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剑敏 《社会科学家》2004,3(2):149-151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要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首先,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其次,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最后,解决好社会主义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问题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又与目前人们存在的“信念动摇”、“理想淡化”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进程所出现的曲折。作者通过分析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探索性、创新性、曲折性、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得出最终的结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提出的:“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3.
所谓全球化是指人类从以往各个地域、民族之间彼此分隔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走向全球性社会的变迁过程。作为一种社会变迁过程,全球化并不是当代才有的过程,只是在当代,人们才强烈地感受到了全球化浪潮的拍打和震撼。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影响是世纪之交最重大的理论问题之一,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对这一课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一、全球化是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社会主义的产生必须具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二是世界性普遍交往的高度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使用全球化这个词,但他们…  相似文献   

4.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这是我们的革命先辈奋斗了一百多年而得出的真理。而且,经过新中国三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确实比资本主义制度有无比的优越性,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胜利。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曲折,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向前进的。实践必将进一步证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在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而西方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保持相对稳定发展的背景下,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必然”,辩证地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趋势,应从理论和实践上肯定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现状和我国处于初级阶段事实两个角度,理解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性;从社会主义运动在当前遭受重大挫折出发,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站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认识人的创造性发挥对社会主义前途的重要性。结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曲折性、长期性及人的创造性是相互联系的,其中必然性是基础,优越性是必然性的体现,曲折性和长期性是必然性实现过程的特点,人的创造性则是必然性实现的关键。只有正确认识这五性及其相互关系,才能辩证地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理论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领导党和人民对半个世纪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回顾这一历史进程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沿着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等六条理论轨迹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这个理论必定会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这个总结了中国半个世纪建设和改革实践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弥足珍贵.我们要倍加珍惜并不断地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目标的提出及其实践,赋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以新的时代内涵。意识形态的功能发展主要体现在:要在社会和谐理念确立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理论支撑功能;要在和谐社会价值目标建构的过程中不断拓展社会导向功能;要在和谐社会多元利益协调的过程中不断更新社会整合功能;要在维系社会和谐秩序的过程中不断优化社会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8.
9.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毛泽东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开拓。在探索过程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非常深刻的教训,但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我们今天继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最为重要和最为宏观的理论,邓小平理论中由国家宏观调控的思想推展到政府职能的转换,表明政治体系中政府机构的规范与执行能力的改善和提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表明党中央已经意识到新兴利益群体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需要表达的途径以及实现的组织依托;科学发展观是迄今为止提出的最具时代气息、具有与时俱进特点的纲领性指导文件。  相似文献   

11.
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从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逐步加深、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以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分别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作出了特定历史时期所能达到的表述。20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全新高度,同时也使人类对社会主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真正把握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也就为我们正确地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剥削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和经济范畴,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国际接轨的对外开放政策及私有观念的长期存在,使剥削现象具备了存在的条件和理由。正视现阶段的剥削现象,特别是认识到剥削现象的长期性、剥削性质的非对抗性及剥削范围和程度的可控性,并通过正确的政策和完善的法制,引导其合法的正面效应,限制其负面效应,有利于协调多种所有制关系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的最高境界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它既是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和最高命题,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诉求,更是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矛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共产党在新世纪提出并通过了《加拿大共产党纲领》、《加拿大共产党章程》及一系列重要决议,分析了当前加拿大的社会政治状况,指出加拿大的未来是在充分吸取前苏联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基础上的有加拿大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对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与发展。它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理论基础,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目标,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准确把握本论断,对于完整准确的理解和运用、宣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现阶段人的本质具有双重性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思想上。经济上 ,人既是主人 ,又未完全实现主人的地位 ;政治上 ,人虽享有民主权利 ,但尚不够充分 ;思想上既接受马克思主义 ,又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渗透。因此 ,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与协调 ,促使人的本质向社会进步的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为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社会主义的发展只有契合全球化进程,才能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具有一致性,全球化发展的未来结果必然是全球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但只有马列主义者 ,才真正明白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