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广义投影与罚函数技巧和辅助规划处理带等式和不等式约束问题以及采用二阶段搜索方法,给出了一个初始点可任意的带不等式和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的广义梯度投影算法,并证明了该算法具有全局收敛性。文中削弱了文献[1]的条件,保持了它的优越性,罚参数在计算过程中自动调整且只需适当大,因此,在实际运用中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利用梯度投影与罚函数相结合的技巧,将带不等式和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化成一个无约束问题,提出了初始点可任意的求解不等式、等式约束优化问题的摄动梯度投影算法;参数δk取不同的数还可以得到一类梯度投影算法,从而得出了在搜索方向和步长不精确条件下的梯度投影法,保证了在实际应用中更容易实现;在较弱条件下,证明了该算法的全局收敛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梯度投影法与罚函数技巧,将带等式和不等式约束优化问题化成一个无约束问题,提出了求解不等式、等式约束优化问题的摄动梯度投影算法。考虑到计算的误差因素,在搜索方向上进行摄动,得到一个方向不精确的梯度投影法。参数δk取不同的数还可以得到一类梯度投影法。从而保证了在实际应用中更容易实现,在较弱的条件下,证明了该算法的全局收敛性。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一类带等式、不等式约束的极大极小值问题,将其转化为带等式、不等式约束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利用辅助规划进行处理,给出了一个广义的梯度投影算法,解决了一般约束极大极小值问题。算法可在有限步达到最优点或产生一系列点列,其极限点则是最优点,并证明了该算法的全局收敛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构造了广义线性互补问题的一个光滑价值函数,该函数具有良好的微分性质.基此价值函数提出了求解广义线性互补问题的一类不精确线搜索共轭梯度算法,证明了算法的全局收敛性,并通过数值试验检验了算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Karmarkar算法是解线性规划的多项式算法,但其具有数值不稳定的缺点,同时,由于它属于内点法,在算法终止时所得的点始终是一个近似最优解。文中给出的梯度投影法,可以穿过区域内部,或穿过区域的边界的相对内部,证明了该方法将在有限步终止。  相似文献   

7.
综合考虑环境经济优化调度(Environmental Economic Dispatch,EED)是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采用价格罚因子将环境经济双目标优化调度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考虑发电机的出力限制区,爬坡约束及备用约束,运用进化规划(Evolutionary Programming,EP)算法求解EED问题,在15机系统中采用价格罚因子EP算法求解了EED问题,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对一类带等式、不等式约束的极大极小值问题进行了研究,将其转化为带等式、不等式约束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并利用梯度投影算法进行求解。该算法在有限步达到最优点或产生一系列点,且其极限点是最优点。该算法减少了计算量,克服了数值实现上的困难,证明了算法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一类非线性约束极大极小问题,利用极大熵方法将其转化为带等式、不等式约束的非线性规划问题,给出了一种梯度投影算法,解决了一般约束的非线性大系统优化问题,该算法初始点可任意;同时证明了该算法的全局收敛性。初步的数值试验表明,对于该类极大极小问题,算法有良好的数值表现。  相似文献   

10.
利用Plastria提出的拟凸函数lower次微分,借鉴凸可行问题的投影算法,给出了一个拟凸可行问题的投影算法.并证明了该算法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11.
主要对非线性混合整规划问题的求解进行探讨。利用罚函数把非线性混合整规划问题转化为等价的非线性规划问题,从而可通过求解一个无约束线性规划问题而得到原问题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12.
刑罚和犯罪都是历史的产物,二者相伴而生。刑罚的本质属性内在地决定其具有预防犯罪的作用,刑罚在将刑罚本质外化的过程中实现预防犯罪的作用。但刑罚功能具有局限性,需要其自身的完善以及综合运用其他手段来突破这种局限性。而预防犯罪被主观化为刑罚的目的的同时,也促进了刑罚立法和司法的日益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简化模型为例,给出了用模拟退火算法解布局问题的一般形式、基本步骤以及罚函数的使用方法,所给算法在选用适当的数据结构后即可求解复杂的布局问题,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死刑废除已是大势所趋,这既是经济包容性增长也是法律包容性发展的要求。尽管我国死刑的存在有其合理因素,但是面对的外部压力较大,随着人权观念深入人心,至乐活身是不二法则,死刑也终将渐行渐远。在伦理学、生物学、经济学意义上来看,死刑都会受到质疑。从法律层面废除死刑制度,其理论基础是存在的,对于包容性的和谐社会创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死刑制度的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保留死刑,但是严格限制死刑"的政策,严格限制死刑是有中国特色的废除死刑之路。中国的死刑制度应当以正义性报应为基础的理论作为合理性根据,以故意杀人罪为规定死刑的基本标准。定期公布死刑案件的数字和情况,对于促进中国社会综合治理的落实和法制的进步有积极意义。废除死刑以保护行为人的人权的说法,不符合人们的一般认识和公认的专业理论,也不符合一般的国际标准。严格规定死刑的适用条件和保障被判处死刑的行为人的诉讼权利,符合中国"保留死刑,但是严格限制死刑"政策和国际保护人权一般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刑罚对犯罪人的功能是刑罚功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关于刑罚之于犯罪人功能的探讨观点众多,但均未指出作用实质。从绝大多数犯罪人从社会中来又回到社会中去的逻辑思考,刑罚应完成对犯罪人再社会化的使命,包括剥夺与限制、个别威慑、教育改造、个别鉴别和鼓励等"功能"只是实现对犯罪人再社会化的具体方式而已。因此,将刑罚对犯罪人的功能定位为惩罚与再社会化,既非常必要,也更为科学。  相似文献   

17.
死刑缓期执行与死刑立即执行是死刑执行的两种方式,两者的适用条件至今学界观点异彩纷呈,但学界的诸
多观点均不能达致完满。在现行的刑法框架内寻求死缓适用条件的路径应坚持先后不同的位阶顺序:“罪行极其严
重”是死刑适用的一般条件;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是区隔死刑立即执行与死刑缓期执行的分界线。“罪行极其
严重”应从客观危害上框定死刑适用的一般条件,遵循行为刑法原理;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应从主观情节上予
以考量,遵循行为人刑法原理。通过对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的评估,并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或颁布指导
性案例等予以把控死缓适用的实质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