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案例: 马先生为改善居住条件,将其滨江东路一套二手房委托中介挂牌出售、并与中介公司签订了居间合同。双方在合同中约定,马先生委托中介为其提供居间服务,以不低于28万元的价格出售房屋。合同还约定,上家在委托期内私下与他人成交的,视作居间合同成立,应按房屋成交价格的2.5%计收中介服务费。但是,居间合同签订后不久,中介发现马先生与中介推荐的客户王某私下已经达成了房屋买卖的交易,也就是说,马先生逃避了应该向中介交纳的费用,中介找其交涉,马先生这时候却不承认他和中介之间的委托合同了,他辩称:房屋是夫妻共有财产,自己以个人名义与中介签订的居间委托合同是无效合同,并以此为由拒绝向中介支付中介费。多次协商无果,无奈之下,中介将马先生告上法庭,要求按居间合同的约定支付中介费。法院经过调查了解后认定居间合同合法有效,依法判诀马先生支付约定的中介费。  相似文献   

2.
"律师为当事人提供的是有偿服务,支付律师费是当事人的法定责任。因为双方签订的委托代理合同是经过充分协商的,双方主体是平等的,不存在谁是‘强势’谁是‘弱势’的问题。有人要跟我讨论给民工打官司该不该收费,这是不正常的。……贫穷不是民工逃避律师费的理由。"  相似文献   

3.
韦群林 《职业时空》2008,4(1):99-100
自1980年恢复律师制度以来,销声匿迹20多年的中国律师业不仅得以恢复,而且的确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2005年6月为止,中国执业律师已达11.8万多人,律师事务所11691家,每年办理诉讼案件150多万件、非诉法律事务80多万件,开展义务法律咨询260多万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3万多件。  相似文献   

4.
浅谈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莹 《职业时空》2003,(3):28-31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是现代公司制度的主题,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委托代理理论是普遍认为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得以实施的理论基础。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阐述了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委托代理问题现状,指出解决我国公司经理层委托代理问题的原则和措施,以及在公司内部控制中经理层对员工应运用的激励机制、控制机制等。委托代理理论的内容“代理问题”是在19世纪以后伴随着“经理革命”而产生的,罗斯最早提出委托人和代理人概念,他认为: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代理人一方代表委托人一方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则代理关系随之产…  相似文献   

5.
颜梅生 《职业》2014,(34):68-68
编辑同志: 近日,公司以我不能胜任本职工作为由,决定将我解聘。我表示同意,但因公司一直未与我签订劳动合同,我要求公司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支付的每月双倍工资。公司却说,我的书面劳动合同,已经由同我一同入职、与我关系密切的同事李某代签,应当视为彼此存在书面劳动合同。但我并没有授权或委托过任何人代签,因此我多次提出异议,无奈公司却一再置之不理。  相似文献   

6.
陈艳 《职业》2016,(19):34-34
1.双倍工资罚则设置的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向劳动者支付两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负有主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义务,劳动者也应积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7.
《律师法》第30条规定,律师参加诉讼活动,依照诉讼法律的规定, 可以收集、查阅与本案有关的材料。也就是说,律师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收集证据。特别是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调查和收集证据更是他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律师在取证的时候应当注意证据的合法性问题,缺乏证据的合法性,该所谓证据便不能成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毫无疑问,赋予证据以合法性的品格和要求,乃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也是诉讼文明的表征。随着法律制度的不  相似文献   

8.
律师援助     
政策法规:企业不得单方更改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只要内容没有违反法律规定,一经签订,该合同对双方均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均应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双方的权利义务。对劳动合同的任何变更,均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但根据《劳动法》有关规定: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仍然必须履行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劳动合同的法定程序,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我大学毕业后被一家公司录用从事文秘工作,已经工作了6个月,但一直没签劳动合同,近日,公司通知我要签书面劳动合同。我表示同意补签,同时要求公司依照未按期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须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的规定,给我补发6个月工资。而公司认为,此前已按照口头约定按月足额向我支付了工资,且现已决定双方签订书面合同,因而拒绝了我的要求,还说要么补签劳动合同,要么离开该公司。请问,补签了劳动合同后我就不得再主张双薪了吗?  相似文献   

10.
《职业》2010,(12):63-63
Q:我是2006年4月到公司从事出纳工作的,月薪约4000元,公司一直未与我签订劳动合同。因担心自己提出签订合同会让公司不快,所以也就保持了沉默。现在,我想以不能胜任公司工作为由向公司书面提出辞职,同时要求公司支付2008年1月1日至离职之日止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这样的请求会获得法律支持吗?  相似文献   

11.
律师法对律师的社会责任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强调和规定,然而时至今日,律师社会责任承担问题依旧令人担忧,社会对律师有期待,如今的社会需要律师勇于承担责任,笔者以此为话题,探讨了其发展的困境以及原因。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大量增加。究其原因,大都与当事人未能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有关。根据《劳动法》第三章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只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才算确立了劳动关系,才能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因此,劳动者要想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必须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要使所签合同能够确保不侵犯劳动者权益,劳动者就必须了解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及订立劳动合同时应注意的问题,提高订立劳动合同的技巧。  相似文献   

13.
2011年3月3日,因使用伪造艳照诈骗某著名软件公司而被判刑的乔龙,委托律师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撤回上诉申请,到监狱服刑。在此之前不久,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以敲诈勒索罪判处乔龙有期徒刑4年6个月。乔龙是一个频繁跳槽的硕士,岂料,他的跳槽不是一路走高,而是不断探底,直至失业!乔龙无奈之下,只得向昔日  相似文献   

14.
7月31日,因受贿被推上法庭的中国建国以来级别最高的官员——成克杰一审被判死刑。据称,在庭上,辩控双方曾发生了激烈而精彩的抗辩,当天为成克杰进行辩护的,正是北京共和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律师张建中  相似文献   

15.
限制     
《职业》2010,(3):48-48
在北京申请律师实习多了一道槛 按律师法规定,律师在正式执业之前必须经过一年的实习期。此前,在京申请做实习律师的人员,递交材料时也需提供人事档案关系存放证明,但对档案存放地没有限制。而1月15日北京市律协新出台的《北京市律师协会关于调整申请实习人员相关申请材料的通知》,则要求在本市申请实习人员的人事档案存放地必须为北京市所属人才机构。这意味着,很多通过了司法考试、想在北京打拼做律师的非京籍人员很难入行。  相似文献   

16.
税务代理人是指由法律授权部门或组织认定资格, 接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从事代理涉税事宜的社会中介服务人员,是随着税务代理这一新兴事业的兴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由于我国税务代理业起步较晚,为了正确引导税务代理人的涉税服务行为,财政部、国家计委和国家税务总局曾多次发文对其行为进行规范。然而就我国税务代理人的执业现状而言,仍存在很多问题, 亟需探求解决对策,以规范我国税务代理人的执业行为。  相似文献   

17.
他们或满怀激情,一身正气,对法律充满敬爱,却无奈就业的门槛高不可攀;他们或以关系为饵,输赢为砝码,无孔不入,到处招摇撞骗;他们或是也可能曾经是,某长、某主任、某顾问,总之与公检法沾边;他们或是一方农民、民工及其他弱势群体的"意见领袖"、"维权英雄"、"信访先锋",无私无畏,坚持朴素的正义;他们或曾经有执业资格,但被吊销、注销,或是按规定不再予以注册的"前律师";他们也可能是律师助理、实习律师、刚毕业的大学生,甚至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检法退休人员、在职国家干部、社会闲散游民。总之,他们没有通过国家正规司法考试、没有执业执照、没有执业资格,他们以"公民身份"代理诉讼,所以他们不能被称为"律师",他们只是"黑律师",是"不穿鞋"的"赤脚律师"。  相似文献   

18.
王景龙  邢晓辰  晓翠 《职业》2013,(22):53-53
编辑同志:
  我大学毕业应聘到一网络销售公司工作,该公司实行“无纸化办公”,从采购、物流、销售,到劳动人事管理全部实行无纸化操作。上下级交流都采取电子邮件的方式,公司与我的劳动合同就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签订的。前不久因客户锐减、业务萎缩,公司决定裁减人员,我接到解除合同通知后,以用人单位没有和我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为由,要求按双倍补发工作期间的工资。电子合同是否属于“书面”合同,我的请求是否能够得到法律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她漂亮、高挑、身材好,是著名律师事务所的挂牌律师;他外表英俊,才华横溢,硕士毕业刚一年,设计的图纸已经赢得不少的奖项与赞誉。  相似文献   

20.
杨学友 《职业》2011,(13):62-62
Q:我到一家电子信息公司工作的第2年,就成为了公司的技术骨干。当初,我曾与公司签订3年期劳动合同。我在公司工作到2年零1个月时,被另一家电子公司看中,并向我发出邀请,打算高薪聘请我。对此,我决定从公司辞职。可当我依法律规定向公司递交书面辞职申请通知书时,公司以合同未到期为由不同意。后来几经交涉,单位勉强同意我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