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政设定义务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为行政相对人确立禁止规则或者施加某种精神负担、物质负担的行为,它是法律认可的具体行政行为、单方行政行为、实体性行政行为以及对行政相对人不利的行政行为。行政法上的行政控权首要关注的就是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施加不利影响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行政设定义务行为应当成为行政法对行政权进行控制的重点。为了更好地保护相对人权益特别是弱势群体基本权利,本文提出应当通过拓展立法规范义务的空间、严格行政设定义务的依据、规范行政设定义务的程序、定位行政设定义务法律关系的性质和重构行政设定义务行为的诉权体系等方式对行政设定义务行为进行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2.
限制出境制度是一项较为特殊的行政行为,需要从公共管理以及行政法的角度对限制出境的概念、类型、目的等理论问题以及限制出境的立法、实施程序等实际问题加以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新的《婚姻登记条例》与旧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之立法区别为视角,揭示了婚姻登记制度变革后面的行政法理念更新。文章认为,行政法由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的迁移、权利自主与权力谦抑、行政的人性化与程序的正当化是决定婚姻登记制度变革的基本理念,也是引领我国行政法律制度进一步创新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4.
行政法是行政实体法和行政程序法的有机统一。法律上的权利义务,既有实体的,也有程序的,违反程序义务同样应该承担法律责任。行政程序的基本要素中,步骤和方式,构成行政程序的空间表现形式;顺序和时限,构成行政程序的时间表现形式。行政程序应体现、贯彻一定的原则,并适用相应的制度。我国宪法为行政程序法律化提供了依据,《行政诉讼法》的制定,促进了行政程序立法的迅速发展,《立法法》、《行政复议法》中规定了许多具体程序,特别是《行政处罚法》第一次使听证程序进入我国立法,成为我国立法中的重大突破。展望未来,本世纪的头十年,必将是行政程序立法的高潮时期。  相似文献   

5.
行政相对人行为效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行政法理论和制度对行政相对人行为的效力极不重视,进而忽视了相对人行为对行政权的监督制约作用。相对人行为的效力基础是权利和法律。效力类型包括启动力、中止力、终止力、阻止力、影响力、产生力、强制力、支配力、形成力等。理论和立法必须在相对人行为效力与行政行为效力之间保持适度平衡。  相似文献   

6.
行政法学分论是介于行政法学总论与具体行政领域之间的"中度抽象水准"。秩序行政法研究应探讨秩序行政的边界与职权,分析秩序行政中法律保留原则、比例原则的适用,防止对人身自由、居住自由等权利予以不当限制。经济行政法研究应探讨经济行政的宪法基础,重点对经济监督与规制、经济诱导、行政助成等行为形式进行类型化研究。给付行政法研究需重点探讨给付行政的宪法基础,分析法律保留原则、补充性原则、平等原则的适用。风险行政法研究应关注风险概念的界定、预防原则与国家的风险保护义务、风险立法原理、风险行政活动方式革新及风险责任。行政法学分论研究应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关注分论的制度改革,关注相对人基本权利保障,并探求行政法学总论与分论的相互学习互动。  相似文献   

7.
行政复议决定是行政复议制度的核心问题之一.从统一的行政复议制度构建到现如今一直争议不断的法律属性,专家学者试图从不同方面论证行政复议决定是行政行为、司法行为、准司法行为等法律属性,但是并没有达成共识,进而影响到与行政复议相关制度之间的协调统一性.以我国当前的法律体系为根本,通过对行政复议决定构成要件中行政复议决定的目的、行政复议权的权力属性和行政复议程序的属性进行规范分析,行政复议决定应该是行政行为的一种类型.从行政诉讼法对行政复议决定的相关规定来看,具体细化到受案范围、被告资格、审查内容和判决结果4个方面,尽管在某些制度设计上把行政复议决定是否改变原行政行为进行区别对待,但是总体上来看依旧是把行政复议决定作为行政行为来设置相关制度的.  相似文献   

8.
行政程序的效率和公正价值取向直接决定着行政行为的结果正义,两者共同构成了行政程序的法律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片面强调效率和公正无法实现行政程序的目标。公正和效率的价值趋向总是在相互的博弈中形成一种最佳的互相补充、互相牵制并最终实现协调和平衡的一种状态,形成良好行政程序制度,推进我国行政程序立法。  相似文献   

9.
意大利行政法在 2 0世纪 90年代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通过了关于行政法改革的多部立法。这些改革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限的重新划分、增强行政行为的透明度、规定了公民参与行政行为的程序、简化行政手续的程序以及设立独立委员会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建立和实施 ,意大利行政法终于摆脱了以往较不发达的形象 ,完成了其现代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行政听证是法治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制度,对规制行政权力、保护公民权利具有重要作用,是行政程序的棱心。长期以来,我国行政听证立法及实践均显不足,《行政许可法》有重要突破却条文疏简,可操作性不强,留下了一些认识上的盲区。对我国行政许可实施听证相关制度需要运用一般行政法原理予以解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世纪以来现代行政法的发展趋势的研究,指出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创新是必要的、合理的选择。但为防止行政权的恣意,需要现代行政法中法律保留原则和民主参与程序对我国行政管理创新进行制衡。探讨应用行政行为理论来划分两种制约机制适用范围的分类标准,消除目前行政管理创新中的一些不受制衡的制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观念和意识必然影响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目前人们行政法观念和意识之淡薄,已严重影响行政法原理和制度的发展并妨碍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和行政审判的进一步深化,从而也延缓了依法治国、惩治腐败、勤政谦政的目标的实现。因此,确认、理解和传播诸如“行政法”、“公务员制度”、“行政责任”、“司法审查”等行政法基本观念和意识,已成为我实行民主化、法治化进程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现代行政法与中国古代法律传统没有多大的延续性。相比较而言,英国行政法有着其引以为荣的绵延数世纪的历史,其重心在于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中国行政法的结构与英国行政法的结构截然不同。在中国的行政诉讼制度中,就司法审查的范围而言:首先,抽象行政行为不受司法审查;其次,内部行政行为不受司法审查;再者,《行政诉讼法》只授权对某些类型的具体行政行为案件进行司法审查。就行政行为的审查理由或标准而言,中国法律的有关规定要比英国或香港的较为有限。但就一方面而言,中国法律提供的审查空间和力度似乎比英国或香港更为宽泛,这便是对行政行为的事实依据的审查。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国家,其行政法制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许多特殊性。根据本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新加坡在行政组织系统、公务员制度、公共服务、贪污调查局、立法对行政的监督、司法对行政的控制等方面建立了完备的行政法制。它对我国行政法的基础理论、基本原则、主体理论与制度、行为理论与制度、行政组织系统、公务员制度、公共服务、行政监督、司法控制等都有重要借鉴价值,有利于促进我国的行政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对我国行政法学界所作的四类行政法定义作出评价,指出其不足之处;然后根据国际、国内行政法的历史事实和现实情况,确认行政法是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诉讼法和对行政的监督法的统一整体;进而分析行政法各部分的共性和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特性,认为:行政法是指导或控制国家行政机关的行为、目的在于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  相似文献   

16.
私有财产权作为公民的一项重要基本人权,随着《物权法》的颁布,对这项重要权利的保护也被日益提上日程。但从我国现行的各项法律制度来看,物权保护多为民法上的私法救济,公法上的保护则显得很贫乏。即使在行政法领域,也带有很强的行政管理色彩。因此,要加强对物权的保护,就必须以物权的社会化对现代政府行为提出的要求为切入点,结合现行行政法对物权保护的不足,提出从不动产登记制度、行政程序以及行政补偿等方面加强我国行政法对物权的保护,以进一步完备我国物权的行政法保护体系,使这一与公民权益息息相关的重要权利最终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面对迅速发展的铁路运输事业,中国铁路安全法律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亟需完善。美国联邦铁路安全法律制度在改善其铁路安全状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主要特点是:明确安全为最高优先事项、重视铁路安全规制机构的建设、运用多元的规制工具和执行手段、设置必要的行政程序。美国经验对我国完善铁路安全立法、加强铁路安全行政组织建设、优化行政行为形式和改进行政程序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行政赔偿程序是对赔偿义务机关行使公权力的有效约束,是对赔偿申请人合法权益的一种有效保障,符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保障。通过对法律程序、行政赔偿程序等基本概念的分析,并借鉴各国行政赔偿程序立法的先进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行政赔偿程序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学术不端行为惩戒立法论纲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我国需要建立和完善学术不端行为惩戒法律制度.为便于认定学术不端行为,立法需要明确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分类及构成要件.我国应建立统一的专门性学术不端行为惩戒机构体系.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和处理需要经过公正的法律程序,其中应特别注意完善听证程序以保障相对人的防御权利,监督学术惩戒权力的运行.学术不端行为惩戒要由法律或行政法规统一设定.对学术不端行为惩戒规则和学术惩戒行为都应该进行必要的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20.
行政责任法律制度的目的之一是约束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增强其责任意识,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它要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政,行政行为的依据、内容和实施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但是,当前行政责任法律制度不规范,存在诸多不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追究不能很好地落实到实处.因此,必须加强行政责任法律制度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