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宏志 《理论界》2006,(12):254-255
管理控制是管理者影响组织中的其他成员以落实组织战略的过程。这已被国内外的理论界奉为对管理控制的经典定义。而过去国内对管理控制方面的研究基本局限在会计学科领域,财务管理从会计学科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后,管理控制就成了财务管理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那么管理控制与财务管理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本文对此进行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2.
母子公司管理控制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母子公司管理控制模式反映着各种权力分配类型,交易费用理论定义了三种基本的控制模式。已有对管理控制模式的研究对阐释中国母子公司管理实践尚有不足。本文首次从子公司治理角度对管理控制模式划分为行政管理型、治理型和管理型控制模式。管理模式的选用要考虑集团类型、战略等权变因素。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新疆地区的汉族、维吾尔族和回族为对象,研究三个问题:一是这三个民族的工作相关文化价值观是否有显著差别;二是这三个民族的管理控制偏好是否有显著差别;三是这三个民族的工作相关文化价值观如何影响管理控制偏好。研究发现:就工作相关文化价值观来说,在个人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回避和雄心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就管理控制偏好来说,在分权、预算基础业绩评价和业绩基础财务报酬存在显著差异;在正规化和预算参与方面各民族不存在显著差异;一定的工作相关文化价值观影响一定的管理控制偏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工作相关文化价值观都会影响所有的管理控制偏好。  相似文献   

4.
《东岳论丛》2018,(2):77-85
从管理控制系统理论的视角对管理会计的演进进行理论述评。本文将管理会计的演进趋势概括为四个阶段:以财务控制为导向、行为控制和支持决策为导向、战略为导向和价值创造为导向的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作为管理控制系统的一部分,其演变受到管理控制系统思想的影响和指导。管理会计的演进的动力机制在于企业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组织结构的分权化程度以及战略情境。管理会计的整合运用及管理会计与环境、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匹配具有提高绩效的功能意义。管理会计的演进呈现出以下特点:由机械走向有机、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整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回顾我国物业管理发展历程,分析物业管理行业市场结构,提出新时代物业管理企业要以客户为中心,明确企业发展战略与定位,从而把握企业的资源优势,扩大市场规模,开展管理流程设计与再造,建立客户服务中心,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6.
管理控制理论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理控制是用来确保组织成员朝向组织目标努力的机制。管理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逐渐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处于主导与支配地位。管理控制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封闭—理性阶段、封闭—自然阶段、开放—理性阶段、开放—自然阶段;管理控制要素存在着四种主流观点:两要素控制系统、三要素控制系统、四要素控制系统和五要素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7.
传统成本管理模式存在的局限性日益显露,为了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我国企业应树立战略成本管理的理念,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成本管理模式。本文着重介绍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目标、手段和方法,以及建立战略成本管理模式在我国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廷娟 《理论界》2006,(11):208-209
在我国,战略管理会计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它已成为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所在。虽然我国企业还处于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轨时期,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已使大多数企业树立了面向市场的经营意识,这就为实行注重市场环境的战略管理会计提供了可能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要求企业不能只考虑企业自身的成本和效益,还必须注重竞争者的经济信息和发展情况,从管理会计向战略管理会计过渡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对整个传统会计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疆地区的多民族和多宗教可能会形成不同的管理控制偏好,但是,多民族之间的融合又会形成管理控制偏好的相互渗透。文章以新疆地区的汉族为对象,研究其管理控制偏好是否具有内部一致性。根据498份有效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汉族内部管理控制偏好总体差异率是39.28%,这说明汉族内部还是以一致性为主,一致性高于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喀什市与特殊经济开发区是同一个战略蓝图的城市整体,以战略高度谋划和思考喀什市与特殊经济开发区统筹融合、定位布局整体统一、特区与城市同步发展的城市战略定位构想;借鉴我国城市战略定位经验教训;认清喀什特区的战略优势和战略挑战、认清特殊经济开发区的特殊性;以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为喀什战略定位的政治基础和指导总方针,继而对喀什特区城市战略定位提出原则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中国易学史上颇为重要的学术命题"先后天学说"为例,从儒道互动的角度,揭示这一学说在学术史上的影响.全文先论"先后天学说"源于儒家经典<周易>的<文言传>,以及与道家"道法自然"思想的密切契合;次述"先后天学说"在发展过程中学术义蕴的衍扩,尤其注意揭示宋代"先后天方位"说所体现的儒道思想融通互动的学术特色;最后阐明"先后天学说"之"体"盖源于<文言传>,其"用"着重展露于宋人的"先后天方位"之说,并指出"先后天学说"的本质,是以超越时空的博大思维理念,考察宇宙、大自然、人类社会的化生之道,此间穿插着儒家以有为本而有无相生的互补精神,与道家以无为本而无所不为的超脱宗旨.综此三端,得出本文的结论:中国易学史上出现的"先后天学说",是儒道思想互动的至为典型之例.文中评述"道法自然"的哲理取向,揭明宋代学术界潜藏着"儒道互动"的人文精神,比照"先后天方位"互转禅代的哲学内涵等,皆属作者较为精到的学术创获.  相似文献   

12.
会展教育与实践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会展高等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但是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任重而道远.通过总结会展教学与实践工作,我们梳理中国会展教育与实践的研究现状和发展特征,指出中国会展教育与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而努力为中国会展教育与实践的科学发展进言献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不仅国家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 ,而且各地区也加大发展科技的力度 ,科技城建设就是一种方式。本文以我国省级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二维聚类分析基础上 ,对我国省区科技的总体状况进行了描述 ,并分别从全国和省区两个层次分析了科技的区域集聚现象 ;还对比了安徽省各地级市的科技分布状况 ,并分析了其成因 ;在概括区域科技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后 ,就合肥科技城的建设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美的教育可以起到开发智力、道德感化、人生导向等作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善于运用美的教育,创造美的环境、展现美的人格、追求美的方法,对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自然与必然是贯穿戴震哲学体系全部内容的两个范畴。戴氏以自然而然和自由自在规定自然,以"至当不易之则"规定必然,以"归于必然,适完其自然"规定自然与必然的关系,进而将物的生长及人的成己均视为一个自然→"归于必然"→"适完其自然"的循环发展历程,倡导了一种理与欲、德与福、价值与事实相统一的、活泼充实的、直面生活的伦理。从而恢复了在宋明理学那里遗失的先秦儒学的原初精神。  相似文献   

16.
郭景华 《兰州学刊》2007,(10):181-184
通过对陶渊明家庭人伦关系的考察,充分揭示以往陶渊明研究中那些习焉不察的情感世界:陶渊明的孤独同其缺乏异性的精神支持有相当关系.陶渊明诗中对古代列女的钦慕显示了他对女性价值的肯定.  相似文献   

17.
"科学"和"技术"的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据诸多学者考证和众多辞书记载,英语和法语中的science(科学)源于拉丁语scientia一词,而science是在14世纪进入英语词汇的,其词义几经进化才达到近代的科学的含义.关于science一词的源流,麦克莫里斯的研究十分详尽,他既介绍了各家的探讨,也阐明了自己的见解.他表明,scientia虽然与等价词episteme(认识)有关,但它具有普适知识的含义,而哲学则把普适知识看做是它的本分.在17世纪科学革命前,科学被视为scientia,即它只是以世界为中心的哲学关注的一部分.在科学革命后,它变成主动的活动,变成科学.哲学的、方法论的和语义学的论据支持早期科学的这种特征,这从亚里士多德延伸到13世纪,此时在罗吉尔·培根(Roger Bacon)的著作中首次出现关于科学的独立的观点.在这里,已经可以瞥见scientia意义的变化,直到17世纪这种变化才得到认可.  相似文献   

18.
自远古时代起,海南岛就一直受到我国华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远古文化的影响,尤其壮侗语和南岛语等在海南岛的相遇,奠定了黎族形成的基础。由此决定了黎族历史文化形成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决定了黎族历史文化既体现百越族文化传承的特点,又体现在海南岛这个地理环境条件和历史发展背景下形成的独特特点。  相似文献   

19.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流派、范式及中国的组合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是国民经济管理的顶层设计。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各国家和地区在客观上形成的各种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及诸多学术流派,可梳理归纳为均衡和非均衡两种战略范式。从实际经历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始终奉行一种发展战略并以一贯之并非明智之举,也鲜有成功的;相反,依照国家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采取适合该阶段的战略往往成效显著。就中国而言,过早放弃非均衡发展战略范式并不明智,尽管这一战略实实在在引发了诸多弊端,在国际均衡发展范式压力下显得与世界发展格局格格不入,另一方面还在侵蚀非均衡发展战略推行带来的成果。这意味着,中国不能简单地放弃一种发展战略范式又简单地选择另一种发展战略范式,而是应该选择一组发展战略范式集合,利用这种发展战略范式的组合实现最佳发展战略成效。  相似文献   

20.
澳门多元经济与珠澳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变目前博彩业一业独大的产业结构,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澳门多元经济为主题,在寻找澳门比较优势和反思珠澳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澳门多元经济的出路在于,以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旅游国际化为重点,以珠澳深度整合为承接点,站在更高更广的角度思考多元经济与区域合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