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经常感到很幸福,是因为自己可以清澈地回忆起童年的生活样子——我们住在靠近沙漠的湿地湾子里,七八户蒙古人,七八户汉人。沙漠边上有好多杨树和柳树,有被切割成形状不同的若干块庄稼地,有一滩可以隐藏牛马的枳芨林,有几十种叫不出名字的鸟儿……这里很安静!在这安静的十几户人家里,肯定能蹦跳出几个小伙伴吧,可以和我一起玩儿。夏天我们前往沙漠里的小湖边踩水,秋天到密林深处的林场果园里偷食小果子,冬天则会去生产队的棚圈顶上掏雀儿……这样的事情在记忆的幕景中时而闪现。然而,更强烈的关于童年的记忆却是一种味道,一种浓浓的家里的味道。  相似文献   

2.
拉甲河畔     
那是在去年6月干旱的日子里。灼热的太阳猛烈地照射着广西东兰县武篆人民公社的稻田。被第七生产队和那光生产队拥抱着的拉甲河水,也似乎越来越浅、越来越瘦了。为了战胜干旱,争取一个好收成,第七生产队的童族管水员黄鸿新和那光生产队的瑶族管水员韦桂明,每日辛勤地劳动在稻田里。一天中午,黄鸿新检查了本队稻田灌水情况后,来到河边,  相似文献   

3.
翻开白音宝利格公社白音宝利格生产队的档案,我们可以看到从一九五六年以来,这里经历了三个暴风雪的冬春,四场严重旱灾,连续三年的水涝和两年大面积牲畜的病灾;至于冷风冷雨和小型风雪灾害,更是连年不断。但是,就在这同一时间里,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个生产队的畜牧业却获得了迅速的  相似文献   

4.
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东吐莫公社好田格勒大队第四生产队,一提起蒙古族生产队长白音达来,社员们都亲切地说:“老白那颗心呀,早给了咱生产队啦!”白音达来同志出身在一个贫苦家庭里,一家三代都给王爷当奴隶,早年,他爷爷为了寻找一匹丢失的马驹,活活冻死在草原上。父亲顶替了爷爷,继续在草原上为王爷  相似文献   

5.
请立个发展民族教育的法规我们公社,地处贵州省兴义专区册亨县坡坪区的边远山区。是个少数民族杂居的公社。全社生产大队一级干部共有25人。其中有15人是文盲。生产队一级干部有125人,有77人是文盲。有不少生产队找不出一个会计来。有的生产队因为没有会计帮助搞分配,他们的粮食有不少硬是放在仓库里生芽发霉。结果,一年辛苦得来的劳动果实竞被白白浪费掉。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是偶然的。看一看这个公社的文化教育情况,就不难找到  相似文献   

6.
社员收工回到家,拧开沼气炉灶的开关,划根火柴,蓝色火苗呼呼直窜,约莫半个钟头就把一顿饭做好了,既干净,又方便。夜幕降临,一拉灯绳,电灯大放光明,看电视,听广播,孩子们在灯下做功课,老奶奶借着亮光做针线活……这都是农村大办沼气带来的好处。广东省顺德县有个新埠第三生产队,全村84户,家家都用沼气和太阳能,人们称之为“新能源村”。过去这个生产队每年缺少生活燃料45%,要派两千个劳动力到外地去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达尔汉乌拉公社芒来生产队放牧员珠拉被誉为牧牛女状元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颂在辽阔的内蒙古草原上。今年二十五岁的共产党员珠拉,是个黑里透红、粗脚大手的健壮姑娘,一看就知道  相似文献   

8.
我是援藏干部,能在拉萨认识老汤也是我和他的一种缘分,老汤叫汤己生,原在西藏日报社工作,安徽黄山人,30多岁参加援藏工作,一呆就是26年。他摄影、书法、绘画样样在行,为人谦虚、厚重、热心。拉萨许多地方有一种柳树叫左旋柳,上百年的树龄,黢黑干裂,铁枝蟒干,树身旋转着向上生长,细细观来,有的像罗丹手下的思想者,有的像何香凝笔下的下山虎,要是春天里去看,柳树又好似“雀之灵”舞在路旁。有事没事的我总是喜欢去看这些仪态万千的左旋柳。有一天,我在拉萨宇拓路的新华书店里看到一本小画册,书名就叫拉萨古柳,翻开一看,一幅幅人性化的拉萨古柳…  相似文献   

9.
依孜 《民族论坛》2007,(11):22-22
<正>跟着中央部委祝贺团不到两个小时的行程,凤凰,这座梦了不知多少回的小城,竟然在我刚刚晕车过的的疲倦里,在我端着相机跑前窜后的匆忙里,便匆匆远去了。然而,惊鸿只一瞥,爱到死方休,这匆匆的行程却在古城里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陈宝箴世家留下了脚步——人文的凤凰应该是没有多少遗憾了。  相似文献   

10.
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镜明公社,有一个名叫飞冲的生产队。这个只有七户侗族贫农、十七个劳动力的生产队,八年来,坚持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发展山区生产,改造山区落后面貌,取得了令人惊羡的成就。飞冲生产队座落在越城岭的南坡上。背靠陡峻的越城岭,前临深邃的疱田峡谷,山  相似文献   

11.
正悠悠酉水,连绵群山,山水相依的芙蓉桥白族乡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现在是全县七大白族乡的文化中心,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它却一直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山乡。从"养在闺中无人识"到"一朝成名天下知",不得不说芙蓉桥地下挖掘的瑰宝——无牙芙蓉龙化石。1968年,芙蓉桥村的村民彭长发还是个16岁的青年。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经常在课余到人民公社的生产队干活挣取工分,到山地里栽红薯、种苞谷。大概从这年开始,在生产队的山上,陆陆续续地有人从地里刨出一些灰白色的东西,像骨头又像石头。他自己也挖到过,这些东西离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五指山保亭县六弓公社田圮大队南岛生产队,有个黎族老贫农,名叫蔡琼礼,他六年如一日,忠心耿耿地为集体看管远山庄稼,受到社员们的赞扬。蔡琼礼今年六十四岁。在旧社会里,他给地主当长工,吃尽了苦头。解放后翻了身,坚决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带头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处处把  相似文献   

13.
在湖南省宜章县莽山瑶族公社林海深处,竹坪生产队的五户瑶家在县水电局帮助下,自力更生地建起了一个3千瓦的小水电站,白天碾米,晚上照明,从而结束了“春米用石臼,点火用松明”的历史。还在几年前,这个生产队的队长盘  相似文献   

14.
我到达庫倫旗哈尔槁人民公社下养畜牧生产大队的时候,这里的养畜牧河已經封冻了,它象一根銀带,鑲嵌在这塊狹長的“盆地”的周圍。河的对面是三座并列的村庄。村后是一片收割了的田地,泥土在阳光下黑油閃亮,一望而知是肥田沃土。这一天,正好是星期六,大队每到这天要举行一次晚会,讓社員們共度周末的欢乐。我一到队里,热情好客的主人就把这个消息告訴栽,并且邀約我参加。不用說,我对这个已經普及了文化的生产队早已向往有时,参加晚会正好可以看看他們的文化生活,所以一口答应了。晚会是在生产队的食堂里举行的。大队長哈尔其  相似文献   

15.
汝南县红光公社三里庄大队,是个回汉杂居队。这个大队的后马回民队,在治河时,被圈进了溢洪区。大队党支部考虑到回族社员生命财产的安全,决定让后马搬迁,可是村子搬到哪里去呢?! 消息传到了各个兄弟生产队,大家都表示尽力支持援助。邻近的郭刘生产队,主动地把自己队的十几亩高地,调换给后马作了宅基;三里庄、前马等八个生产队又派了大批劳力帮助铲平和垫高了宅  相似文献   

16.
彭毛阿妈     
彭毛阿妈,本名叫“彭毛”,可是自从她1959年被选为青海省兴海县人民代表以后,不知什么时候,人们在彭毛后面加了“阿妈”两字。从此,不仅她所在的温泉人民公社这样称呼她,连县里的人也这样叫她。人们为什么这样尊敬地称呼她呢?这得从她一贯关心群众、关心集体说起。温泉人民公社吉扎生产队办的藏族小学,是她根据群众意见提议办  相似文献   

17.
好邻居     
云南省陇川县邦外公社弄安生产队是个景颇族聚居的生产队,这个队的“邻居”是陇川国营农场拉线分场。过去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党的民族政策得不到落实,农场同生产队往往因为争田争水而发生纠纷,影响了民族团结。党的三中全会以后,拉线分场广大职工通过学习民族政策,深刻地认识到,加强民族团结,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形势,同心同德搞四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玉屏公社郫枝寨,有一位双目失明的苗族孤身老人莫志昌,今年六十三岁。多年来,莫大爹在人民政府的关照和生产队社员的帮助下,生活过得还不错。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时也少不了缺柴少盐,生点小病。今年春节前夕,驻在郫枝寨附近的云南边防部队某团一营营部的十二名共青团员,来到莫志昌大爹住的寨子里,为群众做好事,了解到了莫大爹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庭院的角落,有一棵老柳树。在我10岁那年的夏季,天气闷热。老柳树染上的虫害比往年更严重了。柳条儿如久病人的头发一样稀少,没有光泽。几根虬枝虽然挺粗,却被虫子拿得没有一点儿生气。看来,它的命运也只有做柴禾的份了。一天,我拖着残疾的腿,拄着双拐,从树下经过。  相似文献   

20.
在科尔沁草原西南部莫力庙东北不远的地方,有一个"艾力"(蒙语:屯子),这就是内蒙古自治区著名的牧业先进单位——通辽市茂林公社新艾力生产队.一盘石碾载旧史一张大纸起新篇要问这个生产队的历史,那得先从巴音敖拉老爷爷家门口那盘小石碾谈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