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沛鸿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和教育革新家。为了深入研究雷沛鸿的教育思想,本人曾以题为《雷沛鸿先生教育思想形成基础初探》的论文,(载《基础教育研究》双月刊,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文集二)探讨雷先生教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论述雷先生成为著名教育家和教育革新家的政治和思想基础。现拟在《初探》的基础上,从理论的高度,探讨雷沛鸿先生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进一步阐明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雷沛鸿教育思想的深厚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雷沛鸿的教育改造、社会改造思想和他的民族教育新体系之间的关系作了探讨。社会改造是目的和方向,教育改造是社会改造的工具,二者必须结合,这是雷沛鸿的一贯思想。而他所构设的民族教育新体系则是教育改造这个工具的宏观架构。本文还论述了这个体系的特点,指出雷沛鸿实际构筑的民族教育新体系与他理想的民族教育体系之间的一些差距。  相似文献   

3.
民族本科院校担负着培养各类高素质的少数民族优秀人才,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和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腾飞做贡献的重任,必须构建以“6观”教育为理论基础,“4大成才导航工程”为主要抓手的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体系,才能在实践中与时俱进,求是创新,完成民族本科院校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雷沛鸿教育思想的精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沛鸿教育思想的精华阎广芬雷沛鸿(1888—1967)是中国近代广西籍的著名教育家。是20年代至40年代驰骋于我国教育界的风云人物。他不但在推进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创办国民中学,国民大学,建立民族教育体系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也重视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5.
广西近代著名教育家雷沛鸿提出的民族教育体系理论,其基本内涵是生长性、普遍性、继承性、现代性、民族性教育的综合,其意义是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对民族教育的内涵、实践和作用作出了最系统最全面的论述。因而对当前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是我们值得很好学习和总结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6.
雷沛鸿倡导设计推动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实行普设学校、义务教育、改革教学内容和办学管理体制等措施,倡导、推行教育大众化,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实行儿童教育与成人教育、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以教育为中心,实施爱国教育,促进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各项社会建设,形成为一个运用政府行为,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行于广西全境,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显著成效的成功的区域性教育改革运动。雷沛鸿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育基础论”。即强调“教育是基础”,突出教育在其过程中,在其自身的构建及其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关系中所具有的“基础”的功能和作用。这对当前强调“教育为本”、优先发展教育、实施区域性教育整体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教育革新家雷沛鸿先生,创立内容全而、结构完整的教育体系,进行前无古人、启迪后人的教育革新,影响深远,是由于雷先生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经济学思想。本文着重探讨雷沛鸿先生的教育经济学思想,进一步阐明雷沛鸿教育思想的丰富内容。教育为建国大业之根本雷沛鸿先生在《我的自白》中说:他自己“先后,留英美十年,深感今后革命建国,必须多方用力,而教育为建国大业之根本要图,个人甚欲在教育方面,为此一代、后一代、后数代国民身心之  相似文献   

8.
[提要]中国共产党发展民族教育的初心即中国共产党发展民族教育的“原初理念”与始发性认识,涉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发展民族教育”的成熟性与完善性理论。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为宗旨,在民族教育实践中生发出涵括促进社会进步、进行理论宣传、凝聚群众心理、稳定国家时局、促进个体发展五方面在内的民族教育始发性认识。1949年后,中国共产党依据上述始发性认识,在不同历史阶段承担着构建民族发展与区域因素有机统一的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制度体系(1951-1980年);构建以经国序民为目标的中国特色民族教育政策体系(1981-1991年);构建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民族教育文化育人体系(1992-2001年);构建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旨归的中国特色民族教育理论体系(2002年至今)的历史使命。在发展民族教育的百年节点上,中国共产党更加坚守初心,不断促进民族教育合目的性发展,同时牢记使命,不断促进民族教育的合规律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人类学角度去切入研究雷沛鸿可以发现 ,雷沛鸿关于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关于个人生活和民族生活、关于中兴民族的民族教育体系等的论述和思想中 ,包含着丰富的人类学内涵  相似文献   

10.
以“学习进阶”为理论基础的美国学前科学教育改革能够为新时代高质量学前科学教育体系建设提供有益经验:在内容方面,以“大概念”为核心,组织幼儿科学素养发展所需的教育内容要素; 在路径方面,以“认知理论和实证研究”为基础,构建幼小科学认知发展遵循的纵向进阶路径。  相似文献   

11.
力学基础课是工科专业的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应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为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知识的应用型工科人才,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与“大工程、大德育、大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理念相结合,按模块化构建力学基础课教学体系框架,对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创新,以期夯实学生力学知识基础,提升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关于构建民族地区高校人文社科创新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社科创新体系的构建是新时期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而民族地区高校人文社科创新体系建设又是我国人文社科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以宁夏大学为例 ,阐述了民族地区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必须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认真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 ,立足民族文化的土壤 ,挖掘民族文化精髓 ,将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以学科建设与培养高层次社科人才为重点 ,突出地方性、民族性和区域性 ;在西夏学、回族文化、民族史学理论等领域 ,积极开展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以政策为导向 ,以科研平台为依托 ,营造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创新体制、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 ,来促进民族地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建设。以重点学科、学位点建设为龙头 ,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为支撑 ,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三位一体互动与协调发展 ,将是宁夏大学构建人文社科创新体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雷沛鸿在教育改革中的创新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誉为“中国的格龙维”的雷沛鸿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成绩斐然、贡献卓著的民众教育家和教育改革家。他本着教育经世的原则,全身心倾注于民众教育,大力倡导民众教育,积极开拓新的教育研究领域,不仅为打破教育制度旧格局立下汗马功劳,也在建立民众教育制度新体系方面开了筚路褴褛之功,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民众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以及可贵的创新精神,对我们当前的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民族团结心理”的构建是多元文化和谐的心理基础。民族团结认知、民族团结态度与民族团结的行为倾向与交往策略是民族团结心理的基本构成要素。民族团结心理构建过程中,我们应关注民族意识、民族认知结构差异、宗教心理等民族心理因素。深化民族交往的广度与深度,完善国民民族教育体系,顺应民族发展意识与发展需要,是民族团结心理构建的必由路径。  相似文献   

15.
雷沛鸿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在探索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善于吸收中外先进的教育思想成果,创立了独具一格的教育体系,为改革和发展广西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雷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社会各界掀起一股“雷研热”。据许国春(对近年中国教育史研究之研究)《教育史研究)1997年第4期)统计,1990—1995年,论教育家的论文中,论得最多的几个人的排名是:陶行知、孔子。蔡元培、叶圣陶和雷沛鸿。为了学习弘扬雷先生的教育思想,我校学报自1997年第4期改版以后共发表钱宗范教授等写的10篇雷研论文。我校学报已刊登雷研论文10篇@李…  相似文献   

16.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我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上好这门课,充分发挥这门课程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功能,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通过从构建课堂教学体系、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坚持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等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提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民族基础教育政策的发展大体经历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导下构建民族基础教育管理体系(1949-1980年)、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健全民族基础教育补偿体系(1981-1991年)、以实现“两基”为前提构建民族基础教育法治体系(1992-2001年)、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主要方式构建道德教育体系(2002-2014年)、以特色发展为工作重点挖掘民族基础教育文化体系(2015年至今)五个阶段。呈现出从“补偿体系健全”到“文化体系挖掘”,坚持“优惠与特色”为主要特征的“政策—理念”演进逻辑;从“教育规律遵循”到“民族政策贯彻”,坚持“教育政策贯彻与民族政策宣传”并重的“政策—环境”演进逻辑;从“管理体系建构”到“法治体系完善”,坚持“政府主导,民众参与”为特点的“政策—行动”演进逻辑。面对新时代背景与发展机遇,民族基础教育政策要坚持特色发展,引导政策理念向“文化性与人本性”的回归;遵循政策规律,创设“教育规律与民族工作规律”共显的政策环境;坚持良法善治,采取“政府主导与民众参与”的政策行动,助推民族基础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旧”话语体系的缺失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障碍,如何构建“新”的话语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迫在眉睫的任务。从“新”体系对语汇、概念、理论三个方面的诉求来展开,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话语体系构建的方法及其标准。  相似文献   

19.
基于文化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在校园文化这个大的教育场内,大学生道德心理体系的建构也伴随着由“知”到“行”的过程,道德认知生活化、道德情感现实化、道德意志体系化以及道德行为日常化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教育理念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主体部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是建设学习化社会的理论基础 ;“社会即学校”的理念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 ;“全面教育”理念使教育从工具理性回归到人的身心潜能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对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