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娟 《江汉论坛》2003,(9):16-17
分析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省经济发展情况我们发现,自1996年以来我省经济运行特点出现了若干重要变化已开始影响并将进一步影响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经济发展目标及政策的制定、宏观调控方式的运用等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金融宏观调控日益成为国民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其作用也日益增强.然而,目前中央银行的金融宏观调控效应,却远远滞后于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当前”产业结构失衡”、“资金短缺严重”等重大经济问题显得软弱无力。因此,如何进一步强化金融宏观调控,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杨家宏 《学术界》2001,(3):196-201
宏观调控是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政府怎样进行宏观调控及实现最佳调控效应,是宏观调控的核心.文章对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及如何协调运用宏观调控的方式和手段以及规范和完善宏观调控主体行为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期我国在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够达到既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199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实施了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宏观调控已达到了预期目标,国民经济的运行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本文阐述了实现“软着陆”的进程,并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问题两个方面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提出在新形势下宏观调控应以调整结构为重点,规范调控主体的行为以及构造必要的调控客体,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谋求经济结构升级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国际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所存在的外生性行为方式与内生性结构问题之间的一种矛盾困境.宏观调控的核心是要建立和维护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内生性机制,但是,中国宏观调控的动力机制与经济长期目标并不完全一致,未来中国宏观经济宏观调控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建立内生性的宏观调控机制,宏观调控内生性机制应该建立在宏观调控创新、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三者协调一致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6.
我省经济产生周期性问题的原因,是需求不能支撑经济的增长,但造成需求不足的重要因素又是满足需求的有效供给不足,有效供给不足当然有结构性和技术性矛盾等原因,但最重要的还是体制性和机制性矛盾,造成企业缺乏活力。因此,我省的反经济周期政策和宏观调控的举措应该遵循这样一种思路:整个经济的发展要以扩大内需为基本立足点,扩大内需又必须注重调整结构,增加有效供给,而扩大内需和增加供给又有赖于体制改革尤其是企业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7.
宏观调控是中国政府自定义的四大职能之一.产能过剩是多年来困扰中国经济的痼疾.政府如何进行调控来纠正市场失灵,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实现社会公正,却知易行难.1990年代以来,针对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的产能过剩问题,中国政府先后进行了多轮宏观调控,行政权力和经济手段并用、政策法规命令兼施.然几番调控,不仅未能化解产能过剩,反倒逆向催化了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产能的扩张和跃进,陷入诸多产业普遍过剩的困境.本文以1996年以来钢铁业的宏观调控过程为个案,通过对政府调控政策、手段及效用的深入研究,分析了影响政府宏观调控的诸多变量,揭示了中国式产能过剩与调控失效的政治经济逻辑,提出了推进国家制度建设、改进和优化政府宏观调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宏观调控与湖北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建民 《江汉论坛》2005,(12):22-24
实施宏观调控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本文从理论上探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政策对我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深层影响,以及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就建立宏观调控互动体系,促进湖北经济稳定协调持续快速发展提出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当前,消除经济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程度加大,不确定因素增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任务非常艰巨,宏观调控任务繁重.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有效性.由石家庄经济学院王殿茹等撰写的《金融危机下河北省宏观调控对策及经济发展态势研究》,是一部有关宏观调控研究的最新著作.作者根据学科的发展和现实所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全国高校第八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于1994年9月21日至25日在山西经济管理学院召开。来自全国45所大专院校和11个企业的专家学者与实际工作者,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一、关于加强我国市场经济条 件下宏观调控的问题 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内容、目标和体系等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与会代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取得了比较一致的意见。 1.关于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客观依据 第一种意见认为,加强宏观调控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存在自身不能克服的缺点,即所谓“市场失灵”,建立宏观调控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题中之义或有机组成要素。把加强宏观调控看作是走回头路,不是误解就是偏见。  相似文献   

11.
唐孝东 《理论界》2005,60(4):72-73
宏观调控法的科学性是由宏观调控法的经济性决定的,是由宏观调控国家经济权力的本质与核心问题决定的。宏观调控程序法的科学性有利于保障经济民主、制约权力,保证宏观调控权行使的合法性,增进宏观调控效益。  相似文献   

12.
建立适宜的宏观调控体系,对于发展我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此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构造宏观调控模式的思想前提 建立合适的宏观调控体系,必须首先了解和把握现代经济的主要因素。作为经济因素的全部前提条件,除了资源、资金、资产、劳动力和科技等一系列因素之外,尤其应注意以下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继中心城市计划单列以后,我国从1987年开始,对大型工业联合企业和基本建设集团项目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如何看待企业计划单列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透视.一、脱节:从宏观调控模式链看企业计划单列经济体制改革,已开始从过去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转变为经济方法管理为主,从直接控  相似文献   

14.
我国正进入一个有宏观调控的多元经济大发展的时代.政府大力推进和市场强力拉动的合力作用,促进了多种经济成分的相互渗透,相互整合,一种新型的多元化财产所有结构关系已逐步形成.国有、集体、私营等多种经济成份通过市场机制的整合作用而结为一体.多元经济的发展,使得各种资源的流动由单向转为多向,同时也对人力资源的再分配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当前,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认真剖析和探讨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难点与对策,抓好科技与生产"结合部"工作,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深刻认识科技进步在振兴我省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经济建设必须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我们正确认识和认真贯彻这个重大决策,对于振兴贵州经济,尽快改变我省落后面貌,早日实现兴黔富民的目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我省乡镇企业的中心问题应是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抓紧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实现经济适度超前发展,使我省乡镇企业跃上一个新台阶,围绕这一中心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十点建议。 一、确定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 从历史和现状来看,我省乡镇企业已积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也确实有一批具有较强竞  相似文献   

17.
同志们:省社联的同志约我讲一讲全省的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我想把题目缩小一点,讲一讲在研究我省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对三中全会以来的九年我省经济形势的基本估计,经济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以及今后一个时期(这里主要是指“七五”后三年和“八五”)我省经济发展的初步设想。关于我省今后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子问题,省委,省政府已多次组织了研究、讨论,经济  相似文献   

18.
我省工业管理体制改革仍面临不少问题,要按照十六大报告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一是要构建完善企业自主经营的体制条件,加快改革步伐,探索建立可追溯产权责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营运体系,进一步深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各项工作,改革我省工业行业协会,使其发挥应有功能作用;二是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对工业经济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9.
控制土地供应加强宏观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过度供应是中国在加快工业化和加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经济过热问题的重要原因.土地供应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供应与宏观经济变动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近年实践证明,土地供应政策在冷却过热经济、优化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等宏观调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尽管对此也存在某些不同看法.为强化土地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必须切实落实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将科学发展观内化于土地管理制度之中,理顺土地收益分配等各个环节,同时与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其他政策进行协调,共同致力于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20.
风险社会中的宏观调控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启示,在现代社会中,宏观调控本身也是一种风险,呈现出入为性、不可预测性、二重性、个体性和延伸性等特征.这种风险既源自宏观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宏观调控行为功能的多重性,也源自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局限性和主观随意性.风险规制是法律的基本功能之一.因而,有必要在宪法层面对宏观调控行为进行专章规定,在宏观调控基本法律原则层面确立经济稳定增长原则和一致行动原则,在具体法律制度层面完善宏观调控权力制约机制和宏观调控法律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