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二千多年,虽有其罪恶的一面,但也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其一,巩固和扩大了中华民族大一统局面。其二、组织社会生产,抵制天灾人祸。其三,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宏大工程和文化艺术。对于君主专制制度应给予客观的、历史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秦朝社会控制失效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昆生 《重庆社会科学》2005,(10):75-78,102
秦朝短祚与其社会控制指导思想的失误有密切关系。具体表现在以法家为主的文化共融失效;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与实践的亏缺;不成熟社会转型重建中的内敛机制与大一统社会整合中的秩序失范。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封建社会,小农存在的方式和客观需要必然会产生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政体形式,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政府又依赖于小农而存在。两者在社会机体中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对此,我们在《论小农经济与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一文中,已作了论述。现在,我们需要进而探讨的是,两者在社会机体内的运动发展,是趋于什么样的方向?形成什么样的力?其运动发展的过程和结果对社会产生着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税收是国家经济的支柱,也是政治和文化形态稳定的重要基础。中国历史上税收制度的演变,反映了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形态追求稳定的历史要求和特征,由来已久的大一统社会形态及其长期的中央集权制则集中体现了这一历史的要求和特征。在历史上,这一政治文化上的要求和特征强烈地支配着历代税收政策和税制改革,成为中国税制演变最基本的社会文化动因。如果说,大一统形态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那么,强调集中和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则是其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税收,作为中央集权王朝的经济支柱,对维护大一统形态的稳定,对国家能否长…  相似文献   

5.
庞滨 《殷都学刊》2009,30(1):152-156
中央集权的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二千多年,虽然有其罪恶的一面,但也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本文从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起源、特点和影响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主要因素三方面入手,试图深入地剖析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原因和演变过程,以冀对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给予较为客观的、接近历史原貌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中国至晚从秦始皇的统一全国开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就基本确立了,以后历代相承,不断完善,延续二千一百多年之久。这种政体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学界已有多方面的分析,但中国为什么选择了君主专制政体,又为何能历时久远,却未见有令人折服的解释。作者不揣鄙薄,拟从文化史的角度作些分析,以求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7.
在汉唐一千多年间,广泛存在的地方力量是约制大一统政体的有效机括;而由这机括发展出的士族实体,更是约束独裁专制君主的有效力量。一直到宋代,中国传统的农村地方力量、士族大姓的实体势力和传统儒学的影响,都发生了全面性解体的变化;其对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制衡作用,因此不振,才演变出明代的君主专制独裁政治;这是蒙古铁骑能首次征服中国全部大陆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蒙元的统治又是明代专制政治的根源,这些都构成了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困境。这是讨论中国传统(包括政体)和现代化问题时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8.
汪仕凯 《社会科学》2023,(5):88-101+149
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国家建构的过程与结果,是对古代政治大一统进行的创造性转化从而形成了新政治大一统。政治大一统的核心是用高度耦合的政治制度体系支撑多民族共同体,在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运用民主集中制实现了政治大一统的创造性转化。民主集中制是实现政治大一统创造性转化的基本资源,只有在中国共产党以社会革命建构现代国家的条件下,民主集中制才能围绕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从而完成政治大一统的创造性转化。实现了创造性转化的政治大一统,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核心的、以民主集中制为基本要素的政治中央集权的高度耦合的制度体系。政治大一统的创造性转化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形成是同一个过程,它构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深层结构。实现了创造性转化的政治大一统,既是现代的政治大一统又是人民民主的政治大一统。这种政治大一统,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提供了历史基础,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供了文明根基。  相似文献   

9.
数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从本质上看,都是君主专制的集权社会,但就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而言,却有集权时期与分权时期的区别。集权与分权之争由来已久,实是老生常谈。但近年来史学界有一种倾向,注意了批判封建的中央集权,似乎认为分权就能救集权之弊。我们以为,忽视了政权性质的本质问题,无论是集权还是分权,都会失去历史研究的借鉴意义。看来,全面考察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理论和实践,仍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产生和长期存在的基础是什么?本文认为,其基础是小农经济。小农具有“原子”的特点,他们不能形成任何一种政治组织,以自己的名义来保护自己的阶级利益,需要高高站在他们的上面的权威来代表他们。适应小农经济的客观需要,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政体必然地产生和矗立起来。而专制政府的统治体系的建立、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以及维系其生存的“生活源泉”,则都有赖于小农经济作为它的基础。惟其两者的关系如此,所以,在历史的进程中,他们的盛衰变化呈现为正比。而专制集权政府的兴衰与地主制经济的盛衰则成反比。不仅在中国,在中世纪欧洲的英国、法国,亚洲的朝鲜、印度,社会发展的事实都证明了小农经济是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汉代儒学宗师董仲舒,以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和保持汉家天下长治久安为政治理想,苦苦寻觅君主政治的根本原则、基本方针和治国方略,力图找到“致治”和“长治”之途,提出了以“大一统”为前提条件,“以德治天下”为主要体现,以“礼制”为根本保证等内容构成的和谐思想,以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伦理道德等领域消除不和谐的风险源,建立稳定、协调、有序的封建专制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8(4):157-160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独树一帜,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本文将探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中央官制、地方官制以及职官的管理制度等主要问题,力图勾勒连缀出一条楚国官制演进变迁的发展脉络。透过官制,可以清楚地看到楚国是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贵族政治体制的国家,这种政治体制对于楚国历史的兴衰以及对后世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建立、发展与演变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印群 《殷都学刊》2023,(4):31-38
作为墓葬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墓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财产乃至社会关系。与上马墓地所代表的春秋时期“邦墓”墓地相比较,二里冈战国墓地代表的战国时期平民墓地的墓地制度暗示出其亲族关系似出现了淡化迹象。三晋地区陵园制的出现是墓地制度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政体的一种折射,陵园制使得位居陵园中心的国君墓唯我独尊的氛围更浓厚,这恰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政体相适应。  相似文献   

14.
罗冬阳 《东岳论丛》2005,26(2):207-208
我国历史上,自秦代到清代的政治体制,是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形态.这一延续21个世纪的政治形态,对我国的历史与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它的内容、结构、历史变迁,一直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的重要对象.在这一研究领域中,我们有幸看到同济大学李渡教授的新作<明代皇权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全书不足22万字,却很耐读.  相似文献   

15.
荀况,战国后期赵国人。他本属儒家,但在政治上适应了地主阶级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的要求,在学术上实现了批判地总结百家,创立自己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历史任务。他作为先秦各家的集大成者和当时最杰出的思想家,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它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军事以及风俗、习惯等几乎所有的角落。一、传统文化与中央权威中国传统文化在政治理论上强调最力者莫过于中央集权与大一统的思想,儒家三纲五常中的第一纲便是“君为臣纲”。自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为汉武帝认可以来,历代统治者无不将儒家宗师孔子尊为圣人,其主要原因即在于儒家思想可以为他们倡导中央集权,强化封建专制统治服务。从政治民主化的角度来看,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与封建大一统思想固然是现代人批判的对象。但是,如果把这种思想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也…  相似文献   

17.
从贵族民主政治到中央集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秋战国是我国政体由宗族贵族民主政治向中央集权政治转变时期,它与大一统的历史发展趋势相一致。统一需要富国强兵,更需要集中内部的军事、财政、司法和行政权。通过改革,各国君主实行官僚任免制、俸禄制与郡县制。其实质是抑制与消灭卿大夫的分裂势力,最终完成国家政体由宗族贵族民主政治向中央集权政治的过渡。  相似文献   

18.
李伟山 《阴山学刊》2008,21(5):51-56
东周会盟争霸的结果是形成了“天子——霸主——诸侯”这样的新的等级秩序关系,这既是对西周共主政治秩序的继续和发展,更是对它的否定,并且为先秦共主政体的早期国家形态向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的成熟国家形态过渡准备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条件,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资本主义在中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因,不仅有其经济根源,而更重要的是由于它的政治历史状况所决定的。因此,本文着重从中国的政治历史状况来探讨资本主义在中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问题。 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同世界上别的许多国家一样,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到了明末清初出现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发展极其缓慢。究其原因,须将中国的社会历史作一具体分析。 鸦片战争前封建专制政权束缚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其政治制度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即  相似文献   

20.
自秦汉以来,大一统一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轴。近代以来,大一统国家继续居于主导地位,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统领着整个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并在这一进程中使自身通过再造而得到承续。一百多年来,人们环绕着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还是汉民族单一民族国家、建立单一制国家还是联邦制国家、建立新的集权制国家还是三权分立的分权制国家、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还是广泛实行地方自治的国家、建立一党制或以党治国的国家还是两党制或多党轮流执政的国家、建立继续以家国共同体为本位的国家还是以个人为本位的国家、建立实行精英主义精英治国的国家还是坚持草根主义草根治国的国家这样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展开了异常激烈的反复争论,并通过色彩斑斓的各种实践论证和检验他们的主张。20世纪以来的全部中国历史,在走过非常曲折的道路,总结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后,终于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对于大一统国家体制如何承续又如何适应新的时代而变革与再造,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