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晓东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2)
《大荒经》是由观测者站在观象台,以四周呈环形分布的山为坐标来叙事的,因此,确定了观象台的位置,便可确定《大荒经》的写作地理位置。《大荒经》对这些坐标山与河流的关系都有细微的描述,对坐标山对应方向的方国和历史事件也有很多记载,这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判断观象台位置的线索,可以此推定《大荒经》的写作应该在山东省中部山区的西南面一带,在古济水南岸不远处。 相似文献
2.
叶舒宪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2)
上古奇书《山海经》之“奇”,在于大量记述了现实中罕见的怪异事物和怪异形象。本文从文化人类学和形象学视角对这种怪异形象的发生加以分析,解释为古人对异文化的误读所投射而成的“文化他者”神话;并分别考察了他者神话建构的两种模式──意识形态化(丑化)与乌托邦化(美化),说明了这两种模式在文化认知中的普遍性及其消解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批评:从“判断”走向“想象”——兼评《批评想象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先武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31(2)
我国当前的文学批评主要是判断式批评,这有悖于文学活动是一种想象力创造活动的特性,因此,我们要提倡想象批评的模式,让批评回归文学本身。李先国的《批评想象的理论与实践》则为我们提供了想象批评的理论与实践范本,但还需要在理论方面充实完善,在实践部分还需要通过不同范本提升想象批评的范畴、方法与步骤等。 相似文献
4.
张振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5(1):79-82
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既有真实而浓郁的田园风情,又弥漫着一种虚无飘渺的神怪色彩,既有志怪故事的叙事特征,又有文人诗的补充和点缀,作为六朝文人志怪书的集大成之作与其他田园诗相映生辉,诠释着诗人"任真"、"自然"的生活现实和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5.
张起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80-86
《松游小唱》是晚清羌族诗人董湘琴创作的万言长诗,该诗在四川地方文学史乃至中国近代文学史上都可谓沧海遗珠。《松游小唱》及其主人董湘琴的被发现,引发了世人的称道和学界的研究热情,5·12汶川大地震后出现了"董湘琴热"、探访"松茂古道热"。这首长诗属于标准的地志文学,是诗人对晚清松茂古道的一次民间行吟考察。文章以想象与意象地理中的《松游小唱》与历史中的松茂古道的地理文化内涵及演变为考察对象,探讨文学与历史、文学与自然地理的关系,从岷江河谷地域文化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48-150
《河湾》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V.S.奈保尔的代表作之一,作家在小说中塑造了两个典型人物——费尔迪南和因达尔,在后殖民时代背景下,他们为消解身份困境、寻找文化认同做出了方向迥异的尝试,但最终都走向失败,这些失败的尝试折射出奈保尔对后殖民语境下文化身份的探索和态度。 相似文献
7.
唐韧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6):83-87
作为革命领袖和伟大的诗人,毛泽东从亲身创作实践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中领悟,并在他的重要文献《讲话》中提出生活是文学创作“唯一的源泉”和古代、外国文学“是流不是源”的观点,不但是对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而且对当今文艺运动仍有切实的指导意义,是《讲话》中长远起作用的“经”的组成部分。今天的作家和文艺批评家在自己创作和研究中所领悟到的经验又恰好有力地印证和确认了毛泽东的这一观点。毛泽东分辨“源”与“流”的观点,是我们克服文艺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对西方的经验从直接“支取”转向借鉴,回归中国人生活的创作源泉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李岚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4):121-128
雷蒙·阿隆是二十世纪法国一位重要的知识分子,我们主要旨在厘清其基于"政治社会学"视角的政治哲学思想的概貌。具体来说,他主张建立一种基于对社会结构均衡分析之上的"合理性的政治观",即认为政治既是历史的渐进的过程;又是"一种不可逆的选择的艺术以及长期的谋划",它朝向的结果未必不同于最初的规划,却最终由众多历史参与者的判断和选择所共同决定。由此,从凸显人的自主性的立场出发,在马克思提出的"形式的自由"和"实质的自由"概念框架基础上,他对哈耶克的自由主义进行了批判性的接纳,并最终得出了"政治自由主义"的思想。而支撑其非教条的自由主义思想的,正对人性的尊重和对真理的期盼。 相似文献
9.
黄丽清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94-98
从新历史主义批评视角入手,以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为历史背景,解析斯坦贝克在《愤怒的葡萄》中如何体现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抑制并颠覆西部观念和美国梦;参与沙尘暴移民激进话语的商讨与交流;参与历史意义的发展与建构。从《愤怒的葡萄》与美国20世纪30年代历史所形成的互动关系,可以证明该小说是三十年代大萧条的史诗,斯坦贝克是一位具有伟大人道主义情怀的作家。 相似文献
10.
杨秀礼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7(3)
<诗·郑风>的作者选取"狡童"来指称既爱又怨的人物,"狡"作为"犬"与"狡",植根于郑地的文化遗存,由此而形成了"狡童"兴象."狡"的个性特征奠定了"狡童"兴象意蕴,<郑风·山有扶苏>和<郑风·狡童>二诗的"狡童"兴象意蕴表现了诗人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1.
对于《山海经》的研究,已经有了两千余年的历史。在众多的研究者当中,叶舒宪先生立足于文化人类学大视野,运用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山海经》进行了知识考古性的思想发掘与现代性的意义诠释,为《山海经》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相似文献
12.
王宁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3,32(2):23-37
通过对《海经》中所载“群帝”或“众帝”的名称及其谱系的分析,认为黄帝、帝喾、帝俊、帝舜实为一人,乃是上帝;帝鸿即帝尧亦即太皞、昌意;少暤即帝挚,亦即《海经》中的戏,他应该是帝尧之弟继帝尧为帝者,《世本》《史记》中说他是帝尧之兄的说法不可靠;韩流为《竹书》中的帝乾荒,曾继帝挚为帝;帝丹朱即驩兜、驩头、讙头、讙朱,是帝颛项之子而继颛顼为帝者.帝尧、帝挚、帝韩流、帝颛顼、帝丹朱是唐虞时代的五位帝王,一代为兄终弟及,其余为父传子,先秦所谓的五帝时代、唐虞时代是相同的概念.“五帝”传说是真正的古老史传,并非战国时人的杜撰,也可以证明战国时代儒、墨所谓“尧舜禅让”的说法根本是子虚乌有. 相似文献
13.
王宁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3-37
通过对《海经》中所载"群帝"或"众帝"的名称及其谱系的分析,认为黄帝、帝喾、帝俊、帝舜实为一人,乃是上帝;帝鸿即帝尧亦即太皞、昌意;少皞即帝挚,亦即《海经》中的戏,他应该是帝尧之弟继帝尧为帝者,《世本》《史记》中说他是帝尧之兄的说法不可靠;韩流为《竹书》中的帝乾荒,曾继帝挚为帝;帝丹朱即驩兜、驩头、讙头、讙朱,是帝颛顼之子而继颛顼为帝者。帝尧、帝挚、帝韩流、帝颛顼、帝丹朱是唐虞时代的五位帝王,一代为兄终弟及,其余为父传子,先秦所谓的五帝时代、唐虞时代是相同的概念。"五帝"传说是真正的古老史传,并非战国时人的杜撰,也可以证明战国时代儒、墨所谓"尧舜禅让"的说法根本是子虚乌有。 相似文献
14.
李玲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93-97
华盛顿.欧文的《睡谷的传说》是历史和虚构、文学文本与历史和自然文本互文渗透的典范。它涉及美国早期殖民历史、清教主义、美国独立战争以及欧洲文化,既隐现了美国早期的历史背景和意识形态,也折射出作者对于清教主义的态度和历史意识。文中自然环境的描写、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大量的含动植物名词比喻的运用,体现出强烈的荒野意识。《睡谷的传说》在历史和自然书写、时空架构、意识形态和主题意蕴等方面体现出多重文本内涵。 相似文献
15.
荒野保护运动在美国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和思想根源,但它在美国的成功并不意味着这种模式可以无条件地向第三世界推行。以深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的荒野保护模式之所以受到第三世界的批评,主要在于它对第三世界荒野保护运动所面临的社会公正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而要建立一种普适的荒野保护伦理就必须要有第三世界的参与。 相似文献
16.
罗勋章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2):43-46
湖北作家陈应松的近作《八里荒轶事》,是他在中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神龙架系列小说创作的又一收获。小说以神龙架偏远山区的一个底层女性端加荣的生存困境来组织材料,在主人公充满生命悖论的遭遇中,以深刻的笔触展示出社会底层具有原生态意味的女性地位及作为社会弱势者生活的现状。荒僻的山区像是被文明遗忘的荒原,贫困导致了人们生存艰难和道德的悖反、人性的丧失。在充满象征性的叙事中,小说让端加荣在陌生的城市找到了幸福。这一修辞性的处理,隐含了作者对现实的一种强烈的期待。同时,小说叙事法度的某些缺憾也显现出作者创作模式的疲惫与困局。 相似文献
17.
《山海经》中的《东次三经》一节在说明各山之间的路线时,常出现"水行"的情况,谭其骧先生认为这里的"水行"是走胶东半岛沿海的水路,期间出现的山川也多分布在半岛东部海滨地区。其实,胶莱平原地区在上古也有可能存在水路,《山海经》中的"水行"线路应是指这里。该节"水行"中所遇到的山川基本分布于胶莱平原的两侧,有迹可循的包括:尸胡山,为汉代的濕沃(今滨州滨城区);诸鉤山,在今山东丘陵东北部边缘;孟子山,在今栖霞一带;跂踵山,为今大泽山;踇隅山,在今昆嵛山脉西南端;无皋山,为今崂山。 相似文献
18.
对“荒野”的关注是侯文蕙教授研究美国环境史的突出特点。她认为,现代文明的发展不应忽视荒野,试图完全消灭荒野的想法是不对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反思一味追求发展速度的功利主义,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约束自己的行为,尊重大自然的存在与进化规律,放慢社会发展的速度,改进社会发展方式,促进荒野与文明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9.
《孽海花》塑造了俄罗斯虚无党人和日本武士等一群异国英雄形象,并揭示了他们“义”、“忠”、“勇”等性格特征。小说作者通过塑造这些典型的乌托邦式异国形象,表达了渴求学习异域先进思想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迫切愿望。 相似文献
20.
刘广锋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6):55-57
先秦的两个重要地理概念"九州"说和"畿服"制既是客观的地理观念,同时也融入了极多的主观想像,故从思维方式上呈现为一种诗性地理。两概念中包含了政治、宗教、文化等众多内涵,是文明初创时期的先民们认识自我和想像世界的体现。这两个地理概念中因有诗性想像的渗入而溢出了地学范畴,具有了诗学和美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