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科学方法论在韦伯整个思想体系中占居着中心地位,是理解韦伯思想的关键。通过对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具体分析和评价,可以看出,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对反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进行融合的产物。这一方面使他的思想表现出矛盾、妥协的性格,带来了一定的消极意义;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特点使韦伯的思想更富有建设性,从而对后来西方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多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石全玉 《兰州学刊》2011,(7):209-211
建构主义理论是当今众多学科研究和运用的热点理论。社会学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和运用也是方兴未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韦伯的社会学建构主义理论,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研究者从方法论、社会活动、社会秩序、社会组织等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阐明了韦伯社会学建构主义理论的类型及内涵,提出了韦伯社会学建构主义理论框架,这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不同方法论的背后不同程度地隐含了不同的伦理取向.依据马克斯·韦伯的"价值关联"和"价值无涉"两种方法论原则,对"为己之学"为代表的传统儒家方法论和韦伯提出的"价值中立"两种方法论原则中所包含的价值取向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进一步挖掘两种治学方法对善恶本质认识的不同,为区分中西哲学思考模式的不同提供另一个视角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价值问题是韦伯认识论的核心课题之一。韦伯将作为行动之现象的社会看作社会学研究的必要范畴,同时十分注重在区别的基础上联系现象世界和社会学学科,或者说行动者和观察者。价值问题决定了此种区别和联系。社会学则需要对现象世界中的价值判断和社会学内部的价值关联同时做出区分和联系。本文指出,韦伯将价值关联设置为现象世界和社会学之间、行动者和观察者之间的桥梁。社会学研究既要考虑行动中的价值,又要摒弃任何价值预设。结合作为构建现象世界之必要条件的社会范畴,韦伯社会学发展出独特的社会学"客观性"。"客观性"与韦伯认识论具有内在联系,同时否定了先验哲学和自然主义思想。本文还对韦伯的范畴、价值等概念进行探讨,从而指出,韦伯提供了一种"文化"和"理解"的视角。从"众神的战争"到"客观性",韦伯回答了社会学的可能性和科学性等根本设置,而这对今天的社会学研究也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韦伯的政治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后人多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来认识他的政治理念.在韦伯的"政治社会学"中,他着重论述了统治的"正当性"或"合法性"问题,其中韦伯尤为重视法律与政治或统治方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正当性"问题的探讨,韦伯揭示了现代"自由社会"中惟一的正当统治形式"法治"的特征和内涵.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不少学者已在探讨韦伯学说中有认识价值和启发意义的遗产。社会学类型的思想便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对认识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韦伯社会学类型的建立,与他著名的方法论概念“理想类型”的形成是一致的。在他那里,社会学由“理想类型”找到了属于认识现实的独特方法和角度。按照韦伯的论述,“理  相似文献   

7.
简评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静 《江淮论坛》2001,(3):57-60
本文简述了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有关内容 ,指出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对当代社会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含有争论却仍被广泛引用的观点和原则。  相似文献   

8.
一个令人迷惑不解的现象是:我国重建社会学10年来,在许多的论著中,关于方法论的研究很少,这表明方法论的地位在中国的社会学中没有被足够地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斯·韦伯的方法论的简要探讨,联系中国社会学的实际来分析方法论对于一个社会学者的意义,还望就教于社会学大家。一、关于社会学研究的基点当代的社会学者一方面为本学科所研究的领域的广泛程度而自豪,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因  相似文献   

9.
关丹 《理论界》2012,(3):91-92
古典社会学理论中,韦伯通常被认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对立面。历史唯物主义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解释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源,而韦伯从文化和宗教信仰角度探寻资本主义经济秩序产生的精神根源。20世纪晚期以来,人们开始重新思考:究竟韦伯真的是一名唯心论者还是世人都在某种程度上误读了韦伯。本文就从这一问题展开,分析韦伯的方法论视角并对其著作重新解读,并得出韦伯思想与马克思唯物主义的真正关系。  相似文献   

10.
孙晶晶 《理论界》2014,(7):108-110
价值问题,即科学研究者的价值立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价值立场与研究结果客观性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都是韦伯社会科学研究中最不知所措、也最为关心的问题,作为韦伯方法论范畴的核心,这一问题贯穿着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始终。韦伯认为价值关联是社会科学研究可能的前提,价值中立是社会科学客观性追求,而韦伯将研究者的价值立场分为"科学外"和"科学内"两部分将二者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韦伯命题"在学界广受争议。本文从方法论角度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的脉络结构进行梳理,认为"韦伯命题"来自于韦伯精心的研究设计,即以统计规律发现问题、以因果关系分析问题及以"理想类型"得出结论。因此,和"韦伯命题"相比,韦伯的研究方法同样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2.
深入考察涂尔干学术思想的理论渊源,有助于更加清晰、透彻、全面地理解他的方法论.在涂尔干看来,正是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事实上为社会学这门新学科设定了最基本的方法论原则.<论法的精神>对涂尔干社会学方法论的影响主要有:为涂尔干在社会学中运用比较法提供了参照;是涂尔干社会形态学思想的重要依据;为涂尔干揭示社会领域的因果关系和确立社会学研究对象提供了重要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13.
略论史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为了解决社会学在价值问题上所面对的难题提出了价值中立论.这一对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适性并在西方产生较大影响的方法论,近年来,对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在史学理论研究不断借鉴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今天,引入价值中立论,对于构建历史学方法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以来,从经济学开始,紧接着是政治学,社会科学发生了基础性的变化,而社会学亦被裹挟其中。并且与经济学和政治学相比,社会学实际上处于三重危机之中:丢掉了政治上的吸引力;无法找到合适的方式来应对"方法论革命";不确定是否有一个共同的理论核心。此三重危机提醒我们应回到马克思和韦伯的古典传统,用反思性、解释性的模式来应对其他社会科学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梳理价值中立思想的思想渊源,总结介绍韦伯的价值中立思想以及人们对于价值中立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的争论,发现价值中立与保值关联是一种对举而非对立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目前应提倡学术的纯洁和学者的良知,应强调学术的批判精神和方法论上的价值中立原则。  相似文献   

16.
对科层制的研究,一直是社会学的传统课题,韦伯、帕森斯、米尔斯等社会学大师都涉足于此.本文比较分析韦伯与帕森斯关于科层制权威的部分观点,期望给予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牛文君 《社会科学》2023,(11):45-53
对说明和理解关系问题的反思,首先出现于狄尔泰的诠释学思想中,韦伯将之引入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思考,并在吸收诠释学的因素的基础上,开创了“理解的社会学”。这种新型的社会学要求,对人类行动的研究,要将因果说明和意义理解统一起来,对于行动的解释要达到“合意向”与“合因果”的统一。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不仅意在克服实证主义传统的局限,也意在打破肇始于狄尔泰的说明方法与理解方法的长期对峙,他提出了实现因果说明和意义理解之统一的可能方案,对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何宏光  张登国 《理论界》2006,(12):162-163
韦伯关于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开新之处,在于认识到科学家获得这种具体知识的过程可以而且必须是客观的,要借助于通则学知识,要进行因果分析,而做到这一点的方法则是建构和应用理想典型。  相似文献   

19.
张鸿飞  胡丽娜 《理论界》2004,(1):154-155
社会行动是社会学非常重要的概念和研究领域,对韦伯和科尔曼的理论和观点进行比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深化社会行动理论。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韦伯和科尔曼的理论关系探究主要是“科尔曼的理性选择与韦伯的目的合理性行动的渊源”;更多的则是现实研究,从平行的理论角度论述了两者的理论对“社会资本”概念提出的贡献,以及二者的理论在城市社区阶层化、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等具体问题上的应用。本文将以社会行动为理论基点,通过对韦伯和科尔曼的社会学方法论、研究对象、社会行动的内涵与类别等方面的比较,理清二者在社会行动理论上的关系脉络,进一步深化和扩展社会行动理论。这在理论研究上无疑是一个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在方法论问题上,韦伯的观点是相互矛盾的,因此要想理解韦伯价值中立原则的真正内涵,必须深入其理论逻辑内部.韦伯认为,价值合理性与工具合理性是不相容的,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工具合理性取代价值合理性的过程,这一过程虽然消解了价值与意义,但是却为现代社会带来了规范与效率,因而具有其内在合理性.由此出发,虽然韦伯已经看到了在人文社会学科内,完全排斥主观性与价值的维度是不可能的,但他还是试图将在实践领域代表了规范与效率的工具理性引入到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来.韦伯的价值中立原则与他的工具理性为主要内容的合理性概念具有内在的关联,是韦伯整个社会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