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康德的自然目的论和道德目的论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理论整体,它们之间互相补充、相互对应,这种关系可以通过康德"人是目的"的思想得到完整呈现。在自然目的论中,人是自然的最后目的和终极目的,其自身的自然禀赋的发展与其道德性素质的培养,分别是整个自然界的内在的最后目的和外在的终极目的。而在道德目的论中,人不仅应当将其自身看做是目的,也应将他人看做是目的,从中就衍生出人的自我完善和促进他人幸福两种同时是义务的目的,并分别与自然目的论中的两种目的相对应。  相似文献   

2.
论康德人是最高目的的目的论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德哲学是以人为最高目的的目的论体系。在目的论中,康德把自然、社会、人作为一个统一的含目的性系统,该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有用的部分而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人在这一系统中是唯一能规定自己的目的,能对自然作出价值判断的存在,所以人是自然的最高目的。自然向人的生成过程就是人变成文明人的过程,自然的必然和道德的必然在目的论中得到了统一。  相似文献   

3.
试论康德“人是目的”命题的理论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人是目的”的命题是康德理性伦理学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成果之一。康德认为:人作为感性血肉的动物,只具有相对价值,人作为理性存在者,则具有绝对价值,人是因为被赋予理性而神圣;理性不能仅作为手段,理性本身就是目的;作为理性的现实存在者,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必须以相互尊重为特征,人们行为的尊重自决与尊重规律两者统一于尊重理性自律,这包含着对别人行为应有一定的理解与尊重  相似文献   

4.
康德的人性公式,即要把自己和他人人格中的人性用作目的而不能仅仅用作手段,是定言命令的基本表述形式,构成了康德道德哲学的核心论题。康德首先确立了理性存在者自身就是客观目的这一前提,并对此加以推广,从而说明了人性公式的普遍有效性。“人格中的人性”是人性公式中最基本的概念,指的是理性存在者设立道德目的的能力,这表明公式的基本义理在于尊重道德主体的自主性。以人性公式作为道德推理的大前提,可以推导出包括保存和发展自身、促进他人幸福等各类基本的道德义务,这充分体现了人性公式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以H·J·帕通与约翰·罗尔斯为典型代表的英美学者,曲解了康德的定言命令理论,特别是他的FE(目的公式)。帕通与罗尔斯混淆了康德的FUL(普遍法则公式)与FLN(自然法则公式),同时认为FE只是一条附属性的公式。然而,本文将证明定言命令公式一共有四条,FE必须联合到FLN的应用之中,进而限制我们对FLN的理解。本文还通过一个简单的词源学考证,证明了"人格中的人性"无非就是实存于我们身上的纯粹实践理性,它是定言命令唯一可能的规定根据。这种诠释方案将更加符合康德的意图,也足以回应叔本华、西季威客等人提出的批判。  相似文献   

6.
实践中的教育目的常常是相互冲突的,这种冲突不仅损害教育体系本身,也损害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找到统一的教育目的。约翰·怀特指出,在教育中存在着经济目的、道德目的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目的等之间的冲突,这一冲突源于人性的冲突。他在分析人性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教育目的的冲突应统一于个人自主选择的扩展了的个人幸福的观点。约翰·怀特通过对人性的分析,找到了统一教育目的的途径。其人性观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康德哲学一直追求普遍主义理想,康德建立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为壮观的形而上理想,这种理想是一种道德理想国,也是理性的王国、目的的王国、自由的王国.在这个王国里,理性为自己立法,此法即道德法则,它是所有有理性者共同遵循的法则,只有在遵循这一法则的王国里,才有真正的自由.康德的形而上的理想为人类众生设定了一个无限高远的理想王国,使人类远远高出自然世界的序列,彰显了人类的崇高性、高贵性.但康德的理想又因为排斥了情感等经验因素,使其理论失去了经验基础,致使其空泛的形式化理论无法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9.
本文主要讨论了康德和马克思提出的人类尊严原理 ,并根据目的与手段的辩证法探讨了这一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康德的义务概念包含了服从法则以及对法则的敬重两个要素,我们有对自己以及对他人的义务.虽然我们没有对动物的直接义务,但是我们有对动物的间接义务.它要求我们善待动物,因为对动物的方式涉及到我们对自我的义务.康德对动物的间接义务一方面强调了人的特殊地位,另一方面又强调了我们要善待动物.它不仅符合日常道德直观,而且揭示了我们日常道德直观的根基——人的自由存在.我们不需要偏离康德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来为康德辩护.  相似文献   

11.
对人性问题的教育学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教育学的视角探讨人性问题,应注意把握如下三个重要环节:一、人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产物;教育对于人性具有定向、引导、控制和改变的积极作用。二、传统观点认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在教育学看来,人性是变化的、发展的和可培养的。本性“难移”,只是表明本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不表明其具有绝对的不变性。对于本性中的天性力量,正确的做法是“不必移”;对于本性中的自发成分,不“强移”;而对于本性中的消极因素,也不宜“硬移”;只要坚持因势利导、矫正和完善并举的措施,就不难达到对人性转化提升的目的。三、造成问题学生“人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不仅在于学生在以往经历中有可能受到的非人性的对待,而且也在于学校“人性养成”实践的薄弱乏力所致。从人性作为检验人的自身行为是否同社会相和谐这一尺度上说,培养学生自觉的人性意识、和谐的人性素养,无疑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在康德的人性观念上,学界侧重于揭示人格中的人性对于定言命令式的意义以及对人性中善恶两种属性进行静态考察。但康德的人性观念还可以从动态的和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在这种视角中,人性基于善恶两种属性的内在对立而自我驱动和自我完善;人格中的人性则是人性发展的最后和最完美的状态。但善恶在人性中并不具有相同权重,趋恶的倾向乃至一切恶习只是嫁接或附着在向善的禀赋上。这决定了,向善被设想为人类历史的正轨,趋恶则是对善的偏离。唯有如此,善才能在与恶的持续对立中逐渐战胜后者,并使人性的发展趋向于一种纯粹理性的道德目的。康德在其人性思想上所具有的历史性和辩证性的思维方式,虽然不能称得上是一种普遍方法论,但却是对其先验思维方式的辅助和补充。  相似文献   

13.
孟子以性善为人性本质,同时,人性的生成中也潜存着后天习性面向。基于动态人性观的视域,考察孟子人性论发展的一种可能;在人性立论层面,孟子人性论并非现成的、固定的,而是动态的、生成的;在人性面向层面,孟子人性论潜存着后天习性,由于后天习性的介入,人性面向也由应然转向实然;在主体工夫层面,孟子提出“思诚”联结“诚”与“思”直接面向后天习性,将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实践,开显主体的切实道德践履。同时,这一过程也即是孟子人性论的生成与完成,其潜存面向也为孟子人性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14.
克洛德的自然人性,宛若“天使”,在黑暗的“魔鬼”生活中熠熠发光。可是在压抑中复归的人性是畸形的,以至于克洛德用这种不健全的、变态的人性既伤害了他人,又毁灭了自己,终于给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悲凉而凄惨的句号。他既是罪恶的社会和宗教的代言体,又是受害体。宗教禁锢人性的本质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5.
现代网络在带给人们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现实问题,它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以人为道德主体的行为价值问题,即人性问题。当网络虚拟空间中人性自利成份过分膨胀,而制约它的理性工具过分软化,就容易引发人的道德人格扭曲、道德冲突等非理性倾向的网络道德问题。从现实人性善恶趋向于自利入手,对网络所带来的道德失范问题进行深层次思考,以求网络道德的理性复归。  相似文献   

16.
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在中国影响很大,理论研究者对其进行了多种方式的解读,从早期的"概念引介"、"经典译述",到随后的"否定批驳"、"原典细读",再到后期的"理论深化",呈现出视角多元和逐步深入的特点。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性质透视可以从研究范式、理论功用和理念诉求等角度加以审视,就理论本身而言,该理论是关于"增长"的描述性理论,是志于"预警"的功能性理论,基于"民主"的价值性理论。  相似文献   

17.
对道德主体的规定是康德道德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康德通过普遍化论证策略的运用,把道德哲学的根据莫定在"理性事实"的基础之上,在不同的著作中从各个方面对道德主体进行了规定.本文试图在梳理康德论证思路的同时,从中发现一些相关的特点和问题,进而对康德哲学中道德主体所呈现出的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康德《宇宙发展文概论》的全新阐释,以及将康德这部明心见性的伟大著作与东方哲学的对比,揭示了康德“批判哲学”的精神来源之所在,并揭示了康德一生哲学探寻的得与失。文章的言外之意是:康德哲学确实是一座桥,但任何人(特别是学者们)都绝没有死在这座桥上的必要!这是因为,第一个想要跨过这座桥的人,恰恰就是康德他自己。  相似文献   

19.
休谟提出驱动人类行为的根本力量是情感或欲望。康德接受休谟在动机问题上的内在主义进路,但反对休谟在这一问题上的看法,认为可以通过从“欲求能力”到“道德关切”推出“理性单独可以作为行动的动机”。不过,出于人的完善性和行动完整性的要求,康德并没有拒斥义务论对后果的需要,动机和后果以一种更深刻的内在逻辑在康德义务论中得到了合理的安置。  相似文献   

20.
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建立起的三种基本关系,现实中由于人主体意识的强制入侵导致这些关系的冲突与恶化,因此人作为理性的一方必须为恢复这些关系的和谐做出自己的道德承诺。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必须超越人类利己主义,主动承认自然的“赋予性主体”地位,从而通过保障自然的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他人关系中,人必须摈弃个人利己主义,根据对所有人普遍有效的理性法则行动,从而通过尊重他人的目的性存在重建人与他人的和谐关系。在人与自我关系中,人必须节制自身的情欲,彰显人不同于动物的理性本质,从而通过道德上的自我实现促进人身心的和谐发展。这就是人在道德上必须对自然、对他人、对自我做出的道德承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