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是在实践活动中得以生存的,实践改造和发展着人的自然属性,生成和发展着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实践因此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或生存本体;人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人的社会属性并没有消除人的自然属性,而是改变了自然属性.合理的社会制度不是压制、扼杀人的生物性需要,而是以一种合理的方式满足这种需要,并不断提高这种需要的质量和水平;“人的本质”与“人的本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构成人的本质的不是生物学上的类,而是社会关系,即使是人的类本性,也会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再塑造;人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社会关系又生成于人的活动中.社会关系并不是独立自存的,而是在人的对象化活动中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人只有通过创造生命价值的活动时间,才能获得“价值生命”,只有通过占有自由时间,才能获得自由个性,时间是人的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1马克思建立的新哲学是以实践为根本特征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是人的实践,在马克思看来,实践的人具有两重属性。首先,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即是说,人具有自然属性;其次,人又是“类”存在物,即是说,人还具有社会属性。人既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那就意味着,在人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广博的自然界,对此,可称为“自然存在”.由人与人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形成人的社会,对此,可称为“社会存在”。就存在的实体性质而论,世界上只有这两种存在。那么,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是什么关系呢?对此,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是,自然存在是社会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类”思维方式与马克思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思维方式是高清海教授思考“类哲学”的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高清海教授的研究思路是:以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揭示人的本质、人的生命存在方式,破除以往哲学以物的方式理解人的存在的思维方式,建立以人的方式理解人的存在的思维方式,这一思路实际上揭示了“类”思维方式与马克思哲学研究之间的这样一种关系:“类”思维方式的研究要求我们从一个新的哲学视野重新思考马克思,发现马克思哲学的现代价值;而我们只有从现代哲学发展的高  相似文献   

4.
从生态伦理到实践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伦理学作为研究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理论学说,存在着三种理论误区,即价值误区、入的误区以及逻辑误区。其主要理论不足在于强调自然中心论的价值观而忽视入的实践本性。问题在于,自然有无价值与否是由人的实践本性所决定的,自然本身不能作为自足的价值物。实践伦理观视价值为入的实践本性,人的实践本性既是入的价值生成的过程,也是创造自然的生命价值的过程。双方的统一决定于人的存在方式及其人自身的发展。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展开,而人的发展有待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塑造,从而为确立人与自然的真正统一关系而创造人的主体内涵。  相似文献   

5.
生存·实践·超越——人的生命活动之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人的存在方式显现为生存、实践、超越这几种基本的活动样式.它们共同组合成了一条生命活动之链.生存作为自然生命,是人的最基础的存在,从根底上制约着其他生命活动形态.在实践中求发展,体现着人的自觉生命的性能,成为人类存在活动的主导方式.而超越性的精神追求又开启了人的终极关怀之维,昭示着自由生命的取向,并使整个生命活动达到自我圆成的境地.三者之间有着逐层递进且相互融通的关系,在历史演进的不同阶段上亦会产生种种不协调的现象,努力求得并举兼顾、互补互动,以实现整全的人生与合理的安排,或可视以为当今时代人的生命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王德军 《兰州学刊》2007,18(7):13-16
人是世界上最复杂和最高级的存在物,人具有自然事物的一切属性.存在是人作为自然物质最具普遍性的在世方式,表现为自然界盲目的运动;生存是人作为有生命的生物(动物)在世方式,表现为人的本能的自然合目的性活动;生活是人作为人(劳动实践、社会关系、理性、意志、神性、文化等)的在世方式,表现为有意识的功利性目的活动和超功利目的的自由活动.存在生存都是人在世的基础前提和手段,生活才是人在世的目的意义和方式.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要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的有计划的商品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体系。”为此,妥善处理好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近年来国内出版的一些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和辞典都只提使用价值的自然属性,而否认其社会属性。这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实践上也是有害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有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使用价值的自然属性即由物的物理、化学等性能决定的天然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每一种这样的物都是多种属性的总和,因此可以在不同的方面有用”。使用价值的社会属性,即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物的属性。本文侧重谈使用价值的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有两个 :一是知识论基础 ,即一般知识论原则 ;一是存在论基础。生态存在论是一种以“内在关系存在论”为基础而不否认“主客体外在关系”的存在观。生态存在论的基本命题是 :“人以自然而存在 ,自然以人而存在”。“人以自然而存在”说的是人源于自然 ,以自然之“生”性为自己的“根性” ,或“类本质之根性” ;“自然以人而存在” ,说的是自然靠人的生存显现其存在 ,自然以人为其自组织演进的最高目的和价值 ,人是自然价值的最高体现。  相似文献   

9.
一和谐发展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概念,人是世界的主体,和谐发展的实质是人与人以及人与客观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均衡、有序的运动和变化。人与自然互益,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互益,体现出人际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和谐。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生产劳动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的主体性地位。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人的类本质特性。马克思说:“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类本质特性表明人的实践活动不仅和客观…  相似文献   

10.
<正> 人的存在是自然生命存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人的生命活动与其它生命活动有着本质的不同.人的生命存在是一种自觉性的存在,人类通过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不断地调整、控制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并按着人的愿望、意志与目的改造和加工着人所生存的外部世界.劳动实践活动,一方面使自然界成为人化的自然,另一方面,人也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逐渐建构起主体的心理结构,建构起自己独特的生命存在方式.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整个历史也就是“自然向人生成”的历史,自然界的生命形态进化到人这一族类,才真正充分地体现了生命系统不断进行优化选择,不断向最有序目标迈进的宇宙合规律性和宇宙合目的性.  相似文献   

11.
环境正义体现的是“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下的人类关系,环境正义的伦理倾向与类正义相契合.类正义是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的正义模型,它以全面、整体、发展的视角思考正义问题,以人、自然、社会的本质统一的人的存在方式为根本依据确立正义规则.类正义可以从思想求、人性、现实三方面予以分析,而这就为环境正义作为类正义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可能性、价值应然性和实践必要性三重根据.  相似文献   

12.
<正> 实践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区别于自然物的本质性活动。实践特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属性。作为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的联系方式,实践活动本身又是一个内含着多重矛盾的系统过程。在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的基点上来理解实践的本质特征,这是由实践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审美表明着人们主观上对美的态度、观点和趣味,但是,审美这种主体思维情感的活动却具有着客观的延续性,这当然不仅仅是心心相印、一点就迩的人类灵性,而只能深入到决定审美特性的那些客观因素当中去寻找。人们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劳动生产以满足生存和生活的必需。那么,不同的生产水平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改造自然到什么程度决定着认识自然到什么程度。于是,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状况下就会形成不同的文化形态及审美的差异性。这种差异经过长期的发展变化,形成一种稳定的主观心理机制。于是,在相同地域生活的人们就逐步形成相同或相近的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14.
尚东涛 《东岳论丛》2001,22(2):93-96
人的类特性”是对象性存在的人的“类特性”。在人的对象性存在视域内 ,“人的类特性”所包含的能动与受动相统一的全面规定性 ,不能仅仅归结为人的有意识的自由活动 ,有意识的不自由活动同是“人的类特性”的必然构成。“人的类特性”的有意识的不自由活动之构成 ,确证于“人的类特性”在人的对象化活动中 ,必与“对象的性质”相适应的规定性 ;确证于“人的类特性”制约于人的对象性关系之中介的规定性。因此 ,“人的类特性”之全面规定性宜理解为 :不自由与自由相统一的有意识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社会生产是一个人与自然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获取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只能象自然本身那样发挥作用”按自然的规律决定自己活动的目的、手段、方式、方法,改变自然客体的物质形态。这样,人们为了利用和改造自然,就必须认识自然,人对自然的关系就必然要表现为实践和认识的两种关系。表明人对自然的实践力量的客观标志,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表明人对自然的认识力量的主要标志,是科学的发展水平。在这里,科学和物质生产力都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力量,互相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6.
“类哲学”与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指出,把人作为类的存在物去考察,并以类的意识去把握现时代的人和反映现时代的精神,是“类哲学”所承担的理性使命。“类哲学”是以人的方式去观照人的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方式与思想境界。就其实践价值来说,它是揭示人的现代化发展趋势所应有的新哲学形态,是把握当代人类生存意义所依据的新价值坐标,也是指导我国人的现代化实践并实现“类人格”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7.
胡红生  张军 《学术界》2003,(2):188-193
立足当代人类生存实践 ,并根据马克思人的发展三形态理论的基本思想 ,我们认为“人的依赖”、“物的依赖”和“能力依赖”是人存在和发展的三种基本历史范式 ,它们各自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历史内涵。它们的历史沿革 ,集中表征了人的存在方式的历史变革 :它不仅标示着人的生存方式的变革 ,而且标示着作为存在方式之价值表征的人的价值实现方式的转变 ,还标示着人之为人的内在精神文化特质亦即人格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伦理学新走向--类伦理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类”是人性规定的特有范畴,它建构起了人对人自身认识的从未有过的价值维度,从而使伦理学真正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成为可能。特别是在“人类生存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中,人们对“类存在”、“类生命”、“类意识”、“类价值”、“类特性”、“类伦理”的认知与追求正渐渐成为新时代的突出性标志,为此,“类伦理学”将为全球性伦理问题的真正解决提供可切实依据的价值坐标。  相似文献   

19.
人不仅因具有主体性、社会历史性,从而使人与一般动物区别开来,而且就人的自然本性来说,也与一般动物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哲学人类学告诉我们,人和动物在生物学上也具有不同的本质特征,即动物的生命结构是“专门化”的,而人的生命结构则是“非专门化”的。人的生命结构的非专门化,造成了人的生命功能的欠缺──本能的缺乏。人在生物学意义上的这一弱点,使人适应环境的能力达到了最低点,这就决定了人这种特殊物种要维持其自身的生存,就必须超越生物的(生命的)生存方式,在超生命的、非本能的生存方式中求得生存与进化。这种超生命的、非本能的生存方式即实践的方式、生产劳动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研究“利益”问题时,与他对“需要”、“商品”、“劳动”、“劳动力”的研究一样,采用了把研究对象划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的科学方法,从而深刻地揭示了这些范畴的本质。 人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需要”,只要人有需要就存在人的利益,这是利益的自然属性。然而,人不是以孤立的单个人的形式存在着的,人组成群体,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以及群体和社会中的人都有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性,于是“利益”就有了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等等不同形态,它们的产生、发展、矛盾和斗争,都是人的需要和欲望在人与人关系上的表现。这就是“利益”的社会属性。恩格斯说:“每个一定的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转引自《新编简明哲学辞典》第138页,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