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人俊 《统计研究》1987,4(2):63-66
根据资金密集程度、劳动力容量大小和生产经营技术水平高低,把产业划分成资金密集、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等类型,对于研究我国产业占用资金集中程度的现状及其变化与我国的国情国力是否相适应;研究产业占用资金对劳动力容量大小及其变化,分析与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适应的情况;研究产业生产经营技术水平的构成及其发展,是否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作为国家合理利用生产建设资金,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安排就业,以及制定生  相似文献   

2.
劳动是生产过程的基本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创造者.研究劳动资源的人数、构成和使用,以及说明劳动力补充来源等指标,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工业统计中关于工人劳动时间使用情况的报告资料,为分析生产计划、劳动生产率计划、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的最重要的工具.因此,注意对劳动时间使用情况报表的分析研究,是工业统计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3.
劳动力流动统计的探讨宋长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流动是保证劳动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改进劳动力流动统计指标,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搜集劳动力流动的资料,是劳动统计部门所面临的紧迫任务。目前,我国现行统计中,有关劳动力流动的指标只...  相似文献   

4.
李建芳  侯全保 《山西统计》1999,(5):17-17,24
(一)劳动力市场建设包括“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两个方面。软件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一是培育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包括需求主体与供给主体。使用人单位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在法律范围内自主决定用人数量、用人类别、用人期限等,使劳动者能根据自身条件自主选择用人单位,一形成用人单位和劳动着双向选择,合理流动的就业机制,促进劳动资源的高效配置;二是形成劳动力价格即工资的决定机制,使工资体现劳动力价值,真正成为调节劳动资源数量与结构的经济杠杆;三是改善劳动力市场运行的社会经济环境,包括劳动力市场的法…  相似文献   

5.
康琢  靳二平 《山西统计》1995,(10):20-21
劳动力统计改革包括统计指标,统计方法和统计体制三个方面,其中劳动力统计指标的改革,是整个改革的重点,现行劳动力统计指标中存在不少问题,只有重视这些问题,才能找到改革的途径。 劳动力资源是劳动力统计中最主要的一个指标。它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已经和可能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劳动力资源总数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数,另一部分是未达到劳动年龄或超过劳动  相似文献   

6.
一、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 (一)劳动力供给形势更加严峻,失业人数继续攀升 1.新增劳动力保持较高增长势头.湖北是拥有近6千万人口的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由于第三次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逐步进入劳动年龄,劳动力资源再次进入增长高峰期.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初步推算,"十五"期间,湖北省劳动适龄人口(男性16-59岁,女性16-54岁)将以年均73万人的速度递增,2005年将增加到4180万人.目前,湖北省劳动年龄人口就业率为80%,按此计算,近几年,全省每年都有50多万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  相似文献   

7.
失业率的调查与监测宋长青劳动力失业问题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关心和重视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之一。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而自然资源则相对贫乏,劳动力失业问题也将越来越突出,科学地调查、正确地计算我国的失业率并对我国的就业形势进行监测,是摆在劳动统计...  相似文献   

8.
只要认真研究我国现行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就不难看到劳动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之间的重要联系。(1)劳动力是社会再生产的基本条件之一,因此,劳动力资源与分配平衡表是社会再生产核算表之一,劳动统计中对劳动力资源与分配平衡表的编制,实际上  相似文献   

9.
劳动工资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劳动资源的数量、构成、利用情况及其再生产的条件(即职工工资福利及干部培养训练),以监督检查国家劳动工资计划的执行情况,并为国家管理及编制劳动工资计划提供可靠的统计资料.它的重要意义,具体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出:首先,我们知道,要正确地检查与编制劳动工资计划,必须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现有劳动力的数量及其分配情况,研究劳动资源与劳动需要量间的此例,研究生产人员与非生产人员的此例,研究劳动时间使用情况,研究如问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劳动生产率与平均工资增长速度的此例等.而劳动工资统计正是以统计的方法来提供研究这些问题所必需的资料,因而它就成为检查与编制劳动工资计划的可靠基础.  相似文献   

10.
自从1958年农业生产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以来,农业生产上的精耕细作、深翻密植、大搞水利建设、发展多种经营和社办工业等等都需要大批的劳动力,因而农村劳动力的合理组织和劳动效率的提高就成为目前和今后农村人民公社工农业生产中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这就给我们统计工作提出许多新的任务.下面就农村人民公社劳动统计问题谈谈我个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汕头市是劳动力较多的地区,编制地区城乡劳动力资源与分配表,对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安排劳动力就业规划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编制的劳动力资源与分配表,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获得了好评。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生产中,人作为主体始终处于中心地位。人才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注重人才资源的开发,是企业盛衰成败的关键。 一、深化企业劳动制度改革,充分挖掘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潜力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集约化经营要求,企业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必须由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所取代,加快国有企业劳动人事管理改革。 科学调整劳动组织,大力压缩非生产人员,精干二  相似文献   

13.
12.农业劳动生产率 是指农业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与相应的劳动消耗量之比.既可用实物量计算,也可以用价值量计算.在研究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时,通常计算价值量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总产值或农业增加值/农业劳动力平均人数或以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数量或创造的价值量表示.其计算公式为: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产量/劳动时间按地区或全国进行计算,农业劳动者包括国营、集体、个体等全部农业生产者;同样,按经济类型计算,只能用与之相应的农业劳动者.农业,可按大农业计算,也可按农、林、牧、渔业分别计算.  相似文献   

14.
1、失业率的计算。失业率是反映失业人数占实际可能参加社会劳动的劳动力资源总数比重的指标.它既是反映失业人数相对比重的指标,也是间接反映国民经济运行态势的一个综合性指标。计算这一指标,必须符合两条原则:一是分子和分母的计算必须严格遵循规定的计算范围;二是分子和分母具有可比性,保证计算结果的科学位.2、失业人数的计算.计算失业人数必须解决四个问题:一是确定失业的基本涵义及其人数计算的范围时,除必须明确“失业人员”的基本内涵外,还必须明确规定农村劳动力失业的概念.笔者认为,凡因劳动力剩余而脱离本村、乡个…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中国以劳动力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不少学者通过不同的实证方法证明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随着贸易的发展不断提高。但是通过投入产出法的分析,计算中国出口品生产中的资本劳动比发现,中国的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从投入要素和生产过程来考察并未出现明显的提高迹象。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外部贸易磨擦的El益增多,中国应加快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变。  相似文献   

16.
第十一章劳动力计划劳动力计划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人力保证计划,在国民经济计划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基本任务是: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实现社会劳动力资源与需要的平衡,保持劳动力同生产资料的最优结合,并通过劳动力的有计划的合理分配,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发  相似文献   

17.
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新形势下,加强和改革劳动力统计是十分必要而又迫切的任务之一.首先,劳动力资源是任何社会进行再生产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源要通过劳务市场进行交流,使其实现最佳配置.而劳务市场要想维持正常运转,就必须以大量、及时、准确的劳动力供求信息为基础.提供这类信息的正是劳动力统计的基本任务.因此劳动力统计信息是发展劳务市场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8.
基于指数方法的劳动结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大明 《统计研究》2006,23(6):69-72
劳动结构效应,也称劳动配置效应,泛指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引起各产业劳动比重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二三产业间的劳动力流动大量增加,劳动力转移和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很大,但贡献究竟有多大?这是中国转轨过程中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本文利用指数分析方法,通过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两个指标的分解,完整地刻画了经济增长中的生产率效应、劳动投入效应、劳动结构效应,对同类研究方法作出了改进。文章以此方法计算了中国1978—2004年各时期的劳动结构效应,揭示了劳动结构效…  相似文献   

19.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已成为我国目前农村发展的一个顽症.在农业中不存在绝对的剩余劳动力(边际产出为零的劳动力),但存在产出小于劳动投入的劳动力.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为1.6亿,从事林、牧、副、渔业的劳动力为0.8亿,除去乡镇企业容纳的劳动力1.2亿左右,我国现有近1.2亿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高达近25%.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解决理论界有许多的认识,包括工业吸纳,小城镇建设,农村工业化,农业本身解决等,近些年来国家用了许多的办法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效果都不明显,其原因就在于研究剩余劳动力时仅重视对剩余劳动力数字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农业本身生产条件的分析.农业生产本身是有季节性的,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是不连续的,由此,农业发展中必然就要保留一定的剩余劳动力,作为劳动供给的蓄水池,这是由农业生产的特性决定的,使农村的劳动力的转移存在许多的困难,并且给劳动力的农业本身吸纳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率是量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城市化进程和实现程度的重要指标,目前这一指标的计算主要是通过综合测算和抽样调查两种方式取得资料进行测评。2003年只有个别市州是通过进行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计算的,大多数市州则是采取相关指标进行综合测算取得的。由于采取方法不同,其结果也不一样,通过抽样调查计算的城镇化率,不仅能够将误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且能够推算出外来人口、外出人口、劳动适龄人口、常住人口等,对于准确掌握劳动力资源及劳动就业状况,准确计算各项人均指标等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但因为抽样调查需要投入大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