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技术创新内涵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创新内涵的研究成果进行述评的基础上 ,分析了上述研究成果的不足 ,较为全面地探讨了技术创新内涵的基本要点。  相似文献   

2.
3.
信息化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梳理研究信息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文献,发现关于信息化与经济增长、信息化与企业行为、信息技术与企业知识管理能力、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已成为热点。然而,关于信息化与创新关联性问题的研究较少,且大多聚集于信息化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层面,经验研究偏少。研究信息化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性,对于通过信息化与技术创新的有效融合实现"中国制造2025"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着许多风险因素,如何识别这些风险因素并对他们进行分析、预测、跟踪评价是每个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分析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内涵和国内外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提出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风险因素评价的意义与作用及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的原理与思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灰色理论的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一套系统、全面、客观的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该指标体系的特点,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大小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风险,最终达到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技术创新决策依据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结构,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新的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一套新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评价者的角度出发,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在对集成函数的集成原则、评价专家的评价水平与异常性的定量评价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动态时变评价方法。该方法克服了已有评价方法中主观赋权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评价更加科学和客观。评价结果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企业技术创新的状态与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阐述了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基本结构框架及其评价方法。并以“锦州市企业技术创新示范工程”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结构为内容进行了实际操作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区域技术创新评价体系的研究成为国际技术创新研究领域的热点,技术创新环境评价体系要素应该从技术创新的动力学、环境学、特征学、计量学的角度进行深入地研究,才能满足对技术创新评价体系的信度与效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资金支持实际上是对创新的支持。对近年来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效率相关问题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的阐述与评析,有助于进一步拓展此类问题的研究,为构建基于效率的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模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由于知识、信息与市场需求的相互影响以使企业作出反应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是新经济中知识因素投入经济活动的实现过程。所以,创新是新经济中企业竞争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技术创新策略是企业竞争和发展的关键性策略。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创新思维的特征,指出创新思维有不同于一般思维的特征及评价标准,创新思维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创新思维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前提,是一切创新之源。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企业中由产品知识创造代理引起的创新决策权配置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在深入分析产品知识体系和产品知识创造维度的基础上,研究了始于个人默会知识的组织知识创造机理; 在明确技术创新与产品知识创造的关系后,进一步探讨了组织知识创造的代理问题,并基于此揭示了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与创新决策权位置的关系。研究认为:由于产品知识体系由核心知识、辅助知识和外围知识构成,产品知识创造既有改善产品核心知识或辅助知识的功能维度,又有将默会知识转换为形式知识的默会认知维度; 个人默会知识始于其为解决问题而检索相应知识所形成的知识集群,其基础是默会知识集群; 默会知识集群在个人优化产品功能的努力中不断默会地融合和重塑,最终形成作为SECI模型起点的默会知识; 产品知识创造是创新的离线决策阶段,由于默会知识难以转移、产品知识创造过程难以复制和转移,创新效率的高低与产品知识创造代理的组织层级位置密切相关; 有效率的技术创新应当考虑将创新决策权向知识主体或知识创造主体转移; 创新决策权转移的最佳位置取决于知识创造的代理成本及缺乏知识或知识创造下决策有效性所导致的成本之总和。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从而使技术创新风险成为阻碍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以过程创新为例,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经济风险的辨识、估计和评价,对项目的风险与收益合理地进行权衡,对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有学者尝试沿袭高阶梯队理论逻辑,探讨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海外经历与企业创新决策之间的关系。但是,“海归”高管如何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作用却鲜有相关实证研究。尤其是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企业作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众多积极主体之一,“海归”高管的双重社会资本优势如何在创新激励中发挥作用,其人力资本价值走向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投放方式,值得深入研究。文章基于高阶梯队和社会资本理论,从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视角探讨了高管“海归”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和机理,检验了企业产权性质对二者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以及资源松弛状态在二者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在“海归”高管与人力资本优势、与企业创新投资等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三个研究假设:与本土高管相比较,关于企业的研发投入,“海归”高管的意愿性更强;与国有企业相比较,民营企业中“海归”高管对研发投入的积极作用表现更明显;资源松弛在“海归”高管和企业创新之间存在中介效应,“海归”高管增加了企业资源松弛度,进而提升研发投资水平。通过WIND数据库和CSMAR数据库,获取2008年至2016年期间深交所和上交所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并设定5个研究模型分别用以度量“海归”高管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检验“企业产权性质”对“海归”高管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检验“企业资源松弛度”在“海归”高管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海归”高管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且效果十分显著。企业聘用“海归”高管后,R&D投入显著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显著增强;与国有企业相比较,民营企业中“海归”高管的积极研发投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效应更明显;“海归”高管通过增加企业资源松弛这一中介路径推动提升R&D投资水平,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雇佣“海归”高管的企业,其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显著高于没有“海归”高管就职的企业,企业“海归”高管在高管团队中所占比例越大,越能够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研究还发现,相较于“海归”高管早期在海外求学的经历,其海外工作的经历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效果更明显。研究结论从企业创新的视角揭示了“海归”高管的创新驱动引领作为独特的人力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并从企业自底向上的维度提出了我国积极引进海外人才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回顾以往对技术创新能力内涵的研究基础上,试图从组织知识的视角审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出技术创新能力的知识本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技术创新能力所具有的系列特性。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知识创新与物质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惟有人类才具有的、旨在创造新东西以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的自觉活动.创新基本分为物质创新与精神创新两类.科学技术既是知识创新的产物,又是物质创新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五项对策即提高研究开发能力,提高工程化能力,提高市场开拓能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论技术创新的特点及创造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技术创新及技术进步、技术开发等与之相关概念范畴的科学定义 ,阐明技术创新的特点及其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论技术创新的市场激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制度创新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入手,通过对技术创新市场激励机制在国家技术创新激励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和市场激励形式的分析,探讨了技术创新市场激励机制的产权安排和法律基础,说明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市场激励机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据激励主体地位。无论是直接市场激励还是间接市场激励,最终目标都是使技术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积极性、技术创新绩效和技术创新能力最大化。把握市场激励机制还必须注重市场激励的利己目标是争取物质利益回报,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基础和前提,市场激励机制的核心是产权制度安排,即技术创新成果个人所有权的承认和保护。产权制度只有通过市场机制才能对技术创新起激励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