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法律方法论中国化这一视角,对法律方法论中国化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对法律方法论中国化的“中国含量”进行分析,进一步发现法律方法论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其“中国式”解决方案。提出应当重视法律方法论中国化的问题,并对法律方法论的中国化“含量”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
当前法律教学改革的探索正在积极进行,中国高校法律实践教学改革是对中国法律教育发展的总结和思考。只有把握中国法律实践教学的现状,展望中国法律实践教学的未来,才能明确中国法律教育的发展方向。法律英语教学在目的和功能上与法律实践教学的要求相一致。在法律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以适应当前法律实践教学改革的需要,这一点应当是探索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法律近代化是一次发生在近代中国的法律改革,对中国的传统法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着重从法律体系、法律内容、司法制度三个方面,对法律近代化的影响进行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中国法治建设面临一定的困境,引发对法律移植的检讨。法律多元论与文化多元论强调法律对社会的依赖性,而强调法律体系与社会之间的选择性关联理论却指出了社会是由许多不同的子系统构成,法律系统与其他系统构成了结构耦合的关系,具有相对独立性,法律移植是可能的。但法律移入国的既有法律体系对法律移植之成败具有关键意义。中国法律移植可分成两个层次,两个层次之间关系复杂,第二层次法律移植在分析中国法律移植问题时具有关键意义。  相似文献   

5.
法律儒家化是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儒家思想向法律的渗透影响着中国法律的走向,汉朝是法律全面儒家化的开端。本文从立法思想、法律解释、法律内容和司法制度等四个方面对汉朝法律的儒家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佛教的本土化,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体制、经济方式、文化生活乃至法律意识均深受佛教的广泛影响。中国传统法律中的佛教影响及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佛教对传统法律渗透的多元性、佛教影响传统法律内容的复杂性以及佛教影响传统法律进程的曲折性等方面。中国传统法律对佛教亦存在一定的制约。由于统治者控制佛教的企图与努力不断增强,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影响及其特征只能被限定在一定的框架之内。  相似文献   

7.
西方法律制度最初是建立在宗教信仰的基础上的,宗教的产生和存在对法律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而在中国古代,并没有出现法律与宗教的这种相依相辅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对法律影响比较大的是儒家的礼法思想。西方的宗教思想与中国的儒家思想这两种不同的思想观对法律的影响造就了中西方传统法律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8.
法律移植的实现程度与中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有紧密联系,同时法律移植也对当代中国公民法律意识产生很大影响。要实现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必须摒弃传统法律意识的阻滞因素,理性移植西方法律意识并加以本土化。正确对待法律移植与当代中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关系,将有助于使法律移植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志>是西亚地区描述、介绍中国法律制度与法律文化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也是研究外国人研究中国法律状况的重要资料.本文以<中国志>为研究对象,评析其得失,并对其对传播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所起的作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法律移植是中国法律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和方式.文章明确论述了中国法律移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即科学性,合宪性和法制统一性,变通性和适时、适量、适度的原则.同时结合中国法律实践对中国法律移植的主体的专属性,法律移植权的归属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对《唐律疏议》法律伦理思想的探讨——从深层去把握中国传统法律的价值内涵,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性,这有助于沟通现代西方法律的价值理念和中国传统法律的价值理念。其目的在于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以借鉴传统法律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借鉴之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法律史学属法学学科中的基础性学科, 承担着为中国法学提供自主经验和原创性知识的重任, 决定着中国法学的民族性问题。 然而, 由于知识类型的差异以及表达方式的特殊性, 中国法律史学地位极为边缘, 故而, 提升、 改变中国法律史学的学术水平和学科地位必须处理好两个学术议题: 一是何谓 中国传统法律, 二是怎样评价 近现代中国的法律转型。 就研究方法而言, 必须正视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三种差异极大的法律体系和法学知识, 即中国传统的法律规范和法学知识, 清末民初传入中国的西方近现代法律规范和法学知识, 根据地政权创建的法律规范和法学知识。 这些分属不同时代、 不同文化、 不同性质的法制, 有的是民族性及民族精神的体现, 有的体现了现代法学学科的专业属性, 有的则是理解中国当下法治实践的独特视角, 都是研究中国法律史不可或缺的知识前提和历史维度, 都与当下中国的法治实践, 即法治中国建设有着明显的历史渊源。 任何对中国传统法律和近代法律转型的研究都不能对它们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研究中国古代法律教育之历史沿革,分析封建皇权政治、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教育发展的影响,揭示古代法律教育的特点,为现代法律教育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度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的一个显著特色是,转型中国法治出现对法律方法论的需求,以迎合法治时代的到来。不仅各种传统的法律方法备受重视,而且贴近中国法律运作实际与时代要求的实证研究逐渐增多,这显示出我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开始繁荣。其主要表现在中国学者已经围绕着法治建设,开始构建与论证适合中国法治需要的法律方法体系和法律方法论体系,同时以更加精致的理论回应司法实践。法治似乎要走过粗放而进入细腻阶段,法律方法在法治建设中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法律文化作为文化系统中独特而又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经历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之后.在面临中国法律文化向何处去的困境之时,“和谐”以它深邃的蕴涵再次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笔者在分析中国法律文化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传统法律文化向和谐的法律文化转型的必要性。并努力尝试着对中国法律文化如何走向和谐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传统社会中,人们对法律的遵守主要表现为对法律化了的伦理道德的遵守,而没有形成真正的法律观念。中国传统法律的近代化和现代化道路已经走了一百多年,当代中国人法律观念依然淡薄。本文以传统社会到当代社会的国人法律意识为视角,分析国人为何缺少法律观念。  相似文献   

17.
到底是西化,还是本土化始终是法学界争论的焦点。不可否认的是尽管中国传统封建社会已经土崩瓦解,但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却依然存在。如何看待和对待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成为无法逃避的问题。这里试图通过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内在特质的剖析,探求它与法律现代化之间的联系,从而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律文化体系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主流比较法学文献和法学研究中,都将西方法律作为正统,摆在主导地位上。从人类社会法治文明的进程来看,中华文明五千年之久延续不断,朝代盛衰更替,法制持续发展。但大多西方学者认为,法律在中国传统社会不占主导地位,并且认为中国传统法律专制主义、集权主义特征明显。实际上,中国法律在传统社会中占有十分重要而独特的地位,显然是西方传统观点对中国法律地位存在认识偏差。西方社会对中国礼法结合的法治文化少有清晰的认识,对中国法治模式理解不透彻。中国法律只有面向现实与未来加快发展才能消除西方误读。因此,中国应该重视通过比较法学研究,不断提升法制建设的自主性和独创性,重视对内积极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对外重视"加强互信协作、促进安全稳定"的能力,不断提升中国法律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肇始于西方的现代法律制度具有其独特的发生学意义上的思想背景与历史进路.中国在移植法律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反思西方法律与中国文化的适配性,并据此考量现有法律的正当性问题.在空间维度下,“中国遭遇法律”与“法律遭遇中国”带来各自难以回避的困境;在时间维度下,“物质至上”时代与“中心化”时代亦使中国法学陷入忧思.中国法权的正当性立基于对“谁的法律”这一问题的求索,并且在对生存其间的具体之人的终极关怀和对法之精神信仰探求的过程中,主体性法学开始自觉并逐渐出场.  相似文献   

20.
依据法理学的概念范畴以及中国古代伦理型社会特质加以推演,生成中国古代法律伦理价值体系的核心要素——伦理秩序与伦理正义,这是伦理价值体系建构的基本路径,意在表明,中国古代法律与现代法律虽有不同的价值表现形式,但作为秩序与正义的综合体,中国古代法律同样旨在创设一种正义的社会秩序。根据中国古代法律内在的"仁、礼、法"的法理逻辑演化,对中国古代法律所反映的伦理秩序与伦理正义施以逻辑证成,这是伦理价值体系的衍生理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