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京伟 《职业》2017,(9):32-33
人社部在《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里,明确指出技工学校要"增强技工教育特色,坚持校企合作特色".在我国,校企合作一直是技工学校的基本办学制度,是行业、企业,并为行业、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依据,是技工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本文就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校企合作的实践进行分析阐述,提出技工学校应该"立足行业,依托企业"开展职业教育,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不断探索、实践多种校企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开始逐渐加大,对于技工学校学生的需求也占到了市场份额的绝大部分。所以对于技工学校来说,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在教学上进行一系列的调整,成为现阶段的中职教育的主导趋势。在技工学校机械制图教学中融入一些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能够给技工学校的机械制图教学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帮助,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只有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创新改革,才能使技工学校培养出更多的适应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吴宏新 《职业》2011,(8):142-143
技工学校是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的场所,衡量一个技工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关键是看学生毕业后能否成为拥有一技之长的企业人才,并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这个要求是较高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技校招生其生源都是初中生,在校成绩一般为中下,一旦进入技工学校之后,  相似文献   

4.
郭怡敏 《职业》2018,(26):38-39
现代社会的技工,已不再是改革开放初期那样的从事劳动密集型生产操作的工人了,"技工"已经被新形式的企业发展重新定义。在全球化进程中,技工的培养是人才储备的过程,在高端技能的训练过程中,技能可以通过不断创新的教育模式来升级。本文分析提出,技工学校和相关培训机构要抓住时代发展的契机,充分发挥现阶段的政策和资源优势,通过高端技能的培养,引领职业教育的方向,从而为国家输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马新建 《职业》2013,(23):90-91
技工学校要进行教学改革,不断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办学水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出符合现代企业需求、让现代企业满意的高素质人才,以实现学校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6.
杭州市轻工技工学校创办于1964年,是一所以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为目标,同时对社会承担多层次、多工种技工人才培训的学校.近年来,学校党委领导班子坚持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抓住技工学校发展的契机,针对技工学校学生的特点来开展德育工作,实施德育创新,各项德育工作与管理相结合,与活动相结合,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为行政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陈丽 《职业》2017,(10)
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企业引进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对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主要的人才需求为产品设计研发人员和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技工院校作为技能人才的摇篮,肩负着为企业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技能人才的重任,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技工院校需要调整课程结构,探索教学改革新思路、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培养能直接上岗的专业技能人才.本文针对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生源不足,毕业生难以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等问题,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从学校办学理念和企业需求出发,探索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8.
张伟 《职业》2007,(26)
随着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的确立,现代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国力竞争的基础和保证。技工学校是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的摇篮,技工教育是把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催化剂。技工教育的发展不仅关系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综合国力的提高,而且还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技工教育,为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9.
技工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技工教育的教学质量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及其社会声誉.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中职人才的培养.因此,针对现代学生学习特点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迫在眉睫.学校只有紧跟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使教学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笔者结合多年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教学的经验,以所在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研究实际为出发点,提出了"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改革方法,旨在为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灵芝  刘飞 《职业》2015,(7):33-36
浙江省宁海县技工学校校长黄仁发说"技工学校的学生要想出彩,靠的是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为企业创造效益,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技工学校的学生可以干出更加辉煌、更加出彩的人生。就业,不仅关系每一名学生的前途,也与无数家庭的命运息息相关。未曾接触社会的在校学子,预先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提前规划自己的在校生活,为自己步入职场扫除障碍,意义重大。为此,宁海县技工学校主办了"职场零距离"活动,  相似文献   

11.
戴磊 《职业》2011,(Z1):78-79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技工学校的重要工作,特别是"一体化"教师的培养,既能推动学校一体化课程改革的进行,又能使教师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使得技工学校培养的学生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2.
赵炜 《职业》2016,(30):46-47
工匠精神既是一种职业态度,也是一种精神理念,对于技能人才来说,其是否有工匠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其职业价值取向.技工学校是为国家培养技工类人才的基地,因此必须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因为国家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技工人才来推进经济发展及转型升级.同时,工匠精神也是技工学校学生个人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因此,当前技工学校应当积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本文主要探讨了技工学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措施,希望对广大技工学校教师有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13.
萧山,犹如浙江省工业领域的掌上明珠,为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过渡,萧山对各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技工教育越发开始凸显其在培养高技能人才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上的重要作用. "中国正统的技能教育起源于技工学校,也必将辉煌于技工学校",萧山技工学校的许红平校长说得豪情万丈.的确,大环境的改善使萧山技工学校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4.
黄欣  王红英 《职业》2016,(9):81-81
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技工教育工作者探讨和改革的热点,针对技工院校的特点,切实有效地培养符合企业要求、专业技能过硬的人才是学校和专业发展的重点。本文以园林专业为例,探讨了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沙红雨 《职业》2014,(20):93-93
技工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思想素质高、动手能力强、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技能型应用人才。学校通过走访调研本市大中小型机加工企业,了解了各企业对技工学校数控毕业生的要求及企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以此为依据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以求更好地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6.
任玉金 《职业》2013,(35):97-99
技工学校的招生越来越难,学生的理论基础越来越差。技工学校如果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教学系统的改革,适应学生的培养需求,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探索出企业和学生认可的教育培养模式。笔者结合这些年参与几次教学改革的体会,探讨技工学校教学改革的模式,以期对技工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钟捷 《职业》2011,(Z1):70-71
现代技工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专多能"双技术人才,以适应劳动力市场广泛就业需要和职业岗位多变化的需要,技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活动和中心环节,在技工学校教学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教学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对技工学校传统教学方法弊端的分析,提出了技能教学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职业》2012,(Z1):81-81
江西工业技工学校是经省政府批准成立,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全日制公办省级重点技工学校。学校地处南昌市学院路139号,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师资雄厚,各类教学、实验、生活设施齐全。  相似文献   

19.
<正>深圳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校)由1985年筹建的深圳市技工学校发展而来,是深圳经济特区首家技工学校。学校自1988年7月建成招生,开启了深圳技工教育的办学历程。学校紧紧围绕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这一目标,展现技工教育特区担当。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 000人,每年开展技能培训10 000余人。学校建校以来累计为深圳经济特区培养、培训技能人才23万人,是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是广东省首批5所技师学院之一、首批10所高水平技师学院之一、  相似文献   

20.
技工学校以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一线的应用性技术人才为已任,这种基本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比具有不同的内涵与作用,这也正是技工学校教育特色之所在.技工学校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正确处理基本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关系,大力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