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1919年出版的В·Л·科特维奇(КотвцчВ·Л)撰写的关于同厄鲁特人关系的俄国档案文献,是苏维埃时期发表的关于蒙古近代史研究中的早期著作之一.作者在他的文章中指出,研究蒙古史,特别是研究厄鲁特人史,必须比较完整地使用俄国档案文献,以便同中国、满州和蒙古的史料进行比较分析.他还认为,如果不利用俄国档案文献资料,就不可能描绘出蒙古人历史发展的正确蓝图.同时,В·Л·科特维奇这一结论,在苏联学者的后来著作中,特别是在И·Я·兹拉特金(И·Я·Златкин)的著名著作《准噶尔汗国史》一书中被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关于这本著作,在下文中继续讨论.  相似文献   

2.
穆拉·萨德拉是伊朗伟大的哲学家,是智慧学派的奠基人。本文全面介绍了穆拉·萨德拉的生平、著作及其思想,特别从四个方面对他的神智论作了较为深刻的阐释。文章还评介了穆拉·萨德拉伊斯兰哲学思想的影响和地位,对于全面了解穆拉·萨德拉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作为书法家的爱新觉罗·德崇,还是作为企业家的爱新觉罗·德崇,都是一个精彩纷呈的人。他是努尔哈赤十一世孙,一个清皇室后代。由于他的成就及威信,几乎使他成为当地的爱新觉罗家族“族长”。唯其如此,爱新觉罗·德崇才更有资格评说他的家族史。关东第一火鸡王爱新觉罗·德崇,又名溥,1945年出生于热河。3岁起入学承德维绵私塾。幼年时期苦练八旗传统武功的同时,还研习满汉文字书法及汉语言文学。其满汉文合壁的书法作品在国内外民族书画展上屡屡获奖,被国内外各界人士收藏。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爱新觉罗·德崇的散文作品就频频出现…  相似文献   

4.
亚历山大·乔玛·德克勒希被公认为欧洲藏学的奠基人。他是编纂古藏文词典,撰写古藏文文法书的第一位欧洲人,1834年1月,孟加拉亚洲协会在加尔各答出版了他的两部著作。除此之外,他还就各种各样的西藏问题撰写了几篇论文和研究成果报告。  相似文献   

5.
在十月革命后的最初年代里,蒙古文学和民间创作的研究,首先是同苏联蒙古文艺学和民俗学科的创始人В·Я·符拉基米尔佐夫(В·Я·只HMHPuon)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虽然В·Я·符拉基米尔佐夫撰写的《蒙古文学》一书并非大部头的著作,但直到目前为止,这部著作仍然是一般论述这一专题的最完美的范例。 В·Я·符拉基米尔佐夫对蒙古民间创作的研究,是对苏联东方学的宝贵贡献。这位学者为了研究这一课题,先后撰写了三十多部著作,有短文,单篇论文和基础研究等。这类文学作品的原文和译文的发表,以及民间文学精粹的相继问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苏联蒙古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形成和发展。本文只能强调指出В·Я·符位基米尔佐夫最丰富的语文遗产中的一些个别著作,即他最主要的和值得专门提及的一些著作。如关于蒙古《五卷书》的流传,蒙古英雄史诗和口头民间创作的研究,13世纪的翻译文学及古代文献原文的刊布等。 В·Я·符位基米尔佐夫在他的每一部著作中不仅阐述了蒙古文学的历史问题,而  相似文献   

6.
本文的目的在于试图解答1983年3月在特里尔举行的“马克思在非洲、亚洲、和拉丁姜洲”会议参加者弗·埃·斯蒂夫通所提出的某些问题。这里涉及到下述项目:马克思论述这几个洲的思想,他的资料来源,他的意见对今天形势的历史重要性;他的影响;当代对马克思相关原著的研究。当然,本文对这个局部领域不可能做出广泛彻底的探讨。有些问题将在另外的计划中作进一步研究:拟将与 H·-P·哈尔斯蒂克教授合作发表马克思关于印尼问题的摘要笔记。  相似文献   

7.
上 一部分我们谈到的东干族著名学者穆罕默德·亚斯佐维奇·苏尚洛、尤素卜·杨哈叶维奇·杨善新、老姐儿·塔伊洛夫娜·沈洛、哈桑·尤素洛维奇·尤素洛夫开创了东干本民族学者研究东干文化的先河。(《西北民族研究》 2 0 0 1年第 4期 )他们的研究范围主要是在东干族历史学、民族学及语言学方面。此外 ,他们还积极帮助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的东干族学校编写教科书 ,培训东干语教师。在他们的努力和带动下 ,从 50年代后期开始 ,东干学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 50年代末东干文报纸《十月的旗》的发行及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出版社一系列…  相似文献   

8.
约翰·雅科布·巴霍芬(1815~1887),瑞士法学家,希腊、罗马古代社会学者,人类学家。巴霍芬出生于巴塞尔一个富贵家族,该家族自18世纪初就从事丝织业,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这些财富给巴霍芬提供了进行独立研究的财政条件。1834年,他从预科毕业后,先后在巴塞尔、柏林和格丁根大学进行学习和研究。他的兴趣在古典文献和法学方面。巴霍芬在柏林时,弗雷德里希·范·  相似文献   

9.
雅斯尔·十娃子不仅是天才的诗人,而且他的名字也与东干文学的产生与发展紧密地联在一起。他为东干人民的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雅斯尔·十娃子1906年(一说1903年)5月16日出生于吉尔吉斯首都伏龙芝所辖骚葫芦乡的一个贫苦的铁匠家庭。1930年他毕业于塔什干民族师范学院。还在上学期间他就开始了创作活动。当时,他和其他东干大学生一起,依据拉丁字母创造了东干字母并发行油印文学刊物《学生》。而且他对东干民间文学声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10.
伊本·赫勒敦是中世纪阿拉伯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在学术方面的主要成就,是改变了阿拉伯哲学研究的方向,创立了历史哲学和社会哲学的基本理论。在此之前,无论是古希腊哲学家,还是阿拉伯哲学家,基本上局限在神学问题的范畴内,而伊本·赫勒敦认为,要研究人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他所创立的这些理论,影响波及后世,数百年后欧洲的一些哲学家如维科、孔德等均受到过伊本·赫勒敦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1.
埃利斯·吉恩·司密斯(亦译金·史密斯),1936年出生于犹他州奥克丁地方(Ogden)的一个传统的摩门教家庭,是四个子女中最大的一个。他的父亲是一个为联邦导弹计划工作的科学家,因此在幼年时期,他们家经常迁徙。他的小学和中学阶段在加州和犹他州度过。  相似文献   

12.
路易斯·亨利·摩尔根是19世纪最有影响的人类学家之一,其著作今天被人们广泛阅读。他于1851年出版的《易洛魁联盟》,在与后来大多数描述这些印第安人的民族志进行衡量之后,仍旧是最好的描述易洛魁社会文化的专著。他于1871年出版的《人类家族的血亲和姻亲制度》(以下简称《制度》),确立了所有人类学研究中最深奥的课题:亲属关系,以及某些人认为的社会人类学本身。他的《古代社会》(1877年)后来引起了同时代的卡尔·马克思的注意,后者对摩尔根的兴趣在其去世以后通过弗雷德里克·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  相似文献   

13.
丁苏安 《民族论坛》2012,(24):11-21
爱德华·伯内特·泰勒是英国人类学家,文化进化论的提出者,也是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原始文化》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泰勒定义了文化,提出了文化进化理论,并创造了文化研究的方法。人类学界对泰勒及其研究的讨论并不热络,但一些入目书籍中必定会有所提及。学界对于他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其文化进化论和著作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一、生平和著述阿尔·肯迪(A l-K ind i)(801—873)是最早的穆斯林哲学家之一。在公元8世纪(伊历2世纪)时哲学研究控制在叙利亚基督教徒的手中,他们最初都是医师。由于哈里发的鼓励和支持,开始把希腊著作翻译为阿拉伯语。作为第一个学习科学和哲学的阿拉伯穆斯林,阿尔·肯迪被称为“阿拉伯人的哲学家”。阿尔·肯迪的全称是艾布·尤素福·雅古伯·伊本·伊斯哈格·伊本·阿尔·瑟班·伊本·伊姆兰·伊本·伊斯玛伊·伊本·阿沙瑟·伊本·盖伊斯·阿尔·肯迪。阿尔·肯迪的祖父阿尔·阿沙瑟·伊本·盖伊斯接受了伊斯兰教并被认为是圣门弟子…  相似文献   

15.
约瑟夫·弗莱彻(JosephF.Fletcher,1934-1984年),是美国最有语言天赋的历史学家之一,也是七、八十年代西方学术界研究中亚苏非教团的皎皎者。他的英年早逝象征着这一领域内的一颗明星的殒落。弗莱彻生于1934年。还是麻省的初级男校学生时,他就崭露出非凡的语言天才:他学习法语、拉丁语和希腊语。1957年他在哈佛大学斯拉夫语系获学士学位。除主攻俄语外,他又学蒙古语,并受到弗即西斯·克利夫斯──一位蒙古学和汉学家的影响而开始学汉语。1958年他考取哈佛远东语言系的研究生。在克利夫斯教授的指导下,除学蒙古语外,他还学满…  相似文献   

16.
惊闻洪维宗同志不幸逝世的消息,我开始怎么也不相信,前不久见他还好好的嘛!但9月23日晚,一位同事告知我说,就在当天下午2时45分,洪维宗这位为振兴宁夏而艰苦奋斗、深受群众爱戴的朋友,在同心县洪岗子归真了,而且是壮年早逝,才60岁嘛!正是为人民做事的时候。当时,我听到这些,心里十分难过,觉得哈吉·穆罕默德·色力目·洪维宗同志的去世是宁夏人民的损失,是我们党的损失。宁夏各族人民失去了一位好领导、好公仆。晚上,不能成眠,脑海中涌出一幕幕往事。我最初认识洪维宗同志是在80年代初。当时,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为贯彻中共…  相似文献   

17.
苏联《知识就是力量》杂志记者P·波多利内会见了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所长Ю·В·勃罗姆列伊院士,请他讲讲民族学界争论得最多的问题。勃罗姆列伊:民族学家究竟在争论些什么呢?我们这门科学,是有许多具体问题可以引起争论的。甚至连什么是民族学研究的对象,它究竟应当研究哪些现象,而把哪些现象留给其他的学科去研究等问题上也有争论。  相似文献   

18.
在故乡的土地上1 90 6年 5月 1 8日 ,在俄属七河省比什别克县阿历克山德罗夫卡东干乡 (现属吉尔吉斯斯坦莫斯科州 ,东干人称该乡为“骚葫芦”乡 ) ,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 ,他就是后来成为东干著名诗人的亚瑟儿·十娃子。亚瑟儿·十娃子的父亲主麻子 (Джумаза)是一位铁匠 ,母亲布姐子 (Вудеза)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亚瑟儿·十娃子六岁时 ,妈妈就去世了。由于从小失去母亲 ,亚瑟儿·十娃子对母爱无限向往。在他以后成为著名作家后 ,有关母亲的题材是他创作的重要内容 ,如《给母亲》[1 ] (P55) 。母亲去世后 ,亚瑟儿·十娃子和妹…  相似文献   

19.
诚信感人     
1900年,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在罗布泊附近,雇了位名叫奥尔得克的当地维吾尔族人即“罗布人”当向导。有次在沙漠中露营,他们发现他们将整个探险队携带的唯一一把铁锹,遗落在前一晚的宿营地了。斯文·赫定当即决定派奥尔得克返回去寻找那把在沙漠里作考古挖掘、随时都会用得着的宝贵铁锹。可等到奥尔得克再回到探险队时,他带来的就不止铁锹这一样东西了,他甚至带了几块有雕刻痕迹的木板回来——举世瞩目的楼兰古城遗址在无意中被发现了! 时隔34年,当讲过自己“一定还会回来”的斯文·赫定,再次来到罗布泊见到也曾许诺一定等他的奥尔得克时,两人都是古稀老人了。“他  相似文献   

20.
《草原之子廷·巴特尔》,让人掩卷沉思。书中少有豪言壮语、名人语录、华丽词藻,有的只是朴实、真情、奉献。从将军之子到草原之子,原为插队知青的主人公廷·巴特尔的人生,28年来在萨如拉图亚大草原上经受了历练。一旦他选择草原,爱上草原,他就会始终如一,永志不渝。廷·巴特尔的成长,缘于他的蒙古族将军的家庭,缘于萨如拉图亚草原,缘于千千万万的淳朴善良的牧民。然而最根本的,应该缘于他的内心世界,缘于他对上述种种发自肺腑的爱,缘于他28年为此所做的一点一滴。在《草原之子廷·巴特尔》共26个章节中,我们见识了主人公执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