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具体行政行为是相对于抽象行政行为而言的,它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权力,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依职权作出的,它一经作出,便具有法律效力,需要执行的则应当予以执行。与此同时,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如果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也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样一来,具体行政行为往往因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起诉而得不到执行,于是,在行政机关和行政管…  相似文献   

2.
一、政府管制与行政执法的关系 行政执法如何更好地达到管制目标?政府管制又如何促进行政执法变革?这两者关系可概括如下: 首先,行政执法是实现政府管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行政执法并不是一个有明确外延的概念,其含义因使用者目的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指代对象范围的大小,可作如下区分:广义的行政执法是相对于立法、司法而言的,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法律的执行和实施,包括整个行政行为.狭义的行政执法仅指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处理行为,是相对于行政立法(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行政司法(行政机关裁决争议和纠纷的行为)而言的,不包括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还有一种最狭义的行政执法定义,仅指行政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行为[1].  相似文献   

3.
行政执法中的“疲软”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或决定得不到充分实现或执行以致达不到执法之目的。在这种现象的背后.是政府和法律权威的丧失。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行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廉洁奉公、守法懂法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重塑政府威信,强化政府权威和法律权威。  相似文献   

4.
一、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行政诉讼制度的内在要求 所谓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而对行政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则是享有法律监督职权的国家机夫,包括国家权力机关、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及诉讼参加人执行和遵守法律的情况所实行的监督。其中主要是对人民法院及其审判人员在审判活动中执行和遵守法律的情况进行的监督。社会  相似文献   

5.
专利行政执法制度是指专利行政主管机关依法处理专利纠纷和专利违法行为的法律制度,包括专利行政强制、专利行政处罚、专利行政裁决和专利行政调解。从新中国专利法律制度建立至今,专利行政执法制度一直是国内理论界、立法界、司法界和行政执法界争论的焦点。我国专利行政执法制度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第一,专利行政执法的主体存在缺陷;第二,作为专利行政执法主要依据之一的《专利行政执法办法》存在立法缺陷;第三,专利行政执法程序存在缺陷。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专利行政执法制度,应当赋予国务院专利行政主管部门专利行政执法职权、完善专利行政强制制度和行政处罚制度及专利行政执法程序。  相似文献   

6.
法律保留原则最早产生于政府实施“警察权”的背景之下,意义在于约束侵害行政和保障公民基本利益,要求行政机关的行为必须有明文法规可依。而随着现代社会政府的职能和角色越来越从管理向服务发展,给付行政的兴起要求行政机关根据需要作出授益性的行政行为,并随之带来了法律缺位时行政自由裁权和公民权利的处理难题。因此,传统法律保留原则必须在给付行政的适用中,进行修正和重新释义。  相似文献   

7.
行政解释是法定的国家行政主体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法律规范作出的阐释和说明,在其职权范围内具有法律约束力,是正式法律解释的方式之一.行政机关对法律、法规等的解释既可是行政立法,也可是行政解释.行政解释是必要的,但过于强势的解释会打破权力均衡.  相似文献   

8.
《行政复议法》的颁布实施,对公安行政执法工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主要是行政复议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公安行政执法活动受到全面复议监督;突出地体现便民原则,把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赋予申请人选择复议权,公安行政复议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被申请人在行政复议活动中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更加明确,被申请人的法律责任更加严格;复议机关的职权更加明晰,作出公安行政复议决定的程序更加明确,更有利于解决公安行政争议。这就为进一步加强公安行政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加强公安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提供了新的条件和动力。  相似文献   

9.
完善行政赔偿程序,是中国修改《国家赔偿法》的重要任务之一.完善行政赔偿程序应当着重解决如下问题:肯认行政赔偿程序主动依职权启动;明确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处理行政赔偿案件的机构及人员;引入行政赔偿协议程序;处理好行政赔偿决定及协议的执行与救济程序、行政赔偿复议程序与行政赔偿诉讼程序等的衔接.  相似文献   

10.
论行政强制执行中的行政责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逾期拒不履行行政义务的行政相对人依法采取强制手段迫使其履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它是保证国家行政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一种强有力的行政执法手段。由于我国立法的不完善以及行政执法体制的不健全 ,行政强制执行在实际运作中 ,或处于“执行难”的状况 ,或出现恣意侵害的现象。因此 ,加强对行政强制执行的理论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拟对行政强制执行的内在责任机制作一粗浅的探讨。概念重议什么是行政强制执行 ?时至今日 ,我国行政法学界大致有三种表述 :第一种表述谓“行政强制”。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中 ,有…  相似文献   

11.
一、议价处罚的危害 所谓议价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为避免行政诉讼,而采取规避法律、法规,或者在法定的处罚种类和幅度内,与被处罚当事人就处罚问题进行讨价还价,共同议定处罚结果的行为。这种议价处罚行为,即不能增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做到依法行政,增强行政执法工作的透明度,又不能使公民对行政机关行使职权有充分的表达意见和监督机会,严重地破坏了法律、法规的正确执行。具体说,其危害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2.
<正> 一、授权立法的涵义 授权立法顾名思义是指根据授权而进行的立法,它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立法现象。然而,由于各国社会历史背景和法律渊源的差异,授权立法并没有统一的内涵。在西方国家,虽然授权立法(通常称委任立法)仅指议会授权行政机关进行立法,但其在外延上却并非统一。在法国,国会制定的普遍性规则称为法律,行政机关制定的普遍性规则称为条例,但行政机关制定条例的活动并非都是委任立法。根据1958年法国宪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可以制定四种内容不同的条例:(1)执行条例;(2)自主条例;(3)法令条例,(4)紧急情况条例。其中,只有制定法令条例属于委任立法的范围。因为行政机关制定执行条例、自主条例和紧急情况条例是宪法赋予的固有权力,即使没有法律委任,行政机关也有权制定。在英国,行政机关制定行政管理法规  相似文献   

13.
论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行为及行政法上对它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用的“行政行为”概念仅指行政机关单方面意思作出的对具体管理对象所实施的具有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这类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执行法律、法规过程中与公民、法人团体之间发生最广泛、最直接、最普遍联系的纽带。其中行政机关的  相似文献   

14.
行政资助之合法性原则的作用在于约束行政资助中巨大的行政自由裁量权,它包含法律优位原则和法律保留原则,二者涵义不同,但互为补充.法律优位原则的间接作用使非权力性和授益性的行政资助服从于法律、立法目的和一般的法律原则;法律保留原则强调相对保留使行政机关获得了制定资助政策和作出具体决定的裁量权.无论法律如何尊重资助行政中行政机关的自主性地位并鼓励其弹性地发挥在公共福祉方面的提升作用,但财政预算法律始终是合法性原则拘束行政资助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对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制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其他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执法活动中的重要依据。但长期以来,少有法律对其进行规范和调整,因此在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及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既侵害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又损害了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威,还扰乱了行政管理秩序,对其进行规范和制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其他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执法活动中的重要依据.但长期以来,少有法律对其进行规范和调整,因此在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及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既侵害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又损害了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威,还扰乱了行政管理秩序,对其进行规范和制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法律设定非诉行政执行期限的目的是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行政非诉执行期限属于义务型期限,期限届满的法律后果是行政机关丧失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程序权利,逾期提出申请属于程序违法。程序违法的性质和非诉行政执行中权利主体与利益主体不一致,决定了行政机关不因逾期申请而免除执行生效行政决定的法律义务。非诉行政执行制度所指向的客体是公共利益,将"不予受理"作为行政机关逾期申请的法律后果,不仅没有对违反法定程序的行政机关起到任何惩罚效果,反而进一步损害了公共利益。为兼顾公共利益和惩罚行政机关程序违法行为,法院可以在受理行政机关逾期提出申请的同时,采取将行政机关逾期情况予以公告、向监察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等措施,构建将行政机关责任作为不利法律后果客体的制度设计,还能够一并解决行政机关在非诉行政执行期限届满后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不作为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与美国、日本的行政程序法典化路径不同,我国行政程序立法基本采取了"先地方后中央"的模式。福建、广西、湖南三省区创制的行政程序规定,具有典范性。通过与之关涉的批量性的行政诉讼案例研究,可以观察到当事人、行政机关、法院、检察院、律师对实体性的行政执法职权、执法形式、证据获取、轻微瑕疵程序、内部程序以及程序权利等问题的不同主张和认识,进而评估这些地方行政程序立法的有效实施状况。在补充国家行政程序立法缺失的同时,地方行政程序法也有内容和适用上的不足,亦需修订,以利于地方法治和法治中国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专门法律监督机关,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有效监督和规范行政行为,防止权力的滥用。从行政失范表现和行政执法监督现状切入论述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必要性,从实践基础、理论基础、立法基础对行政执法检察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从完善行政执法检察的立法建设、明确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界限、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程序三方面构建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体系。  相似文献   

20.
执法监察工作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是摆在各级纪检监察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执法监察的概念特征、功能作用、基本方法等提出以下肤浅的认识。 一、执法监察的概念、特征及其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必然性 1.执法监察的概念 执法监察,指的是纪检监察机关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所进行的监督检查工作活动。它有四个要素:1)执法监察的主体是纪检监察机关;2)执法监察的客体是行政执法行为;3)执法监察的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4)执法监察的内容是监察对象的执法情况。执法监察不仅要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国家计划的行为进行纠正、处理,还要对模范执行者给予表彰、奖励。其目的在于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保障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正确实施与贯彻执行,保证政令畅通和计划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