁漱溟的合作"理论",在他的反动的乡村建设"理论"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曾一再说到:"乡村建设运动正以合作运动为其中心工作."("乡村建设理论"页431)他不仅主张在农业的生产和流通方面均实行合作化,而且还主张对工业也实行合作化;他不仅亲身参加了所谓"合作运动",而且还自命为"合作制社会主义者",声称他所以提倡  相似文献   

3.
禽流感事件的发生使国家力量重新进入到乡村社会中,整顿了乡村防疫体系,极大提高了乡村防疫能力,但是乡村防疫体系还是存在乡村卫生防疫体系的不完善、信息系统的落后等根本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一方面打破国家"进入-退出-进入"乡村防疫体系的恶性循环,避免国家承担过多的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克服乡村社会对国家的依赖而丧失其自治能力的困境.这就要求在乡村风险管理主体上,实现由国家本位向乡村社区自治型转变;在风险管理实践上,实现由纯公共物品提供向明晰公共物品产权转变.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战略是提升农村发展速度和质量的重要举措,日匈韩美德澳等国家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从消灭"三大差别"到"三农"问题的提出再到新农村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基础。为了持续促进乡村发展,需要选好乡村的当家人,并在资源整合、资金支撑、理念创新、设施构建、技能培训、村民参与等多方面下功夫。乡村振兴是以村民为主体的持久战,政府要从基础工作做起,夯实基础设施和提供相应服务,处理好当前发展速度"慢"与未来发展速度"快"间的关系,让乡村振兴有长足后劲,要在产业凝聚力、乡村治理力、文化整合力、人才创造力、精神引导力等方面做好文章。  相似文献   

5.
正春到乡村,草长莺飞,金黄的油菜花盛开在中国无数片田野。从陕西、重庆,到湖南、江西,众多乡村纷纷举办"油菜花"节,铁路部门联手旅行社还开出了"赏花专列"。我国是世界油菜的原产国,农民素有种植油菜的耕作传统。"油菜花热"能否带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如何使更多的农民借此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6.
贾平凹近三十年的写作生涯里,乡村文化是他最主要的写作资源。多少年来始终是一位"在路上"的作家,在从乡村走向城市的漫长道路上。虽然贾平凹较早地走进了城市,但他走进城市时把心遗留在了乡村,只要他的身心相异的状态没有改变,他的精神实际上就仍处于"在路上"的流浪状态中。从庄之蝶到刘高兴的变化,也暗含着作者本人面对城市的思想变化和情感变化。是从乡村旧文人形象到底层农民工形象的变化,这就意味着贾平凹对乡村精神的体认发生了从精英到民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和实现路径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战略、新部署、新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战略"、关键是"振兴"、靶向是"乡村";把握其科学内涵,需准确掌握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坚持顶层设计,科学制定乡村振兴规划;需强化制度供给,统筹推进乡村"五位一体"建设;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和为了广大农民;需抓住"人""地""钱"关键要素,推动战略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乡村治理基本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政权下乡"革命时期、"政社合一"建设时期、"乡政村治"改革时期和乡村治理现代化推进时期.在党的领导下,乡村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表现为乡村治理主体结构得以优化、乡村治理法律法规逐步完善、乡村治理实践做法不断创新.回顾历史,中国乡村治理之所以取得显著成就的经验在于:治理目标上,始终着眼于乡村稳定和发展;治理理念上,牢牢锚定农民的根本利益;治理主体上,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治理模式上,自觉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在新的历史时期,党要紧紧围绕着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着眼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构建"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营造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走好乡村善治之路.  相似文献   

9.
宅坦村是以胡氏宗族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村落共同体。为了弥补国家在乡村教育上的"缺位",胡氏宗族积极整合宗族内部的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教育事业。胡氏宗族在乡村教育上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宗族成员的文化素质,进而推动着宗族成员的社会流动,完成从"民"到"官"或"民"到"商"的身份转换。社会流动并未导致胡氏宗族分崩离析,反而强化了宗族认同。  相似文献   

10.
清末西学东渐,新思潮对朝野上下影响巨大,政府对乡村治理进行了适度调整与变革。到民国初年中国乡村建设呈燎原之势,600多个乡村学术团体和教育机构参与其中,通过兴办教育、改造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办理防卫,复苏日趋衰落的农村经济,实现"民族再造"与"民族自救"。民国政府也试图通过乡村的自治实现现代化,其举措却背离了现代乡村民主自治的精神。清末民初的乡村治理实践对于今天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而言值得镜鉴。  相似文献   

11.
湖南农村民变与辛亥革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南省在辛亥革命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清王朝的残酷压迫 ,是造成中国社会悲剧尤其是农村的贫困与反抗的根本因素。清末湖南的阶级关系由于留学生增加等因素而发生了一些变化。清末的灾荒与民变实在是一对常见的孪生儿 ,湖南的情况可视为典型。会党和农民对帝国主义侵略毫不畏惧 ,使这一时期的民变具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性质。革命党人提出的斗争纲领与农民利益相符 ,这是湖南农村民变与辛亥革命发生关系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形成符合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规律的有效路径。本文主要从科学规划、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培育新型农民和创新农民组织体系等四个方面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路径进行了理论和操作层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新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条件下,用系统思想和全新理念指导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和跨越式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周期性长,任务艰巨。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各种关系,以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根据昆钢冷轧单机架四辊可逆式冷轧机投产以来,轧制产量逐步稳产、高产,质量稳中有升的生产实践,对可逆式冷轧机生产镀锌基板所采取的轧制工艺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农村传统合作医疗制度是20世纪50~60年代被创造出来并加以推广,成为特定条件下解决中国广大农村农民基本医疗保障的一个重要制度。然而,这一制度毕竟是中国特殊背景下的产物,这种特殊背景可以归纳为: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高度一元化政治权威模式。今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尽管借用了传统合作医疗制度的制度形式,但是它却是在极为不同的背景下推进的,因此讨论农村传统合作医疗制度存续背景,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今天应当注意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官方习惯用价值判断的直线式描述法,把农村改革发展进程概括为“三个阶段”或“三步走”,尚不足以全面客观地反映这一复杂、曲折、且多变的真实过程。本文带着“问题意识”和“从下往上看”的立体式多维视角,把我国近30年来的农村改革历程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从1978年到1988年,是农村改革的起步阶段,出现了第一个“黄金发展期”;从1988年到1998年,是农村改革的停滞阶段,出现了“三农综合症”高发期;从1998年10月至今,是农村改革快速推进的阶段,出现了第二个“黄金发展期”。  相似文献   

17.
永川区松溉镇是重庆市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也是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总局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近年来,松溉古镇的旅游迅速发展,成为这一地区一个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受到重庆市及国内众多游客的青睬,古镇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我们看到,松溉古镇正在遭受现代化和商业化的强烈冲击,古镇的保护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在对松溉古镇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揭示古镇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对保护和开发松溉古镇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同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维度:增进农民福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三农”问题在现代化进程关键时期的凸显,引发了我们对中国现代化战略、城市化战略的反思和警醒。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念观照下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是新的历史阶段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选择。重提“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简单的“旧瓶装新酒”,而是重在实实在在地增加“新酒”的份量和提高“新酒”的质量。本文试图通过学习领会胡锦涛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讲话精神,以新的视角,从农民幸福感分析入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目标是增进农民福祉,让农民享有中国特色的“等值不同质”的现代生活。  相似文献   

19.
吴太胜 《南都学坛》2011,31(3):101-106
人民公社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三种政策设计。人民公社是建国后完成土地公有制改革基础上,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历史探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后突破人民公社单一农业公有制形式,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体制创新。两者在农民观、农业发展和农村组织建设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的历史时期以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前提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又一伟大创造。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农村经营体制的丰富和完善,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20.
发挥农业职业教育优势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农业职业教育如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学院结合办学实际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通过科技推动、产业拉动、培训驱动、企业带动的"四轮联动"形式,为地方农民致富、农业企业的壮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学院通过为农服务也使自身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办学理念,探索与创新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