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天地》2006,(2)
浙江余姚的老余今年69岁,老伴多年前去世。因为子女们常年在外地工作,多年来老余一直一个人生活,年岁渐大,越来越感觉到晚年孤独。热心的邻居给他张罗着找了一个对  相似文献   

2.
卞文志 《社区》2012,(13):40
我们社区的居民司宗社在所有人眼里都"不差钱",早些年他跑江浙、去闽粤,往我们这里的批发市场倒腾小百货和服装鞋帽,十多年时间就赚了几百万元。近几年生意虽然不景气,但每年挣三五万元还不成问题。今年春节前,年已48岁的司宗社到社区找到我(我当时分管劳动保障服务工作),请我帮他办理养老保险手续,并咨询了一些问题。比如,像他已经48岁,到60岁退休还有12年,按照规定必须缴足15年才能按月领取退休金,现在他该如何办?我介绍说,"您  相似文献   

3.
著名画家达·芬奇前半生际遇坎坷,怀才不遇。30多岁时,他投奔到米兰一位公爵门下,希望公爵能给自己一些机会。几年过去了,在达·芬奇的再三要求下,公爵终于开了恩——让他去给圣玛利亚修道院的一个饭厅画装饰画。这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活  相似文献   

4.
我曾经的邻居,是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没有成家。他没有工作,每天都拿着一把锋利的小刀做他的根雕。母亲的退休金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她便天天去捡破烂,稍有空闲,便去城外刨树根,扛回来给儿子用。人们对她很不理解,三十多岁的男人,你养着他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费力地帮他不务正业呢?  相似文献   

5.
《源流》2007,(11)
阿勇曾是个"四进宫"的青年,经历过两次强戒,两次劳教,戒毒所的学员给了他一个"场长"的绰号。他将养父退休金和自己做生意赚回的40万元花得一干  相似文献   

6.
王忠鹏 《社区》2011,(18):57
在去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研修期间,我认识了一家企业经理达维亚。他今年35岁,可谓是年轻有为,我很欣赏。但就是这样一位年轻干练的经理,在处理一些事情上,显得很差钱,也给我留下"抠门"的印象。我初到这家单位时,接待人员准备用一次性水杯给我倒水。达维亚看到后,  相似文献   

7.
68岁的美国老人安德鲁和老伴都有退休金和存款,生活不缺保障。但他还是把自己的房子抵押给了银行,每月定期从银行借款数百美元,用来旅行,购物,享受生活。事实上,"以房养老"在美国老年人中并不少见,这种方式在国际上被称为"倒按揭",在美国它的全名是"住房现金转换计划"。  相似文献   

8.
1997年4月,有着近30年工龄的本师傅经人介绍,到朝阳区某乡政府当了一名司机,2001年春节后,正在休病假的丁师傅去单位领工资有时,被单位知告:“被解聘了”,单位扣发了他当月工资并拒绝给他报销医药费。丁师傅对记者说,既然已经和单位弄僵了,再继续留在那儿也没多人意思,所以只想讨回应得的工资和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以及这几拜:按规定单位应该给我上的社会保险金。  相似文献   

9.
梅承鼎 《老友》2013,(12):41-41
大女儿被单位派去外地学习一个月.她担心丈夫不能照顾好3岁半的儿子,就把她儿子放在我家,让我们两口子照看。小家伙名叫淘淘,我们给他取名叫“淘气包”。“淘气包”活泼好动,小脑灵活,常有惊人“举动”,令我们惊叹。  相似文献   

10.
吕保军 《社区》2011,(26):16-16
他考上了西安美术学院,一心想当职业画家。但是,一次偶然的经历,深深触动了他18岁的心灵。那是在2000年.他去南海子麋鹿苑写生,偶遇一位鸟类专家正拿着小喇叭给小学生们讲课,讲尊重生命、爱护自然环境等。他听着听着,脸上开始一阵阵发烧。  相似文献   

11.
刘建华 《社区》2012,(15):50
保大爷今年实际年龄85岁,问他年龄他总喜欢给自己长一岁,用他的话说长一岁就意味着多活一年。保大爷1987年退休,退休前是北京某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退休工资现已涨到4700元。街坊四邻少有人知道保大爷退休前的身份,只知道他是一位捡拾破烂的老人。保大爷退休后先是给某交警支队看大门,一看就是五年,期间  相似文献   

12.
“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医改,确已成为事关亿万人生命健康的沉重话题。透过温州几位亲历者的采访,我们不难读出其中的隐痛。一个疑问:能不要保险吗?“我要向你们反映一下,我不想要这个医疗保险。”老余说。老余今年50多岁了,是我市一家刀具公司的质检科科长,也算是一个中层干部了。老余从老家江西九江来温州,20年来一直就呆在这家公司。这么多年来,  相似文献   

13.
刘建华 《社区》2012,(22):50-50
保大爷今年实际年龄85岁,问他年龄他总喜欢给自己长一岁,用他的话说长一岁就意味着多活一年。  相似文献   

14.
煲电话粥     
景涛 《今日南国》2006,(7):64-64
大李面相老,比他实际年龄最起码大10岁,读初中的时候人家问他有没有结婚;读高中的时候人家问他孩子几岁了;读大学的时候,一进宿舍.其他舍友以为他是哪位同学的家长。最有意思的是有一年开展销会,大李跟他们单位一位女同事去买衣服。一个卖羊毛衫的柜台老板举着一件红色羊毛衫对他说:“老板来来来,这是百分之百羊毛,做工精细,价格公道,给你女儿买一件去?”一时成为笑谈。结婚  相似文献   

15.
章念生 《社区》2004,(4):29-30
瑞典是崇尚平等的高福利国家,它对年过65岁的老年人实行退休和养老制度,以援助已经不能依靠劳动满足自身需要的老年公民,给老年人提供基本退休金、补充退休金、部分补助金等资金上的帮助以及包括提供住房津贴、家庭服务和兴办养老院等在内的一些特别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王忠鹏 《社区》2011,(27):57-57
在去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研修期间,我认识了一家企业经理达维亚。他今年35岁,可谓是年轻有为,我很欣赏。但就是这样一位年轻干练的经理,在处理一些事情上,显得很差钱,也给我留下“抠门”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最近,刘奶奶听说大女儿出国考察,要坐什么波音747飞机,还要飞越太平洋到美国,便天天给女儿打电话,告诉女儿千万不要坐飞机去美国,还问能不能坐汽车去呀,哪怕是多走几天的路也不要坐飞机。女儿说没有坐汽车去美国的。刘奶奶接着又给女儿的单位打电话,说能不能不让女儿去美国。单位解释说,她的女儿是业务骨干,不去不行。刘奶奶还是不甘心,接着又打电话给大女婿,让大女婿劝说女儿不要坐飞机去美国,大女婿解释说去美国是单位定的,必须坐飞机,汽车不通美国。刘奶奶接着给其他的孩子打电话,让他们帮助自己劝说大女儿不要坐飞机。孩子们感到了事情…  相似文献   

18.
吴文 《社区》2013,(3):54
我们社区有个王姓青年,许多人不直呼其大名,而是叫他"王老啃"。原来,五六年前,他从较优越的岗位下岗时,因为放不下架子再就业,整天"猫"在家里"啃"爹妈的退休金,故而得了个"王老啃"的名字。为了让他重新振作起来,我们社区从转变就业观念入手,对他重点进行心理援助。先是大家三番五次给他打电话开导他,针对他的"怕丢面子"思想,  相似文献   

19.
李光 《山西老年》2014,(11):11-11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真没有想到,我手里的这枝“玫瑰”,竟然是我订了12年的《山西老年》。 6年前,我的邻居张然病了,他是一个独居的老头,儿子在加拿大,老伴走了好几年了,我看他可怜,就经常去他家看望他,给他带点老伴做的好吃的。渐渐地我们由仅仅是认识的邻居变成了好朋友。  相似文献   

20.
正几年前,我大外甥要去美国。其实,他算是IT精英,在国内某大型企业,有一份年薪20多万且单位提供食宿的工作。当时,我姐姐姐夫想让我劝劝外甥,这么好的工作,还出去干什么?说不定是骑马找驴呢。我外甥当时说了一句话,至今给我的印象很深。他说,我宁可输在公平规则下,而不愿意赢在不公平规则下。当时这话把我给绕糊涂了。年轻人真是有思想。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