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雪梅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5):91-94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具有权威性的一部大型语文工具书,但其中也有一些疏漏和缺失。文章以古代医学典籍《内经》为语汇材料,指出《大词典》存在义项缺漏、书证迟后、例证缺失、词条失收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并给予补正,期望能为《大词典》修订完善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王鍈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46-51
文章以“碍眼”等22个词语为例,对《汉语大词典》存在的语源失考、词条失收、义项不全、误释引例、引例滞后等失误进行了补正。 相似文献
3.
韩玉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6(2):87-89
《汉语大词典》在引用书证方面又很注重"古今兼收,源流并重",但在笔者查阅使用中发现,这部辞书存在着书证不准确的问题,从而影响了词典的编纂质量。鉴于此,本文将进行逐一举例并分析。 相似文献
4.
徐礼节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12-115,130
《汉语大词典》关于“印香”、“至公”、“素华”、“鱼须”、“鱼鬚”、“鱼须笏”六个词条的解释,或不准确,或有疏漏,或错误,有些书证也欠当。文章以文献为依据,一一予以辨析,并提出商补意见。 相似文献
5.
傅义春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3):59-61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汉语史研究的集大成者,所收录的词条迄今最多,释义也较为允当。但结束部分近代汉语文献来看,《汉语大词典》尚存在以下两方面不足:一是词条失收;二是义项不全。文章分别选择近代汉语时期常用的十一个和三个典型性词语加以说明,以就教于方家,并供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雪梅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3):90-93
以古代医学典籍《素问》、《灵枢》为语言材料,指出《汉语大词典》存在义项缺漏、书证迟后、词条失收、释义不确四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五代墓志为研究对象,从语言学角度利用墓志文献进行语言研究,将墓志材料与传世文献相结合,运用词典学、训诂学、语义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对《汉语大词典》例证和义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有益商补,以期为《汉语大词典》的编纂和修订及汉语史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汉语大词典》有例证晚出和书证疏漏现象,这对考察词语的源流不利。本文结合近代汉语文献给数十条词语补充一些更早的例证或所缺的书证。 相似文献
9.
周建兵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2):72-75
作为一部权威性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汉语大词典》还存在着较严重的例证滞后现象,笔者将平时翻检所见拾掇成文,并尽可能补出有关词目的最早书证,以供《汉语大词典》再版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蒋宗许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385-388
本文分析研究了《汉语大词典》收词释义的一些问题。意在引起使用者留心,也为将来修订《汉语大词 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试论西部大开发的周边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需要一个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本文在分析西部大开发的周边环境安全状况的基础上,就正确处理当前存在的隐患问题提出了建议。认为应该用新的安全观处理周边关系,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全方位合作,以合作促进地区的开发。 相似文献
12.
唐杏湘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2):250-252
宪法解释是宪法实施中一个重要的手段。虽然学者们对宪法解释也做了很多的研究,但大多集中在对宪法解释的实体内容上的探讨,对宪法解释的程序问题则涉及较少。为了能更好地发挥宪法解释的作用,使我国的宪法解释在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都得到完善,针对我国宪法解释程序中存在的提案主体问题、表决程序问题以及宪法解释案的形式和公布问题做了进一步探究,并提出增加社会组织为提案主体,确立绝对多数的表决原则及明确宪法解释案的形式等相关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杨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3):111-116
有的语言中有性的标示,汉语中在语义上存在着性别的标示。本文以阴阳语义场为例,建构了汉语中的阴性语义场和阳性语义场,同时还建构了阴阳语义场中的男女两性场,汉语中存在着阴阳语义场的原因是为了与人类的认识规律相吻合、与类的认识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15.
张兰英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255-256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现实的层面,把握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赋予现代社会以发展的活力。在理想的层面,强调"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以社会和谐为诉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超越了工具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彰显了发展的价值目标,体现了浓烈的社会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6.
黄群建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2):70-72
本文对《孟子》的《梁惠王上》“以御于家邦”、《滕文公上》“劳之来之”、《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的“怨女”等三处的旧注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御”应训为“引”并进而引申为“推及”;“劳、来”不应分为二义,皆应训为“勤”;“怨女”与“旷夫”相对为文,“怨”通“蕴”,应作“积聚”解,“怨女”指囤积在宫中的妇女。 相似文献
17.
陈焕良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2)
本文利用现代潮汕方言所保留的古代汉语词语,对古今汉语中部分词语词义的义项多少、范围大小和词性类别的异同作了比较研究,说明利用潮汕方言的词义,有助于释读古代文献。 相似文献
18.
邹立莉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37-40
大众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总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文化的崛起是伴随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消费娱乐要求的提高、现代大众传播手段的普及、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市场经济的实行引致的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而兴起的。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大众文化有其独特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周易大传》中的复音词具有相同于经文所处时代文化的精神特质和异彩,本文对《汉语大词典》引《周易大传》语词之释义可商者、书证滞后者中的一部分进行考释,希望能对汉语词汇研究和辞书编纂提供语料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马景仑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6)
《广雅疏证》以"凡"语所说明的各种词义现象情况,包括七个方面,即:说明词的含义、说明词义引申现象、说明正反同词现象、说明两个词的含义相近、说明《广雅》和《说文》某些词义训释的理由、说明具有某种特征之物皆有某种含义、说明在散文对文情况下词义范围的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