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高职生的家庭教养方式、其自尊水平及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问卷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自尊量表(SES)与一般效能感量表(GSES),通过网络发放对国内262名高职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偏爱、母亲偏爱与被试的自尊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被试的自尊水平及一般效能感水平也呈显著正相关,推论家庭教养方式的得分能够预测被试自尊水平与一般效能感水平。  相似文献   

2.
刘幸娟  张颖 《现代交际》2014,(8):239-240
采用大学生感觉寻求问卷,以随机取样研究的方式,在吉林省某一般本科农业高校抽取394名在校大学新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生源的大学新生的感觉寻求总分显著低于来自城市的大学新生;男生的感觉寻求水平、兴奋与冒险程度显著高于女生;农村生源的大学新生感觉寻求人格特质较城市生源的大学新生水平更低。建议通过团体辅导、素质拓展训练提高农村生源大学新生的感觉寻求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孤独与自尊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和UCLA孤独感自评量表对500名大学生的自尊和孤独进行了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尊水平在性别表现为差异不显著,孤独感在性别表现为显著性差异;自尊水平在生源地表现为差异性显著,大学生孤独感在生源地表现为差异不显著;自尊水平与孤独感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任朝科 《职业时空》2014,(12):120-122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 A T)和症状自评量表(S C L-9 0)对廊坊师范学院大学新生内隐自尊及心理健康进行研究,以期了解大学新生内隐自尊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新生存在内隐自尊效应;(2)大学新生内隐自尊不存在性别差异;(3)大学新生在人际敏感、焦虑、攻击等心理方面存在问题;(4)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中的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攻击性等个别因子存在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充实自我才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大一新生(13级)自主学习现状,得出结果:大学新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大学新生专业对学习能力有显著影响,大学新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定位较准确,自我效能感与大学新生自主学习能力显著相关,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学生正处于就业前期,觉得就业前景不够乐观,对未来渺茫,产生自我否定和丧失信心、无价值感,对自己的评价变低,自尊感变弱。这些会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宽恕行为,容易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大学生的自尊与宽恕之间的关系,值得被关注和进一步研究。通过采用Hearland宽恕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在吉林师范大学随机抽取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在校大学生330名,发放问卷,发现大学生自尊水平与宽恕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李明娟 《现代交际》2012,(5):178-179
本研究以烟台十中初三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尊量表(SES)与肖计划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探讨他们的自尊水平与应付方式的各自特点及相关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自尊水平与退避和合理化维度显著负相关;2.男生自尊水平低于女生;3.低自尊水平个体较高自尊水平个体更倾向于采用自责、退避和合理化的应付方式,中等自尊水平个体较高,自尊水平个体更倾向于采用自责和合理化应付方式,低自尊水平个体较中等自尊水平个体更易采用退避的应付方式。  相似文献   

8.
潘峰  丁梦夏 《现代交际》2014,(10):180-181
为了探讨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的身体意向与自尊的关系及相互影响,采用多纬自我体像满意度调查问卷和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对江苏、广西来自三所大学的共320名服装表演专业及其他普通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身体意向总体情况比普通专业学生更加乐观,大部分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对于他们的身体意向更加满意;服装表演专业学生体像得分存在性别、年级;大学生的自尊与体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自尊得分高于普通专业大学生。  相似文献   

9.
以探讨宿舍人际关系与自杀态度的关系为目的,为大学生自杀预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自杀态度问卷、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问卷的方法,对7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对安乐死的态度上,经济水平富裕的家庭显著高于生活费学费不愁、生活费和学费发愁的家庭;男生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显著高于女生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t=0.987,P=0.004);大学生对自杀行为的认识与宿舍人际区域差异(r=-0.233,P=0.40)成显著负相关;对自杀者的态度与宿舍人际情感融洽(r=0.231,P=0.42)成显著正相关。从中得出结论:家庭经济水平高的学生对自杀更持有否定态度,男生与女生相比对自杀行为更持有否定态度,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区域差异越重,对自杀行为的认识越肯定;宿舍人际情感越融洽,对自杀者的态度越否定。  相似文献   

10.
运用自尊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采取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某师范学院18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研究生活事件与自尊的关系。结果发现该校大学生中高自尊者占82.5%;自尊得分在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在生活事件维度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受惩罚与自尊总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校园BBS使用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自编问卷,并辅以<孤独量表>和<自尊量表>的测查,调查了三所高校的29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以探讨校园BBS的使用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校园BBS的使用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基本是积极的:自尊水平高的大学生在求知需要和社会责任感需要的满足上体验较好.而自尊水平低的大学生则对BBS使用的危害性体验高:校园BBS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随着其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感受到校园BBS对于成就和社会责任感需要的满足方面以及对于其危害的体验上,大学男生高于女生;研究生则在使用校园BBS促进成就和交往方面的感受上.显著高于本科生:研究生使用校园BBS的时间显著多于本科生.  相似文献   

12.
随机选取内蒙古两所大学350名大学生为被试,以《大学生学习策略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为研究工具,探讨大学生的学习策略、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男、女大学生在学习的资源管理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他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2.高、低学业成绩的大学生在学习策略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3.一般自我效能感高的大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4.学习策略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学习策略对学业成绩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生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是高校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给新生的大学生活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长期教育教学实践提出了新生大学生在生活上心态失衡、学习上被动和社会实践上的无计划性等适应性问题,并从学生自身和学校两方面分析了适应性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新生大学生适应性问题的对策,即通过大学教育教学让学生尽早具备主动感、目标感以及规划感。  相似文献   

14.
目前独生子女正步入上大学的高峰期,这也就造就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新"空巢"家庭。据统计,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已超过全部家庭总数的20%,独生子女数量约8000万人。这些独生子女离家去读大学,也带给了他们父母长辈深深的困感。孩子们已经在开始逐渐适应大学生活了.可是很多大学新生的家长却还在适应孩子离家后的"空巢"困惑……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新生UPI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敏  陈智慧 《职业时空》2010,(2):178-180
通过对江苏省某应用型本科院校新生的心理普查,发现大学新生在情绪性格、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惑;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男女基本在同一水平上;农林类专业新生的心理测量结果不容乐观;家庭年收入水平对于UPI的总分分布率有显著影响。因此,加强新生心理适应期的健康教育,帮助新生设计合理的生涯规划,在新生中开展有效的贫困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问卷法对24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基于调查所得的数据研究了大学生亲子依恋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亲子依恋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亲子依恋显著高于男生,且进一步分析得出女生在母子信任、母子沟通和父子信任方面显著多于男生,在母子疏离方面,男生显著多于女生;家庭主观经济社会地位在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家庭主观经济社会地位高的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家庭主观经济社会地位低的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大学生亲子依恋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亲子依恋水平对生活满意度有一定预测力。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专业认同感问卷和学业拖延问卷对4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现状与学业拖延的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结果发现,大学生学业拖延普遍偏高,而专业认同感则为中低水平;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即专业认同感得分越低,学业拖延分数越高.  相似文献   

18.
陶锋 《职业》2014,(33):121-123
为探讨经筛查需要关注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和适应之间的相关性,有针对性地为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探讨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南通大学本科新生进行心理健康和适应状况调查。所得数据使用Stata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调查显示,需要关注的大学新生占总数的8.87%,该群体新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与适应各分量表及总适应得分之间多数具有显著负相关,表现为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其适应能力就越好。抑郁、依赖、社交退缩、强迫四个因子是该群体新生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对适应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为此应在入学初及时对需要关注的大学新生开展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顺利适应大学校园生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高职生自尊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自尊量表(SES)对梧州职业学院1836名在校高职生进行测试,利用SPSS23.0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结果:(1)高职生的自尊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以27分为中位数);(2)高职生自尊水平受性别、母亲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自评学习成绩等因素影响。(3)高职生的自尊不受年级、是否独生、生源地、父亲受教育程度、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结论:高职男生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女生(t=2.74**);母亲受教育程度:⑥④>③>⑤>②>①;家庭经济条件:高>中等>差(F=4.67**);自评学习成绩:好>中>差(F=33.27***)。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成人依恋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以及人际信任是否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采用修订版成人依恋问卷、人际信任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沈阳某所大学的45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成人依恋中的亲近依赖维度负向预测其社交焦虑感,成人依恋中的依恋焦虑维度正向预测社交焦虑感,人际信任在成人依恋与社交焦虑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表明大学生依恋中亲近依赖感越强,人际信任感越强,社交焦虑感越低。大学生依恋中的依恋焦虑感越强,人际信任感越低,社交焦虑感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