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源流》2012,(13):74-75
沙飞有着极高的视觉艺术天赋和文学艺术修养,他的摄影阳刚大气,渗透着他渴望用摄影来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思想和凌云之志。在2012年5月沙飞百年诞辰之际,北京国家博物馆举办《百年沙飞——纪念沙飞诞辰百年摄影作品捐赠展览》及出版《图录》,展期一个月;在沙飞去世和长眠的石家庄市,由河北省英烈纪念园主办、河北省摄影家协会、日本沙飞研究会、日本都城日中友好协会协办,在英烈园隆重举办了《纪念沙飞百年诞辰暨沙飞与中国摄影、沙飞摄影与中日友好研讨会》,日本友好人  相似文献   

2.
1917年冬季,甘肃法政专门学校校长,近代教育家、思想家、民主革命家蔡大愚组织发动甘肃护法运动失败。1918年,他返回成都,自此脱离了教育界,成为职业革命家。五四运动中,他领导组织了四川的国民反帝爱国活动。本文根据民国《蓉档》、报刊资料和访问所得,对蔡大愚返回成都后与孙中山的联系,他出任四川爱国会会长、四川国民大会主席与组织反帝爱国运动的史实,他再度出川担任孙中山广州军政府谘议的情况,及他在北伐期间的活动踪迹与下落,进行了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3.
王万然 《源流》2012,(7):74-75
沙飞有着极高的视觉艺术天赋和文学艺术修养,他的摄影阳刚大气,渗透着他渴望用摄影来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思想和凌云之志。在2012年5月沙飞百年诞辰之际,北京国家博物馆举办《百年沙飞——纪念沙飞诞辰百年摄影作品捐赠展览》及出版《图录》,展期一个月;在沙飞去世和长眠的石家庄市,由河北省英烈纪念园主办、河北省摄影家协会、日本沙...  相似文献   

4.
正钱壮飞,我党情报战线上的传奇人物,与李克农、胡底并称为"龙潭三杰"。钱壮飞1895年出生于浙江湖州一个商人家庭。1915年,他考入北京医科专门学校,毕业后留京行医,还教过美术和解剖学;擅长书法、绘画和无线电技术,曾主演中国第一部黑白武侠电影《燕山侠隐》,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5.
蔡希陶先生诞1911年3月12日出生在浙江省东阳县,1917一1927年就读于杭州盐务小学和惠芝中学。初中毕业后在中华美行术科学校学习一年后辍学。1930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物理系。青年时代的蔡希陶舆趣广泛,爱好文学,鲁迅先生曾称赞他的作品很有气派。1930年9月,蔡希陶由江南到北平(即现在的北京),考入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任助理员。边学习、边工作,经过刻苦滚研,他初步掌握了英文、德文、拉丁文和植物分类学的专业研究方法,为他后来进行植物学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1932年,年方21岁的蔡希陶,作将一个具有探险精神的年轻植物学工作…  相似文献   

6.
于万和鲁迅爱国主义精神的几个特点鲁迅生活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历史年代。他亲历过愈益严重的丧权辱国、山河破碎的民族屈辱,及与之结伴相随的“寒凝大地”、“万家墨面”,百姓流离、生灵涂炭的黑暗统治;另一方面,他又目睹或参与了自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北伐大革命以及反对国民党反革命围剿、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与革新、革命斗争。鲁迅正  相似文献   

7.
黄健民 《老友》2014,(11):6-8
正(一)陈奇涵,字圣涯,兴国县潋江镇坝南村人,1897年出生。1916年,他从赣州省立四中毕业,随后回乡办学,以"君子忧道不忧贫"为宗旨,创建"忧道学校",免费招收平民子弟,走"教育救国"之路。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陈奇涵南下广东,投笔从戎,考入滇军讲武堂韶关分校,1920年转入护国军第二讲武堂。他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第一次北伐及  相似文献   

8.
王辅睿 《中华魂》2022,(3):65-70
1908年9月21日,李运昌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木瓜口村.读书时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6岁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经李大钊介绍, 1925年10月赴广州,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四期政治队学习.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秋黄埔军校毕业后,李运昌被派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六期干训队受训.10月底被分配到汕头,担任广东省农民...  相似文献   

9.
龙师侯1898年出生于与封开县平凤镇毗邻的郁南平台镇河田村,童年是在殷实农户中度过的。初中毕业后他考上两广优级师范学校,在广州就读。他喜欢读一些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欣赏鲁迅的《故乡》、《祝福》,陶醉在茅盾《春蚕》、《秋收》的进步书刊氛围里,逐步产生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愿望。1924年,26岁的龙师侯在学校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0.
叶介甫 《中华魂》2013,(3):51-54
李白,1910年5月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张访区白石乡板溪村,1930年8月在县赤卫队、少年先锋队任队长,参加了配合红军第二次攻打长沙的战斗,从此参加了红军。李白参加红军后,被分配在红军第四军做宣传员,随部征战赣南、闽西广大地区。红军在粉碎蒋介石第一次反革命“围剿”的战斗中,先后缴获敌张辉瓒师和谭道源师一部半电台,总部决定利用这一部半电台建立红军的无线电通讯,并决定举办无线电训练班,培养技术人才。1931年6月,红四军党委选送李白去总部参加第二期无线电训练班。从此,他与无线电通讯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1.
晓晓 《北京纪事》2016,(11):107-108
当一幅幅笔走龙蛇、俊逸潇洒的书法作品展现在你眼前时,使你不得不去想追寻它的作者是谁?何许人也? 罗晓辉,1968年出生于北京,现职机关干部,书法专业本科毕业,书法家、教师.他自幼受父亲影响习书绘画,1984年初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市东城区师范学校,立志做一名人民教师.由于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先后跟随刘民久、爱新觉罗万钧、李经弼等老师学习书法.罗晓辉毕业后步入学校殿堂,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担任学校书法教学工作,对于书法启蒙教育教学有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冯友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冯友兰(1895.12.4——1990.11.26)出生于唐河县一个书香之家.父亲冯树侯做过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幕僚之类的小官.父母对他兄妹们从小要求严格.他少年时代是随全家人在其父的任所武昌渡过的.1908年秋,父患脑溢血去世后,全家人返回故居.1911年,友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开封“中州公学”,后转武昌“中华学校”就读,1913年冬考入上海中国公学.其时,耶芳斯的英文课本《逻辑要义》对他以后搞哲学很有帮助.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18年毕业后回到开封一个中专学校教国文.同时与在北京女子师范求学毕业的任载坤女士自由恋爱结为伉丽.友兰和几个朋友合办了一个以宣扬新文化为宗旨的《心声》杂志,颇有影响.1920年1月,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出国留学考试后被选进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习哲学.1922年,由于官费未及时寄到,生活  相似文献   

13.
今年九月二十五日,是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日。鲁迅在他光辉的五十六年生命里,在北京生活、战斗了十四年。其中,从一九二○年八月至一九二六年八月,他在北京大学兼任教师,前后达六年之久。北大是鲁迅任教时间最长的一所学校。这时的北京大学,已经过了五四运动的战斗洗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校内的进步力量和民主爱国运动都有较大的发展,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五四时期的鲁迅以他彻底的民主主义立场,向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异常勇敢、异常坚决的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中有着广泛影响的伟大战士。他在北大始终坚定地支持进步力量,自觉地和李大钊等为“站在同一战线上的伙伴”,向封建复古派,资产阶级右翼和形形色色的“正人君子”们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鲁迅不但写了《我观北大》这样专论文章,而且在他的许多文章、书信以  相似文献   

14.
1926—1927年的北伐战争,是首次国共联合战线进行的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在为广州国民政府奠定北伐后方基地和促成其正式出师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而且在整个北伐过程中,共产党人还以加强军队政治领导、积极参加指战及广泛发动与组织工农民众援助北伐军等实际行动,保证了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影响与推动,以及广大共产党人的努力参战和积极发动民众,就根本不可能有北伐战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变革,必有其思想上的代表人物。鲁迅(1881——1936)与梁启超(1873——1929)这两位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巨人,虽然生活在同一时代,却分别是前后两次爱国救亡、思想解放运动的杰出代表。梁启超在青年时代即才华横溢,锋芒毕露,十六岁中举?二十二岁时协助康有为发动震惊朝野的“公车上书”运动,是“戊戌变法”中的一位年轻的政治活动家、卓越的宣传鼓动家;而鲁迅却大器晚成,思想经过几度起伏,在维新变法失败二十年后才崭露头角,他一声“呐喊”震撼了中华大地,成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相似文献   

16.
一 江梦霞,又名江潜,一八八八年二月二十六日生于河南省潢川县伞陂寺一户半医半农的人家。一九一○年春,江梦霞考入河南省信阳师范学堂读书,一九一四年在开封升入河南省立高等优级师范学堂。毕业后,江梦霞到固始县仙庄集(今淮滨县张庄集)泉河铺高级小学任教。他利用课堂向学生灌输爱国思想,教育学生要立志为国,为社会服务。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一批进步学生如刘英、蔡仲美、吴伯涵等走上革命道路,成为坚强的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7.
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因此,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在反帝这个根本问题上,蔡元培先生始终如一坚持不懈。一蔡元培先生一生的基本思想是反帝爱国,并有其自己的特色。首先,他高举反帝爱国的旗帜始终如一,坚持不懈。  相似文献   

18.
段奇(1926~1949年),白族。1926年6月14日出生于云南省大理县喜洲镇一个小手工业者兼小商人的家庭。1934年,段奇进入喜洲镇中心小学。他学习刻苦努力,历年成绩优良。1940年小学毕业后,考入私立五台中学(现为大理二中)。这所学校的校舍、图...  相似文献   

19.
辛焕文 辛焕文,湖北安陆县人,一九○一年出生在一个小康农家。一九一六年他考入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那里接受了董必武等同志宣传的革命思想,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一九二二年他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那里又接触了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李大钊主持出版的《政治生活》等革命刊物,积极参加北京地区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他刻苦攻读英文、德文,研究《资本论》等马列主义著作,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九二六年夏,辛焕文因带领学生参加北京各界群众反对日军援助军阀张作霖、炮击冯玉祥国民军,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一事,遭到段祺瑞政府的通缉。根据党组织的安排,他南下广州,参加北伐战争。  相似文献   

20.
今年五月四日,是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六十年前,在首都北京爆发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群众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革命运动,从此,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辽宁各界人民,在全国各地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也掀起了反帝爱国热潮,它是五四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强对辽宁的掠夺五四运动的发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五四运动在辽宁的发生,同样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处在一个极其黑暗、极其混乱的反动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