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培 《现代妇女》2014,(1):66-66
目前我国理论上通说认为,器官捐献者的主体只能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特殊人群也未有例外规定。对此,笔者认为对某些特殊人群可以进行例外的规定。国家可以在保障捐献主体权益的基础上,可以对某些特殊捐献主体进行例外规定,从而利于扩大器官来源,以便挽救更多急需器官移植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颁布后,脑死亡未立法已不再是器官移植的障碍。有关专家透露,卫生部将讨论脑死亡诊断标准,脑死亡供者捐献器官的相关办法也在研究中。  相似文献   

3.
1999年11月初,江苏省农科院离休老干部、南京“遗体捐献志愿者之友”发起人皇甫垠经过与南京铁道医学院的多次协商,终于达成协议,为该团体成员皇甫垠、王健、葛梅贞三人办妥捐献身体全部内脏、角膜、皮肤、骨骼等登记与接受使用手续。当一个人的身体发生严重病变、只有通过器官移植才能挽救生命的时候,患者与他的亲人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态期盼着供体的到来?这是健康的人们无法想象的。但是,世事难料,说不定在哪天,你我或许就成为千千万万等待别人捐献器官病人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4.
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有望年内实现申领驾照时进行器官捐献意愿登记。届时,居民在申领驾照时将对万一遇到车祸等意外情况死亡后,是否愿意捐献自己的器官以及捐献何种器官作出选择(4月25日《重庆晚报》)。  相似文献   

5.
让生命在奉献中延续——遗体捐献的透视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媒介越来越频繁的报道 ,人们对遗体捐献、器官移植已不再感到陌生。许多思想开明的人士认为 ,遗体、器官捐献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如今 ,全国各地都有一些先行者加入了志愿捐献遗体的行列。然而 ,由于遗体、器官捐献在中国毕竟还是新生事物 ,无论是国人的观念更新 ,还是国家立法 ,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让人忧虑的现状提倡遗体捐献 ,实质是在提倡一种奉献精神和科学精神。现代医学的发展 ,已经使得人在百年后的遗体并不是毫无价值的废物 ,而是一种珍贵的资源。一方面 ,它可以为医学研究提供解剖的材料 ;另一方面 ,死…  相似文献   

6.
为了将亡夫的两个子女抚养成人,她做苦力活,甚至卖血为女儿治病。在女儿脑死亡后,她忍痛将其器官无偿捐献,却遭到了各方的误解和打击。仅仅是因为她继母的身份,还是人们对器官捐献心存偏见呢?  相似文献   

7.
她是个先天性痴呆患儿,情绪狂躁不安,打人又打己。母亲在跑遍全国救治无望时,绝望地选择了捐献女儿的全部器官。孰料,临终捐献遭遇峰回路转,专家适时出现,一场备受世界关注、极具挑战性的手术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每年有150万例,然而从2005年到现在,我国人体器官捐献仅为207例,平均每年30例,99.9%的患者因为没有等到器官源而遗憾离世。  相似文献   

9.
正我曾在电视上看过一个相亲节目,一个女嘉宾出场时说,她对男生的要求是能"解决问题而不是提出问题"。主持人问她是什么意思,她说,她是开酒吧的,每天都要看酒吧要熬夜,她前男友总是会说她,让她少喝点酒少熬夜对身体不好,她就问他,我不去看酒吧你能帮我看吗?或者你能找人帮我看吗?或者我不开酒吧了你能养  相似文献   

10.
漫画与幽默     
五个面包有这么 个人,每天都要到集市上去买五个面包。一次,他的朋友问他:“能告诉我吗,你为什么总是买五个面包?”这个人回答说:“一个是我自己吃,两个借贷,两个还债。”“不懂你的意思。”朋友说,“请你给我解释一下吧。”“你瞧,可不是吗,一个我自己吃,两个给孩子吃,两个给爸爸妈妈吃。”  相似文献   

11.
正小孟(孟锦云,毛泽东的贴身护士)来到主席身边时,主席已患了白内障,很多人劝他做个手术,他却总是不愿意,就像劝他吃药一样。他常说:“医生的话不能听,最多只能听一半。”一天上午,小孟对主席说:“你做个手术吧,很简单,手术之后,你就能看清楚我了。”不知为什么,这次主席没有表示反对,但也没  相似文献   

12.
一个月前,赵女士还只是东城区某检测部门的检测员。然而,现在的她却成了炙手可热的名模。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意外相遇"到现在连我自己都没搞清楚"赵女士在接受采访时,笑着对小编说:前几个月,食品健康中心的赵主任来我们单位做质检。我和同事一看,是一种叫"早餐第一步"的减肥早餐。就打趣地说:赵老,这早餐真能减肥啊?"哈哈,你试试不就知道了"赵老笑着说。  相似文献   

13.
遗体捐献大聚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值却是众所周知的。本刊对此作了全方位报道,以期能与广大读者共同探讨这一关系人类生命延续的社会现象。捐献个体的器官或遗体是个体生命的一种延续方式,这种延续包括几个方面:一是作为受体的人在移植器官后生命得以延续,挽救了受体的生命;二是作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最伟大的发现莫过于我们可以借由改变我们内在的世界而达到改变我们外在的世界”。——威廉·詹姆斯说话的原则意思确定。一位妻子跟丈夫说:“当年,因为所有人都不同情你,所以我嫁给你”。丈夫说:“是啊,自从你嫁给了我, 所有的人都同情我了!”这两个“同情”不是一个概念。要作有效沟通,意思必须确定,首先想好要说什么。  相似文献   

15.
一个月前,赵女士还只是东城区某检测部的检测员。然而,现在的她却成了炙手可热的名模。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意外相遇】"到现在连我自己都没搞清楚"赵女士在接受采访时,笑着对小编说:前几个月,食品健康中心的赵主任来我们单位做质检。我和同事一看,是一种叫"早餐第一步"的减肥早餐。就打趣的说:赵老,这早餐真能减肥啊?"哈哈,你试试不就知道了"赵老笑着说。我知道赵老是著名的营养学家、食疗专家,上过很  相似文献   

16.
高琳 《老人世界》2013,(8):32-33
年已七旬的我,该是考虑余年还应该做些什么事的时候了。在我有生之年,还应当做点儿什么?忽一日想起:捐献眼角膜!赶忙给114查询台去电话,打听到本市红十字会的号码,几经周折,总算与主管此事的王女士通话了。方知捐献眼角膜,可不是在红十字会报名备案即可,需要本人递交申请;有两名直系亲属同意签字;还需持有效证件去市第一公证处办理公证手续;再由市红十字会颁发《遗体(器官)捐献卡》。  相似文献   

17.
从外围去看范冰冰,她可能是个妖艳的花瓶,可能是个热闹的绯闻女王,也可能是个懂得争抢的心计女郎。其实,那些很可能是臆想,真正的她,别人未必看得真切。就像她说的,一座城堡,如果你走不到中心,永远猜不到城中景象。范冰冰身上有两个被外界打上的烙印:一个是话题女王,另一个是这些话题统统由她一手制造。就在这样的风口浪尖,我们和话题女王对话。不能说在40分钟的采访里,能挖出一个百分百真实的范冰冰。但至少可以说,这是从某个侧面看来,真实的范冰冰。  相似文献   

18.
情法交织下的人体器官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久前,徐智华因犯故意杀人罪在江西省九江市伏法.他的辩护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等待二审判决的日子里,徐智华多次提出捐献自己的身体器官或是遗体来赎罪.随着一声枪响,徐智华的愿望最终没有实现,也给他的家人留下了不尽的遗憾.另一位尚关押在濮阳市看守所一审被判处死刑的王继辉也在等待.此前,他申请将自己的肾脏捐给一位肾衰竭的高中生.配型结果表明,王继辉的血型和抗原、抗体与高中生的完全相同.有关媒体称,就在手术工作准备就绪的时候,为张红伟做移植手术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却接到了来自看守所"叫停"的通知.  相似文献   

19.
有句俗语人不可貌像,海水不可斗量。意思是说不能仅凭一个人的外表来衡量他的聪明才智。不过,人的貌像却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他的健康状况。比如,某些体表特征就可能预示其未来能得什么病以及寿命情况,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2014,(10)
正河南漯河高级中学今年74人获10分的国家二级运动员高考体育加分,占全省此项加分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引起公众质疑。有记者采访河南省体育局宣传处处长,问到"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具体由谁来审查"时,这位处长犹豫了一会,说"能不能你问之前咱先沟通沟通?"采访前先"沟通",大概有两层意思。一是希望通过其它的方式让记者放弃采访,比如给点"封口费"。二是先和领导沟通一下,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先向领导请示了,再接受记者采访,以免"乱表态",把领导不想说、不能说、不敢说的事情给说出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