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热潮涌动。据商务部统计,2003年两岸贸易总额达583.7亿美元,同比增长30.7%,其中大陆自台湾进口及对台湾出口分别增长29.7%和36.7%;2004年1~7月两岸贸易额就达432.1亿美元,同比增长41.4%。大陆已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台湾也成为大陆第五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与此同时,台商对大陆的投资再掀高潮,2003年大陆共批准台资项目4495个,合同台资85.6亿美元,同比增长27%,实际使用台资33.8亿美元。截至2004年7月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61278个,合同台资752.2亿美元,实…  相似文献   

2.
<正> 近两年来,台商对大陆的投资呈迅猛增长势头,尤其包括台湾企业集团在内的大型企业投资,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开始扮演对大陆投资的主角。据台湾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台湾前100家大型企业集团中,有近60家已赴大陆投资或正在计划投资,40%的上市公司通过股东大会,授予董事会总额达473亿元台币的大陆投资权限。大企业的全面投资,必将使台商在大陆的投资进入一个新的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一、台湾大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特点 台湾大企业由于其自身特点,其在大陆的投资无论在投资规模、产业结构、地区分布还是在投资期限、投资  相似文献   

3.
<正> 台商在大陆的投资经过多年的试探和耕耘,目前正出现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方式、地域和领域新的变化。 1、台商来大陆投资的规模日渐扩大。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部统计资料指出,一九九三年大陆累计批准台资企业两万一千一百多家,协议台资金额一百八十九亿四千五百万美元。一九九四年一至九月批准台资企业四千六百多家,协议金额三十六亿六千九百万美元。截止至一九九四年九月底,大陆台资企业累计为两万五千八百多家,协议投资金额超过两百二十六亿一千万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以其广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大批台商涌入,掀起一阵阵台商投资热潮。同时大陆为了吸引鼓励更多的台湾投资者来大陆,对前来投资的台商采取了一系列优惠税收减免政策。一方面,大部分守法台商正当经营,遵守中国法律法规,运用有效的营销策略在大陆不断拓展事业;另一方面一些台商则利用大陆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的疏漏及一些地方工作人员的失职,投机取巧,大行左道旁门,以赚取非法利润。本文拟对此作一简要探讨,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1998年天津经济发展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或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国民经济保持了90年代以来快速增长的好势头。国内生产总值1,340.7亿元,增长9.3%,财政收入186.6亿元,增长10.3%;固定资产投资574.3亿元,增长15.2%;外贸出口55亿美元,增长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4.1%;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5%。1999年前两个月经济发展继续保持了好的发展势头,实现了好的开局,但从全年看,面临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1.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继…  相似文献   

6.
《领导决策信息》2014,(6):30-31
江苏省统计局2月8日发布数据显示,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达到35983亿元,居全国首位,增长19.6%。统计显示,全省民间投资完成24526亿元,同比增长20.1%,增速比全部投资增速怏0.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总量的比重为68.2%,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73.6%,拉动全省投资增长13.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与直接投资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统计数据 ,整理总结了在台商赴大陆投资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形成的两岸总体贸易与农产品贸易的不同格局 ,计算了台商赴大陆投资对两岸总体贸易和农产品贸易增长的不同效果。并从两岸农产品贸易的政策限制、台商赴大陆投资的原因与动机等方面 ,分析了上述不同效果的产生原因。发现在特定的政策环境下 ,台商投资于大陆的农业与食品产业形成了不同于其他产业的特殊分工类型。认为在两岸加入WTO后 ,除了要发展基于产品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贸易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发挥两岸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上的生产要素层次的比较优势 ,通过直接投资等方式形成共同的核心竞争力 ,实现两岸农业的“双赢”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 一、泉台经贸合作的发展与趋势 随着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缓和,泉州市充分发挥人文、地理、血缘、语言、习俗等方面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不断加强两地经贸合作,使泉州成为对台经贸较为理想的地区。目前泉台经贸合作已由原来的小买小卖的贸易伙伴发展为互惠互补的投资合作关系,吸引台资的增长尤为迅猛,海上对台劳务合作继续扩大。呈现令人瞩目的发展趋势。 1、台商投资取得的较大阶段性成果。11年累计批准台资企业497家,投资总额达31.3亿元,合同台资额达5.07亿美元。10多年来,我市吸收台资大体可划为三个阶段:(1)起步阶段。早在1983年,台商就开始到泉州投资办厂,泉州因此成为大陆最早出现台资企业的地区之一。自1987年11月台湾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开始,全市经批准创办的台资企业7家,总投资1663万人民币,合同台资406万美元。涉及的领域主要是旅游用品、机械制造、雨具、餐厅等。(2)发展阶段。1988年7月,国务院公布《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后,增强了台商赴大陆投资的信心,促使我市台资企业进入稳步发展阶段。从1988年7月至1991  相似文献   

9.
印度的大国战略与南亚地缘政治格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大国战略与强势外交近年迅速崛起的印度经济是支撑印度推行大国外交的内在动因。从1992年至1999年期间,印度的GDP平均增长6.8%左右。印度1998-1999财政年度出口总值已从上一财政年度(1997-1998)的324亿美元,增至336亿美元,增长幅度为3.7%。软件业的高速发展是带动印度近年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印度政府于1991年撤销对软件出口及软件公司盈利征收的税项后,软件出口从1991年的1.64亿美元,上升至1998年的20多亿美元,占全国出口4.5%。据印度全国软件服务公司联合…  相似文献   

10.
进退两难:台湾对大陆经济关系的新特征陈文鸿,朱文晖一.台湾在大陆投资与贸易的发展1991年两岸关系解冻,台商开始大规模进人广东和福建,将失去竞争力的出口产业─—洋伞、鞋类、纺织品。自行车─—迁移到大陆,并利用二手机器设备作为投资,依靠珠江三角洲一带的...  相似文献   

11.
台商投资“路线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升亮 《决策》2005,(7):36-37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受邀访问大陆,与中国共产党就包括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最终迈向两岸共同市场等在内的一系列重大议题达成共识,为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增添了巨大的活力,很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台商西进投资热潮。  相似文献   

12.
2007年以来,临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在鲁西北率先崛起,尽快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科教兴县、服务业活县、产业化富民“四大战略”,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2007年1—11月份,全县完成GDP107.5亿元,同比增长18.1%;地方财政收入5,3亿元,增长2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5亿元,增长26.9%;出口创汇7375万美元,增长10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160元,增长11.6%。  相似文献   

13.
2001年,十堰市积有实施大市场战略,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经济运行出现新的转机,精神文明建设迈出新的步伐,实现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预计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1.77万元,增长13.5%,增幅居全省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计划的11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指标的101.4%;财政收入完成计划的100.5%;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计划99.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人均自然增长率2.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02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全面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第一年,也是加速发展的一年。为此,十堰市长赵斌提出全市全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社会收入按可以口径增长8%;农民人平纯收入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全覆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相关学者对台商大陆农业投资区位选择方面的研究,对台商大陆农业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并从产业和地区分布的角度,在搜集数据的基础上,运用stata软件对台商大陆农业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做了实证研究,得出农业科技水平、集聚经济和政策优惠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章敬平 《领导广角》2001,(12):56-56
以前如果有10个人不在台湾的话,可以肯定其中9个人去了纽约或东京;现在这9个人会说他们去了大陆,而其中有6个人去了上海。选择大陆,西进上海,已成台商的宿命。  相似文献   

16.
《领导决策信息》2010,(28):30-31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0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达到11.1%,比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国民经济总体态势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然而,在数据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复杂,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性十分明显;内需不足,居民收入增长仍然十分缓慢。今年以及未来数年内.各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仍旧十分繁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陆自从1978年以来,对外商企业门户开放已逾20年,由于经济持续发展以及平均高个位数的成长率吸引,跨国企业群起涌入投资。将探讨为何进入中国大陆的趋势由以往的合资方式演变为渐采独资经营?为何跨国企业的经营者,在面对截然不同的语言、文化差异以及消费者人口因素及品味急剧的变化而能成功立足于中国大陆?以爱立信、可口可乐、福斯汽车等公司经营成功的案例来说明,并另以顶新集团为例,作为台商投资中国大陆成功  相似文献   

18.
《领导决策信息》2013,(4):28-31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四季度增长7.9%。全国经济第四季度开始企稳回升。在这一背景下,考察各地在宏观经济下行趋势下的抗跌能力,发现区域发展中“弹性”最好的亮点省区就成为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本文选取GDP、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投资、消费、进出口六个指标建立经济弹性指数,利用2012年前三季度的数据分析各地经济的“抗跌性”。  相似文献   

19.
沙市农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初步建立起集团化发展、公司化运营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激发了农场活力,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013年,全场实现社会总产值41.1亿元,同比增长27.7%;实现国民生产总值7.9亿元,同比增长3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亿元,同比增长100%;实现人平纯收入15000元,同比增长32.7%。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铜梁县抓住机遇,将房地产业列为县域经济三大支柱产业之一重点培育,通过三个“转变”、两个“管住”、两个“培育”,房地产业得到迅速发展。2005年1至10月,房地产共完成开发投资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03%,是2000年的14倍;房地产业税费总收入达到1.13亿元,占县级财政总收入的比例达到39.8%。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