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家书     
王欣 《社区》2005,(20):56-56
多年前,我在一所民族学院读书。班上除了少数几个汉族学生外,大部分同学都来自少数民族,来自偏远贫困的山区。也许是家乡偏僻的缘故,他们几乎都很少与家人通电话,信件往来倒是很常见。作为班长,我的一项工作就是每天午休前站在讲台上发信。念到哪个同学的名字,那个同学就上来取回自己的信。我留意过,“王强”这个名字从我口中吐出的次数最多,每周必有。王强是布依族,来自贵州黔南自治州。那些信正是从黔南寄来的,估计就是家书了。那一日,我又在讲台上分发信件,王强听到名字后喜滋滋地上讲台来取信。大概是信封边沿破损了,我的手刚抬起,里面…  相似文献   

2.
秦采手捂着胸口接过电话。又是那个恐怖的声音:“采儿,还记得2月14日吗?”秦采说:“我知道你是罗北,你出来吧!”说完,她觉得身上无力极了,软软地倒了下去。  相似文献   

3.
大嘴明星     
曾颖 《社区》2005,(20):56-57
民工王虎,因嘴和饭量皆大于常人,遂得绰号——王大嘴。除了以上两大特征之外,王大嘴便再无别的什么特色,穿一件灰扑扑的工作服往民工堆里一站,就如同土豆混进洋芋堆,绝对不起眼儿。但就是这样一个平常得近乎平淡的民工,近一两年却成为报纸电视上的明星人物,频频上镜,与“征婚的磨刀师傅”、“假扮瘫痪患者的老乞丐”和“专等记者来才要跳楼的某怨妇”等人物一道,成为本市媒体曝光率较高的“平民明星”。和那几个精心策划炒作出来的“明星”不同,王大嘴从来没有刻意做个什么事,准确地说,他对摄像机的镜头还常怀敬畏和恐惧之心,像鸟儿对枪的感…  相似文献   

4.
1992年冬天,我的一位同学自杀未遂。这个消息传到学校,令大家震惊。其实大家并不太了解他,因为都是“复读生”,临时凑成一个班级,在那样灰暗的心境下,没有交往的兴致。当时,班主任神情疑重地站在讲台上,就此事对我们只说了一句话:“他还会来上学的,你们别管他任何事情,包括安慰”。约一周后,这位同学默默地出现在教室里。大家表现得像往常一样,没有谁“关注”他。随着时间的流逝,关于自杀的事渐渐淡化了。  相似文献   

5.
一块木地板     
星竹 《社区》2005,(14):52-52
社区河南居民李启旺,半夜三更听到扑通一声响,爬起来,看到老妈上厕所摔在了地上,仔细一看,原来是因为一块地板鼓了起来。从此,李启旺便为这块不足一尺长的地板,开始了艰难的行程——打官司告状。用他后来的话说,我要知道那么难,当时我就该回到床上,闭上眼睛睡觉!次日,李启旺先来到当初卖给他地板的建材城,找那家卖主儿。谁想,卖主儿已经离开了建材城。李启旺又找建材城的负责人。负责人很有经验,说一准是装修人员装修不当,致使地板鼓了起来,不一定就是地板质量有问题……李启旺听了一愣,觉得有道理。李启旺千方百计,大海捞针,用数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第十章沟通陈蔡瑞物呈祥徐偃王外出周游,所到之处,凡见过偃王的人,无不为他那奇美容貌而称奇,继而又为他的品德仁爱所折服。“偃王仁君”的说法很快传遍整个徐国。国内很快出现了上行下效,体察民情,关爱百姓,兴利除弊,勤俭务实的良好风气。宗子们主动释放奴隶,救济穷弱,抑制强梁,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国力更加强盛起来。为了防范周楚两国的进攻,为了方便国人的生活,偃王令巧王组织民力,重新拓宽全国的道路,加固桥梁,疏通河道,做到全国的陆路东西沟通,水路南北相联,水陆交叉,纵横交通。令勇王重修关隘城堡,加紧训练士兵。组织了由…  相似文献   

7.
(接上期第47页)第十三章穆王返周重振朝纲周穆王西游,因在太岁头上动土,深感不吉之兆,加之西游已三年有余,国内情况如何,也不得而知,虽然同西王母相见恨晚,但是自觉天意不能久留,只好恋恋不舍地离了西天王母,日夜兼程,向周都飞驰而来。进了周境,穆王一路见到,有许多田地荒芜,道  相似文献   

8.
阮定标 《社区》2009,(32):58-58
从家到单位,是一段漫长的路程。每天坐公交。单程行驶需要四十分钟,这还不将塞车的时间计算在内,如何打发这段时光,是一个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煲电话粥     
景涛 《今日南国》2006,(7):64-64
大李面相老,比他实际年龄最起码大10岁,读初中的时候人家问他有没有结婚;读高中的时候人家问他孩子几岁了;读大学的时候,一进宿舍.其他舍友以为他是哪位同学的家长。最有意思的是有一年开展销会,大李跟他们单位一位女同事去买衣服。一个卖羊毛衫的柜台老板举着一件红色羊毛衫对他说:“老板来来来,这是百分之百羊毛,做工精细,价格公道,给你女儿买一件去?”一时成为笑谈。结婚  相似文献   

10.
举报     
金剑 《金陵瞭望》2006,(8):54-54
一日,省城某大学政教处王副处长独邀好友、报社编辑大李到家作客。  相似文献   

11.
眼力     
阿兵 《中国农村》2007,(9):62-63
秦风和谭才是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老同学,两人的关系好得没话说。十年后的今天,当了十年教师的秦风仍是教师,而谭才却一路升迁,一年前他更是成了县里工业园开发区的主任。  相似文献   

12.
县长内参     
一这天是助残日。县残联等部门人员随同县领导慰问本县残疾贫困群众,慰问名单和慰问路线是事先拟就的。按程序完成慰问之后还有时间,我便让工作人员临时增加慰问对象一名。我们穿过船民街弯弯曲曲的道路,拐进一条小巷,巷子越走越窄,我的用车到半途就过不去了。我让一群人下车,随我步行前去。  相似文献   

13.
何如平 《社区》2005,(20):57-57
我们小区不少业主都养了宠物狗,大家没事的时候就在一起遛狗,偶尔也交流一下养狗经验,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养狗一族”。我家楼下的阿成无业、不养狗,却爱遛弯儿,总是和养狗的邻居碰到一起。阿成有个毛病,就爱对事情品头论足,小区里的狗们自然成了他评论的对象,但他极少夸别人的狗,却总爱给人家挑个毛病,并由狗及人,常把养狗的邻居说得灰头土脸、面红耳赤……有时邻居们被说得上火了,也常反唇相讥“:阿成,别天天给我们念狗经,你也弄条狗来给我们开开眼。”阿成也不含糊,没几天就牵来一条,却让狗友们抓到了“把柄”。这是一只普通的宠…  相似文献   

14.
书呆子买柴     
从前,有个秀才上街买柴,看到一个卖柴人,就远远地呼唤:“荷薪者过来!”卖柴人不懂得什么是“荷薪”,只懂得“过来”二字,就担柴过来了。秀才问:“其价几何?”卖柴人只听明白了一个“价”字,猜是问价,就说了价钱。秀才听了价,看看柴,又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卖柴人不知秀才唠叨了些什么,瞥了他一眼,担起柴头也不回地走了。  相似文献   

15.
黄邦寨 《社区》2005,(14):59-59
我已经完全失去了曾经生活过的北京记忆,这是一件很心痛的事。我来讲一个故事陈述这个痛。我参与保护过一处四合院,是西城区梦端胡同45号。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四合院。之所以没有成为大杂院,是因为有高干家属住在里面,得以幸存。我本来不知道这个四合院,有一天,高干家属七转八弯找到我求救,说这个四合院要被拆了。漂亮的四合院里长有一株不知年代的丁香树,树身粗壮枝繁叶茂。这树生长极慢的,长到这么粗壮需要几百年。长了这么多年的丁香树都要毁掉,怎不心痛!我给市领导写了一封信,希望领导能够干预这件事情。领导马上写了一封信给金融街开发…  相似文献   

16.
一 15岁之前,他有过一段锦衣玉食的日子。他的父母曾是小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伴随着他成长的当然尽是些夸奖恭维的话。直到有一天夜里,检察院的人敲开了他家的门。看见父母惨白的脸,他隐隐约约感觉到生活从此会变个方向行驶了。  相似文献   

17.
当夏勇用极诚恳的语调对我说道:“你能理解我吗?理解万岁。”每次我都这么回答他:“我能理解,但不赞成。”  相似文献   

18.
良心无价     
张奉连 《社区》2009,(18):61-61
魏得宝下岗后干起了倒腾古币的营生,刚开始那两年还小有赚头,但后来就越来越难做了,全县500多个大大小小的山村,已经被他像篦子般梳理过几个来回,实在是无宝可挖了。  相似文献   

19.
陶绍教 《社区》2005,(14):52-53
17岁那年,因为没有敲开大学之门,我背上背包上了治河工地。在工地上,村长发现了工休时常常躺在草丛中读书的我。有一天,村长捎话让我去村办公室。推开虚掩的门,静悄悄的办公室里一张桌子的抽屉半开着,抽屉缝里露出一沓“大团结”(那时还没有百元大钞)。本能给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必须远远地站着,而且不能离开,只有死守到有人来方能说得清。一会儿,村长笑吟吟地从里屋走了出来,拍拍我的肩膀。从此,我做了村机械厂的出纳兼管库员,村长也成了我的周厂长。也许,命中注定要发生的都将发生在一年后的那个冬日。那时,我刚把厂里保送我上机械学院的政…  相似文献   

20.
与良心拔河     
2003年春节前夕,公司给了我半个多月的假,这可把我乐坏了。我坐上开往吉首的火车.思绪一下飘散在湘西的美景中。这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