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现代汉语的动词重叠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VV"、"V—V"和"V着V着"。本文在前辈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性质属性、动词的选择、语法意义、语用功能四个方面分别对"VV"、"V—V"和"V着V着"三种重叠形式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汉语中,动补式合成词也叫述补式合成词,它是由一个动词性成分加上一个动词或形容词来作补语的合成词,体现的形式为"动词+动词"或"动词+形容词"。处于后面位置的动词和形容词是作为一种补充关系出现的,用以说明前面动词动作行为的结果、状态、趋向等。本文浅析了动补式合成词教学。  相似文献   

3.
以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中介语语料为主要材料,分析韩国留学生使用"V着"句型时的自由搭配和非自由搭配,非自由搭配包括半固定搭配、固定搭配和离合词,并分析其左搭配和右搭配的语义特征和语义韵特征。总的来看,左搭配的词语以动作动词为主,右搭配以普通名字为主,两者的语义韵均以中性为主。  相似文献   

4.
“掉”的本义为“摇摆、摇动”,是一个实义动词。现代汉语里出现了不少“V+掉”“A+掉”的述补结构,“掉”的动词意义有所虚化,趋向表示动作的完成、状态的实现以及向表示完成体的助词靠拢。本文从“掉”的共时语法分析着手,梳理“掉”在现代汉语里的几种用法及各自的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5.
"来"在吉首方言中的用法很特别,前面往往接动词、名词、形容词,句尾经常与助词"了"搭配,其中结构助词"了"在句中既有完句的作用,又使句子有了表示将来的意思。"来"与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时,语境情况不一样,表达的意思和时间状态也不一样。在吉首方言中"来"常常后置,表示将来时,往往后面与结构助词"了"搭配。  相似文献   

6.
"VP之前"是日常交际中经常使用的短语,意即"在VP这个动作之前",是一种时间表达格式,由动词成分"VP"和时间标记"之前"构成。本文首先从构成成分的选择与限制条件对结构做了初步的分析。"VP之前"结构有两种形式,肯定形式"VP之前"与否定形式"没VP之前"。按常理说,两个相反的形式理应表达相反的意思,但实际交际却复杂得多,两者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别,本文在第二部分做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7.
据对名词、动词的数量特征的认知分析及动量词的语义特征的考察,本文将动词后动量词与数词组合的数量短语定性为动词的补语。同时又指出该结构中动量词与名词之间存在着特定的组合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V+数词(一)+动量词+N"结构中,数量补语与名词宾语之间的位置变换关系进行了认知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动态助词"着"表示动作的持续或进行。俄语词类中没有助词,而是通过相应的词汇、语法和句法手段来表达动作持续或进行。本文通过例句来表述现代汉语动态助词"着"所对应的俄语表达。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管管"不仅具有"表示动作动量小或时量短或尝试轻松"等AA式重叠动词共有的意义,而且在特定的语境中或与特定词组搭配之时还具有表示动量大、时量长的意义及加强语气、强调态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北大语料库与可可语料库的检索可知"大+V+M/MO"与"小+V+M/MO"两种结构都存在于现代汉语当中,但对语料的搜集整理发现,能进入这两种结构的动词却不是完全相同的,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可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大""小"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1.
从"黑"的字体演变入手,涉及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体,谈到"黑"的本义为黑色,进而引申至其他意义。其他意义则从名词、形容词、动词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联系至现代词汇中关于"黑"的新用法,主要从网络新词语入手,探讨"黑"的整体语义变化。探究"黑"作为偏旁部首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国家语委语料库中的语料,对语气副词"究竟"和动词的搭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发现语气副词"究竟"除了不能和表示使令意义的动词相搭配外和动词的其他小类都可以搭配,而在动词的小类中与判断动词"是"和能愿动词以及存现动词"有"的搭配又比较常见。  相似文献   

13.
"×死我了"的构式义表达某人经历了一个极端的状态变化,从该构式的构式义出发,运用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认知能力对诸如动词、形容词、副词这样的语法范畴进行了语义刻画,从而提出该构式成分中x的存在理据和限制条件,即×只能由形容词和动词充当。然后论述了剩余成分"死"的语法范畴,进而从范畴化和构式生态性两个角度对这一构式的生成理据做了充分的解释。最后将这一构式上升到概念结构的层面,通过侧显、聚焦的识解方式对这一构式进行了详细的语义描述。  相似文献   

14.
普通话中的"给"主要有三种用法,即作动词、介词和助词。"给"作为动词,无论是表示"给予"的意义,还是表示"容许、致使"的意义,在盐城方言中都是用"把"来表达的,"把"还由"给予"义引申出"(女性)嫁人"的意义,然而无论"给"是作介词还是作助词,在盐城方言中都不是用"把"来表达的。  相似文献   

15.
"XX哒"结构开始见于"么么哒"一词。文章主要以"萌萌哒"为例,探讨该词的来源、词义、语用,进而分析"XX哒"结构。"萌萌哒"的词义发生了转移和扩大,现在成为了表示褒义的万能形容词;"XX哒"结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纯记音的"么么哒",另一种则是单音节形容词通过重叠构形而成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日语动词表过去肯定的「~た」「~ました」一般表示过去的动作、动作的完成或人、事物过去的状态等.名词、形容动词「~でした」「~だった」表示对主语过去情况、性质的说明.但也有不表示过去的例外情况.  相似文献   

17.
唐山方言中,有两种特殊的动补结构可能式,一是肯定式中的动词性词语加"了",二是否定式中的动词儿化形式。这两种格式中,肯定式中的"了"和否定句中动词儿化起的可能是补语的作用,前者来源于"V得了"中的"了",而后者相当于"V不了"中的"了"。  相似文献   

18.
日语助动词「タ」不仅可以表示过去,也可以表示动作的完成、事物的状态。而且根据语气的不同,还可以表示命令、确认、回想、感叹等语气。本文从句子中谓语的角度出发,对日语助动词「タ」进行分析,根据谓语动词的不同来举例说明日语助动词「タ」的语法功能和意义,并对「タ」的语法功能和意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孙玉占 《现代交际》2010,(10):78-78
唐诗宋词里炼字炼意的精品曾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弄”出了万般自怜。“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一个词的最终敲定往往绞尽了诗人们的脑汁。动词、形容词是诗人炼字最爱,其实也有些诗人注重虚词的锤炼,“又”字就是其中之一。“又”《说文》:手也。后引中为“复,再”,“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或动作的连续”,“表意义更进一层”等意义。而择用在诗词中,便有了丰富而微妙的情感韵味。本文通过品味几首诗来细腻地赏鉴“又”字的诗味精义。  相似文献   

20.
现学术界基本公认"表示处所的词语+是+名词性词语"结构是与"表示处所的词语+有+名词性词语"并列的一类存在句的下位句式。基于此,探究"表示处所的词语+是+名词性词语"结构被归为存在句的合理性问题,提出该结构中的"是"仍然为判断动词。该句式具有存在和判断双层语义结构,可归为"是"字判断句下位的一个构式,对应"有位于该处的某样东西存在,这个东西是……"的句式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