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11月13日,被称为“河北第一秘”的河北省国税局原局长李真以贪污、受贿罪被执行死刑。临刑前,记者问他“最悔什么”,他的回答是“贪欲”:记者问他“最恨什么”,他的回答还是“贪欲”。李真临死才明白,是贪权、贪财、贪色毁了他。他说:“世上哪一个人没有良知?哪一个人不知是非?别人的是非自己看得清清楚楚,到了自己的身上就糊涂颠倒起来,这是什么缘故?就是‘贪’迷住了眼。‘贪’根深了,心被‘贪’占满了,跟中就没有了法律,也就没有天理。”  相似文献   

2.
李真在其忏悔录《我的前半生》中对自己短暂的秘书生涯作了总结和反思。他认为自己之所以成为阶下囚,原因有三:一是个别高官对他无原则的宠,二是个别下级对他奴性十足的捧,三是一些制度漏洞对他的诱惑与纵容。李真说:“一个人有权之后,最怕的就是失去监督,过去就是没人对我监督  相似文献   

3.
陈磊 《领导文萃》2008,(13):87-91
对媒体将自己描绘成“巨贪秘书”,王晓方有些不满:他已经用生命为罪行付出代价.难道我还一辈子活在他的阴影下?  相似文献   

4.
中国秘书部落的权力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者查阅的近年反腐资料显示:“1996年,陈希同秘书陈健受贿40.9万元,判刑15年;王宝森秘书闫振利贪污1万元,判刑7年;铁英秘书段爱华受贿5.6万元,判刑5年;黄超秘书何世平受贿24.3万元,判刑16年。”数个反腐中的秘书贪污之和尚不及李真一人。一位高层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评价说,李真之“大”并没有太多新意,因为“李真和他的前辈们使用了近乎一致的方式和手段”。这位官员指出,在既定的权力结构中,这样的“弄权”方式是现成的,“并不需要太多智慧”。“与其说是个人的‘天才’,不如说是体制的缺陷”。他认为这和李真的“年轻”是相符的,“年少得志给了他更大的胆量,仅此而已”。  相似文献   

5.
人称“南霸天”的深圳特区巨贪、曾任深圳市南山区委书记8年的虞德海,在他1999年6月1日“出事”(夫妇“双规”)之前,已在当地有不少传闻;之  相似文献   

6.
同欣 《领导广角》2002,(9):12-13
36岁就登上河北省国税局局长这个正厅级领导岗位的李真,只有中专文化,同事评价他“干什么也不太强”,但私欲膨胀,作风一贯霸道,飞扬跋扈。他当秘书时,露骨地对一位秘书长说:“你当秘书长,还不是我一句话”,由此可见其狂妄。据说,这一切皆源于李真的“河北第一秘”背景。这使人们禁不住进一步深思:党委秘书长以及党委书记的秘书的角色该如何定位?秘书长与秘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秘书提拔快的现象正常吗?等等。近日,笔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中共新疆昌吉州委常委、秘书长成平。他当过领导秘书,迄今担任州党委办公室主任、副秘书长、秘书长已经8年,对秘书长与秘书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陆续出现的较高层次的秘书或秘书长职务犯罪案件,业已引起社会的较大关注,被称为“秘书腐败”现象。其中,“河北第一秘”李真一案无疑更具有典型意义。李真1990年11月到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任秘书,不足一年即于1991升任副处级秘书,一年半之后的1992年12月又升任正处级秘书。从1993年6月起,李真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秘书,一年半之后的1994年12月,又被提升为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四年内李真的职务连升四级,提升速度之快在中国政界实属罕见。被称为“河北第一秘”的李真最终因贪污、受贿罪被执行死刑,年仅41岁。今天我们研究李真升迁、…  相似文献   

8.
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作家王晓方接连推出三部长篇小说<驻京办主任>、<驻京办主任(二)>、<市长秘书>,以强劲的势头一跃成为官场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但不少人直到最近才知道,这个被誉为反腐作家的文坛新星竟是沈阳"慕马大案"中巨贪马向东的秘书!一个巨贪的秘书,为何选择当反腐作家?他对官场是如何认识的?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近日,<青年周末>记者对王晓方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9.
夫子 《决策与信息》2005,(10):64-66
巨贪余振东迈向深渊的每一步,都有那个所谓“极品女人”余绪惠的推波助澜!余绪惠,这个协助丈夫贪污公款、策划潜逃的“智慧女人”最终走向穷途末路。  相似文献   

10.
一位副省长因大搞权钱交易,道德败坏,生活腐败、堕落,已经被依法逮捕。综观媒介对此事的报道,有一点共识,说其在经济上“贪得无厌”腐化堕落“情节恶劣”。指控他在经济上“贪得无厌”,是因他三年间便利用职权,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巨贪原阜阳市市长肖作新合计家产达人民币2000多万元,扣除犯罪所得、合法收入外,尚有人民币1500多万元“来源不明”。人们在为贪官得到惩处而拍手称快时,心中却为这些“来源不明”的“外财”而疑惑。  相似文献   

12.
沈小平 《决策》2004,(11):4-4
李真,这个曾经轰动一时的名字,随着一本名为《地狱门前:与李真刑前对话实录》的书面市后,再度成为热门主题词。该书作者对李真有过多次深入的采访,获取大量第一手资料,因此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的制度反腐包括反腐法律规范、相关机制与机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但“小官巨贪”现象并未根绝,当前,“小官巨贪”呈现发案领域的扩大化、作案手段的隐蔽性增强、群体性腐败仍广泛存在的特点。“小官巨贪”治理不足的行政生态困境主要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未完善,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转型仍未完成,官民沟通系统与公民反腐参与度仍待提升,社会廉政教育与廉政文化建设尚需加强,权力配置与监督机制还需理顺。为此,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推进社会转型和政府内部结构转变,改变政府考核指标;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民众参与民主监督的意识;重视思想建设和廉政教育;完善国家监察体制,加大审计监督力度等,进一步改善“小官巨贪”治理的行政生态。  相似文献   

14.
黄力 《领导广角》2003,(7):36-36
2003年第三期《随笔》刊登了“三湘女巨贪”蒋艳萍的若干“语录”。每段“语录”都有发人深省之处。一番“零距离接触”之后,她对她的情夫之一、原湖南省邮电局局长兼党委书记张某曾说过一番贴心话:“我对官场比谁都窥视得透!现今是什么世道?物欲横流啊!这股浊流已漫延到官场每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与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水乳交融的,二者彼此相依。成为马克思主义世界现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河北第一秘”李真既丧失了理想信念又热衷于谋取权势、追逐私利.做不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样,最终遭人民唾弃、成为历史罪人就成为其必然的归宿。  相似文献   

16.
居欣如 《决策探索》2011,(15):67-67
苏、杭两巨贪姜人杰和许迈永于7月19日上午被执行死刑。许迈永和姜人杰曾分别在杭州、苏州担任主管城建工作的政府领导,两人的主要犯罪行为也都与土地审批和城市建设领域相关,都是利用行政权力违规违法操作,为自己攫取巨额私利,且犯罪数额特别巨大。这在城市开发建设领域有一定的典型性。对这样的巨贪,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相似文献   

17.
《决策与信息》2006,(3):30-35
湖南省机械工业局原局长、党组书记林国悌,因收受巨额贿赂,被判处死缓,现在长沙某监狱服刑改造。日前,在湖南省党员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基地的“现身说纪说法”大会上,林国悌痛陈了自己从一个受人尊敬的正厅级干部堕落为阶下囚的经过,并对自己走向犯罪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8.
著名作家柳青曾经说过:“人生的路漫长,但关键的就是那么几步;能不能走好这关键的几步,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透视近些年来一些腐败分子堕落的轨迹,不难发现: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原本在思想、组织、作风等各方面表现都不错,有的还为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过不小的贡献,仅仅是因为“仕  相似文献   

19.
两年前河北省委原秘书长李真因贪污受贿数额巨大被判处死刑,2007年上海市委办公厅原副主任秦裕也因索贿受贿数额巨大被判处无期徒刑,此前北京市原副市长王宝森的秘书也因腐败问题受到法律制裁。这都是厅局级的秘书干部,有一些市县级的秘书干部在反腐败斗争中落马的也不在少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在一般情况下,领导腐败案件中都少不了他的秘书。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著名作家二月河接受南都记者专访,就"小官巨贪"等热门话题谈到,"小官巨贪"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是新问题,也是新的奇怪现象。历史上这方面的资料留下的不多。但"小官巨贪"问题是在正常逻辑思维里面。小贪大贪都是贪,小官做得大了,就可能是"大老虎"。"苍蝇"掌握了权力,会将人民交给他的权力最大化谋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