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众多对教育成本的讨论中,结合近几年高校会计工作的实际,对高校教育成本实行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以及教育成本和费用的分类,测算方法和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确定学校是教育成本核算主体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日制学生当量的概念及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地区差异性为视角,通过测算高校生均成本,建立评价高校产出效益的影响模型,运用相关数据进行实证计量分析,研究高校生均成本地区差异对产出效益的影响,为区域教育资源合理分布、配置和高校控制办学成本、提高产出效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关于生态补偿研究由来已久,流域生态补偿额度测算方法近来成为研究重点,虽提出了不同的测算方法,但尚未形成统一的核算方法与体系。对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额度测算方法进行梳理与总结,基于全面性、动态性、力求量化的原则,提出基于流域上下游产业间的"成本—效益"分类核算方法,结合案例对比研究,形成更加完善的流域生态补偿额度测算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4.
认识绿色GDP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GDP的概念及其价值、收入和产品三种表现形态。论述了绿色GDP是考虑环境污染与自然资源消耗成本的绿色核算体系。指出绿色GDP将环境和生态纳入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之中,能够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真实经济情况,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观。准确测算绿色GDP测算环境资产价值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校教育成本现状与实施教育成本分担的可行性分析,提出应按照市场机制成本分担理论,对高等教育培养成本尽快建立由国家、学校、学生家长和学生共同承担的合理分担制度。按照受益付费的原则,准确测算教育成本的数额,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确立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分担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建立高校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合理配置学校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使现有的人力、财力、物力得到充分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研究生教育经费矛盾日益突出。从研究生教育成本概念入手,回顾我国研究生教育成本补偿历史,提出研究生教育成本的补偿者及补偿措施,并对某地区高校的研究生教育成本进行测算,得出高校研究生实际教育成本高于教育拨款的结论.从而证明研究生教育成本补偿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将微观企业的研发投入指标、财务指标与资本结构指标纳入到因素评判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中国传统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进行了区分界定。在此基础上选取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相关经验数据,分别测算了中国先进制造业的需求与成本,发现先进制造业在外部战略环境上存在着需求疲软与成本上升的双重约束。最后对中国先进制造企业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将微观企业的研发投入指标、财务指标与资本结构指标纳入到因素评判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中国传统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进行了区分界定。在此基础上选取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相关经验数据,分别测算了中国先进制造业的需求与成本,发现先进制造业在外部战略环境上存在着需求疲软与成本上升的双重约束。最后对中国先进制造企业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试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是高等教育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的客观需要.教育成本是指为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服务而耗费的资源的价值,它具有非直接补偿性、递增性和模糊性的特点.高校教育成本控制是以成本核算为基础,此外还要明晰教育产权,构建成本控制的制度环境,建立全面成本控制体系,以此控制高校教育成本,确保投入产出平衡,提高高等教育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高校创新人才的招聘成本包括招募、选拔、录用、培训和安置等各个环节所发生的费用,录用人才的后续成本和附带成本问题尤需重视。由于创新人才的自身特点导致了目前我国高校优秀人才招聘中存在的不计成本、聘任标准不合理等一系列风险,针对成本与风险控制,应建立成本预算与招聘评估体系、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基础性工作、采用科学合理的人才测评机制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校师生关系畸变的主要原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师生关系是一种多因素、多型态、多维结构的关系体系,作为一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师生双方不仅具有知识、地位、层次上的差异性,而且存在情感和期待的互动以及评价标准冲突等特点。由于高等教育活动的特点,加之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师生间的关系出现了微妙的变化。高校师生关系畸变的主要原因包括七个方面:传统文化中的"师道尊严"、市场关系对教育的冲击、社会转型中的价值迷茫、高校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教成本分担机制的实施、教育理念的陈旧和实践的弊端、网络文化对交往模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在考虑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项产出和人员、财力、物资三项投入的指标体系基础上,使用随机前沿法,以2005~2010年教育部68所直属高校为样本,评价高校的成本效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中国高校成本效率处于下降趋势;东部地区高校的成本效率值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差;高校的地理位置、重点与否、教师的职称结构、生师比、学生的学历结构以及高校规模都显著影响高校的成本效率;“985工程”高校比非“985工程”高校的成本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成本控制和融资管理的研究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崭新领域,但却是高校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存在着教育成本外无压力内无动力的情况,这不利于构建以政府投入为主的融资体系.要改变这种状况,高校的管理干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助成本控制的理论,正确处理成本与融资的关系,拓宽融资渠道,使高校规模、数量、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4.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优化配置高校科技创新资源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采用DEA模型评价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5—2017年的高校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并对各省份2017年的产出不足量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一些省份高校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三大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从高到低依次是西部、中部和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的总体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协同变动,东部地区的总体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协同变动;纯技术效率对总体技术效率起着关键作用。为提升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应从宏观层面完善政策体系建设;从中观层面加强社会资源整合;从微观层面优化高校内部分配。  相似文献   

15.
国防自主创新是国防工业发展的核心所在。原国防科工委所属的7所高校在国防基础研究、应用技术探索、国防人才输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中国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用DEA模型测算了这几所高校的相对创新效率,使用投影面的方法为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测算了其达到DEA有效的数值,并根据DEA结果指出高校提高国防科技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依据高校办学成本控制的内涵和原则,我国高校办学成本控制必须坚持重质量原则、全面性原则、双效益原则、合理性原则和例外管理原则。当前,影响我国高校办学成本控制的外部因素:一是国家管理部门未就成本控制做出相应的政策规定;二是对办学成本的使用和控制缺乏有利的监督体系。内部因素则是三个方面:其一管理者办学成本控制意识淡薄;其二尚未建立系统的成本控制理念;其三财务部门未充分发挥成本控制效能。要发挥高校外部对办学成本的监管作用就必须加强高校内部成本控制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控制高校办学成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关于高校应用战略成本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略成本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已普遍被企业界所接受.高校学生培养成本管理及核算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高校为了科学确定成本分担机制,加强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积极性,必然要寻求一种适合高校的成本管理方法.通过对战略成本管理内容的研究,结合高校目前成本核算和管理的现状,分析了高校进行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和应用战略成本管理的可行性,并从高校内部价值链、高校战略定位和高校成本动因三方面对高校应用战略成本管理进行了分析,从而为高校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介绍国外官方统计调查社会成本的测算实践发现,测算目的在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测算主体一般为国家统计机构;测算方法不一,但均属测算花费的填报时间;测算对象主要为企业,但部分国家还测算住户和个人的统计调查社会成本;各国统计调查社会成本总体呈下降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一是尽可能减少统计调查项目、统计报表数量以及每张统计报表中的指标数量;二是更多地利用大数据、行政记录等数据源;三是定期做好统计报表填报时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农民工问题突出.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对农民工市民化的私人成本和公共成本进行测算,通过分析认为应当加快构建政府、企业、社会、个人“四位一体”的成本分担机制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研究现状入手,对学术界关于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主要观点、测算结果和分担机制三方面进行梳理归纳。同时从测算过程的规范性、测算结果的真实性和整体研究的全面性三个视角分析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研究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意见,以期进一步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