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古典诗歌的篇法熊笃家姜《白石说诗》云:“不知诗病,何由能诗?不观诗法,何由知病?”他把诗法喻为“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如兵家之阵”,“出人变化,不可纪极,而法度不可乱。”可见诗无论写作,鉴赏、评论,都须一先知诗法,法有常规,不应轻视或否认;但又...  相似文献   

2.
清姚鼐在《复鲁洁非书》中说:“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川,如奔骐骥。……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间,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曾国藩对姚鼐的这段话作过明晰的概括。他说:“文章之道,分阳刚之美、阴柔之美,大抵阳刚者气势浩翰;阴柔者,韵味深美。浩瀚者,喷薄而出之;深美者,吞吐而出之。”简言之,阳刚美,就是“马鸣风萧萧”式的美,也叫“壮美”或“刚性美”,西方美学家则称为“崇高美”或“雄伟美”。…  相似文献   

3.
孔子尊重妇女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语·泰伯》载:武王日:“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 文中“妇人”传统解释为“妇女”,如朱注引马氏说,杨伯峻《论语译注》,张以文《四书全译》等。这种解释似成定论,从而作为孔子重男轻女的证据。匡亚明先生就说:“孔子束缚在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中不能自拔,例如周武王自己说他有十位辅助他治理国家的巨子,这十人中相传包括武王自己的妻子邑姜在内,但孔子却说:辅助武王自己的十人中有一个是妇女,所以只能算作九人。”(《孔子评传》第278页) 按…  相似文献   

4.
宋朝一代贤明的宰相兼史学家司马光先生一生不妄语,就是不说假话。他曾经说:“我生平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值得安慰的是,我没有任何事不可对别人讲。”在他看来,作为一名官员。“诚意以行之,正心以处之,修身以帅之,则天下国家何为而不治哉?”当其学生刘安世问他怎样做到诚,他告诉学生“自不妄语始”,就是从不说假话做起。由此可见,不说妄语说真话,在历史上就被贤人视为修身、齐家、平天下的根本法宝。  相似文献   

5.
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对比研究之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关心与冒犯中国人见面,除了问“吃了没有?”之外,还常问对方“去哪儿?”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非实指性的友好的“问候”语、客套话。但英美人对此很反感,认为这是一种“询问”,在心理上的反应是:Whydoyouask?甚至或是It’snoneofyourbusiness笔者曾与一位在华执教的美国人闲聊时谈到过这个问题。我问她:“在美国是不是不可以问别人去哪儿?”她说;“是的。”我又问:“如果我真想知道他(她)去哪儿。该怎以问?”她答曰:“你最好别问。”中国人喜欢问人的年龄、婚姻状况.如“你多大了?”、“结婚了没有?”以示关心…  相似文献   

6.
论分     
论分于海江何谓分?分的来源与对立面是什么?分的功用与地位怎样?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一、什么是分人们对于分的正确理解与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在中国古代,最看重分,而对分论述最详的人,要算是苟子了。他说:“兼足天下之道在明分。”①“先天之道,仁义之统...  相似文献   

7.
“众星捧月”是用“一群”(众星)来对比烘托“一个””(月)的写法。“月”是比喻全文的核心,也就是作品着力刻画的主要人物。文中所有的情节,都要围绕着他展开。在这个意义上说,他又是文章的主线。纵观《史记》中运用“众星捧月”的写作方法写成的典范性作品当首推《廉颇蔺相如列传》。首先用来对比,烘托蔺相如的是宦者令缪贤。缪贤向赵正推荐蔺相如时讲: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  相似文献   

8.
刘邦用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邦用才论谢元鲤汉高祖刘邦由一介亭长做了西汉帝国的开国皇帝后,在与大臣们讨论其与项羽争夺天下的得失时,王陵等认为“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因而从项羽手中取得了天下。对此,刘邦认为这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他说“夫运筹策帷帐...  相似文献   

9.
作为哲学家和学者的方东美,兼有浓厚的诗人气质。他不仅著有《坚白糖舍诗集》,而且在其学术论著中,也常以优美典雅的文笔,使读者置身于特定的“诗意化境”而领略其中哲理。而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他“依生命之表现,以括艺术之理法”,形成了自己关于艺术与生命的见解。这就是他的艺术观。一“生命正是艺术,艺术宫有生命”一切艺术,归根结蒂都是表现“美”的。方东美常说,宇宙“美仑美免”,它是“充满纯美的太和境界”。那么,“天地之美”从何而生?他认为,“美”来自生命。(一)美“寄于生命”而“形于创造”。方东美说:“天地…  相似文献   

10.
“以诗为词”是宋人对苏词的评论。陈师道(后山诗话)说:“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据说东坡曾以所作小词示晁补之和张来,问“何如少游?”两人都回答说:“少游诗似小词,先生小词似诗。”①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以上说法尽管褒中不乏贬词,但它表明词至苏武已发生根本性转变,即词的诗化倾向。对此,刘熙载(艺概)卷四说得较为具体:“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人,无事不可言也。”吴熊和先生说得更为直接明了:“凡可人诗的,亦以人词…  相似文献   

11.
建安时期的著名诗人曹植在文学创作上特立文坛,度越数子,取得了“建安之杰”的殊誉,然而他在《与杨德祖书》中谈到文学的社会价值时,却表现出了轻视辞赋的态度,他说:“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榆扬大义,彰示来世也。昔杨子云先朝执就之臣耳,犹称壮夫不为也。吾虽德薄,位为著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岂徒以翰墨为勋绩,辞赋为君子哉?”曹植的这番言论,自然招来当时及后世许多人的批评。杨修(德祖)在给曹植的复信《答临淄侯筹》中就反驳了他的观点:“君侯忘圣贤之显迹,述鄙宗之过言,窃以为米之思也…  相似文献   

12.
唐宋八大家之中,柳宗元与“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并称,为历代学者作家所重,其山水散文更被推许为“千古绝调”、“文家绝境”,为后世所景仰。林琴南本来是扬韩抑柳的,但他承认“记山水则子厚为专家,昌黎不能及也”。他说“子厚之文古丽奇峭”“体物既工,造语尤古,读之如在郁林,阳朔间”。①柳宗元山水散文独特的文体风度,早已为历代评家所瞩目,宋代黄震说他“峻洁清奇”,明代王鳌说他“丰褥精绝”,清代李刚己说他“寄兴旷远”,等等。孙梅先生更对他推崇备至,说他“笔力事绝万古,云霄一羽毛,非诸家所敢望尔”。②刘熙载较韩…  相似文献   

13.
清真词概论     
清真词向有集大成之称,历代词论家把人们称颂杜甫的话,又一字不改地用在周邦彦身上,如王国维在《清真先生遗事》中就将他喻为“词中老杜”,陈匪石在《宋词举》中也说:“周邦彦集词学之大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过,这仅指他在艺术技巧上综合前人之长而言,并不是指其词的内容像杜甫那样负海涵天,博大深厚。与他那精工的艺术技巧相比,清真词的意境与情感要显得贫乏单调得多,连王国维也惋惜他“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人间词话》)。清真词在创作方法上是北宋与南宋之间的转折点。他以前的词人,不论是豪放如苏轼还是婉约…  相似文献   

14.
张季鸾拒贿     
张季鸾拒贿扶之著名报人张季鸾一生主持笔政三十余年,最憎恶贿赂行为。当军阀互争时,有某公赠近万元,不受;又某公请其出任某部次长,亦遭拒绝。询其何以固执乃尔?笑曰:“我在报界如同守节,快到建牌坊的时候,岂有半途失节?”其高风亮节溢于言表。嗣后,他主持《大...  相似文献   

15.
关于人自己的内在人格和安身立命之事,这在中国先秦哲学中已被鲜明地提出来了。这当然要首推儒家的孔子和孟子。孔子的“仁”就是用于表征人的社会性的一个范畴。我只指出两点;其一,“仁”是人的社会关系或社会性的内积。《论语·阳货》载宰我问孔子关于三年之丧的事,孔子问他说:当你的父母去世你为他们守丧时,“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宰我说:“安!”子曰:“女安则为之”。孔子并说:“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在孔子看来,子女为父母守丧三年这种“礼”原来并不是一种单…  相似文献   

16.
周末他请三个人吃饭,两位是他的上司.一位是相识多年的朋友。中午他就打电话跟他们联系,每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他在酒店订好了包厢.并提前半小时赶到。服务生问他“现在上菜吗?”他说:“上。”又问:“标准呢?”他说:“当然是680块钱的。”这个酒店的火锅套餐分180元、380元和680元三个档次。请客时他是不会给自己丢面子的。  相似文献   

17.
孔子认错     
先哲 《快乐青春》2014,(3):60-61
一次,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路、子贡和颜渊到海州游览。孔子听到“隆隆”的声音,对子路说:“山那边在打雷和下雨,我们为何还要赶过去?”子路说:“这不是雷雨声,而是海浪拍岸之声。”  相似文献   

18.
《五人墓碑记》(高中语文第二册)中有“独五人之,何也?”一句,课文注释为“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赞美”。笔者未敢苟同,认为应是设问。“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从反面提出问题,它的答案隐含在法问之中,有间无答。如《促织》中有“死何种益?”一句即是。“设问”则是先提出问题,然后紧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即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前者如“作亭者谁?山之增智俗也。”(《醉翁事记》)。后者即“独五人之椰城,何也?”它没有答案却可联系上下文,把“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  相似文献   

19.
隐士定义及古称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常人们都把隐士释为隐居不仕的人,如《辞海》:“隐土,意即隐居不仕的人”①。此解释易使人生发以下两个疑问:其一,想入仕而无法入仕被迫栖身乡野的人叫不叫隐士?其二,不想入佳亦未入仕目不识丁的百姓是不是隐土?很显然,此二者皆不能称作隐士,否则,隐士与政治在野派、与农夫又有何异?蒋星煌先生认为:“‘隐’是隐蔽的意思,土不见于世,所以称隐士。”③此释仍有宽泛之嫌。第一,士不见于仕,是自愿?还是欲官而无路致之,不得以而为之?第二,古代土的意蕴是个变量,远古意为从事耕作的男子。《说文》:“土,事也。”吴承仕…  相似文献   

20.
楚辞《招魂》的作者是谁?所招之魂又是谁?千百年来众说纷坛,至今仍然是一个疑案。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字里行间,分明确认《招魂》是屈原的作品。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说:“《招魂》者,宋玉之所作也。”毅然决然的语气,表明王逸对宋玉作《招魂》深信不疑。王递当然知道司马迁认为《招魂》是屈原所作的,然而未敢苟同。王逸与宋玉同乡共土,知之抢而悼之深。至于王逸不去批驳司马迁,则可能是因为他心仪昔贤的高风。这不禁使笔者联想到孔子与老子大致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