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5 毫秒
1.
如何使受众在这样一个"娱乐"的时代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是当下传媒工作者要思考的重要问题。综艺节目赢取收视率的同时更要懂得传承传统文化。在人们越来越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问题的今天,以传统文化为主的节目也渐渐出现在了电视荧幕。本文将以《曲苑杂坛》、《中华好诗词》、《叮咯咙咚呛》为代表分析我国综艺节目对传统文化成果传播的方式及综艺节目对传统文化传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方言影视剧、广播栏目、方言电视新闻节目、报纸、网络中的方言传播现状的调研开始,梳理受众对方言大众传媒传播的态度;整理国家、地方以及行业在语言文字应用方面的政策和法规;进而对该现象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娱乐脱口秀节目遍地开花,而《今晚80后》和《金星秀》两档节目在国内收视率极高,节目组在提高节目文化质量前提下融合多种类型的元素进行创新,获得了受众欢迎和主流认可的双重收益。通过对比两档节目,在此基础上,就如何保持娱乐脱口秀节目的生命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电视访谈节目《鲁豫有约》为例,探讨此语篇类型下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运用,并认为在访谈节目中为了维护"消极面子",部分违背礼貌原则的情况是被允许和鼓励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已经从传统的电台传播发展到网络传播。信息时代三大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卫星技术在传媒的运用,使广播媒体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也使广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广为传播"。广播汽车类节目不同于电视汽车节目,电视汽车节目能通过图像让受众有更为直观的感受。而广播汽车类节目只能通过有声语言来塑造画面。广播汽车类节目主持人首先要对汽车方面的知识要有一定的积累,要了解听众的需要,从而才能做到正确的导向作用。要贴近受众。作为广播汽车类节目主持人,除了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外,话筒前的即兴口语表达也十分重要。并不是所有听众都能对专业知识有所认知。只有更通俗易懂的语言才能让听众更容易去理解。下面,笔者就结合实习经历来谈谈即兴口语表达在广播汽车类节目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在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新型社教类电视综艺节目以其知识、娱乐、竞技、博彩的独特形式诉诸于受众的眼球,便捷、多样的网络化服务加强了舆论传播的时效性与个性化,微博、微信平台不断拉近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新型产业链营销一体化、节目品牌体系构建标签化将成为社教类电视综艺节目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2013年10月11日由湖南卫视首次上映的真人秀亲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自开播以来就压倒《康熙来了》《快乐大本营》《非诚勿扰》等众多大型综艺节目,在CSM全国网中收视率稳居第一,位居综艺风云榜榜首。以美国传播学家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为理论基点,对《爸爸去哪儿》的传播过程做传播学视角下的解析才能更好地探究该节目的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8.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的热播又掀起了一阵"韩流",其火爆是有多方面的原因。本论文主要是从接受理论视野下对《来自星星的你》进行分析,笔者认为该剧主要是从叙事、视觉以及文化三个文本进行构建,从而进行以意见领袖、网络话题、以及受众需求满足三种不同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视娱乐兴起于九十年代,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娱乐节目成为电视台收视率的强力支柱。但中国电视娱乐节目一直处于缺乏创新的局面,自2005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大获成功之后,整个内地电视娱乐选秀类节目遍地开花,但都难超越2005年的那场全民狂欢。也因为整个娱乐节目的创作缺乏新的动力,导致了其整体收视不理想。随着娱乐选秀节目的发展,为了更多的吸引观众的眼球,各种节目各出奇招,内力娱乐选秀节目中一度充斥着煽情、炒作与毒舌。"受众即市场"的观点就是大多数媒介机构的基本观点,电视节目最终的目的就是获取巨额利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媒介播出的节目必须满足受众的需求,为受众服务,才能吸引受众的眼球,形成一定的受众群体,从而打造自己节目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电视谈话类节目在观众心中已经逐渐显现出审美疲劳的态势,节目内容雷同、形式老套、跟风模仿严重等问题限制了其发展的道路.电视人物访谈节目想要找到新的出路,就必须转变节目制作理念,开创新的节目形式,形成新的节目风格.《流行无限》以独创性的节目形式和全新的节目风格出现在观众面前,开拓了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刘羽 《现代交际》2012,(1):108-109
目前,几乎每一家上星的电视台都有谈话类的节目在播出,甚至在不同的频道里针对不同的收视群体开办了不同内容的谈话节目。比如,仅中央电视台就有二十多个谈话节目的栏目。此外,一些影视制作公司也在大量制作谈话类的节目,以满足社会上对这类节目资源的需要。比如《老同学大联欢》《夫妻剧场》《热点人物》等等,都是各家电视台中比较热门的节目。但是,在如此众多的电视谈话节目当中,真正优秀的、可以独当一面的个性化主持人却并不多见。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电视谈话节目难以吸引人的症结之一。本文将以《鲁豫有约》为例,从主持人的明星化、访谈对象、选择话题、主持人的精英化、反猎奇、反庸俗化等方面加以论证:主持人是电视谈话节目的灵魂,是做大做优谈话节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刘颜 《现代妇女》2014,(3):134-134
《变形计》是湖南卫视自2006年继《超级女声》后重磅推出的真人互换角色的节目。节目秉承"换位思考"的思维模式,以"真"贯穿前后,具有极大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3.
副刊从产生到现在已经成为我国报纸的一大特色,再也不是以前的"报屁股"。但现如今在网络的冲击下各大报纸都在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改革之路,一些报纸取消或是缩减了副刊,虽然一些老牌副刊仍在坚守着却困难重重,新形势下我国副刊如何突破制约的瓶颈,寻找到新的发展空间。与受众的互动则成了副刊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新民晚报》副刊作为我国老牌的综合性文艺副刊在与受众互动的方式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以《新民晚报》副刊为例对其与受众的互动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当代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媒体行业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尤其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这些年来的脱颖而出,更加积极的带动了受众与电视和社会的交流。民生新闻节目在收视率、社会反响和公信力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特别是近10年来,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以其个性化的“播报”的方式向观众传递信息,语言表达向口语化平民化方向发展,为受众和社会搭建了沟通与交流的良好平台。同时,镇江电视台资讯频道《资讯播报》以“贴近百姓,贴近实际,贴近服务”为目标。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从镇江本土经济和文化来分析镇江资讯民生新闻的特色,以及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同时对此类节目样式在今后行业中的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迟爽 《现代交际》2013,(10):78-78
《中国好声音》连续掀起两季收视狂潮,让我们开始重新思考电视选秀节目的走向和取向。本文主要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出发,探讨《中国好声音》的有效传播手段。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我国的广泛普及,网络谣言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网络谣言的传播因其迅速、广泛等特点,一直"活跃"在一些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中。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网民的心理状况和网络谣言的产生与传播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对网络谣言汇总受众特点进行分析,再辅以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培育网民成熟、理性的心理是治理网络谣言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李丽 《现代妇女》2014,(9):278-278
新媒体时代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面对日渐频繁的资源共享,大众不再被视为"愚昧的受众"。中共在十八大的召开期间对中外媒体的放宽态度,网民开始期待更多新闻自由,而《人民日报》《新闻联播》等大媒体连续对网络管理的重视,究竟是要"网络法制"还是"网络管制"引起了网民热烈讨论。可以说,新时代的中国媒介监管"外儒内法"的特征更趋明显。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媒体的全面发展和普及,在其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和传播信息作用的同时带来的传播失范现象也令人触目惊心。如何更好的规范与发展新媒体传播,使之真正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形成健康文明生活的新空间,值得我们去思考。本文着重从传播者、受众、传播媒介以及法律法规四个方面针对网络失范现象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杨澜,曾担任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正大综艺》主持人,获得中国首届主持人"金话筒奖"。可正在她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却毅然离开了中央电视台,出国留学,然后加盟凤凰卫视中文台,推出访谈节目《杨澜工作室》,大受观众欢迎和赞赏。她目前担任阳光文化影视公司董事局主席。  相似文献   

20.
网络快速发展使得新媒体快速崛起,传媒生态被改变,媒介格局被颠覆。新媒体能够与受众实现真正的双向联系,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者进行大众传播,同时受众的主动性明显增加,使信息传播呈现出新的特征。本文主要界定了新媒体环境的内涵,并从受众的地位与角色、传播者中心地位和传播秩序三方面综合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