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妇女教育指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结合妇女本身的性别特点对其所进行的教育。 妇女教育的目的是为提高妇女的职业技术水平和社会文化生活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提高我国整体社会文化生活水平服务。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妇女地位的提高和妇女历史作用的日益被认识,促进了妇女教育的发展。人们不再认为“女子  相似文献   

2.
对西部民族地区妇女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民族地区的妇女教育关系到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但由于种种原因,西部民族教育,特别是西北地区妇女教育发展滞后,文章在回顾西部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针对其难点,探讨了西部少数民族妇女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妇女的社会地位是社会变迁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文章利用2013年和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t回归分析方法,从社会、家庭、个人三个层面研究了影响妇女社会地位的因素。研究发现,夫妻受教育程度差异、夫妻收入差异、受教育程度、收入、妇女自我认可程度对其社会地位有显著的影响。同时,通过两年的边际效应分析,夫妻差异、人力资本、社会经济地位对妇女社会地位的影响程度减弱。分样本回归表明,农村和城镇妇女的社会地位有一定提高,但妇女社会地位仍存在城乡差异。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应整合政府、社区、就业单位、社会舆论、家庭、女性个人等方面资源,形成合力以促进妇女社会地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198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发展权利宣言》指出:“发展权利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由于这种权利,每个人和所有各国人民均有权参与、促进并享受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在这种发展中,所有人权和基本自由都能获得充分实现。”依据该《宣言》精神,妇女也应是发展权利的享受者。所谓妇女发展,就是指妇女参与社会发展权利的实现以及妇女价值和潜能的实现。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还存在诸多阻碍妇女发展的因素,其中,妇女教育程度偏低可说是阻碍妇女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妇女教育对妇女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作用会更加明显。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得到同仁的指教。 一、妇女教育与妇女就业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认为,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先决条件,妇女在社会上和家庭中的地位,归根结底是由她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决定的。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妇女参加社会劳动的权利呢?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社会劳动以“体力型”劳动为主,妇女由于生理素质的弱势渐渐失去了参加社会劳动的权利。工业化社会产生以后,为妇  相似文献   

5.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妇女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传统观念对女性教育不够重视、女性接受教育的层次较低等问题。要通过加强完善基础教育,提供更多妇女再教育的平台,创造更优的教育环境,增强教育者的社会性别意识等措施,大力推进西藏妇女高等教育,进一步提高西藏的人口素质,更好地促进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进一步加强妇女教育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之一是教育的民主化.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民主化不应是抽象的理念与口号,而是要实践地、充分地、具体地保障不同民族、种族、阶级、不同性别的男女少年和儿童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权利和参与教育.教育民主化理念中的性别平等原则以及这一原则的实践,便是妇女教育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石与源泉.进入现代社会后,妇女教育的兴起和发展是与妇女解放运动、教育的民主化和普及化的历史进程密切相关的.现代妇女教育,从参与主体、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和教育形式等方面看,都与古代妇女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现代妇女教育理论,就要研究在现代社会中,妇女参与教育  相似文献   

7.
妇女与教育     
妇女作为人类的一半,在人类社会发展活动的各个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妇女与教育的关系尤为密切。由于历史与社会制度的不同,中国妇女与教育的关系又有其独具的特点。 一、中国妇女受教育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4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15年来,中国妇女朝着“平等、发展、和平”的目标做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伟大进步。党和国家不仅十分重视妇女的法律保障,而且也十分重视妇女教育问题。在正规教育中,国家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女性入学率、在校率和  相似文献   

8.
造成印度妇女地位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传统教育阻碍妇女接受教育的机会是一个根本的原因。近代英国殖民统治的侵入,使印度的传统教育受到了冲击。西方教育的传播、社会改革者们的努力、民族运动的发展以及现实生活的需要,推动了印度整体教育的发展,从而带动了女性教育的发展,使得印度妇女了解到外面的世界,认识了全世界妇女的情况,同时教育对印度妇女的地位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网络媒介的兴起 ,引起了人们社会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本文阐述了网络媒介对妇女教育的正反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 ,对加强网络时代的妇女教育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以来英国女子社会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妇女成人学校不断出现、女子职业技能教育更受重视、妇女讲习会(W om en s Institute)制对妇女的教育作用增强和城镇妇女基尔特会(Townswom en s Gu ild)对城镇妇女发挥着教育作用。从中可以获得如下启示:应大办妇女成人学校以满足广大妇女对教育的渴望;在妇女扫盲教育任务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应调整教育任务,增强妇女成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各级妇联应吸取英国开办妇女讲习会的经验并形成制度以提高广大妇女接受社会教育的能力;应吸取英国开办城镇妇女基尔特会的经验,在城镇开办妇女成人教育机构,加大对进城女农民工、城市下岗女工以及农转非女性的教育培训,以增强其社会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女性学学科化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女性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妇女学学科建设的过程中,非学科化的女性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以女性群体需求和观点为主体的社区和国家水平的女性教育,为女性学学科化建设提供了适用性较强的科学信息。在一定的条件下,非学科化的女性教育必然会过渡为学科化的教育体系。欧美国家在两者间的协调发展和转化过程中,形成了被较为广泛接受的体系和规范,但都没有超越女性教育的基本目标和范畴。中国目前的女性教育实践尚缺乏充分的支持条件和社会氛围,导致女性学科化发展的滞后。目前,应该充分利用现有女性研究和女性教育资源,为女性学科建设和发展奠定坚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与女子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中国近代的社会转型与女子学校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近代女子教育,最早始于教会女学,戊戌变法运动促进了中国人自办女学的产生、留学教育推动了女子学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普及,中学男女同校、大学开放女禁使女子教育趋于完善。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既是社会转型的产物,又是推动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女权思想的萌动始于晚清女子教育。清末教会女学的肇起启蒙了中国女权思想;国人自办女子教育尤其是爱国女学为提倡女权,主张男女平等作出了贡献;《奏定女子学堂章程》的颁布使女子有了合法的受教育权;清末女子留学教育助推了中国女权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各种女权运动的宣传使女权思想付诸行动:走出闺门,走向自立。  相似文献   

14.
女性学教育已进入中国高等教育体制,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女性学课程,并正在为发展女性学学科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教育而努力。本文从女性学教育的界定、女性学课程的目标及其在高校中的定位、女性学在高校中的组织机构等方面,阐述女性学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值得关注和探索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试论妇女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确保妇女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全面提高妇女文化素质,大力发展妇女教育,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保障妇女平等受教育权利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发展妇女教育的政策和制度逐步完善,各级各类教育中女性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加,妇女职业技能培训成效显著,女子院校和女性学蓬勃发展,但仍面临诸多问题。要进一步加大法律政策的执行力度,将男女平等意识纳入教育决策主流。要大力发展各级各类妇女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女性人才支持。要发挥高校引领文化的社会功能,促进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女性教育研究学者杜学元所著的《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一书,从女性主义视角审视中国古代女子教育史,提出了中国古代存在女子高等教育并具有自身特点的观点。该书以女性主体意识的起伏发展为维度,探索从先秦到清末历史长河中不同时期社会女性观影响下的女子高等教育,视角新颖,观点独特,内容翔实,论述有力,不失为教育史研究上的佳作。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后半期,英国女子高等教育伴随着经济、社会、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逐步兴起,越来越多的女子开始进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拥有获得奖学金的权利,其过程漫长、艰辛、曲折,同时也暴露出起步阶段英国女子高等教育中存在的性别公平问题,进而对我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8.
女性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为世人所认识,因而女子教育现已成为全球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云南近代的女子学校教育始于清朝末年,在民国年间获得初步发展,是云南近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云南教育史上处于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关于女性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与全球蓬勃兴盛的可持续发展浪潮相适应,女性高等教育也应持续发展.促进女性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应关注女性基础教育,重视女性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效益,同时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予以革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