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布尔迪厄以"习惯"为轴心建立了他的实践理论。习惯这一概念并非来自理论研究,而是通过实地考察而得出的,从而标明了布尔迪厄与其他种种理论流派的分野。在习惯这个支撑点上,他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再生理论,对资本主义的文化现实展开了有力的分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在理论哲学中不成其为一个重要问题,而在实践哲学中则是一个根本性问题.但现代实践哲学中对这一问题的处理也存在着种种困难,还须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长期以来投资和出口为我国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后经济危机时代,随着全球经济形式的转变,扩大内需成为我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文章依据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关于生产必然经历外延扩大再生产向内涵扩大再生产转化,进而带动消费的转化理论,针对当前全球的经济形势及我国经济发展中城乡居民的消费状况及发展趋势,阐述了我国扩大居民消费的有效措施,以达到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求是学刊》2013,(6):21-27
理论-实践问题经历了古代、中世纪、近现代的巨大变迁。从理论对于实践和制作的优先性到实践地位的提升,再到将实践还原为生产活动,理论-实践问题不仅没有厘清反而更加陷入混乱。当代理论-实践问题讨论的基本前提在于试图将实践科学化,而这种自近代哲学以来不证自明的信条本身就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学术界在消费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大多是实证分析和现象的解释,比较缺乏对于相关理论的建构,在理解中国的消费问题上也还是比较依赖传统的西方理论。本文倡导以一种"批判"和"发展"的眼光来应用西方理论,试图为将来构建中国实证数据基础上的理论作出贡献。本文提出的理论框架结构如下:以强调外来文化和本地文化互动的全球化理论作为背景理论,以消费倾向的理论作为研究的主旨,主要从日常生活理论、品味的三个维度理论和物质文化理论来解释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6.
汪晓红 《社科纵横》2009,24(10):17-19
与建国六十年来的发展时期和阶段相联系,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建设实践和理论,乃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曲折前进的螺旋线。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十七年,是执政党建设艰辛探索时期;“文化大革命”十年,是执政党建设探索出现严重混乱和重大错误的时期;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执政党建设自觉探索时期,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中党的建设取得巨大进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这个根本问题;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改革创新精神探求“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继续推向前进。执政以来党的建设的主要启迪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坚持制度建设;坚持和发展党内民主: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  相似文献   

7.
李大钊的妇女解放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奠基人 ,他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了妇女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 ,探索了妇女解放的目标、任务、条件和途径。他支持各地妇女运动的开展 ,亲自参加和指导妇女争取自身解放的活动 ,从而为我国的妇女解放事业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创业教育的理论范式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杜娟 《探求》2002,(2):73-76
创业教育是二十世纪八十代后期西方国家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在我国研究并实施创业教育 ,对于推行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理论范式、实施意义和实现途径等三个方面来论述和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国际秩序:理论、实践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国际关系学界关于国际秩序的理论 ,并系统地回顾了历史上国际秩序的实践。国际秩序由于其直接关系着国家间的价值分配 ,因此建立自己主导的国际秩序一直是大国斗争的最终目标。不同的时期国际秩序的关键内容也发生着改变 ,主要表现为从土地分配到规则控制的变化。历史上的国际秩序是霸权兴衰的过程 ,但是霸权兴替的旧秩序观却是当今世界应该抛弃的 ,没有前途的秩序观  相似文献   

10.
刘红 《社科纵横》2008,23(10):159-160
本文阐释了德育基本含义,在论述德育相关理论问题的基础之上,从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等德育内容的角度重点分析论述了德育实践问题,并进一步阐释了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关系.对于实现德育理论系统化和德育实践规范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网络消费的基本特点及其对传统经济理论的突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经济理论对人类消费的解释,在工业社会以前基本上是准确而有效的.但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消费呈现出如效用递增、消费与生产合一、消费对象软化、收入约束弱化、"拉"式消费、群势效应、无边界消费等新特点.网络消费的这些特点已经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经济理论的界域,同时也呼唤着网络消费理论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从生产主义到消费主义:炫耀性消费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飞 《社会》2007,27(4):136-136
一部人类历史,从一定程度上讲是一部消费史。然而,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事实,消费问题却长期受到社会学家的冷遇。直到19世纪中后期,情况才有所改观。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对美国刚刚成长起来的暴发户群体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炫耀性消费”这一社会科学界内的不朽概念。本文中,笔者对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思想作了简略的探讨;对生产主义和消费主义视角下的炫耀性消费研究进行系统的回顾;旨在指出过往研究中的不足并提倡开展本土化的炫耀性消费研究。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conceptu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concerning social work and theory. Based on analysis of 93 research studies, drawn from literature in English published between 1968 and 2016, the review considers the many ways that theory is conceptualised in the literature, and asks meta‐theoretical questions about how and why different conceptualisations arise. The article examines definitional questions and ambiguities concerning the use of theory, extant research on the use of theory by social workers in practice, hostility expressed regarding theory in social work, the theory/practice divide and perspectives that emphasise theory's utility or functionality. The article points at some methodological and ethical limitations concerning current research, and summarises dominant, as well as less prominent, versions of what counts as theory within the social work discipline, before finally suggesting that further meta‐theoretical research is needed.  相似文献   

14.
林晓珊 《社会》2008,28(6):194-214
汽车深深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国外,汽车消费社会学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正引起广泛的注意。本文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国外近年来汽车研究的相关文献,并从汽车的文化逻辑、汽车的符号批判、汽车与城市空间、汽车与日常生活实践以及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等五个方面回顾了布迪厄、法兰克福学派、巴特、布希亚、列斐伏尔、雅各布斯、北村隆一、厄里、费舍斯通、米勒,以及其他一些后现代理论家对汽车的相关阐述。最后,本文就汽车消费社会学研究的未来趋势及其对国内研究的启发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论启动消费信贷与消费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方义 《求是学刊》2001,28(3):47-53
文章阐述了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断层是当前消费需求萎缩的直接原因 ,消费信贷对解决消费断层具有独到的作用 ,分析了消费信贷现状、作用机制、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指出改革消费体制 ,优化消费环境是启动消费信贷的关键环节 ,提出了改革消费管理体制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作为生活方式的消费与消费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晏辉 《求是学刊》2007,34(2):28-33
普遍消费或消费的普遍化是我们直观到的一个基本事实。在不同的社会历史状态下,看待消费与消费主义的方式是不同的。在前工业社会,节俭被视为美德;在现代社会消费被看作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市场不但造成了“庞大的商品堆积”,而且生产了庞大的消费群体。在现代社会,消费与消费主义已经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消费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成为了消费者表达其意愿、炫耀其地位、展示其身份的重要方式。不但消费物变成了一种符号,消费者也已经变成了资本表达其意志的符号。  相似文献   

17.
中国利率调整对消费作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森  蒋贤锋 《求是学刊》2006,33(2):60-66
研究表明,中国利率的变化与国民消费水平增长呈现出一种反向变化的趋势,这一结果与传统的凯恩斯理论、永久性收入假说理论和随机游走理论等相悖,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城市消费和农村消费的异质性和“二元结构”特点,不具备上述理论的假设条件。利率机制目前还不是中国调解消费的理想工具,应考虑更多地使用非利率的其他金融手段。  相似文献   

18.
消费已成为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各种非环保消费行为的产生或者是由于消费者知识上的缺陷而不知消费的环境后果,或者是由于消费者道德上的缺陷而不顾消费的外部性.据此,促使消费行为环保化的制度安排,应该加强对消费者教育,从而弥补消费者的知识缺陷与道德缺陷,向具有负外部效应的消费行为征税或收费,从而促使消费行为外部成本内在化,并辅以适度的政府管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Positive friendships are essential to human development and resilience. In spite of the importance of friendships, few social work model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help clients establish or maintain friendships.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clinical theories of social work, and their associated practice interventions, can guide social workers in helping their clients improve their friendship relationships.  相似文献   

20.
赵璐 《唐都学刊》2012,28(1):76-79
以近代思想家为研究对象,可以看出近代消费价值观的和谐意蕴包含三个方面:义利并重、义利和谐的价值基础;己他两利、己他和谐的价值原则;俭奢和谐、适度消费的价值取向。近代消费价值观在正确处理消费与经济的关系、构建适度消费的科学消费观、兼顾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和谐并存等方面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