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奖励扶助政策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生育政策由“提倡一孩”到“全面两孩”是一个重大调整,客观上要求对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或重构,这既是完善计划生育政策体系完整性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奖励规定、保障群众按政策生育的客观需要。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的调整或重构,应当坚持合理衔接、公平公正、统一政策、按需帮扶的原则,注意体系的完整性、内容的全面性和资源的社会性,构建政府为主、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帮扶体系;抓住重点问题,解决群众关切,完善相关配套政策,达到鼓励和帮助群众按政策生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战略转向,"全面两孩"政策的正式实施,必然要求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作出必要的调整。通过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梳理,分析了不同类型利益导向政策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困境。结合"全面两孩"政策调整提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应当坚持"老人"老办法,增设"新人"生育奖励计划、强化计生家庭福利保障和风险补偿政策为基本走向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的生育政策进行了一系列密集的调整。在“十四五”时期和中长期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思考和推动生育政策的继续变革和调整完善。我国的生育政策包括数量、时间、性别和质量四个维度,并主要以生育数量调节为核心。在人口转变完成以后,我国生育政策的继续变革应该从调节性的生育政策,转向更加重视对生育的服务和支持。服务和支持人们的生育的本质是,生育政策要满足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需求。当前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完善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举措:实施“全面放开、自主生育”的生育政策;完善生育配套政策,构筑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推动计划生育制度的发展转型;加强对生育的健康质量和婴幼儿照护抚育的投入;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立法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我国计划生育工作要实现转型,需要转变思想观念,以人为本,尊重个人生育权,肯定生育的积极意义,建立正确的生育价值观并将主要的计划生育工作目标从传统的控制人口转变为促进人人享有生殖健康。政府需要及时修整计划生育相关法律法规,逐步放宽生育政策,做到立法尊重民意、保障人权,赋予地方生育立法上更多自主权。此外,政府需要及时精简计划生育工作机构,促进相关工作人员分流转型,合理节约成本,有效利用经费,提高工作质量并简政放权,充分发挥承担计划生育工作的非政府组织的作用,而非政府组织也需要适应新环境,满足群众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需求,维护群众生育权利,实现独立性、专业性和公益性。  相似文献   

5.
"单独二孩"政策有利有弊,其直接意义在于缓解"一个孩子"政策所带来的问题。该政策的积极效果表现在:可以适当提高生育水平;适当缓解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群众有更多自主选择生育的权利;家庭结构得到平衡发展;缓解出生人口漏报;缓解出生性别比过度偏高;缓解人口素质逆淘汰;推动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然而,由于政策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属于"硬着陆",必然会带来一些问题,主要包括:近几年会出现符合单独二孩政策夫妇的集中生育;很多高危人群生育会导致孕产妇死亡率上升和出生缺陷发生率的上升;政策调整本身就带来了生育的不公平或机会的不平等。建议:用奖励的方式鼓励年轻妇女晚生育第二个孩子;设立高危妊娠咨询和指导中心;政府为无机会和能力再生育的家庭承担更多责任。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洞头县近年人口计划生育统计报表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地政策外生育现象的现状和特点.研究发现,洞头县近期政策外生育数量有所上升,政策外生育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以流动人口为主体,且主要集中在二孩生育上,并以生男孩居多.究其原因,主要与人们生育意愿尚未彻底转变、利益导向机制效果不明显、政府缺乏强有力的行政管理措施有关.据此建议从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和行政执法手段等方面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区域,完善民族地区计划生育政策不仅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对加快小康社会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总结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发展的特点及生育政策,分析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育政策的成效和影响,提出了调整现行生育政策、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水平、建设新型婚育文化等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生育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影响我国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因素主要有区域生育水平的差异、现行工作机制的滞后、城乡生育水平的差异、群众生育观念与现行生育政策的矛盾等。因此,必须积极采取相应措施,缩小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生育水平的差距,完善计划生育工作机制,从根本上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稳定来之不易的低生育水平。  相似文献   

9.
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是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体系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对河南省部分地区的调查显示,农村计划生育保障制度总体上仍处于供给不足状态,现行试点和实施的保障制度和政策仍存在很多问题和制约。据此认为,建立和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这个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要以养老保险为核心,同时应包括医疗保险、其他计划生育保险以及社会救助等多层次的制度建设。在制度的构建和实施中,还要考虑不同制度和政策的衔接与整合。  相似文献   

10.
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方法和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应以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及地方法规为指导,改革基层已不合时宜的管理办法,以政策管理代替计划管理,以基本的生育政策引导和规范人们的生育行为。努力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建立包括村(居)民自治与行政管理相结合为特征的管理体制,建立依法管理、政策推动、"费随事转"、项目带动、部门配合、综合治理为特点的工作机制,建立资源整合、资源共享、方便群众、优质服务为特征的技术服务阵地和利益导向与社会保障制度完善,领导重视、队伍健全、投入到位为特征的综合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文化人类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80年初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人口控制后,我国人口总量虽然得到了控制,但是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却持续上升,这将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作者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认为,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是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主要根源,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现行人口政策进行微调。  相似文献   

12.
在提高执政能力的意义上,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新二元社会结构的生成,人和自然关系所发生的由工业化到后工业化阶段的变化,是当下政策主体面对的最基本的政策客体问题;随着政策客体的变化,维系工业化阶段的主客二分的思维形式和后工业化阶段的主体间际性的思维方式在习惯理念和执政模式上应有的与时俱进要求;而对新二元社会条件下社会整合机制的认识,则是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必要的社会政策理念。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的一项人口生育观调查表明,21世纪初随着中国全面实行的改革开放,在社会经济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人们的传统生育观念存在的基础发生了动摇和改变,为新的生育观念的确立准备了条件、提供了产生现代生育观念的环境,促使中国人口的生育观念向现代生育观念嬗变,为中国社会的转型提供了良好的人口环境。调查还表明,即使目前没有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每对夫妻生育意愿平均人数也不超过两个孩子,因此没有必要为将来放宽计划生育政策而担忧。30多年来,中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既限制了中国人口大规模超负荷的激增,也对人们的生育意愿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即计划生育政策已被国人内化接受了。但我们同时也应注意,由于城乡发展不均衡等原因,目前的人口转变是不稳定的。因此,人口政策应适时作出调整,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实施三十多年,整体上取得了较好的人口控制效果,基本达到了政策的预期目标。但学界关于计划生育政策得失的争论与调整的呼吁也愈演愈烈。梳理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形成的背景、过程、内容、法规及配套政策,综观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如何评判,可以发现对于计划生育政策,正反两方的观点分歧在于对人口规律和中国未来人口形势的认识不同。坚持政策从严或维持现行政策,是以人口数量与经济社会发展为论据基础的;建议适度放宽政策,是以人为本、调整人口结构与提高人口素质为出发点的;后者更符合我国人口政策实践的实际状况与人口发展的需要。在低生育水平下,尽快调整完善中国的现行计划生育政策非常必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而严峻的人口形势。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的人口现状看现行的生育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人口进入了低生育水平条件下的"后人口转变"时期。然而,人口转变的完成,并不意味着中国人口问题的解决,也不等于人口压力的减轻,更不能说人口与计划生育使命的结束。相反,低生育水平条件下的人口问题更为复杂化、多元化和隐蔽化。面对新的社会发展和人口变动,我们应适时调整现行的生育政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计量分析研究我国1978年—2003年间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指出影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主要因素有经济货币化、金融现代化、储蓄率、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并予以不同程度的解释。提出我国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注意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对改善这种状况提出相应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未婚女研究生的理想生育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未婚女研究生生育观的调查研究在国内还比较少,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她们的生育观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并起到一定的社会导向作用,同时,她们的生育观并未成熟,与现实仍有一定的差距.本文试图从总结传统社会的生育观入手,结合目前我国社会主流生育观,分析未婚女研究生的生育观的特点和现状,形成的环境因素及其生育观变迁的社会条件,以此来探讨适应现代社会的科学的、健康的和积极向上的生育观念,探讨形成科学生育观的外部条件和机制,为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努力提高人口素质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并致力于带动整体生育观的改变,提供有益的思想材料.  相似文献   

18.
尽管当前我国经济持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但在其背后却隐藏着较大风险.文章结合"泡沬"产生的原因和经济动态无效的特征,对我国目前经济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消除这些 "泡沬"提出了加大引进外资力度,转变政府职能以及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和改变消费观念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保安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保安族妇女中早婚、早育、多育现象较为普遍。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特别是保安族妇女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保安族妇女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巨大转变,说明文化教育对一个民族传统观念的改变起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 ,产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要加快信息化 ,就要转变观念 ,提高全民族的信息意识 ;加强信息政策的研究和制定 ,搞好政策扶持 ;面向国内外市场 ,提高国际竞争力 ;加强信息教育 ,培养信息人才队伍 ;完善信息立法 ,搞好信息法制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