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东亚经济奇迹建立在三个特点之上,即东亚经济是工业革命以来速度最高的持续增长、非标准结构条件的成功增长、以及超越初始条件的区域经济发展。奇迹产生的原因在于东亚国家和地区利用制度组织和经济政策形成了一种有效的发展机制,从而克服了初始条件的不利因素。东亚经济发展经验最值得重视的是政府与市场作用被恰当地确定在各自的范围之内,保持了制度创新演变与增长的一致性,以及正确的政策取向和弹性。  相似文献   

2.
东亚强政府干预在经济发展中起了积极性作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是制度变迁中的"制度缺位"造成的,强政府干预较之于美国模式对于东亚经济发展具有更大的适用性.我国改革开放多年来所走的正是一条强政府干预的道路,应该借鉴东亚经济发展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避免经济发展中不必要的失误.  相似文献   

3.
整体性与共生性:儒家伦理与东亚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作者以其独创的“整体性和共生性原则”,解释了东亚社会经济发展的起因、动力以及儒家道德伦理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认为有机的整体性原则和动态的共生性原则,是所有创造性形成与转化的能量和协同作用的系统动力原则,能够解释和预测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经济发展。东亚是一个非基督教地区,不能简单地以西方的新教伦理解释东亚的发展,也不能将东亚的经济增长简单地归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自由经营。文章认为,为了创造性地使用儒家思想为现代化服务,必须择其精者转化为适应现代生活的一套新的价值体系。文章阐述了转化的过程,并从七个方面列举了“经过转化的儒家伦理因素”对于东亚社会的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认为它们是推动东亚现代化的精神支柱和正确决策与行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始于泰国的东亚金融危机,引起人们对东亚发展模式的重新认识,这是十分自然的。在此之前,对东亚经济发展的评价尽管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但总的来看,占主导的观点是肯定和赞赏,并把东亚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上升为东亚模式。那么,在东亚发生金融危机之后,又如何来评价东亚模式呢?我们认为,东亚金融危机的发生与东亚模式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由此推断东亚模式已经过时或完全失败,东亚模式经过适当的调整肯定可以再次发挥作用,为东亚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作出贡献。一、东亚经济发展的成就及其原因ZO世纪下半叶以来,具体地说从6O年代开…  相似文献   

5.
东亚模式与后发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亚的政治经济发展带有鲜明的后发展特征,“东亚模式”是新型的后发现代化模式。后发展地位有优势也有劣势,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发挥“落后者的优势”,克服“落后者的劣势”。后发现代化是“追赶”型的,政府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引进先进技术要与科技开发相结合。东亚的“强政府”在经济发展第一的明确目标下,对经济发展实行了有力地组织和领导;“科技立国”方针的确定及在引进的同时大力发展科技研究与开发;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地区内梯度结构的形成以及经济合作的加强,这些都使东亚发挥了“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6.
在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和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条件下,东亚 各国发展起一种脆弱的经济体系,通过资本项目的开放,实现与国际金融市场对接,最终造成对其 本身的冲击,是东亚危机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杨佳莉 《理论界》2010,(6):91-92
本文从朝贡体系角度来解释东亚一体化制度建设难产的原因,分析东亚历史上的朝贡体系对东亚一体化制度建设所产生的消极影响。首先对东亚朝贡体系进行简介。然后分析论证朝贡体系对体系中的国家在国际规则建立、主权敏感性、以及民族主义情感方面产生了不利于东亚制度化建设的消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建议东亚应借鉴本土历史,创建更适合东亚特性的一体化制度而非遵循欧洲的经验开展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傲 《学术论坛》2006,(12):113-115
基于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现状,发展循环经济在我国已显得尤为紧迫。而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涉及利益障碍、制度障碍、技术障碍及思想障碍等深层次的矛盾。文章在系统分析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深层矛盾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探索推动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与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分析中国与东亚区域贸易和投资联系,即人民币区域化的前提条件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历史经验的总结以及克服国际货币体系缺陷的尝试三个方面探讨了以人民币区域化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中短期目标的深层次原因,并从国内、区域和国际三个层面对人民币区域化的战略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中叶,东亚和拉美基本处于同等发展水平.短短几十年过去了,一些东亚国家(地区)已跻身新兴工业化国家行列,被认为创造了"东亚奇迹";而多数拉美国家因债务危机而陷入困境.基于东亚和拉美在经济发展上的巨大差距,本文从资本积累的视角对东亚和拉美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进行比较,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供宏观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东亚国家和地区在高速的经济增长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东亚经济奇迹证明了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合理性;东亚金融危机的发生既暴露了东亚经济在长期增长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也暴露了这种经济模式本身的局限性,因而有必要重新审视东亚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许多学者对所谓“东亚发展模式”提出了质疑。我们可从亚洲特有的价值观入手,将契约分为包括法律制度和以法律制度为标准的“硬契约”,以社会习惯,道德伦理,文化传统为参照的“软契约”。而在东亚渡过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软契约”的作用功不可没。我们有必要从经济和社会角度分析“软契约”现象的存在原因,揭示了它之所以富有生命力的深层文化理由,进而尝试构建儒家伦理与东亚经济发展模式之间的一些对应关系,最终对“软契约”现象的作用和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3.
杨翰卿 《中州学刊》2002,(1):111-115
儒学在东亚国家和地区具有深远的影响,是东亚国家近现代时期主要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是现代东亚文明发展的重要历史文化基础。现代东亚文明在精神层面其核心是现代东亚价值,这种价值观的思想根基显然是儒学。事实已经和仍在继续证明,东亚模式基本是成功的、有活力的。儒家文化既处于东亚模式的结构性关系中,又处于历时性关系中,随着东亚模式的更新、完善和发展而不断获得新的塑造。因此,儒家文化可以与现代化相结合,现代化割不断与传统的联系,在具有深厚儒家文化传统的历史背景中发展现代化事业,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好这种儒家文化传统资源,应当是现代化实践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东亚金融危机已历时一年有余。在一个创造出经济增长奇迹的后发展地区,爆发如此长久、如此深重且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金融危机,恐怕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随着危机的进展,国内外学术界对这场危机的研究和探讨,巳不仅限于金融交易的技术层面。作为地处东亚地区的中国,学术界对这次金融危机的研究得天独厚并责任重大。本刊特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著名专家、学者撰写一组文章,从理论上对导致东亚金融危机的内外体制、制度环境因素及其影响(包括对中国的影响)等问题作深层探讨,并期望在实践上对克服危机的对策设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贺亚宜 《兰州学刊》2014,(10):94-98
医疗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公民基本健康权利的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从理论上明晰了医保建设中的政府义务,分析了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公平性较差、整体水平较低、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欠缺等问题及其原因,建议通过健全医疗卫生体系的立法、落实政府义务,以构建公平的、整体水平较高的基本医保制度和高效、可持续的卫生医疗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东亚民主的生成经历了坎坷而艰难的历程。从外来强加的殖民化到内在要求的民主化,从不情愿的被动应对到自觉的主动变革,从单一目标的民族独立到全面现代化的国家富强,民主已成为东亚各国人民自觉自愿的主动追求,民主已扎根于东亚社会的民情土壤并开花结果。东亚民主社会的生成给了我们太多的研究资源和理论启迪:东亚民主是"后发型民主",有着自身独特的生成条件和路径特征;东亚民主有着多样化的生成路径和制度模式,但具有共同的基本民主原则和制度要素;东亚政治现代化内在地要求民主化,但民主并不是政治发展的唯一价值目标;东亚现代化历史逻辑要求发展逻辑与民主逻辑、手段性民主和价值性民主协调共进;民主的生成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性条件,但更需要政治主体的主动努力建构;执政党与反对党的战略互动和理性选择,对民主转型的时机和路径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民主转型后,民主体系的运转和巩固依赖于政党及其制度的稳定和健全;从民主转型到民主巩固和民主社会的成熟,东亚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东亚各国民主生成的路径特征、制度体系和成熟程度都互有差异,并不存在统一模式的"东亚民主"。  相似文献   

17.
闽南人文精神特点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20年来,东亚社会经济发展成就世人瞩目,引发了对“东亚发展模式”的人文思考。所谓的“东亚发展模式”,指的是在东亚地区内以同一个区域为背景的大体相近的人文传统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在东亚经济危机发生之前,对“东亚发展模式”的人文思考多发掘其人文传统中的积极因素,金融危机之后,则更多地强调东亚人文传统中对现代化进程中不利因素的分析。无论对东亚人文传统的褒贬如何,都强调社会经济发展中人文因素的积极性。近20年来,台湾和海外华人的经济实力显著壮大,改革开放以来的闽南和潮汕地区的经济也迅速成长。闽…  相似文献   

18.
《资本论》(中文版)的翻译、理论传播及其运用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涛  胡钧 《东南学术》2002,(1):4-15
二十世纪马克思《资本论》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积极影响。本文较为系统和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资本论》在中国最早的介绍、宣传与翻译概况,阐述了它的基本内容,并考察了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确立和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运用与发展;论述了在新世纪,学习《资本论》对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化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最难捉摸而且应该抓住的要点。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东亚与拉美文化中传统价值观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发展模式的作用进行具体分析,得出儒家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吸取西方先进文化后对东亚发展起了积极促进作用;而拉美传统的天主教文化对拉美经济发展则产生了消极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工业化中的市场与政府:理论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政府(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涉及到整个哲学立场是个。主义还是集体主义的平衡及选择问题。新古典学派的基本观点是:在经济发展中,政府只应承担起监管功能,而不应拥有发展功能。而对东亚各国、各地区的研究表明,东亚的成功,作为强势政府,它不仅担负着发展功能而且也是制度的供给者与执行者。但如同“市场神话”一样,在国家干预市场过程中,陷入“国家神话”也是有缺陷的。国家干预经济活动,形成四种不同的模式:即干预市场秩序、经济总量、特定产业、企业经营四种模式。我认为.发展。卜国家政府具备一定的发展功能是必须的,但这种功能主要体现在政府对特定产业的干预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